我国传统家具的创新途径探讨*

2022-06-24 04:03强明礼周雪冰苏艳炜
林产工业 2022年6期
关键词:肌理家具内涵

强明礼 田 帅 周雪冰 苏艳炜 袁 哲

(1. 西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4;2. 西南林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4)

我国传统家具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生活习俗和审美艺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多元化,我国传统家具的当代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近年来,诸多学者在风格与精神、功能与造型、材料与结构、生产现代化等方面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和探索。我国传统家具在造型、功能、工艺、文化内涵等方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特征,这些特征形成了我国传统家具的可识别性,成就了我国传统家具的辉煌,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了束缚其紧随时代发展的“枷锁”。具体表现为:造型上对传统家具符号元素的无序“堆砌”;功能上缺乏当代需求、工艺上难以自动化批量生产;文化内涵上未完全摆脱为传统而设计的观念。因此,我国传统家具的创新不仅要契合当代的新型“传统”家具形式,还要转变、改良、融合传统家具的功能、工艺和文化内涵[1-9]。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中国传统家具在当代发展的四个具体途径,并进行了反向验证,以期为中国传统家具的设计创新提供思路。

1 中国传统家具的当代创新途径

1.1 造型语言的承袭与展演

我国传统家具的造型具有直观的“物化”特征,古人在家具设计与制作的过程中将艺术审美、工艺技术、人文理念等通过家具的造型来表达和呈现[10]。从而凸显出了“人化”特征,二者共同构筑了我国传统家具造型的“传统性”。我国传统家具的造型创新,可从构成形式、色彩、肌理和装饰图案四个要素入手。

1.1.1 构成形式创新

构成形式是家具各造型要素附着的载体,也是器物造型要素中的核心和标识性要素。中国传统家具构成形式的创新有两个途径,一是传统家具在构成形式方面的现代化表达方式的创新,以传统家具的构成形式为原型,结合现代的审美趋势、功能需求、加工工艺等,通过凝练、变形、分解、组合的方式对这些原型进行再设计,这也是较常见的构成形式创新。二是其他传统事物构成形式的家具化表达,通过将以往的传统家具延伸至其他传统事物上,如传统建筑、服装、器物、山水、纹样等形象,对它们的形式和意象,或挪用、借鉴,或拆分、重构,或凝练、简化,进而融于当代传统家具构成形式的创新当中。

1.1.2 色彩创新

我国传统家具的用色经历了以铜制家具、陶制家具等为代表的反映材料本色的阶段,以漆木家具为代表的多彩色彩体系阶段。宋元后,我国传统家具的用色又逐渐转向以材料原色为主的路线,多彩的漆木家具逐渐消隐[11]。我国传统家具色彩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是“传统”。探索丰富、系统、新颖的我国传统家具色彩运用方案应放眼于中国传统文化,从传统建筑、文物中寻求家具色彩运用的创新启示,如青花瓷中的靛蓝,青瓷中的粉青、梅子青、豆青,玉石中的绿色、青色和黄色,地域性民居建筑用色,地域性木作用色等,可借鉴其配色方式并应用于当代传统家具色彩的创新设计。

1.1.3 肌理创新

肌理创新主要是对实体形态表面构造的处理。肌理创新可从传统家具用材自然肌理的深加工、对传统自然肌理的模拟、对其它传统器物与工艺肌理的借鉴三个方面展开。其一,利用现代工艺对木材径切面、弦切面和横切面肌理进行深加工,或将木材分解、重组后形成新的肌理丰富其运用方案;其二,对中国传统家具中常用的材料肌理进行扫描并印刷到纸张、PVC或亚克力等新型材料上,再将贴面压贴或吸附于基材之上或抽象表达自然肌理,凸显肌理表达的相似性特点;其三,对其他传统器物与工艺的肌理进行直接、间接的模拟,如竹藤编织、瓦片、龟裂的青瓷肌理等,使其肌理更为生动形象。

1.1.4 装饰图案的创新

我国传统家具的装饰有观念、心理、功能、结构、造型上的多样用途,既有雕绘满眼的繁华,也有初发芙蓉的简约,一味简化或一成不变地继承均有失偏颇。在分析消费群体、加工条件、材料特性等现实条件的基础上,可从题材的拓展、形象的转化、应用位置的改变进行传统家具装饰图案创新应用,既继承传统风格也有所创新。

1.2 功能需求的适应与转变

数千年来,我国传统家具逐步适应和满足了不同阶层多样化的功能需求[12-14]。步入当代后,由于居住空间、理念、秩序、居家物品、起居习惯等的不同,中国传统家具需要适应当代的新需求,并随之进行相应的功能转变,该过程应以人性化和多元化设计为基础。

1.2.1 功能的人性化设计

对传统家具功能的人性化设计,通过对功能的精准细分、使用连贯性和符合人体工程学等方面着手。首先,对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功能需求进行统计,再将这些功能需求进行精准细分,并融入到传统家具的创新设计当中。其次,在理解主要功能及次要功能的基础之上,根据人的行为习惯、使用频率,合理优化设计某一具体功能,合理调整主要功能、次要功能的空间位置,使其功能秩序更为流畅。最后,统计并分析当代人的人体数据,再精准测量物品或人体动作尺度,结合人体工程学理论,将这些实测数据融入到当代传统家具的设计中,从而为尺寸参数等设置提供更合理的依据。

1.2.2 功能的多元化设计

对当代传统家具功能的多元化设计可从可调节结构、智能化、趣味性等方面尝试[15-17]。结合现代五金以实现伸缩、升降、旋转、触碰回弹等功能;结合自动控制技术、微电子技术等当代技术,同时并重交互设计,根据使用环境及具体需求,可实现智能化功能。对传统家具的趣味性表达可放眼于中国传统事物和营造,应用模拟与仿生设计的手法,以家具功能再现传统智慧。

1.3 生产技术的突破与拓展

在传承和发扬传统家具技术美学特征的前提下,对传统生产技术进行突破与拓展。具体可从材料创新、结构和工艺创新两个方面讨论。

1.3.1 材料创新

在理解古人多元化的用材观念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群体,结合不同材料的特性与现实条件,可选择、改进或研发不同材料进行传统家具的设计与制造。设计师应了解材料本身的特性,利用不同生产工艺对其进行合理运用。材料创新有两个具体途径:一是材料种类及其相应加工技术的拓展,包括对新材料及其生产工艺的研发与利用、对以往未用材料及其生产工艺的创新利用等;二是传统材料的再创新,包括对传统材料的应用创新,以及对传统材料性能及加工工艺缺陷的改进。

1.3.2 结构和工艺创新

榫卯结构是我国传统家具的典型特征之一[18-20]。榫卯结构家具的传统生产工艺相对复杂、生产效率相对较低,制品包装、运输成本相对较高。通过对其进行优化设计,可实现生产过程的标准化与自动化[21-24]。通过分体式设计思路,实现其结构及安装现场的可拆装化。在结构和工艺改良设计的过程中,还可在保证传统家具榫卯结构力学性能的前提下,对其外观形式进行多样化设计,以增强工艺美感[25-26]。

1.4 文化内涵的融合与凝练

我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家具产生与流变的动力因素之一。从文化内涵出发对传统家具进行创新是根本性的、深层次的创新。

1.4.1 文化内涵的融合

我国传统家具的当代发展,既要传承传统文化,也要融合当代先进文化,形成既具有传统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的当代传统文化,此为文化内涵的融合。融合的原则应有选择性。对待传统文化的继承应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对待当代文化的选择融合应坚持正确的思想观念,从而充实现代中式家具的文化内涵。

1.4.2 文化内涵的凝练

于我国传统家具的创新而言,文化内涵的凝练是指在深刻理解当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形态语义学的方法,将抽象的某一或某些当代传统文化语义,如传统思想、精神、意蕴等凝练并转化为具象的家具造型,并以家具不同形式、色彩、装饰、材质等要素表达出来。

2 中国传统家具创新设计实践

本节分别从造型、功能、工艺和文化四个方面探讨我国传统家具的创新途径,同时结合笔者的设计案例对上述创新途径进行反向验证。

2.1 以官帽符号为原型的卧床设计创新——官帽床

官帽椅是一类典型的中国传统坐具,因其形式端庄、气韵生动而为世人所熟知。图1所示方案正是借鉴了官帽椅中具有较强标志性的靠背造型,并对此造型进行了方向上的改变、尺度上的调整以及进行了较为夸张的比例设置,创新地设计了了高低错落、均衡有致的床靠背。此外,笔者试图将床划分为休息区和休闲区两个部分,这也是对床使用功能创新的设计探索。

图1 官帽床Fig.1 A bed shaped like an oきcial hat

2.2 功能的组合与叠加——组合式博古架

图2为组合式博古架的3个基本功能单元,单元体在高度上的落差为150 mm的倍数,这些家具既可单独使用,也可灵活组合满足多功能的需要,如图3所示。

图2 博古架基本功能单元Fig.2 The basic unit of the art frame for furnishing antiques

图3 组合式博古架Fig.3 Flexibly assembled the art frame for furnishing antiques

2.3 基于竹材弯曲工艺的设计创新——屋影衣架

图4所示方案取形于地域民居建筑,以书法意象写意表达建筑轮廓。以原竹竹条为主要材料,骨架材料经热压弯曲、胶合后成为一体,通过五金连接件与石材底座相结合。衣架中部为两根直径10 mm的金属杆,与两侧的竹条通过二合一五金件相贯连接,既可增加挂置衣物的功能,又可起到固定和连接的作用。

图4 屋影衣架Fig.4 Shaped like a house hanger

2.4 以彝族牛形象为文化内涵的设计创新——彝迹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从民族文化的角度入手,是促进中国传统家具当代发展的文化来源之一。以借鉴彝族文化进行家具设计为例,牛作为彝族的传统图腾已具有几千年的历史,牛的形象是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图5所示的方案以床靠背为主要设计部位,并汲取牛角为主要设计元素,将其夸张为粗壮劲挺的线条来作为床靠背的搭脑,使方案极具民族识别性。方案整体采用原木材质,在前腿和横枨处髹以彝族传统所崇尚的黑色,力求达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图5 彝迹Fig.5 Signs of Yi

3 结语

我国传统家具经历了古代长期的辉煌和近代短暂的消隐,正步入中华民族和中国传统文化伟大复兴的当代。在重新审视和反思之下,我国传统家具将焕发出久违的生机与活力。本文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我国传统家具的创新途径。其中,造型语言的承袭与展演是直接且具表现力的途径,功能需求的适应与转化是保证我国传统家具“能用”“适用”和“好用”的关键途径,生产工艺及技术的进步是我国传统家具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文化内涵的融合与凝练是我国传统家具创新多元化、葆有传统精神和意蕴的关键因素。

猜你喜欢
肌理家具内涵
夏粮丰收:内涵丰富 意义重大
“新美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索
《爱情神话》台词点到为止 描摹深入肌理
照金精神的内涵
融入城市肌理的未来社区——地产空间设计专辑
家具上的“神来之笔”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家具设计·互动
感受肌理
住宅室内设计中材料肌理运用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