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化防控机制下高校声乐教学的路径研究

2022-06-24 16:52曾晶
艺术评鉴 2022年10期
关键词:研究教学

曾晶

摘要:常态化防控机制下,高校声乐教学的开展成为了各艺术院校面临的重要问题。声乐教学作为需要与人密切接触的课程之一,为疫情防控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以往防控机制背景下,声乐教学多以线上授课的模式进行,线上教学模式虽然能够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但在教学成效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与线下言传身教的教学模式高度融合。本文将从常态化防控机制下高校声乐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常态化防控的大环境对于高校声乐教学的影响以及如何开展工作,结合教学实践研究常态化防控机制下高校声乐教学的路径。

关键词:常态化防控  高校声乐  教学  研究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2)10-0092-04

在我国疫情得到了良好的控制,以及国外疫情防控形式愈加严重的大环境下,我国主要的新冠病毒感染人群,由此前的本土病例较多,转为了外来输入病例为主的现状。这一现象显现出,不论是本土还是外来输入病例,学生群体仍然是防控的重中之重,然而聚集性的授课模式增加了学生群体感染的风险,尤其是对于高校声乐专业而言,声乐专业又是高校开设的一门遍及面广的学科,而且与外界交流十分频繁、有着一定疫情传播风险,不仅有众多国内外音乐家到校交流经验,师生参加学习和实践活动也需经常在异地奔波。因此,原有的单一教学模式已然需要得到进一步完善和扩充。在高校陆续正常开学的大背景下,各地对于声乐教学的常态化防控更不能松懈,教师在保证课堂上专业知识系统地讲授之外,还应该加入防疫环节的课程计划,即熟知每个学生的行动轨迹,了解每位学生的健康状况,根据学生健康现状及时调整授课形式,同时严格做好教学的防控工作,为常态化防控做出必要的贡献。

一、常态化防控机制下高校声乐教学现状

经过了多方艰难而齐心的抗疫努力,各高校陆续正常开学,使得莘莘学子终于回到了梦寐以求的校园,同时也结束了漫长的线上授课模式,能够恢复到线下教学模式学习与传授知识。这对于高校的师生来说,来之不易的恢复无疑是可贵的,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的转好,国外疫情的输入仍然不够乐观,由此,给高校对于疫情的常态化防控带来了新的挑战。声乐专业课程是艺术高校常态化防控的重点课程之一,而之所以为防控的重点,是由其多方面因素构成。首先,高校声乐专业的授课模式多为线下一对一的个别课教学,部分开设的集体课声乐课程,还会出现一对多的教学形式。学生和教师同处在面积不宽裕的琴房,加之教学中对呼吸技能的运用,又是普遍被涉及指导的授课知识点之一。教师会有要求演唱深呼吸的运用,并配有吸气、吐气的示范讲授和指导,也有用于训练气息的专项练习,从客观上增加了近距离传授教学知识的因素,很难达到防疫要求的“保持一米以外距離”,从而增加了传染的风险。其次,声乐专业在各大高校开设的学科普及性广,学生所占数量随之增大,人群的数量值也为疫情防控增加了难度。最后,声乐专业的对外交流形式多样,社会艺术活动繁多,这是由其容易被大众接受和便捷广泛传播的特点所造成的,随之而来的是,声乐专业师生的活动范围和接触人群更为复杂,还有众多高校聘请国内外专家教授来校访问教学,开展各高校间专业论坛和学科会议,长路途的外界往来也会加大疫情传播的安全隐患。因此,高校声乐专业的线下教学单一形式,更有待于得到科学化的解决方案。

二、常态化防控机制下对高校声乐教学的影响

(一)对传统模式与习惯的冲击

常态化防控机制下,在没有明确规范的教学模式之前,我国各大高校的声乐教学在摸索中前行,目前整体呈现出根据疫情程度来机动调整授课模式,疫情状况收紧时以线上教学为主导,在疫情形式缓和时,恢复开展线下教学的模式。这种随机性的调整,充分保证了授课任务和程序的完成,但由于随机性的不可定因素,让原有的教学方式在短时间内进行转变,教师根据其经验和判断,进行授课目标和要求上的不同程度的调整。这一情形下,学生的适应和习惯转变能力出现参差不齐的情况,而之后疫情的缓和,又可能将刚适应的线上教学转为线下,期间学生的适应能力又将根据授课模式而发生转变,更有一些地区会出现疫情情况反复浮动的状况,这对于师生的适应和调整能力都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与此同时,声乐的教学是建立在师生配合和现场沟通的前提下,线上教学因为教学资源不一,在信息传输、信号稳定上不可控因素很大,课堂配合和沟通反馈的效果都无法保障。其次,即使已经形成了新的教学路径,师生之间的调整适应能力仍然会有很多不确定性,这源于线下教学长期扎根在高校的教学体系之中,更换的模式对原有模式的冲击面广,要确保教学质量不受影响,需细致考虑各项教学环节紧密结合。因此,全新常态化防控机制下声乐教学模式的路径建立,既要坚持防控机制不松懈,同时要兼顾到原有的教学习惯,使师生能够尽快地适应。

(二)促进声乐教学的深入发展

虽然高校声乐教学在常态化防控机制下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随之带来师生双方在已形成的习惯模式上受到影响,但这并不代表其影响就是消极的。首先,我国高校的声乐教学已经历经了多次改革,从授课人数的单一固定到丰富灵活的教学模式;从统一的模板教学到现在的一人一对策,无论是大的突破还是小的进步,都证明了我国声乐学科蒸蒸日上的发展势头。在日趋成熟的教学模式下,防控机制会给声乐教学的发展带来进一步的深入突破,通过常态化防控机制来发现原有教学的不足,如线上教学这一从未实践过的授课形式,势必带来声乐教学与现代高科技手段相结合的课题思考,原有传统授课模式单一性、局限性的改善,会带来百花齐放的发展前景,通过疫情这一现象来深度反思声乐教学的不足,从而在新的路径中予以调整,最终让高校声乐教学的体系更加健全,以应对更多的突发情况。其次,对于任何新生事物的判定不能够急于给出结论,如我国的防控政策最初在国际上并不被认可,但经过时间的考验,我国向世界证明了在防控方面是最成功的国家。所以,常态化防控机制下的声乐教学路径形成于实践,需要经历时间考验,而任何新的路径或模式也均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一个实践的过程,通过实践来验证所实施的方法,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找到不足,从而进行循环反复完善。

三、常态化防控机制下高校声乐教学改革的必然性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线上教学的模式虽然历经几次严格的防控之后已日趋成熟,并已得到全国广泛应用,尤其在理论知识教学环节,起到了颇为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对于声乐演唱而言,其身体各器官的支配运用和舞台实践性强的演唱特点,使得教师言传身教的传统教学方式凸显出独具的优势。学生通过近距离感受教师的呼吸示范、聆听声音传送的细致区别,身体演唱时的及时感知欲来获取知识,而线上教学的近距离感知度极弱,声音通过移动设备、电脑进行传输时出现的随机性失真、延时、卡顿现象严重,导致学生更无法参照教师的示范来判断自己的演唱效果。其次,对于已经开展线下教学的高校来说,线下的声乐教学仍然沿用了此前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形成常态化的防控机制,从而增加了感染的风险。当然,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声乐教学的本身无法选择佩戴口罩等常规的防控措施,教学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并没有政策和措施可以进行参考和照搬。在常态化防控机制下,我国高校的声乐教学在授课形式上亟需调整和制定灵活的配套方案;对于艺术实践活动的开展推进和人民群众艺术文化活动的提升,需要构思多样性、安全系数高的艺术实践形式;对于学科建设发展,需要多途径、多方向、多类型的学术交流和研讨方式。故此,为保证教学开展的高质量、低风险,高校声乐教学在常态化防控机制下需建立起改革的新思路,从而稳定高校声乐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

四、常态化防控机制下高校声乐教学的工作要求

(一)完善的课前检测工作

做好课前体温的测量是高校常态化防控机制的前提与第一步。众所周知,体温是最直接能够证明身体状态的重要指标,教学单位根据教学资源的标准来配置测温仪器,如教师利用测温仪对学生的头部或手部进行体温检测,而在形式收紧的情况下可以同时进行多次体温检测,以确保学生上课时身体的健康。当然,有些高校在教学楼门口设置常态化防控台,配置红外线体温自动检测、热成像摄像机测温仪、门式智能体温检测仪,都是高效便捷的检测方式。与此同时,鉴于声乐教学的授课模式,教师也可以在学生的沟通群内,提前收集学生的身体健康信息,然后将其制成数据表用于时刻监督学生的身体状态。在其他理论课程的学习中学生会全程佩戴口罩,从而减少传播的风险,但声乐教学却是需要演唱的实践课程,所以在声乐教学前的各项检测,是高校常态化防疫措施的重要环节,如果没有第一时间掌握健康信息,学生可能会接触更多的人,而作为专业教师,应承担起专业领域以外的防疫安全工作责任。

(二)严格的课堂防疫条件

首先,一米以上安全距离的设置。当前,各项防控措施在各个行业得到了较好的落实并有效地阻断了风险的传播。高校作为人员大量聚集的场所,不仅要在校园中做好“一米线”防控,更要在教师中严格落实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声乐教学与其他集体大课堂不同,需要教师与学生通过近距离的接触来开展教学,歌唱除了需要动用大量的肺活量以外,同时也会吸呼较多的气息,如果存在风险极易造成风险的传播。当然,常规的一些课堂防控措施显然无法在声乐教学中实施,如“一米线”的设置可以更好的控制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而鉴于师生之间歌唱的活动量过大会增加传播的风险,一米的安全距离应根据授课琴房条件适当的扩大调整。其次,琴房保持长期通风,尤其在炎热、严寒等极端天气时,师生需谨记空气流通的室内防控要求,克服相对困难来完成授课任务,在疫情尚未得到完全控制时,防疫意识应时刻牢记。同时,可适当增加琴房清洁打扫的频率,清扫工具消毒程度应提升,确保授课环境安全可控。再则,可以借助种类繁多的防疫物品,如在琴房加设透明隔帘,作为警示教师和学生的距离,置放空气净化过滤器和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使用空气消毒机,都是不错的防疫措施。

(三)创建安全的实践交流平台

声乐学科需要将理论授课知识在不断实践交流中运用发展,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国际趋势形成,各大高校也逐渐走出国门,搭建了在校师生与外界学术交流平台,近年来不仅有诸多的国外声乐专家受到邀请来各大高校讲学,也有众多优秀学生与教师走出了国门深造。交流的频繁使得声乐教学从原本的“闭门造车”中走了出来,形式多样的公开课也在各大高校内如火如荼地开展。在常态化防控机制之下,开展了许多合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化优越性的线上大师课程,或在严格疫情防控程序合格的前提下,举办国际知名大师公开课,采取核酸检测报告、控制入场人数,隔空就坐,选取空气通透场地,搭建防控机制下的交流平台。艺术实践方面,创建国内外丰富多样的线上音乐会,在国内防疫管控稳定的地区,适当开展线下音乐会,既享受国际优秀视听盛宴,又满足国内观众欣赏所需,以便给高校师生提供舞台艺术展示和锻炼的机会。

(四)规范的教具使用与消杀工作

声乐教学中必要的身体活动与肢体接触,可以帮助学生迅速找到状态与方法。如教授呼吸的原理與运用时,教师通常会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呼吸时身体器官的变化及规律,再如教授学生正确的演唱姿势,近距离接触予以矫正,但随着安全距离的设置,一些近距离接触显然不符合常态化防疫要求,而减少沟通又无法第一时间给予学生反馈,因此,教师应该巧妙的利用教具替代近距离的接触行为。如借助伸缩教杆、长尺等教学物件,在师生间隔较长距离的前提下接触到学生吸气的部位。其次,鉴于教具使用的次数过于频繁会增加传播的风险,教师可以选用较为简单、低价的一次性教具,在使用之后及时处理即可。当然,即使是长期使用同一教具,在教学之后应立即对所接触过的物体以及整体的环境进行消毒。最后,房屋以及人员的消毒工作是常态化防控措施的重中之重,课前教师应该提醒学生用凝胶洗手,而教师在触摸钢琴之后也需要养成勤洗手的良好习惯,随后,在经过大量歌唱活动之后,教室的空气会变得不再新鲜,从而为细菌、病毒的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所以,教师需要养成在每一节课的课前以及下课学生走后对房屋进行消毒的良好习惯,当消毒工作完成之后再让下一个学生进入教室,从而为接下来的教学提供一个更加安全的环境。

五、教学路径构建研究

(一)常态化疫情防控需先行制定线上线下教学的课程方案

前文所提到的由于疫情波动因素较大,教学模式往往受疫情制约而进行线上线下的临时调换,其带来的融合教学效果有待完善,需要教学工作者为常态化防控下的高校声乐课程标准做进一步的思考和构建方案。之前,各高校制定的声乐课程标准,均根据各系别的培养方向和各专业的课程特点进行配套使用,围绕着计划目标和实施步骤稳步开展教学,但在授课环境发生改变和授课模式得到临时调整时,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线上课程标准制定,是当务之急。线上课程标准可以线下课程标准为主要依托,以简明扼要的方案达到全面灵活的教学目的,制定时,应避免重复低效的文字工作,疫情期间还应保证正常观摩考试、教学反馈、教研等活动的有序开展。线上新课标的制定,不是对原有线下课标的全盘否定,而是科学协调疫情突来时教学模式临时调整的不适应性,缩短教学各项准备工作,避免出现忙乱和临时断层的教学现象,做到高校声乐随时打好“有准备之战”的教学资料支撑。同时,线上课程标准的制定也可以补充和完善原课程标准,对以往的教学情况进行及时梳理总结,借助常态化疫情防控的辩证关联,让教学朝着科学合理的方向积极发展。

(二)巧妙使用多媒体及互联网科技

随着多媒体数据库的发展壮大,当前声乐教学的资料在各大网站、各音乐类客户端平台中均有收录,出现了曲谱量大增、传播速度加快、影响面扩大、信息分享广泛的网络活跃局面,这一现象除了借助互联网科技的飞速发展,也有疫情现状的侧面助推,把握这一高科技数字化发展时机,延展到常态化防控和声乐数字科技教学新局面,让传统声乐教学不仅在教学技术和教学目标上与时俱进,向前发展,同时在高科技数字化智能技术的结合运用上,也有了另辟蹊径的发展前景,也给了传统声乐教学改革更多的发展和预想空间。首先,在资源技术上,电子曲谱逐渐广泛传用,增加了曲谱传播的便捷环保;其次,优秀网络数据资料进入课堂欣赏导聆环节,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和欣赏音乐,让课程不再局限于教授演唱知识、提升技巧,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针对有些抽象的发声难点,从影音资料入手讲解,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加速理解的手法。声乐在线教学平台的研发,目前还处于萌芽阶段,这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可以开发想象的空间,将来的声乐教学前景宏大,会促进更多的研究来与其共同发展。

(三)搭建线上与线下混合的教学模式

线上声乐教学发展于防控形势收紧的环境之中,在严格防控的情况下保证了教学的顺利开展。现如今很多地区已经进入了常态化防控,高校逐步开展了线下教学,线上教学的模式也被搁浅。但这一突发疫情,带动了高校声乐教育者对教学前景和改革动向的深思。虽然线上教学模式仍有诸多不足之处,但其也有独特的优势。首先,线上教学之所以诞生正是说明了线下教学在防控过程中存在着某种缺憾,而线上教学正好弥补了这一缺憾。其次,线上教学突破了距离的限制,众所周知,即使在常态化防控的环境下,高校因为地域的限制仍会有很多学生无法回到学校更好地学习。而综合诸多原因,线上教学的模式仍然可以在现有的教学中开展,使之成为线下教学的辅助。同时,在具体的教学中,往往会因为常态化防控措施的开展而使课堂教学受到局限,此时就可以利用线上教学资源进行补充和完善。最后,线上教学带给我们跟新时期科技网络发展相融合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不但要储备在线教育资源,指导学生学习,还要培养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资源和驾驭这些资源的能力,高校声乐课的教学模式也随之需要革新。与此同时,线上教学能够大量的节省教学时间,在以往线下教学中一节课时只能教授一名或几名学生,而线上教学则可以在虚拟的房间中为多名学生进行指导,学生轮流演唱的形式也不会造成针对性不足的情况出现。因此,即使在常态化防控的环境下,线上教学依然不能够放弃,只要巧妙利用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从常态化防控机制下高校声乐教学的现状出发,总结了防控机制下高校声乐教学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针对现状分析了常态化防控机制下对高校声乐教学的影响,在结合实践的基础上介绍了常态化防控机制下高校聲乐教学活动的开展与教学方法。从方法的介绍中可以看出,虽然常态化防控机制对高校声乐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这些影响并不是不可控制,并且也有一定的积极因素。正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只要积极应对,困难并不是无法克服的。每当困难一次一次被克服,声乐教学体系就会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惠芳.后疫情时代高校声乐课“云教学”模式探究[J].艺术评鉴,2021(18):92-94.

[2]张钰岚,罗京,汪晓万,韦敏.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混合式声乐课堂线上教学[J].大观(论坛),2020(05):122-123.

[3]廖明智.疫情背景下“翻转课堂”模式在高校在线声乐课中的应用[J].歌剧,2020(04):90-91.

[4]扎木勒,孙琳.线上声乐学习与传统声乐学习的融合研究[J].艺术教育,2021(05):56-59.

猜你喜欢
研究教学
什么是《清明上河图》,现在就带你研究
公司研究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