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复苏的产业链

2022-06-24 21:56冯昭
中国品牌 2022年6期
关键词:复产供应链防控

冯昭

规上工业企业用电量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的80.5%;上海港集装箱单日吞吐量已达11.9万标准箱,恢复至正常的九成;浦东机场货物日吞吐量超七千吨,恢复至七成;经由高速公路省界道口进出上海的货运车辆单日已达7.8万辆,恢复至常态的三分之二……经过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一个多月的努力,上海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成效显著。

上海产业链供应链,正在发起全面復苏的“最后冲刺”。

作为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长三角地区核心城市,上海的一举一动不仅牵动着整个区域的发展,也会对部分优势产业的全球供应链产生影响。

自2月底以来,已经持续三个月的新冠疫情对上海经济运行造成了较大影响。公开数据显示,3月,其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7.5%;4月同比下降61.6%。1-4月,上海工业总产值11579.3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2.6%。

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上海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引》和复工复产“白名单”的次第发布,商超、快递等生活消费行业逐步复工复市,集成电路、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支柱产业逐步复工复产,海、陆运输逐步打破物流瓶颈,在全球供应链条举足轻重的上海产业链,进入井然有序的恢复当中。

截至5月中旬,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用电量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的80.5%;上海港集装箱单日吞吐量已达11.9万标准箱,恢复至正常的九成;浦东机场货物日吞吐量超七千吨,恢复至七成水平;经由高速公路省界道口进出上海的货运车辆单日已达7.8万辆,恢复至常态的三分之二。

上海产业链供应链,正在发起全面复苏的“最后冲刺”。

01以点带链

实现上下游企业协同复工

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4月16日晚,上海市经信委发布了《上海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引(第一版)》(以下简称《指引》),要求在确保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落实闭环管理,有力有序有效推动企业复工复产,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指引》共21条内容,要求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实施场所分区分类管理、强化企业员工管理、加强物流管理和防疫物资储备、做好应急处置预案和工作保障。强调企业应成立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工作专班,做到核心关键岗位和环节“人到岗、车能动、疫防好”;疫情防控不完善、安全生产不到位的企业,坚决不能复工复产。

同时,对返岗人员的管理也做出细化,要求实施全程封闭管理、做好全体员工的每日健康监测和登记、禁止不必要的聚集活动;并要求各区政府和街镇、园区积极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指导企业“一企一策”做好疫情防控。

Wind数据显示,仅注册地或办公地位于上海的A股上市公司就有395家。《指引》不仅为这些企业复工复产按下了快进键,也打响了此轮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复工复产的第一声“信号弹”。

随后,工信部派出上海前方工作组,推动重点工业企业稳定生产和复工复产,保障产业链供应链运转顺畅,集中资源优先保障集成电路、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行业666家重点企业复工复产。

在上海市经信委、各区政府、上海化工区、企业多方申报下,分布于宝山、奉贤、嘉定、临港、金山、闵行、浦东新区、松江等地的第一批企业开始着手复工。到4月22日,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披露,首批666家保运转重点企业复工复产已实现70%。

首批保运转重点企业“白名单”下发十余天后,上海市又下发了第二批共1188家复工复产企业“白名单”。

其中,生产抗原检测试剂核心材料细胞培养基的上海奥普迈从3月底就开始封闭管理,120多个员工吃住在工厂,保障了生产线一刻不停;纳入第二批复工复产“白名单”后补充了一批员工,由于细胞培养基国产替代进程不断加快,3-4月份,奥普迈培养基发货量达到去年同期的六倍。

《上海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引(第二版)》对返岗人员复工上岗做了进一步细化,要求在随申办APP上使用复工证,复工证同时显示人员身份证、单位用工证明和核酸证明,居(村)委会确认所住楼栋七天内无阳性、加做抗原检测阴性即可放行。

从宏观布局来讲,上海的策略是前期聚集上汽、特斯拉、中芯、华虹等龙头企业及相关配套企业,以点带链,实现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及物流链协同复工。

同时,长三角三省一市进一步优化供应链保供“白名单”,推动跨省市名单共享和双向互认,并建立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及其异地配套供应企业“白名单池”制度,共同推动长三角全产业链式协同复工复产。

5月13日,上海市经信委主任吴金城在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以龙头企业为牵引,以点带链、以链带面的复工复产策略取得阶段性成果:90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已复工4400多家,占将近一半。同时围绕战略功能、城市运行保障、防疫物资、连续生产、基础配套推动第三批“白名单”企业3000多家复工复产,整体复工率超过70%。

02复商复市

商超快递确保消费供应

封控期间,居民的消费、抗疫保供是首要问题。随着江苏、浙江、安徽等长三角省份高速入口恢复通行,与防疫物资、民生服务相关的各大公司开始调配外援力量增援上海。

其中,京东物流在全国招募并调集了3246名快递小哥、分拣员等一线抗疫保供人员,在一周之内赶来。“人开着车进上海,就地隔离,下一批接着进。”京东小哥集体赶赴上海的消息一度刷屏。

京东物流华东分公司相关负责人强调,京东物流会充分保障好所有小哥及货物的防疫安全,配备充足的防护服、N95口罩、面罩、手套、消毒液,并严格执行防护消杀措施,所有工作人员每天进行核酸检测及抗原检测,持核酸阴性证明上岗,并做好全流程、多频次消杀。

此外,100多名达达快送骑士也自愿报名,从辽宁、河南、安徽、浙江、江苏、云南、宁夏、青海等地乘坐飞机、高铁驰援上海,加入到物资配送的洪流当中。

随着外地援沪团队的到岗,盒马鲜生门店开始陆续复工,驰援队伍补齐了包括门店管理了、仓库规划、拣货包装、物流配送在内的各个工种,其中不乏区域运营经理、物流总经理、店长等管理岗位。4月中旬,盒马自提应急通道已覆盖5300多个社区,社区集单服务近800个长时间封控的小区。

阿里旗下的大润发、饿了么、菜鸟后援力量也在不断加大:大润发千余名员工,日供蔬菜水果超千吨,其中,中原店变身“生鲜仓”,成为大润发在上海26家门店的蔬菜枢纽,员工们在仓内全封闭无外界接触式工作,把蔬菜套餐分拣、包装,再运送到各门店;菜鸟发挥物流调拨能力,把蔬菜运送到养老院和独居老人家中,与饿了么的即时服务、大润发的商品供应,共同成为抗疫保供的重要力量。

到5月5日,上海12家重点连锁超市卖场的1626家门店中,已有1193家门店恢复营业。

三天后,上海市邮政管理局发布第一批复工复产“白名单”企业,顺丰、中通、圆通、申通、韵达、极兔、菜鸟、京东等品牌旗下的快递物流企业开始着手复工。以位于奉城镇洪庙园区的中通奉贤东部网店为例,园区政府每日安排“1核酸2抗原”,确保快递小哥阴性上岗、100%都接种了第三针疫苗,并对所有的中通小哥封闭集中管理、分区居住,上下班进行体温检测。

上海邮政EMS在保持重点企业客户出“沪”快递服务的同时,恢复了协议客户的同城文件和轻小件物品收派服务,主动对接1000多家复工复产企业,提供文件、发票、公章等重要物件的快递服务。

5月13日召开的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披露,防疫物资相关企业加大了防护服、口罩生产,部分产能翻倍;光明乳业稳定保持原奶生产和供应,产能利用率达到70%。

03汽车制造业

供应链产能陆续“回血”

全球化时代,制造业高度整合,汽车制造亦不例外,一旦供应链物流不畅,零部件短缺,工厂实现整车生产就几无可能。

而上海及周边地区是全国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也是全球智能化汽车的示范集中地。公开数据显示,过去十年,上海贡献了全国汽车产量的十分之一。除了汽车主机厂,上海还汇聚着大量汽车零部件企业及部分工厂,规模较大的供应商有千余家,微型供应商有两万余家,全球十大汽车零部件企业有九家的中国总部位于上海。

此轮新冠疫情,不仅让汽车产业供应链暂时“停摆”,也使整车生产一度遭受停工、停产的窘境。

从3月中旬开始,上汽集团在上海的工厂开始闭环生产,随后陆续停工。直到印发《关于下发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的通知》,才开始对复工人员返岗通勤服务能力、供应链能力、安全生产、运输情况进行排摸和准备。

4月18日,是上海市首批复工复产企业“白名单”发布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上汽集团旗下的上汽乘用车、上汽大众、华域汽车、安吉物流等整车、零部件和物流企业重点瞄准人员保障、供应链保障、物流保障、封闭生产管理和防疫措施启动复工复产压力测试,并于第二天复工复产。

“汽车产业的供应链很长,任何一环掉链都会影响整条产业链顺畅运转和产能提升。”上汽乘用车党委书记黄建英说,一方面,上汽集团对供应商产能、库存、原料进行全面摸底,尽可能协助支持复工复产,另一方面安吉物流承建运营的首批长三角重要物资应急保供中转站投运,成为“以点带链”保障产业链通畅的重要探索。

到4月底,上汽临港基地在复工复产后已有2400辆整车陆续下线,涵盖智己、飞凡、荣威、MG名爵四个品牌。

同样进入首批复工复产“白名单”的上汽通用,其奥特能电动车平台的首款车型、全新纯电动SUV——凯迪拉克LYRIQ也于5月7日下线,成为上海金桥的凯迪拉克工厂实行封闭生产管理后,下线的首款车型。

复工复产过程中,无论上汽大众还是上汽通用,都严格按照疫情防控指引,制定了防疫防控、健康筛查、闭环管理、准备保障、应急预案等一系列方案,实施精细化、网格化管理模式,减少人员不必要的流动,每天不少于两次对生产区域、物流区域、生活区域开展消杀。

厂区员工则遵守“一天上、下午各一次抗原,一天抗原+核酸”循环健康检测,并启动厂内的“场所码”,通过对人员信息的自动化登记核验健康码和核酸检测状态。

坐落于浦江高科技园区的上海沿浦,是一家生产汽车座椅骨架及汽车安全系统的零部件企业。浦东封控前,上海沿浦就安排了150名工人閉环生产,而之所以能率先复工复产,是因为其在武汉等地的分公司积累了抗疫经验。此次顺利复工复产,为下游企业提供了原材料保障,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部分主机厂由于缺零部件造成停产的风险。

作为全国知名的汽车城,安亭镇已有126家企业正式复工复产,其中不仅有汽车产业的龙头企业,还有汽车“新四化”头部企业。例如,主营氢燃料电池系统、电堆、储氢系统的捷氢科技复工复产后,和同行企业共享物流集运,快速实现将全国原材料集中到江苏常熟,通过持有通行证的货运车辆往返厂区和常熟集散点,运输原材料。

截至5月中旬,上汽乘用车、上汽通用、上汽大众、特斯拉四家整车企业全面复工,基本实现连续稳定生产,每天下线整车约2000辆,带动上下游1100多家零部件配套企业恢复生产。

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的恢复也获得跨国车企的积极回应。福特汽车在中国的零部件合作伙伴,既为本土合资企业服务,也为海外市场供应。经过沟通协调,有关部门为福特汽车的核心供应商提供了“一厂一策”复工复产解决方案。

“上海等地复工复产的举措让我们深受鼓舞,这传递了一个积极的信号,汽车行业和其他行业正在逐步恢复,经济发展节奏也将重回正轨。”福特中国产品创新中心副总裁休斯杰说。

04半导体产业

闭环管理保证供应链畅通

此轮新冠疫情,也牵动着半导体产业的上下游。

我国集成电路主要有四个产业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以深圳为中心的泛珠三角和武汉、成都为代表的中西部区域。其中,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规模占据了全国的半壁江山,半导体企业涵盖了上下游各个环节,上海更是聚集了全国近40%的集成电路产业人才,贡献了超过四分之一的销售额。

从受疫情影响程度来看,以芯片设计和研发为主的企业受影响相对较小,拥有制造业务的半导体企业则面临较大生产问题,封闭管理,是它们保障工厂生产运营的主要手段。

在进入首批复工复产“白名单”的69家集成电路企业当中,既有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中微公司、盛美上海、万业企业、至纯科技、飞凯材料等国有半导体企业,也有ASML、台积电、泛林半导体、安靠封测、日月光等海外半导体企业的上海子公司。

据上海电视台报道,上海第二大晶圆厂华虹半导体在3月27日晚就召回必要人员,到公司五个厂区住宿舍,采取只进不出的办法,保证了6000多人在岗;位于松江区的台积电厂区则通过实行厂房和宿舍“两点一线”闭环管理,加上居家办公人员,大约保持了七成人员在岗。

为确保硅片供应,沪硅产业也实行了封闭式生产。

接到封控通知时,沪硅产业董事长俞跃辉当即与下属企业上海新昇、新傲科技建立远程联系通道,制定防疫保产方案,鼓励员工集中住宿,进入闭环生产生活管理;员工则自发组织了防疫志愿者队伍,在工作之余完成厂区内的消杀、物资搬运和垃圾处理。

虽然封闭管理是出于暂时应急,但由于企业部分处于停工状态,作为全球芯片供应链的一环,其影响也会传导至全球。例如,英业达上海厂区停工期间,就转由捷克、墨西哥厂支持出货。

随着封控措施的加强,半导体巨头安森美暂时关闭了位于上海的全球配送中心。由于当时没有收到可能解除封闭的通知,安森美开始将配送转移到新加坡和菲律宾马尼拉的配送中心,以缓解产能限制并降低影响。然而,这个举措被外界解读成了“外迁”。

作为第二批重点复工复产企业,安森美上海全球配送中心是一个物流中转站,所有在中国封装完成的产品,都会在这里包装后发送给各地客户。对于外界误读,安森美称正在为复工进行准备,将配送转移到其他分区只是一种应急策略。“我们不会按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发布收入情况,但中国是我们的重要市场。”安森美相关负责人表示。

5月13日,上海市经信委主任吴金城在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披露,集成电路领域,芯片制造企业一直保持90%以上产能,中芯国际、华虹集团、积塔半导体等保持满负荷生产,带动了一批装备、材料、封测产业链配套企业加快复工。

05海陆联运

打破物流运输瓶颈

作为保供和城市运转的“大动脉”,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化解物流难题,是各方关注的焦点之一。

西部宏观报告显示,3月1日至4月9日,上海整车货运流量指数同比下降19.27%。有芯片设备商反映,从上海出发的司机受接收地疫情管控影响,无法正常送货;外地司机入沪返程后受管控14天以上,造成外地供应商不愿往上海送货,影响了采购交期。

针对相关问题,全国保障物流畅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电视电话会召开后,工信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建立了长三角“三省一市”重要生产物资保障协调对接机制。

4月18日,首批四个长三角重要物资应急保供中转站投入运营,杭州站-上海嘉定站实现货运互联互通,并建立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及其异地配套供应企业“白名单池”制度。

上海有关部门也多方联手,确保了集成电路关键原料的稳产保供。例如,上海市经信委电子信息处会同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向集成电路制造企业发出的“商请支持保障物资运输函的特别通行证”,仅4月中旬就办理100多张,解决运输原材料超过500多吨。

海运方面,上海港虽然没有全面封闭,但由于防疫措施严格,许多港口工人工作受限,运输出现一定程度的堵塞。

这种情况下,一些航运公司将船转移到临近的宁波港,宁波港则借助“义乌-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和完善的内贸航线网络,实现“义乌-宁波舟山港”海鐵联运与中欧回程班列整列中转,让欧洲进口的大批量货物搭乘中欧回程班列运输到义乌,再通过公路运输发往其他市场;或从义乌西站送到宁波舟山港,再通过水路交通转运到其他市场。

鉴于公路运输不畅,中国远洋海运集团(以下简称中远海)开出的药方是“陆改水”、“陆改铁”。

疫情期间,中远海总部及上海各级单位有977人闭环值守,确保在全球航行的1400多艘船舶、投资的58个码头和全球航线不断不乱;同时所属集运、物流企业通过“陆改水”、“陆改铁”打通运输堵点,为上海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供给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5月19日,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披露,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用电量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的80.5%;上海港集装箱单日吞吐量已达11.9万标准箱,恢复至正常的九成;浦东机场货物日吞吐量超七千吨,恢复至七成水平;经由高速公路省界道口进出上海的货运车辆单日已达7.8万辆,恢复至常态的三分之二。

上海市副市长张为介绍,复工复产主要分两步:5月底之前,企业主要采取闭环或半闭环运行,主要管理方式包括封闭生产运营、点式复工,具备条件的区在无疫情风险的企业与居住点间,经由企业班车实施“两点一线”闭环通勤;6月上旬开始,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加快复工复产向纵深推进,开放无疫情风险区域内企业与小区间的正常通行。

同时,随着各部门陆续发布本行业复工复产指引和重点企业名单,我们有理由相信,上海产业链供应链的全面复苏已指日可待。

猜你喜欢
复产供应链防控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精准防控 同心战“疫”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复工
西藏,复工复产正当时
杭州复工复产进行时
政策
争分夺秒的防控导弹车组
改变集装箱供应链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