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思惟
大多情绪管理能力欠佳的孩子其问题源于原生家庭的影响。作为班主任,当我们真正走进他,走进他的家庭,往往能带来一些积极的改变。
一个课间,班里接连跑出几个孩子向我着急地“报告”:“小F又打人了!”
其实刚接班时,小F的种种表现就让各科老师头疼不已。上课不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控制不住地接话茬;与同学关系普遍不融洽,情绪控制能力较弱,极易出现口角并动手打人,以至于同学们唯恐避之不及。
孩子是家庭的镜子。后来我了解到,小F爸爸脾气异常火爆,孩子在家一旦出现“忤逆”大人的苗头,就免不了挨一顿揍。长此以往,孩子虽表面按照父亲的强制指令完成学业任务及其它要求,但心里却常暗自不满。而小F在班里也演绎着类似行为:剪坏同学衣服、辱骂攻击同学、踢墙和柜子、一言不合便动手……我结合小F的在校表现,建议妈妈劝说爸爸站在为孩子长远未来的角度,务必把家庭暴力的行为遏止住,对孩子言传身教,形成正面影响。妈妈虽认可,但效果甚微,爸爸依旧抱着“棍棒之下出孝子”的想法,也难以在孩子做出不当举动时及时扼住心中怒火。
“小F又打人了!”从短暂的无奈与愤怒中回归冷静,我知道,小F情绪失控大多并非凭空出现。进班后,只见小F正气呼呼地站在小柜旁边。我边等他平静心情,边向被打的两位同学了解情况。得知刚下课时小F将自己折的纸飞机冲他们飞过去,而他们不想与他玩就扔到了一边。见两位孩子并无大碍,我没有急于做出判断和处理。一节课后,我将心情已稍显平复的小F领到楼道尽头,向他询问事件因由。与往常一样,小F一旦陷入对事件的回忆中便又失控地说:“他们俩欠打!”再三劝慰之后,从小F情绪依旧波动的稍显混乱的表达中,我听出了与那两名被打同学所言不同之处——那两名同学损坏了小F折了很久的飞机,且其行为有成心作弄之意。与两名同学确认了事情的真实性后,我打算趁此机会,帮小F扭转他在同学们心目中的不良印象。
班会课上,我在描述事情的具体经过后,引导大家打破对小F的偏见,并进行换位思考。随即我又补充道:“如果是我的话,我也可能控制不了自己的怒火!孩子们,我们通过和小F一年的相处,都知道他本来就有控制不了自己情绪的小毛病,但其实没有坏心眼儿,对吗?那么我们在与他相处的时候,就不要首先做出不友好的事情来故意惹怒他,其实只要你先以善意待他,他一定会以更大的热情回报你!不信你俩先试试?”我给两位被打的同学使了个眼色,并请小F走到讲台前,两位同学首先主动向小F承认了错误,在我的引导下,两位同学伸出手来准备向小F握手言和。没想到小F不好意思地笑笑,竟直接张开手臂,紧紧抱住了他俩!这时班里在座的同学竟也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也许,他从未像现在般被大家如此的理解与接纳。
事情得到了圆满解决,班里同学对于小F的偏见似乎消除了一些,小F对我的信任也似乎多了一些。然而,小F的情绪问题尚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动手平事”的习惯早已根植于他的内心,只不过事后多了几分悔意。
我决定从根源处解决问题——协助小F家开一次家庭会议,面谈小F的爸爸妈妈。可是,要改变一个成年人的固有思维和行为方式谈何容易!我事先做了谈话准备,且并不急于控诉问题,先听他们聊聊孩子在家的琐事。放松的气氛之下,小F爸爸毫无压力地与我沟通孩子在家里的一些表现。我顺势而导,从一个教育者的角度,耐心向小F爸爸阐述和剖析了家庭因素对小F在校与同学交往的影响。爸爸自此开始正视孩子情绪问题,并流露出懊悔之色。于是我与爸爸商定,从今往后,孩子出现任何问题都不再动手,并请妈妈监督。
三天后,小F再次在校与同学发生矛盾。解决问题后,我与小F妈妈提及了此事。第二天晨读时,小F失去了几分“神采”,我发现了不寻常。零点体育时间里,他的表现更印证了我的猜测:他几乎不怎么做动作,手偶尔有意无意间捂着肚子。我走到小F身边,轻声问:“爸爸昨天打你了对吗?”他支支吾吾,说爸爸推了一下,自己撞到了桌子角上。我对他说:“打你这事儿是爸爸不对,如果爸爸知错能改,学着控制脾气,你愿意抱抱爸爸并向他学习吗?”“嗯。”虽是口头应允,但他对于我提及的内容有些难以置信。
我与小F爸爸进行了通话,爸爸坦白自己前一天晚上确实没控制住。预料之中,我的心里也难免有些挫败感。我决定“打感情牌”,说:“您知道吗?当我发现孩子身体不适后,问他是不是挨打了,他还替您解释——爸爸也不是故意的。其实在孩子心里,爸爸的形象一直像一位英雄,值得自己模仿和学习。所以一旦您有意识地控制情绪,他也会有意无意地学着这样做。只要您知错就改,他也会习得这样的好品质。”“老师谢谢您,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第二天一早,当我找到小F时,他忍不住心情明媚地对我呲牙傻笑。我会心一笑,“爸爸跟你道歉了?”“嗯!”“怎么说的?”“他说老师批评爸爸了,爸爸以后会对我多一点儿耐心。”“那你愿意像爸爸一样,学着对同学们多一点儿耐心吗?”他若有所思,而后坚定地点点头。
在后续的与家长沟通指导之下,小F父母不仅认同老师的提议,还积极配合,实施家庭立規和教育书籍的选购与共读。在一次家校沟通时,小F父亲坦诚地说道:“有时候想想孩子犯的错误,都是和我们的做法有关,我们做父母愧疚。我一直努力改正对孩子的态度。”
在持续一学年的家校协同下,如今,小F已逐渐“走出阴霾”,再没出现过与同学动手的情况,虽说依然偶尔接话茬儿,依然偶尔闹个小情绪,但孩子的本真与可爱渐渐在他的身上表露出来,像一块被打磨过的璞玉,温润透亮。他的朋友也越来越多了。
回顾小F这一年以来的蜕变之路,妈妈不禁感慨道:“感谢老师的智慧分享与耐心鼓励,爸爸的及时转变遏止了结局向坏的一面发展。父子俩的关系也得到了改善。后续的方案也十分奏效,好书如同好朋友,潜移默化中影响一个人。”
真诚的关爱和有效的沟通使我走进了小F的内心,走进了小F父亲的内心,从而让一个孩子的本真与本善自此得以展露。
编辑/王语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