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怡轩
(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可以高效整合企业的财务数据与管理形式,并把财务资源的内容集中在企业各部门中,以此达到财务共享的效果。
财务共享服务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在处理财务类业务流程的基础上,以达到优化企业组织结构、规范企业业务流程,进而优化企业业务流程,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或创造企业价值的目的。财务共享对强化财务管控,降低财务管理成本,完善财务体系,实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整体能力和效率的提升,支持企业集团发展战略发挥着巨大作用。
首先,需要建设共享财务管理系统,提升财务管理的方式,对财务体系进行科学化转型。值得注意的是,企业财务的后台管理支持系统十分重要,对于实现财务共享目标,必须要建设一个强大、灵活、高效、快速、低成本的财务管理系统。
其次,从企业管理角度来看,需要对财务工作制定统一化、标准化的企业制度,企业制度是约束财管管理工作规范化的标准。同时,创建企业财务共享中心。财务共享中心是企业集中管理模式在财务管理上的最新应用,借助财务共享中心,企业可以在真正意义上形成未来大财务体系的决策支持、集团管控及专业财务、交易处理三大财务组织架构,以更好地支持业务进一步扩大,并在此过程中,促进财务组织的管理转型。
由于企业的规模程度、业务水平、资金体量、人力资源、财务管理水平差异化较大,对于不同企业的财务共享服务模式需要进行细化分类,以此满足不同类型的企业财务管理方式。如表1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分类表所示,将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分为了外包模式、商务云模式、中心站模式。财务共享服务外包模式的服务提供者是企业外部的服务提供商,财务共享服务商务云模式是由租用或自建的具有云技术的云端服务平台提供财务共享服务,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站模式则由企业自建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向选择财务共享服务外包的企业提供财务共享服务。
表1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分类表
以发展初期的小型制作企业为例,财务共享外包模式更适合这类发展起步初期的企业,因为小型制造企业往往不具备独自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能力。但是,伴随着企业的发展与壮大,财务模式可以根据企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其他两类共享模式的转换,从而实现财务共享、降低企业管理成本的目的。
企业领导往往认为管理会计无法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管理会计没有财务会计的约束可能会导致工作准确度降低的现象,这就造成了领导者对于财务管理这一岗位的误解,也自然不够重视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也就不可能利用管理会计所提供的财务信息数据分析进行有效决策;甚至还有的领导认为财务部门不需要管理会计,进一步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管理会计主要的技能体现在为财务内部控制提供所需要的财务数据整合、最优化的经营策略,从而为企业节约成本。目前中小型企业的管理会计专业人才匮乏,对各类统计学、计算学、运筹学、经济学知识技能有所掌握,对企业的财务与经营活动能够有效预测与分析,从而为企业提供有效的决策措施与财务管理目标实施的人才。
伴随着新时代发展,信息化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支撑着现代财务模式的形成,管理会计一旦遇到类似如信息技术障碍的问题,就会暴露出管理会计缺乏实践解决的能力缺陷,财务工作的不顺畅,会导致影响企业的顺利发展,形成连环反应。
由于企业缺乏对管理会计职业技能与实践操作规范化的系统培训,导致了刚入职的管理会计人员在工作中一直处于一种摸索的阶段,部分管理会计在企业实际的工作中获取财务信息的成本较高、花费时间过多、消耗大量的物力,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受传统企业经营理念的影响,绝大部分的中小型企业在进行企业经营分析过程中,过度重视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生产效率,忽略了生产中的经营管理分析、企业财务数据整合,导致了管理会计的作用在中小型企业无法充分体现。
事实上,中小型企业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已经出现了些许问题,无法支撑企业在未来市场中有足够的竞争能力。具体表现在管理会计在传统企业中的定位较为模糊,从员工角度看,管理会计在公司不够被重视、缺乏晋升渠道;从公司角度看,管理会计缺乏明确的、客观的定位,在工作中对财务信息目标、财务数据共享缺乏互融互通,在管理会计中提出的各类计划报告、预算分析、数据整合过程中,由于管理会计并非财务的真正掌舵者,无法将工作的核心数据报告真正应用到公司的管理工作中来。
图2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管理内容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是依托大数据技术来实现的,数据传输过程中体现了速度快、安全度高、效率快的优点,通过大数据技术对企业财务的状况进行合理预算与分析,有效进行绩效管理、生产成本控制。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企业应该健全管理会计的应用范畴并创建财务共享中心,财务共享中的管理内容如表2所示。
财务共享中心分为了财务核算管理、全面预算管理、流程监控管理、经营分析管理、团队组织管理五个部分,通过大数据技术来实现财务的各项管理工作。管理会计应该对大数据技术具有一定的掌握能力,同时能够及时地对数据整合以及维护软件的定时升级,保障财务软件的安全性和时效性。
企业在运用共享财务服务模式过程中,首先需要规范财务管理流程,要设置科学严格的管理机制,一方面是为了保护财务信息的安全性,约束财务人员不作假账、空账,约束管理会计对财务的状况、数据、内容不会泄露;另一方面,规范的财务流程以加强企业之间各部门的沟通,保障财务数据信息在整个公司系统中的高效利用,企业各部门之间在规范流程的配合中,可以进一步提升团结协作的能力。在规范财务管理流程的同时,还应该加强管理会计的云计算服务。利用云计算内容方法进一步降低管理会计信息化成本,以此真正实现财务工作中的业务共享、核算共享、决策共享的三方协同模式。
以管理会计中的云计算服务内容为例,创建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费用预算管理机制可以采用滚动预算方法,形成一个集团费用预算管理委员会、集团财务部预算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和分子公司业务部门充分参与,且包含目标预算制定、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以及预算考核评价四个主要流程的闭环系统,该闭环系统的运转都将基于大数据的产生、传递、处理和运用。如图3所示,管理会计人员通过云计算技术来实现费用预算管理,通过以四方主体为核心,在信息沟通后可快速解决预算遗留的问题。
图3 云计算服务条件下的费用预算管理机制
提升管理会计能力,需要企业加强对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和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信息系统的运用让业务操作流程重复化,只需要少数人员进行操作,因此,可以让更多的人力资源投入到管理会计工作与数据分析预测方面,以提升管理会计信息化。
加强对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首先要加强专业能力的培养,通过掌握信息化的技能,对共享财务服务中心遇到的各种系统障碍、财务管理内容疏漏、财务计算公式错误现象进行及时维护,进一步提高管理会计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效率。同时,还需要提升管理会计人才的决策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建议。
在财务共享模式下,面对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的产生,管理会计成为了较为全面的财务人才,在财务部门中占据着重要角色。因此,完善管理会计制度可以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企业应该科学规范制定管理会计制度、奖励机制,客观地判断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财务预测分析报告,加强对管理会计的综合运用,提高企业的用人效率。
同时,应该鼓励支持管理会计服务其他领域市场,促使管理会计与业务市场的有机融合。例如以业务前端为例,通过财务共享中心全面预算管理模块,让管理会计担任项目供应链的采购、销售,对日常的业务决策提供有效信息支持,通过了解项目信息、数据、财务实况,总结业务中的财务问题并进行业务数据分析,从而达到节约生产成本的目的,进一步实现财务与业务的一体化。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是促进现代企业管理会计转型的重要机遇,依托共享服务模式可以为企业构建快捷方便、智能效率的财务共享中心,结合共享服务模式带动管理会计的发展,通过健全管理会计应用范畴、规范财务管理流程、提升管理会计能力、完善管理会计制度等方案,使企业的财务进行高效率数据整合,实现企业对财务状况的应对预测,以此降低企业各项成本,促进企业的高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