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户生成内容影像数据的城市公园游客游憩心理画像研究

2022-06-24 07:02肖竞马春叶曹珂
风景园林 2022年6期
关键词:城市公园画像样本

肖竞 马春叶 曹珂

游憩心理画像(recreational psychology profiling)指对人在游憩活动开展过程中的行为选择、审美认知和游憩活动完成后的愉悦满足、印象记忆等一系列心理活动的特征刻画与规律分析[1]。在城市公园中,对游客进行游憩心理画像即对游客在游憩过程中心理、行为特征和规律的识别与刻画,有助于从人本视角精准识别游客景观偏好与游憩需求,指导公园游憩空间与景观、设施的优化配置,更好地发挥城市公园游憩资源的公共服务价值。因此,本研究借鉴刑侦学、环境行为学等相关学科中的心理画像理论,结合网络社交媒体平台中的用户生成内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 UGC)影像数据资源,探索构建城市公园游客游憩心理画像分析方法,并以重庆市沙坪公园为例,探讨不同性别、地区、年龄游客的游憩心理差异,据此提出城市公园空间、景观优化的人本化更新措施。

1 研究评述

1.1 心理画像理论与方法评述

心理画像概念源自20世纪60—70年代美国联邦调查局(federal bureau of investigation,FBI)犯罪行为科学分析小组的犯罪心理画像(criminal profiling)刑侦实践,后经Teten[2]、Douglas等[3]系统整理,建构出以心理痕迹分析、犯罪现场重建、惯技行为标记为操作步骤的犯罪心理画像分析方法。20世纪80年代,Mayo等[1]开创了基于心理描述法的游憩心理研究路径,将心理画像理论拓展到旅游学与环境行为学等学科中。之后,Proshansky等[4]提出了根据性别、年龄、社会阶层等进行画像人群分类的方式,Baker等[5]提出了愉悦、新奇、惊喜、感动、兴奋等人群心理特征刻画因子,Litvin等[6]提出了感性、知性的游客心理画像分析路径,张树夫[7]解析了游客知觉、学习、需求、人格、态度与旅游心理、行为的关联关系。

1.2 城市公园游客游憩行为与心理研究

在城市公园游客游憩行为与心理研究方面,既有研究从不同性别、地区、年龄人群视角探索获得相关专题结论:张天洁等[8]认为女性游客较偏好建筑、小品、植物景观;李建伟等[9]发现女性游客具有高频、短时的游憩行为特征;戴代新等[10]发现本地游人较易忽视小尺度、低使用价值的景点;肖竞等[11]认为山地城市公园游人好健走、易簇集,游憩行为受交通可达性和视线开阔度影响显著;Siu[12]发现残疾人游园时在信息获取、亲近自然等方面有特殊心理需求;姚雪松等[13]、楼宇青等[14]发现老年人关注游憩环境,康体、休闲、社交游憩行为占比偏高;张凯旋等[15]发现夜间人群游憩活动倾向在照度适中与物理环境安全的区域。同时,上述研究也从技术层面建立了基于空间注记、网络文本、认知地图、行为热图、GPS/GIS数据分析的游客心理描述、观察实验、量表统计等多元分析手段。

1.3 UGC数据在心理画像研究中的应用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代社会,游客在网络社交媒体平台中分享旅行游览经历逐渐成为社交日常,继而产生大量UGC数据。具体包括相关游客上传、发布的游憩体验记述文本、静态影像(游记照片)和动态影像(短视频)。上述数据可通过网络数据抓取、视感设备采集等方式获取,并通过基于Rost WordParser、Adobe Premiere、Matlab等软件支持的词频语义分析、分帧画面提取和视觉词袋模型构建的方法实现对游客游憩偏好与心理特征的参数化提取[16-17]。相较于传统问卷量表与行为观察数据而言,UGC影像数据具有直观感性(基于游客经验感受)、易获取、数据源丰富、信息延展度高等特点,适于通过主题聚类分析深入解析相应信息发布主体的游憩心理(表1),已在城市地标、历史街区、历史名镇、传统村落的游客认知意象与游憩心理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18-21]。

表1 不同游憩行为与心理画像分析方法优缺点分析Tab. 1 Analysis of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different analytical methods for recreational behaviors and psychology profiling

综上,源自刑侦学、环境行为学的心理画像理论已形成可用于刻画分析游客行为逻辑、心理特征的成熟分析框架,该分析框架与数据源丰富、信息延展度高的UGC影像数据结合,在城市公园游客游憩心理画像研究与行为预测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因此,本研究将基于心理画像理论与UGC影像数据,构建城市公园游客游憩心理画像分析方法。

2 方法建构

结合心理画像理论与UGC影像数据特性,本研究从数据转译、偏好表征、心理画像3个方面构建基于UGC影像数据主题聚类分析的城市公园游客游憩心理画像分析方法(图1)。

1 城市公园游客游憩心理画像分析框架Analitical framework for recreational psychology profiling of tourists in urban parks

2.1 数据转译

本研究用于城市公园游客游憩心理画像研究的基础数据为网络社交媒体平台中的UGC影像数据,这些数据虽附载大量游客游憩心理痕迹信息,但却因内容具体、繁杂,难以直接用于统计分析。因此,需依据画像分析的目标对基础影像数据进行转译,使其转化为可用于针对性分析的主题数据。结合城市公园游客游憩心理研究的讨论方向,本研究拟从景观类型、影像特征、时空情境三方面提出基础影像数据的主题化转译分类方式。

2.1.1 景观类型

景观类型即影像数据摄取的景观对象类型,可视作游客景观偏好的表达。根据对重庆市5处城市公园近万幅网络影像数据的特征聚类分析,本研究识别出园林空间、自然花木、人工园景、历史遗存、游憩活动5种景观类型①,作为基础影像数据向主题数据转译的类别归口。其中,园林空间、自然花木、人工园景、游憩活动4项属于通用类型,适用于所有城市公园;历史遗存则属于扩展类型,可作为城市历史公园分析的增补项。

2.1.2 影像特征

影像特征即游客发布影像的画面构图、取景题材、风格属性特征,可视作游客审美认知、游览心境等深层次心理特征的扩展分析线索。基于对前述旅游心理学基础理论[4,7]、公园游人景观偏好[8,10]和行为规律[9,14]研究结论的归纳总结,本研究拟定出整体—局部、画面—信息、恒定—变化、标志—日常、活力—沉郁、丰富—纯粹6组影像特征因子作为画像要素,分别用于不同性别、地区、年龄游客游憩心理的针对性画像分析②。

2.1.3 时空情境

时空情境即影像数据发布主体体验和认知其拍摄景观的时间、空间情境,对把握游客游憩的时空规律和游憩心理具有参考价值。相关分析可结合基础影像数据的画面特征与游客发布的关联信息来识别,时间维度上可以取景对象的建成年代(本研究以20世纪50—60年代、70—80年代、90年代及以后为三阶时段)和影像拍摄的季节、月份、昼夜为统计归口;空间维度上则可结合取景对象在公园中的实际区位分布来统计。

2.2 偏好表征

偏好表征即通过对转译出的各类主题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要素统计雷达图、象限图、直方图以及样本分布热力图等形式形成对特定人群游憩情境、游憩心理的参数化表征。目的在于将转译出的主题数据转化为具有结构关联和逻辑指向的可视化图表,具体可从主题数据统计与时空轨迹标注两方面着手。

2.2.1 主题数据统计

主题数据统计即对具有相同主题属性的样本数据复现频数的统计分析。具体以男性、女性,本地、外地,青年、中年、老年游客(年龄以游客发布影像时的年龄为判别标准)为数据统计的游客分组类别,结合前述5种景观类型和6组影像特征因子,分别统计不同游客景观偏好、审美认知的组群特征。

2.2.2 时空轨迹标注

时空轨迹标注即通过对样本影像时空情境数据的整理和GIS集成,绘制相应群体、个体的游憩时空轨迹图,从时间和空间维度呈现游客游憩过程特征,作为游客游憩心理画像的辅助判别依据。

2.3 心理画像

心理画像即根据人群游憩景观偏好、时空轨迹的数据表征结果,结合人群类别与心理学、环境行为学相关理论,解释相应人群游憩心理与影响因素的画像分析过程,具体以理论解析为导向的群体归纳式画像和应用指导为目标的个体演绎式画像2种分析方式进行。

2.3.1 群体归纳式画像

群体归纳式画像即以群体游憩心理共性规律总结为研究目标的画像分析方式。该方式通过对网络大样本影像数据的人群差异化分组统计,识别不同性别、地区、年龄游客的共性游憩偏好与行为、心理特征,总结提炼游客游憩心理解释理论。

2.3.2 个体演绎式画像

个体演绎式画像即以个体游憩心理特征为研究目标的画像分析方式。该方式通过对特定小样本影像数据的特征聚类和时空映射,从游憩时节、游憩者的空间选择、景观偏好等特征识别相关游客的游憩行为规律和需求,进而应用于公园游憩空间、景观优化的实践指导。

3 案例实证

依据前述方法,本研究结合UGC影像数据对重庆市沙坪公园进行游客游憩心理画像实证研究。

3.1 公园概况与数据来源

沙坪公园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最初为民国实业家杨若愚所建私家园林,后于1956年扩建为苗圃园林并对公众开放,“文革”时期为红卫兵公墓所在地,1992年更名为“世界风光公园”,转变为经营型主题游园,2006年后又恢复为免票公园[22-23]。园中至今仍有大量不同时期的建筑、景观遗存,见证和记录了重庆历史发展与公共游憩生活的变迁,是典型的城市历史公园。

本研究用于画像分析的影像数据来自大众点评、ZOL摄影论坛、新浪微博、美篇、快手等社交媒体平台。以“沙坪公园”为关键词,在上述平台中搜索,获得2011—2021年各类游客拍摄发布的影像原始数据样本1 197幅,相关主体211人。通过影像初筛,剔除33幅存在拍摄对象模糊、主题不明确等问题的无效影像,获得有效样本1 164幅,相关主体194人。在此基础上,补充完善各影像发布者的性别、地区、年龄、发布时间等关联信息,集成用于本研究分析的基础数据库。

3.2 基于群体画像的游客游憩心理解析

以前述拟定的5种景观类型和6组影像特征因子为统计要素,分别解析不同性别、地区、年龄游客的游憩心理差异,归纳提炼城市公园游客游憩心理解释理论。

3.2.1 不同性别游客画像

以影像发布者性别为游客分类依据,将影像样本分为男性、女性2组,以5种景观类型和整体—局部、画面—信息2组影像画面构图特征因子为统计要素,探索解析男性、女性游客游憩偏好规律(图2)。

2 沙坪公园男性、女性游客游憩偏好分析Analysis on recreational preferences of male and female tourists in Shaping Park

1)男性游客更关注空间认知与人文体验。男性游客发布的影像数据中园林空间、历史遗存、游憩活动3种景观类型的影像占比分别为27.67%、23.85%、21.18%,此种偏好在夏秋季节尤为明显;同时,男性游客对具有整体感和偏信息记录风格的影像有较强倾向性,占比分别为60.11%和54.96%。该结果说明男性游客在游憩过程中更注重对园林环境的整体空间认知和人文体验。

2)女性游客更关注景观细节与审美体验。女性游客发布的影像中园林空间、自然花木2种景观类型的占比分别为35.00%、27.34%,此种偏好在春秋两季更胜;同时,女性游客对景观细节感和画面感突出的影像有较强倾向性,占比分别为58.44%和69.07%。该结果说明女性游客在游憩过程中关注自然风光、视觉吸引物、景观细节,注重审美体验。

上述结论与Postma等[24]通过感知觉神经实验所获两性在认知结构层面的空间、视觉能力分异规律(男性具有整体空间认知优势,女性具有画面构形优势)相互印证,并且与张天洁等[8]、李建伟等[9]通过对其他公园样本的网络文本分析、行为观察所获“男性游客关注整体、抽象、人文性元素,女性游客感知细腻,偏好植物景观”等结论一致。

3.2.2 不同地区游客画像

以影像发布者所在地为游客分类依据,将影像样本分为本地、外地2组,以5种景观类型和恒定—变化、标志—日常2组影像取景题材特征因子为统计要素,探索解析本地、外地游客游憩偏好规律(图3)。

3 沙坪公园本地、外地游客游憩偏好分析Analysis on recreational preferences of local and external tourists in Shaping Park

1)本地游客注重休闲体验与日常景观。本地游客发布的影像拍摄时节分布相对均衡,关注景观类型以园林空间、自然花木、游憩活动为主,占比分别为32.21%、24.60%、17.89%;同时,本地游客对日常性、随时节变化的景观有显著偏好,占比分别为79.99%、55.04%。该结果说明本地游客更注重休闲体验,对日常生活与时节变化敏感,且有周期性记录倾向。

2)外地游客注重观光体验与特色景观。外地游客发布的影像拍摄时节分布较为极化,集中于2、7、8月寒暑假期,关注景观类型以园林空间、历史遗存为主,占比分别为44.74%、24.34%;同时,外地游客对标志性景观有显著偏好,影像占比为59.21%。该结果说明外地游客注重观光体验,对具有时空标志性的时代、地域特色景观更具好奇心。

上述结论与Tuan[25]提出的“恋地情结”(topophilia)理论中人与地方环境的情感建立机制以及朱战强等[26]、张琳等[27]、肖竞等[28]通过对城市公园、历史村镇、历史街区等其他空间样本的分析得到的“本地游客重视在地景观与场所环境的归属感,外地游客关注个性空间、标志景点”等结论相近。

3.2.3 不同年龄游客画像

以影像发布者年龄为游客分类依据,将影像样本分为青年、中年、老年3组,以5种景观类型,活力—沉郁、丰富—纯粹2组影像风格属性特征因子和三阶时段为统计要素,探索解析青年、中年、老年游客游憩偏好规律(图4)。

4 沙坪公园青年、中年、老年游客游憩偏好分析Analysis of recreational preferences of the young, middleaged and elderly tourists in Shaping Park

1)青年游客的求知探索与“新词强愁”心理。青年游客对5种景观类型和三阶时段景观要素的关注较为均衡,无明显偏好;在景观特征方面个别游客对画面灰冷、场景萧索的“沉郁景观”有所青睐,但整体倾向内容丰富的影像风格,占比分别为56.03%和74.11%。该结果说明青年游客心性未定,求知探索欲强但游憩目的性弱,未形成固定审美标准,个别怀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青涩心境。

2)中年游客的避世心态与“离俗审美”心理。中年游客偏爱园林空间、历史遗存、自然花木,尤其以20世纪70—80年代的景观要素为甚;同时,中年游客对取景纯粹、画面沉郁的影像具有较强倾向性,占比分别为69.89%、55.36%。该结果说明中年游客游憩时偏好具有历史感和抽象纯粹的景观对象,这一审美逻辑也反映出该类主体“离俗避世”的游憩心理需求。

3)老年游客的活力衰退与“摄补代偿”心理。老年游客关注自然花木、园林空间、历史遗存等景观类型,影像占比分别为32.30%、23.37%、18.21%,且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历史遗存景观有显著共鸣;同时,其对画面纯粹和具有活力动感的影像具有较强倾向性,占比分别为56.36%、60.82%。反映出其关注生命活力和年代记忆的游憩偏好。该结果说明老年游客对公园中当下具有生命活力和与其年轻时期相关的景观均具有特殊、珍视性情感,反映出该类主体具有通过“摄补”活力景观来“代偿”自身生命活力衰减缺憾的特殊游憩心理。

上述结论与Salthouse[29]提出的人群分龄认知模式以及楼宇青等[14]、龙学文等[30]通过问卷调查、行为抽样、分布统计等方法调查其他公园所获“青年人好奇心强、有猎奇探险精神,中年人喜好人文景观,老年人偏好植物花叶、鲜艳色彩、热闹场所”等结论相互印证。

3.3 基于个体画像的游客游憩行为预测

实践应用方面,本研究以发布影像样本数量多和备注信息完备为筛选标准,分别选取数据库中对样本公园关注度较高的前20位和4位特定游客,分别对其游憩心理进行个体画像分析,进而识别、预测相关游客游憩规律和需求,据此提出公园游憩空间优化与游憩线路导览建议。

电流变效应是指材料的刚度、流变性、阻尼等性能可通过电场进行控制,即一旦施加电场到电流变悬浮液上,所有分散的可极化颗粒将瞬间极化,颗粒之间相互吸引形成链状结构的固体状纤维网络,能在毫秒级内由牛顿流体转化成弹塑性流体。电流变液一般由基础液、可极化固体颗粒、添加剂按一定比例、过程配置的。

3.3.1 游客游憩偏好识别与游憩空间优化

抽取前20位游客的影像样本数据,对其进行景观偏好、游憩时间统计分析和两者的相关性聚类。根据聚类谱系划分结果,识别出具有相似景观偏好与行为规律的3组游客群体,并拟定相关游憩空间优化措施:1)组群Ⅰ倾向具有标志性、活力、画面整体感强的景观,预测其偏好群体类社交、康体活动,游憩时间集中于春、夏季夜间,可以整治入口广场景观,打造观演广场等标志性节点空间,提升入口广场夜间照明水平为空间优化措施。2)组群Ⅱ倾向恒定和纯粹的景观,预测其偏好静态游乐、休憩观赏类活动,游憩时间集中于夏、秋季日间,可以治理碧湖水体、增设碧湖区域坐憩设施数量、扩大碧湖东岸园艺观赏区面积、增设教堂草坪坐憩设施为空间优化措施。3)组群Ⅲ倾向日常性、画面感丰富和细节突出的景观,预测其偏好文艺表演、花卉观赏类活动,游憩时间主要集中于春季日间与夏、秋季夜间,可以优化荷花池景区花卉园艺资源、增设蒲葵林空间的标志性景观、整治百花园景观为空间优化措施(图5)。

5 基于游客游憩偏好识别的沙坪公园游憩空间优化指引Optimization guidelines of recreational space in Shaping Park based on tourists’ recreational preference identification

3.3.2 游客游憩需求预测与游憩线路导览

抽取前4位游客的影像样本数据,详细解析其发布影像的景观题材、年代、类型以及各种特征属性;并结合相关影像内容与关联文本信息进行个体游憩心理画像(图6),综合判别、预测4位游客的游憩心理及需求,提供相应游憩导览线路③。1)样本21为女性本地老年游客,根据画像分析,推测其偏好自然花木、园林空间景观类型,注重景观画面效果与细节特征,在春、秋季游憩频次较高,活动范围集中于南门入口与碧湖景区;据此为其拟定环湖健步游线并推荐参与碧湖东岸园艺观赏项目。2)样本48为男性本地老年游客,根据画像分析,推测其偏好园林空间、游憩活动以及历史遗存景观类型,注重景观的信息性与整体感,在夏、秋季节游憩频次高,活动范围集中于榕湖与蒲葵林区域;据此为其拟定休闲养生游线并推荐参与棋牌、曲艺类活动。3)样本96为男性本地中年游客,根据画像分析,推测其偏好园林空间、人工园景景观类型,对20世纪60年代及其以前景观关注度高,注重景观的画面感与整体感,在春季游憩频次较高,游憩活动范围广;据此为其拟定怀旧复古游线并推荐参与摄影、休憩类活动。4)样本115为男性外地青年游客,根据画像分析,推测其景观类型与年代偏好均衡,注重具有文化信息与细节特征的景观,在夏季游憩频次较高,游憩活动范围广;据此为其拟定观光摄影游线并推荐参观特色景点(图7)。

6 沙坪公园4位游客样本游憩心理画像Recreational psychology profiling of 4 samples of tourists in Shaping Park

7 基于游客游憩需求预测的沙坪公园游憩线路导览Tour guide for recreational routes in Shaping Park based on tourists’ demand forecast

4 结语

首先,本研究借鉴刑侦学、环境行为学的心理画像理论与技术,构建了基于UGC影像数据主题聚类分析的城市公园游客游憩心理画像分析方法。该方法以游客拍摄、发布的UGC影像数据为基础数据,以数据转译、偏好表征、心理画像为操作步骤,与常规的问卷调查、行为观察、空间分布统计等分析手段相比,具有易于标准化和定量操作、数据采集效率高、数据解析维度广、结论清晰且针对性强等优点,并在充分利用信息时代网络大数据资源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可服务于各类城市空间单元的人群游憩心理研究。

其次,本研究基于城市公园这一特定研究对象,建构了包括园林空间、自然花木、人工园景、历史遗存、游憩活动5种景观类型和整体—局部、画面—信息、恒定—变化、标志—日常、活力—沉郁、丰富—纯粹6组影像特征因子的画像要素系统。该系统可应用于不同性别、地区、年龄人群的游憩心理画像研究,还可根据分析目标的差异来扩充、调整要素因子,进而拓展研究内容。

最后,本研究在样本代表性、数据分析效率、画像研究深度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局限性和改进空间。1)样本代表性方面,受样本公园自身特征和数据发布主体社交倾向影响,研究所获理论分析结论尚不能完全反映各类人群的普遍游憩心理,后续研究可通过样本拓展(不同公园样本和线下主体调查样本)和数据加权的方式提升相关结论的科学性。2)影像数据识别和主题聚类分析效率方面,本研究所采取的人工判别方式尚存在主观判定误差和数据处理效率低下问题,后续研究可结合视觉词袋模型等人工智能图像分析技术提升数据分析的效率与客观性。3)画像研究深度方面,现有画像分析要素对影像数据的解析维度还有所局限,后续研究可结合城市公园游客游憩心理的相关研究进展扩充要素,以充分挖掘和利用影像数据,实现更广维度的游客游憩心理信息解析。4)实践应用方面,后续研究可进一步将本研究构建的方法算法化、模型化,使其与社交媒体软件、移动互联终端技术结合,开发基于游客游憩心理、审美偏好实时分析的游憩社交与游园导览应用程序,充分实现心理画像技术服务群众公共游憩生活的应用价值。

注释(Notes):

① 园林空间为表现公园整体园林环境特征的景观,自然花木为花木类景观的特写景象,人工园景为公园内的人工雕塑与现代景观小品,历史遗存为公园内的历史景观,游憩活动为公园中人群活动类人文景观。

② 整体—局部、画面—信息为针对男性、女性游客游憩心理解析的画像因子,以影像构图特征与拍摄导向为数据分类依据。“整体”为反映公园空间结构特征的大尺度、大场景影像,“局部”为反映公园景观细节特征的小尺度、特写型影像;“画面”为以表现公园风景画面美感为目的拍摄的影像,“信息”为以呈现游客游憩过程信息与认知信息为目的拍摄的影像。恒定—变化、标志—日常为针对本地、外地游客游憩心理解析的画像因子,以影像拍摄景物的时节变化与景观标识度情况为数据分类依据。“恒定”为以建筑、雕塑等静态景观为题材的影像,“变化”为以花木、场所等随时节变化的景观为题材的影像;“标志”为以公园中标志景观、特色花木、节庆活动为题材的影像,“日常”为以公园中日常游园活动与空间环境为题材的影像。活力—沉郁、丰富—纯粹为针对青年、中年、老年游客游憩心理解析的画像因子,以影像色彩基调与主旨风格为数据分类依据。“活力”为画面色彩艳丽和以表现花木生机、热闹氛围为主旨风格的影像,“沉郁”为画面色彩灰暗和以祭奠历史厚重、表现肃穆氛围为主旨风格的影像;“丰富”为景观元素、画面色彩丰富的影像,“纯粹”为景观元素简明、画面色彩纯净的影像。

③ 游憩导览线路是根据特定游客景观偏好分析与发布影像空间映射轨迹分析结论综合制定的导览线路,其所含范围更广,并不直接等于游客样本影像空间映射轨迹。

图表来源(Sources of Figures and Table):

文中图表均由作者绘制或拍摄,其中图5~7中地图底图改绘自参考文献[23]。

猜你喜欢
城市公园画像样本
威猛的画像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形式美的研究
从“城市公园”到“公园城市”
城市公园公共空间设计
画像
上海城市公园夜间延长开放服务需求与管理对策
规划·样本
随机微分方程的样本Lyapunov二次型估计
画像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测厚仪CS值电压漂移故障判定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