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冰悦 张明辉
摘 要: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我国中医药事业取得良好发展。中医药在防治老年病、慢性病、养生、康复和调畅情志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能够有效满足老年人对健康养老的多元化需求。医养结合中加入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符合我国建设健康老龄化社会要求,更有助于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这种方式适合我国国情,是一条能够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健康养老服务需求的中国特色医养结合道路。
关键词:中医药;医养结合;老年人;健康养老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16.038
1 中医对老年状态的认识及老年人的特点
《黄帝内经》灵枢·卫气失常篇写到“人年五十已上为老”,即中医认为从五十岁开始进入老年状态,五十岁以上就可以称之为老年人。而《论语·为政》也写道“五十而知天命”。因此,中医对老年状态的认识与现阶段对老年人的定义有所差异。
中医认为,人们进入老年状态有以下特点:
一是五脏开始虚衰,脏腑逐渐衰弱,阴阳逐渐虚亏。
二是老年人的气机失调,气血的运行变得更为缓慢,经常出现痰浊和瘀血。
三是容易感受外邪,同时容易多脏受损,造成多个器官的病变。
四是老年人的心理发生变化,因其身体能力下降、活动受限等原因,老年人常常会感到孤独、烦躁、易怒,容易受外在因素的影响而患上难以恢复的疾病。
中医可以根据老年人的特点指导老年人进行保健用药、康复养生有以下几点:
一是通过注重补肾健脾,充养先天和后天。
二是调和阴阳,维持老年人的机体协调。
三是在补虚的同时,扶正祛邪,调节改善老年人的体质健康。
四是对老年人进行调畅情志,注重其身心健康。
2 中医药在老年人健康事业中的作用
图1 中医药在老年人健康事业中的作用
2.1 中医“治未病”理念,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
中医“治未病”理念是我国传统中医学的精华,《黄帝内经》中所提及的“不治已病治未病”就是这一理念。“治未病”理念包含“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复后防瘥”这三层内涵,其运用中医学传统的整体观和辩证观思想,利用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治疗方法和干预手段来帮助老年人预防疾病的发生、控制疾病发生病变以及防止疾病治愈后产生复发的风险。“治未病”理念已成为中国传统健康养生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其在预防和应对老年疾病、慢性病和健康管理方面所发挥的巨大优势受到广大老年人的认可。
“治未病”理念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主要是指导人们做到防患于未然,强调预防疾病远比治疗疾病更重要。在养生方面,“治未病”理念从饮食、起居、情志和运动这四个方面帮助老年人进行身体调养,增强老年人的体质,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在预防和愈后方面,“治未病”理念通过了解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告知其预防患病的方法,并指导老年人在患病期间的不同阶段如何有效的控制病情,并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来防止病情加重和降低疾病进一步发作的可能性,还能够指导老年人在疾病痊愈后应该如何调理身体,防止出现疾病复发的风险。在目前我国所处的老龄化阶段,有效的控制老龄人群疾病的发生、发展,不仅能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求,还能减轻家庭负担和医疗负担,缓解疾病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基于“治未病”理念的中医药健康养老,“治”在病未发之时或是疾病早期,配合“养”和“防”为主的预防性健康管理方法,可起到提高老年人生存质量、节约医疗资源、减轻社会负担等积极作用。
2.2 中医康复治疗,改善老年人健康状况
相较于现代康复医学,中医特色康复有着自身的独特优势,中医康复治疗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核心,具有丰富的中医特色康复基础理论。中医康复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采取相应的中医传统康复疗法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帮助患者改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精神状态。老年人因年老、疾病、伤残等原因导致身体各项功能出现障碍,从而影响或者丧失自身的生活自理能力,给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因此,许多老年人,尤其是患有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和失能老年人迫切需要有针对性的、系统的康复治疗和功能训练。
中医康复治疗根据老年人所患疾病为其制定个体化的康复目标和康复计划,指导老年人进行康复锻炼,学会合理使用康复运动器材,为老年人提供针灸、推拿、中草药熏蒸、饮食疗法和调摄情志疗法等专业的中医康复理疗,能够帮助老年人最大限度的改善功能障碍,平衡老年人的身心状态,提高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2.3 中医养生保健,增强老年人身体素质
中医养生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在老年人健康管理方面具有很大优势,符合基础卫生服务要求,对医养结合老年健康管理中健康干预的实施有推进作用。中医养生保健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分为四时养生、运动养生、体质养生等。四时养生就是让老年人顺应自然规律变化,根据时令气节和阴阳变化等规律来选择相应的养生手段。运动养生是指老年人通过练习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传统健身术来锻炼身体,提高老年人自身的精气神使其全身经络畅通,从而增强机体健康。体质养生是根据老年人具体的体质特征,在饮食、锻炼、用药、情志等方面采取不同的养生手段。
例如,在饮食方面中医提倡饮食要清淡,少吃生冷、生硬的食物,进食要细嚼慢咽。中医提倡要因个体体质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养生手段,才能够有针对性的促进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通过分析老年人的体质和具体的身体狀况,帮助老年人选择合理的养生方法,达到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目的。65BC64D1-6AC5-4892-A4B2-7B759E6CC883
2.4 辨证论治,为老年人制订个体化诊疗方案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基本特点。辨证论治可以根据每位老年人的体质和所患疾病等具体特征采用不同的辨证方法,为每位老年人提供个体化、定制化的治疗方法,这是中医药诊疗的优势和特色。中医运用望、闻、问、切四诊综合分析患病的原因、疾病的性质和患病部位,判断所患疾病的邪正关系,综合把握病情,判断人体的整体状态,根据个体的健康状况和生命信息把握疾病的动态和变化,再确定相应针对个体的诊疗原则和方法,这样能够更好地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从而控制病情,扭转病势,缩短病程,达到“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效果。
2.5 非药物疗法,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中医传统非药物疗法历史悠久,在促进老年人养生保健和治疗老年疾病方面有着很大优势。中医常说“三分治,七分养”,其中“七分养”就是以一种非药物疗法进行身体的调理。中医传统非药物疗法以“外治外用而内应生效”为特色,运用中医导引、食疗药膳、针灸、刮痧、拔罐、情志疗法等非药物疗法来调动人体的健康潜能,使老年人气血流畅,身体得到调养,能够帮助疾病的治疗和慢性病的康复。中医传统非药物疗法具有简便、有效、价格低廉等优势,能够满足老年人群预防疾病或带病延年方面的需求,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3 中医药参与健康养老服务的对策
3.1 培养中医药人才,助力医养结合向前发展
中医药院校在培养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人才方面具有先天优势,不仅能够丰富医养结合人才队伍,还能为我国医养结合向前发展提供可靠助力。中医药院校要抓住发展机遇,注重培养掌握老年医学、护理学和老年健康管理学、康复医学等学科知识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助力推动我国养老事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学校要制定一套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合理的师资队伍和专业课程,配备完善的教学设施,发挥中医药在养老、预防保健、康复、养生等方面的优势。同时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同社区、养老院、中医院等机构达成合作,为学生提供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实训基地,帮助学生多方面、全方位掌握与养老服务相关的理论技能。政府应当采取一定的激励政策,提高养老服务人才的薪资水平和福利待遇,使中医药院校毕业生积极到养老机构工作,提高中医药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
3.2 積极开展志愿服务,定期义诊,守护老年人健康
志愿服务是长期照护服务的重要形式之一,而助老服务又是志愿服务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弥补政府资源不足、满足老年人需求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大学生志愿者是推动我国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医药院校可以同街道社区、养老院等机构达成合作,在经验丰富的教师指导下,打造一支“高校+社区+养老院”共建的志愿服务队伍,确保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志愿工作常态化、可持续发展,这样既能使老年人得到社会更多的关爱,还能保证学生的理论实践技能得到有效提升。学校组织大学生志愿者进社区、进养老院为老年人定期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或义诊活动,向老年人宣传、普及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及小窍门,为老人测量血压、血糖,赠送祛邪避秽的中药香囊,进行针灸推拿按摩、耳穴压豆等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服务。通过定点、定期为老人服务,能够了解老人的既往病史和生活习惯,掌握老人的身体状况,从而有针对性的向老人讲授日常疾病的预防保健知识和健康指导,还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老年群体,了解老人们日常生活和内心的所欲所求,从而为国家或地区开展养老服务工作提供可靠经验。
中医药院校要鼓励校内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社团组织积极加入志愿活动中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这类社团大都由各专业的医学生组成,能够各取所长,助力志愿活动顺利展开。学生可以向基层民众普及中医药知识及中医适宜技术,教老人打太极拳、八段锦等养生运动,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医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能更好的宣传中医药文化,让更多的老年人了解中医药,让中医药服务提升老年人的生存和生活质量。
3.3 加强中医药对老年病的防治研究
近年来,因为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来促进我国医养结合向好发展,其中就提及有关于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推动中医药与医养结合融合发展,促进中医药资源得到更广泛应用,以弥补现阶段医养结合存在的不足,满足我国老年人因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而带来的多样化养老需求。
中医药在防治老年病和慢性病等方面有着巨大优势。要系统的整理和挖掘我国中医古籍中有关老年病防治的理论和药方,将收治的老年病、慢性病患者病历利用大数据处理,获取防治老年病的常用药方,总结治疗老年病的经验和老年人衰老的表现等特征,有利于提高中医药防治老年病的理论水平和诊疗能力,让中医药更好地为老年人服务。
相关单位要加大支持对中医药防治老年病研究项目的投资经费,吸引有实力的社会力量参与进来,促进中医药在产学研用之间的交流合作,鼓励养老机构与中医药院校和中医院开展合作,在机构内开设以防治老年病和慢性病为主的中医诊室,推动建设以中医药为主的防治老年病和慢性病专区。促进“互联网+中医药”健康发展,助力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创建中医药治疗老年病管理模式,提高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的便捷度和效率,推动中医药健康养老信息化发展。研发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安全有效的健康养老产品,如足浴粉、中医智能辅助机器人、康复机器人等,能够在弥补养老服务人力资源不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缓解护理人力资源不足问题。通过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为老年人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提高老年人的生存和生活质量,增强老年人的体质,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参考文献
[1]中医对老年状态的认识[EB/OL].https://www.xuexi.cn/lgpage/detail/index.html?id=9837662107082967237.
[2]沈虹.中医药医养结合重在“治未病”[N].中国人口报,20210908(003).
[3]张惠玲,夏丽娜,金荣疆,等.中医药特色“医康养健”四位一体机构养老模式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21,38(08):631635.
[4]岳颀,王亚东.中医药在社区养老卫生服务中的优势与思考[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2(02):9798.
[5]陈作兵,杨芳.中国医养结合专家共识2019[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9,393.
[6]仝小林,房敏,高慧,等.2021年度中医药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J].中医杂志,2021,62(11):921929.
[7]陈作兵,杨芳.中国医养结合专家共识2019[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9,393.
[8]陈靖.探索中医药与智慧养老的融合路径[N].中国人口报,20201231(003).65BC64D1-6AC5-4892-A4B2-7B759E6CC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