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斐章 董敏 秦秋华 周燕
[摘 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在不同学科的边缘产生了交叉重合,将学科交叉融合到研究生的创新教育中,对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十分重要。探讨了学科交叉的特点及国内外学科交叉发展的现状,针对研究生学科交叉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制定学科交叉的相应政策,建立有效的运行管理机制,扩大研究生的招生范畴,整合学科交叉的课程体系,加强导师团队的建设,增加研究生的实践比例及完善研究生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议,以期提高研究生的创新水平。
[关键词] 学科交叉;研究生;创新教育
[基金项目] 2020年度广西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课题“多学科交叉渗透在药理学研究生科技创新教育中的应用研究探索”(GY2020055);2017年度广西医科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文献教学法在药理学全英教学中的尝试与初探”(2017XJGB26);2018年度广西医科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多元化教学模式在留学生药理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2018XJGQYB05)
[作者简介] 覃斐章(1981—),女,广西南宁人,博士,广西医科大学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心血管药理学研究;董 敏(1978—),女,河南信阳人,博士,广西医科大学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心血管、糖尿病、肿瘤等研究;秦秋华(1986—),女,广西南宁人,硕士,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副主任药师,主要从事抗感染治疗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19-0161-04 [收稿日期] 2021-11-02
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在学科交界领域产生出一系列的交叉学科。不仅专业较近的学科领域,甚至专业较远的学科也可以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如自然科学与应用科学交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出现了应用心理学、科学管理学、运动医学、历史人类学等综合性的新兴学科。学科交叉不仅增加了学科之间的交流,而且在学科交叉点可能产生颠覆性的技术创新,为引领关键核心技术,解决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科学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的重要推动力,科技创新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是优秀研究生评价的重要条件。学科交叉领域容易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是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研究生构成我国高素质人才的主要队伍,如何将学科交叉与研究生创新能力结合起来,将其纳入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当中,为国家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学科交叉的特点
(一)体现时代发展的需求
社会需求是跨学科产生的土壤。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是促进学科合作的根本原因。交叉学科的发展是大势所趋,传统单一的人才培养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社会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交叉学科不是高度分化的基础学科的简单叠加和堆砌,而是多学科、多主体的协同创新和融合。学科交叉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突破,是新学科体系产生的重要来源,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高层次人才的有效途径。
(二)全方位凝聚学科发展力量
交叉学科的设立要有强烈的社会服务意识,选择驱动国家战略发展,围绕社会和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展研究。凝聚学科力量,整合资源,大力推进跨学科、跨院校、跨机构的协同创新中心和关键技术平台的建立。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建立了多个交叉学科的创新平台,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日益增加,逐渐向全方位、多层次方向发展。交叉学科瞄准基础性、前瞻性、关键性的技术,为推动中国高质量发展,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具有更强的创新性和竞争性打下坚实的基礎。
二、国内外交叉学科的现状
(一)国外交叉学科的发展
早在19世纪40年代,科学家就将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融合起来,创建了新兴学科。奥地利科学家埃尔温·薛定谔将物理学与生命科学结合起来提出了生命物理学,认为机体间原子的合作遵循某些物理规律,该学说为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建立打开了大门。1953年,Watson和Crick构建了NDA双螺旋结构,于1962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生物学、物理学交叉研究结出的丰硕成果。1998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著名学者组建了研究小组,并提出Bio-x研究计划,该计划对多个前瞻性的研究项目进行了资助,完成了人类遗传基因的破译,是跨学科研究的典范。2002年,由美国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学科专业目录(CIP-2000),特别增设了“跨学科”学科群,包括22个新的交叉学科。2003年,美国组建了促进交叉学科研究委员会,希望突破学科间的壁垒,形成新的研究模式,对交叉学科和人才培养给予更多的重视。2012年,美国开始实施Inspire计划,目的是解决学科交叉部分有可能带来的革命性进展的科学问题。2014年,欧盟委员会制定并正式实施了为期七年的“地平线2020计划”(2014—2020年),对战略优先领域加大投资力度,促进跨学科之间的科研合作,加快最有前途的新兴领域的发展。2016—2021年,由英国推出的全球挑战研究基金(GCRF)将对跨学科研究和以挑战为主导的学科进行资助,加强英国与发展中国家的科研交流与合作,以应对全球发展中的重大挑战。
(二)国内交叉学科的发展
我国交叉学科的建设并不落后于国外。1986年,面对国际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的挑战,国务院批准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即“863计划”),在生物、航天、信息、激光、自动化、能源、新材料7个方向15个项目开展了前瞻性研究,为我国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90年,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了《软科学研究计划管理办法》,软科学涉及政策、管理、体制改革、战略等研究,以辅助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决策为目的,该管理办法加大了多学科交叉研究的资助范围。1997年,由国家科技部组织并实施了投入近25亿元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简称“973计划”),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973计划”围绕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加强对国家重要前沿基础性研究的战略部署,开展多学科交叉、综合、探索性的研究。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整合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中心等多个行业科研专项,针对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重大科学问题给予持续有利的支撑。为响应国家政策的要求,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等10多所高校也建立了学科交叉平台和学科交叉重点实验室,培养创新型交叉复合人才,以实现学科建设和交叉融合发展,加快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三、研究生学科交叉存在的问题
交叉学科作为新的学科,在政策支持下,运行管理、考核评价、经费和仪器投入、科研项目申报、人才培养、成果鉴定等方面仍然不足,仍需进一步制定政策和实施方案。首先,资源分配机制待完善。目前,我国科学和人才培养项目主要集中在传统基础学科,对于交叉学科的投入不处于核心地位,可考虑针对交叉学科设置专项基金和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资助项目,从政策和资金投入上给予更多的扶持。其次,运行管理机制不完善。跨学科的协同创新涉及不同领域的专家,重大问题创新成果的归属,团队成员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考核及管理的办法,同行评议的开展等都没有成熟的体系可借鉴,仍需要不断的摸索与改善。
四、研究生学科交叉的实施方法
(一)制定学科交叉的相应政策
2015年,全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召开,对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提出了建议。提出将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推动高校与国际知名大学,高校与科研院所,院系之间联合培养创新人才,探索学科交叉的新路径。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关于《未来技术学院建设指南(试行)》的通知,提出通过10年左右时间,建设一批未来技术学院。强调专业学科交叉融合,聚焦社会发展趋势,发挥优势学科的力量,培养一批具有前瞻性的学科交叉创新人才,探索一批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系统。2020年8月,在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上,我国决定新增交叉学科作为新的学科门类。这是我国研究生学科设置的一次重大调整,继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之后,成为第14个学科门类[1]。交叉学科的设置使其学科分类更加明确,为国家对交叉学科的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二)建立有效的管理和运行机制
促进大学传统的单学科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通过资源重组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确立有效的跨学科组织管理和运营机制,是推进学科现代化、促进知识创新、解决复杂现实问题的突破口[2]。国家可以设立监察和管理的部门,不定期的到高校巡视,对研究生的培养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同时借助学位授权点评估和毕业论文抽查,严格管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开设交叉学科的高校可以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根据学校和学科的情况,制定交叉学科相应的培養管理和考核的措施。
课程管理是推进课程有效实施的重要环节。从课程设置、成绩组成和考核方式、带教、实习和轮转等多个方面应该制定严格的监管办法。管理部门要建立合理的反馈机制,认真总结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跟进和解决。高校在交叉学科的设置和课程教学及管理过程中可以给予适当的倾斜,在资源的分配和仪器的前期投入中给予更多的支持,有利于学科长远、持续的发展。
导师团队应该具有一致的研究方向,有特色的团队文化,具备较成熟的科研和教学体系的队伍。导师团队的筛选和评价也应该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3]。在导师考核方面,以师德为先,以教学为基本,强化实绩、贡献和发展。校内导师注重科研创新能力的考核,校外导师(行业导师)注重校外实践的考核,对导师进行分类管理和分类评价。制定导师团队的奖励机制,评选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并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
(三)扩大研究生招生的选择范围
单一视角看世界,依靠单一学科解决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时代的需求。学科之间不断深入的交叉、融合和渗透成为学术创新和发展的突破口。交叉学科的研究涉及不同领域的知识,因此,在研究生的招生上可根据需要,考虑不同知识背景,不同研究方向的毕业生,不完全局限于某类专业的毕业学生。扩大研究生的招收范围,有利于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从多角度探讨学科问题,共同推进学科的进步和发展。因此,在交叉学科的招收过程中,可以根据国家的政策和学校的实际情况,适当放宽招生范围,允许跨专业招生,并在研究生招生、培养和毕业过程中提供切实的保障。
(四)完善交叉学科的课程体系
研究生教育要求学生拥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4]。因此,交叉学科研究生的课程设置,需要拓宽专业基础,紧跟学科前沿,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以及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和为社会服务的强烈意识。交叉学科的课程体系建设涵盖4个部分:综合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科学思维课程和专业前沿课程。其中,综合课程是学校根据研究生的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的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是交叉学科课程中最重要的部分,不同研究方向的专业课程不完全一致,可以灵活配置。该部分课程着重解决不同科目知识分散的问题,从不同课程间找到联系点,去除重复教学部分,通过联系点整合为系统教学模块,并重新整理教学大纲和学习目标。科学思维课程培养研究生的科研思维,涉及多种学科知识。专业前沿课程与研究的前瞻知识有关,介绍学科的最新进展和最新理论,有利于研究生了解学科动态,扩展思路,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五)加强研究生导师团队的建设和实践比例
导师是研究生研究学习路上的引路人,导师团队的建立至关重要。导师团队的负责人应由科研和教学经验丰富、在研究领域深耕多年有较高学术影响力的教授担任。团队的成员来自各个学科的导师,如在学科前沿领域有创新和实践经验的青年导师、博士、博士后、学科的项目负责人、骨干教师等。应该邀请在校外与学科方向相关的企业实践的导师,科研机构的负责人员参加,并聘请多位国内外同行专家同时做指导。团队负责人在导师的遴选,考核和研究生的日常学习和研究中起统领规划的作用。
交叉学科聚焦于社会和生产中的重大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除了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外,从解决企业发展和行业难题的角度出发,寻找研究课题是十分重要的。项目的实施可由高校导师和校外行业导师共同完成,突出应用性,研究生的培养课程加大实践课的比重。在课程学习、课题研究、论文、实习及就业方面加大研究生参与行业发展的力度和深度。
(六)修订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评价体系
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从入学开始到研究生毕业和就业,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监督、管理和保证教学质量。交叉学科的研究生应该制定本学科的人才培养方案,从开题报告、中期考核、轮转实习、日常研究记录、毕业论文等都有相应的指导和要求。同时制定奖学金和助学金制度,鼓励研究生参与到各种科技创新的活动当中,如参与导师团队的横向及纵向课题、积极参与研发项目,参加国内外高水平的学术会议,作为交换生到其他实验室进一步培训,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等,通过多种方式激发研究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增强研究生拓展思维和学术创新的能力。研究生毕业除达到基本的毕业要求外,其他学术成果也可以作为毕业的参考,如研究报告、发明专利、参与研究和推广的科技成果等。通过对研究生培养过程的严格监管,完善和改进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评价体系,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结语
学科交叉是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融合的需求下产生的结果。如何根据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部署前沿性的学科交叉研究领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人才竞争的背景下,研发拥有科技创新和自主产权的关键科技核心技术,培养高层次的跨学科领军人才,培养一批科技创新人才十分必要。研究生是国家的人才基石,研究生教育是培养产教研融合的创新人才的孵化基地。国家迫切需要制定交叉学科体系设置、人才培养和资源配置的政策,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集中多学科力量协同攻关,推进高校学科之间深度融合,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积极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切实发挥交叉科学人才队伍的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1]搜狐网.研究生学科又有重大调整!交叉学科将成为我国第14个学科门类![EB/OL].(2020-08-06)[2021-09-27].https://www.sohu.com/a/411858865_500221.
[2]董樊丽,张兵,聂文洁.高校学科交叉融合创新体系构建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9,37(6):18-23.
[3]李培兰.校企“混编”双导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路径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12):193-195.
[4]崔宏环.研究生扩招后培养质量的保障對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13):251-253.
Discussion on the Implementation paths of Interdisciplinary Training in Postgraduate
Innovation Education
QIN Fei-zhang1, DONG Min1, QIN Qiu-hua2, ZHOU Yan1
(1. Department of Pharmacology,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Nanning, Guangxi 530021, China;
2. Department of Pharmacy, Nanning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Nanning, Guangxi 530031,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ross-overlap occurs at the edge of different disciplines.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integrate the interdisciplinary disciplines into the innovative education to improve the training quality of postgraduat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disciplinary development and the current interdisciplinary development statu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interdisciplinary construction of graduate disciplines, it puts forward some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formulating policies for interdisciplinary disciplines, building up effectiv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mechanism, expanding the scope of postgraduate enrollment, integrating the interdisciplinary curriculum system,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utor team, increasing the proportion of practice,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postgraduates.
Key words: interdisciplinary; postgraduates; innovation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