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星星
《菰逸》 设计师:林广翔
《生长》 设计师:张蕙
本文以仿生设计中的形态仿生设计创新方法为基础,从具象形态仿生、抽象形态仿生、意象形态仿生三个形态仿生设计的方法为切入点,探究其在梳妆用品设计中的应用,为产品创新设计提供新的发展思路和方向。
梳妆用品是生活用品也是时尚产品的一个类别,梳妆用品设计在产品设计中是比较小众的内容,特别是梳子的设计,造型样式一直比较保守和单一,它与时尚产品的形象相差较远。为改变这种形象,或者说要打破坚冰,探索梳子造型的可能性发展,本人带学生参加了由谭木匠文化公司组织的,旨在研究未来梳子样式发展的研究活动,这篇论文是本人指导学生探索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仿生设计简单地说就是模仿自然界中各种生命特征的设计,如直升机就是最直接的仿生设计案例。仿生设计作为一种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设计创新思维方法,将人与自然、产品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作为一个系统,体现了辩证、唯物的共生美学观。产品的仿生设计并不仅仅是模仿自然物像的外在造型形式,还可以从色彩、肌理、结构、意象等各个方面进行模仿。目前仿生设计在医学、农业、航空等领域都得到较好的应用,但是在梳妆用品设计中的结合较少,而基于形态仿生的设计方法将可能为梳妆用品设计提供一个创新设计的新方向。
产品设计的造型形态是由“形”和“态”构成的,“形”指物体的外在形状或模样,客观世界中自然万物的形状,如花、草、树木或动物等的外轮廓,是客观真实的存在。“态”指代一种神态、姿态,是物象所表现的一种气质、韵味或意象,这和观察者的社会文化背景、个人修养、精神状态等主观因素相关,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由此可以看出造型的形态是由主客观因素共同构成的。按其表现形式分类,即:具象形态、抽象形态和意象形态,这也是造型艺术中形态的三个基础分类。具象形态就是自然的、客观存在的形态;抽象形态是相对具象形态而言的形态,它是以几何形体为基础,对具象形态的概括、归纳、变形、解构、重组。具象形态和抽象形态是客观存在的造型,存在于客观世界中。可是在客观物质世界之外,还存在一个主观精神世界。造型不是简单的造物,它还具备文化属性。所以,产生了带有主观色彩的意象形态。意象形态是存在于人的脑海中的概念形态,是人的主观意识和构思,将客观的现实形态进行主观的加工,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感情色彩。按照哲学的说法,其造型是主观情感的客观投射。任何一个产品都具有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两个属性,而这两者可以通过产品的形态得以表现。具象形态、抽象形态和意象形态分别是人类从不同角度观察世界得出的造型形态。这三种形态相互独立又相互支撑、转化。
由此可见,形态仿生设计也分为三种设计方式,即具象形态仿生设计、抽象形态仿生设计和意象形态仿生设计。下面文章将分析三种形态仿生设计方式的具体应用。
具象形态的仿生是以自然客观物像为模仿对象,以原型复现的手法进行设计。将具象形态仿生设计的创新设计方法应用至梳妆用品中,所呈现的产品能够让观者更为直接快速的领会设计者的理念,以此获得大众的普遍认同感,这也是仿生设计中最基础、最直接的设计方式。如林广翔的作品《菰逸》,以菌类的整体造型为设计素材,菌类于自然界之中,虽不起眼,但分布广泛,造型丰富。整套作品将菌盖、菌褶、菌柄等各个组成部分融入梳妆用品的每个功能部件之中。菌褶的造型是富有变化规律的环型片状形态,其与梳齿的结构非常贴切,菌褶的造型形态与梳子相融合。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因环形的排列方式会影响到梳子的造型与功能,将其调整单片部件的排列方式为直线排列,同时每一个部件摆列的褶皱部分依据形态的不同而产生渐变的效果,更符合梳子的使用功能。菌盖与菌褶相连接,菌盖可作为梳子握把,贴合实际的使用方式。此外菌柄以及菌环作为一个造型整体的依托,起到支撑作用的同时可延伸为具备一定的收纳功能的储物空间。这是《菰逸》的主设计的设计理念,设计师以此还延伸出一系列的造型,配以不同的功能。有较为圆润可爱的粉饼刷,纤细修长的睫毛刷,造型相对匀称的短款梳子等。作品使用木为主要材料,因木是菌类生存的一个重要载体,更加贴近自然。
黄滢的作品《鳞次栉比》,这套梳妆用品以鱼的整体流线形态为设计元素,提取鱼鳍、鱼尾和躯干的部位与梳妆用品功能相结合。鱼鳍密集型的条形刺可以作为梳子,中间的鱼骨为长条状,可以作为发簪。设计师对鱼的整体造型进行解构再分析,把鱼的整体形态进行概括性表达,巧妙地将所有功能隐藏至整个造型之中。鱼鳍从鱼身剥离时,底部隐藏着梳齿的解构,鱼尾部分可以抽离出一根贯穿鱼中轴的长条,作为发簪使用。抽出部件可以有功能,合起来又可以是一个完整鱼造型,放在梳妆台上,就是一道鳞次栉比鱼儿游嘻的风景,整套作品从造型到功能上都具有一定的巧思。两套作品在整体的形态上以具象形态仿生设计为创作方法,较为逼真的物象形态直击观者眼帘,这种方式所设计的产品具有较好的亲和力、有机性和自然性的特征。
《蛰香》 设计师:张帆
《有形·无形》 设计师:李雯
张帆的梳妆用品设计《蛰香》,选取圆润、可爱的七星瓢虫形态进行仿生设计,整个造型以半圆状的形态为主体,将七星瓢虫头部和身体进行功能分区,头部设计成可以抽出单独使用的腮红刷,瓢虫的七个点状图案除了起装饰效果外,还对中间的圆点进行了打孔透气,可内置香包或精油。瓢虫脚转化为底部气垫梳的梳齿,看起来十分可爱。瓢虫整体半圆状的外观造型和眼部的窝槽,恰好贴合手部形态,抓取使用十分顺手方便。作品采用3D打印技术和木工艺相结合的制作方式,将现代设计与传统木工艺相结合,为木工艺文化注入新生力量。
从以上三个案例分析,具象形态仿生设计主要特征是将仿生的内外造型和产品的功能结构进行巧妙的叠加,形成一种有趣的互动,使梳妆用品不再是单纯的功能用品。
抽象形态仿生设计以抓住仿生对象的主要特征为基础,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简洁性。这种仿生设计不一定是完全脱离具象造型描绘,也可以是具象造型本质特征的凝练和概括,其仍带有原来具象造型的形式语义。如郑珊珍的作品《慢漫》,以蜗牛为抽象形态仿生设计的设计原型,她将蜗牛螺旋形的贝壳进行形态上的简化、凝练,以圆的造型元素为表现形式。并且这一部分糅合了梳妆用品的三种功能属性,第一层是梳妆镜,第二层是梳子,第三层是相框,这种层层递进的功能表现也代表着螺纹贝壳的内在含义,三种功能整合在一起,方便梳妆台上的收纳和使用。而产品的另一部分是蜗牛的头部和身体,身体以线型条状概括,以波浪曲线、直线和弧线的抽象造型将蜗牛的生活动态得以外化。这一部分作为梳子、镜子和相框的承载体,二者有机地结合,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造型的独特性和美观性。设计师以蜗牛为设计原型,其中还蕴含着一种慢节奏的生活的态度。
林强民《鲸·予》以鲸为设计的对象,鲸体型较大,整体表现出来的感觉是憨厚、稳重,有一定的分量感。整套作品没有对鲸的外在形象做更为细致的刻画和描绘,甚至是以几何方块的形式来表现鲸的身体。作品中鲸身体的部分为一个容量较大的储物空间,可存放首饰等零碎物件,尾巴演化为梳子,并且结合尾部不同的造型形式,可作为梳子放置的结构,使之为一个整体。设计师以简洁流畅的线条表现出鲸身体的造型轮廓,整体带给人一种宏大的气质。
抽象形态仿生设计的梳妆用品更注重造型和功能的巧妙融合,寓形于用,探索造型的最大功能性,这样的设计使能在使用时获得最大的便捷。
《鳞次栉比》 设计师:黄滢鳞
意象形态仿生设计是主客观相互辩证统一的过程,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过程体现,“造化”所指的就是大自然万物,“心源”即是创作者内心的感悟。其追求的是人与自然、心与物的内在结合,“心源”是艺术创作的精神和灵魂所在,通过心对物象的感受,情景交融从而达到主客体的统一。李砚祖编著的《艺术设计概论》把形态分为:现实形态和概念形态。现实形态就是视觉和触觉能够感受到的形态,所有的自然形态和人为形态都是现实形态。概念形态是存在于脑中的构思概念,不能被视觉和触觉所感受。概念形态一旦被可视化,也就转化为现实形态。显然,这种可视化的形式形态就具备了意象性。
意象形态的仿生设计过程是表现创作者情感与理念的媒介,是创作者直抒胸臆的内在情感表达。它可以以点、线、面、体这些抽象造型元素,进行平面或者空间组合,激发人类无意识积淀的审美经验和观念,创造出富有情感色彩的新抽象造型。如最基本的抽象元素——线,本身不代表任何情感,通过一定的形式组合表现,赋予线条人格化,就使得直线造型具备了坚强、刚毅之美,曲线具备了婉转柔和之美。例如李雯设计的概念性梳子作品《有形·无形》,以风为设计灵感,风是看不见的,但却是能够被感知到的。设计师把风模拟为内心的线条,随着心绪变化起伏而产生变化。作品通过电脑参数化语言模仿风的形状,气流的涌动,黑色的线条衬托木色线条,显得十分灵动,无形的风外化为有形的线条形式,充满道家思想的“有即是无”的哲理。
产品意象形态仿生设计通过对自然以及生命形态的解读,使作品更加富有精神内涵和某种文化特征,能够引起观者的想象与共鸣,增强作品的意味和交互性。这种重意境表达的设计方法,更加适合中国人的审美观,使每个观者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这两件作品已经脱离了纯粹的功能,或者说功能对于此类作品已经不是最重要的,它更多地被当作一种精神寄托和归附,这就有了时尚文化的概念,这恰是意象形态仿生设计给梳妆产品设计带来的新的形式语意。
通过此次带学生一起以形态仿生设计的三种设计方式进行梳妆用品设计,我们发现在以人为本的产品设计中,产品设计不能仅停留在物质功能的表现上,更多的需要关注使用者的内心情感需求。形态仿生设计的产品以返璞归真的表现形式更加富有生命力、趣味性、情感性和人文性的追求。将形态仿生设计的创新设计方法运用至梳妆用品设计中,寻求自然物象与生活的关联性,从而给梳妆用品设计带来新的设计方式和表现特征,具有了时尚文化的属性,为梳妆用品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