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欣
(台州学院 艺术与设计学院,浙江 台州 318000)
中国的城市发展正逐步从“增量”时代向“存量”时代过渡,发展重点也逐渐从新建城市向改造旧城、城市健康运营、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转变。在这一背景下,未来社区应运而生。2019年3月,浙江省省委书记袁家军概括了未来社区“139”顶层设计,即一个中心+三维价值导向+九大场景,率先成为城市未来社区的实践标准[1]。乡村未来社区不是城市未来社区的简单复制,而是将规划的重点放在以“人”为核心的乡村多元生活场景的搭建上,通过数字赋能和文旅融合促进城乡平衡发展[2]。
北京未来人居技术研究院有学者认为,乡村未来社区的定义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以“面向未来”为特征、以“高品质生活”为中心的新型乡村社区形态和“产社人文”聚合的现代化平台,是乡村发展从“村落”向“社区”转型的必然趋势,是“村改居”的高级表现形式,也是实现乡村社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3]。通过梳理传统社区、城市未来社区与乡村未来社区在承载功能、规划布局、治理主体等方面的标准,可见“乡村未来社区”不是传统社区的一般升级,更不是“城市未来社区”的简单复制,而是立足于村庄自身的自然人文资源和产业基础,是以重塑“人的生活场景”为内驱动力,实现乡村新型社区的构建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升级,以此激励日渐式微的传统乡村的存续自信,相关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传统社区、城市未来社区、乡村未来社区的内涵辨析
日本学者今村奈良臣在1994年创见性地提出“第六产业”,即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机制(1×2×3=6),通过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的关联整合实现产业溢价,为日本带来一波乡村复兴[4]。国内著名的第六产业理论研究学者张来武教授则基于数字经济共享的大背景,创新推进了六产理论,进而有关学者衍生归纳出乡村未来社区的“4+1+X”实践模式[5],如图1所示。
图1 乡村未来社区的规划“4+1+X”实施模式
2.1.1 平衡城乡发展的需求
英国经济学家凯特·雷沃思指出:“增长是20世纪的概念,而21世纪的人们应该有新的想象,那就是在不过度开发地球资源的前提下,满足每一个人生活的基本需求。”[6]雷沃思建构的“甜甜圈模型”呼吁创建一种同时解决乡村短缺问题和城市过载问题的经济模式。鉴于国内大多数城乡空间错配及发展不平衡的现状,这个模型导向弱化城乡二元结构,呼吁为全国甚至全球具有一定共性的乡村建立一套可复制的工具包,以激发城乡劳动力等要素的合理性双向流动,达到不同地区尤其是城乡之间人均收入及生活品质的平衡。乡村未来社区设计不光是物质交换的可持续,也关乎人的福祉、尊严、权利、社会公正和社区关系[7]。乡村未来社区旨在提升乡村现有安居设施的基础上,提出解决城乡平衡、发展乡村社群新就业的方案。
2.1.2 实现“精神共富”的需求
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民族从农耕文明至现代文明的演进历史,凝聚着一个地域的集体记忆,是一种“乡愁”情感的承托体。乡村未来社区的构建对重塑乡村的文化内涵、重构乡村文化符号、重建乡村文化空间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并可以成为居住村民、乡贤及创业者、流动游客三种未来乡村主要人群的精神家园。都市人群普遍存在“个体化”偏好与“无缘社会”的矛盾,而乡土中国的“强邻里性”恰好缓释了这种“反邻里性”。乡村开放式社区场景的建立,也为“趣缘群体”提供了一个舒适边界的物理空间,能更好地促进此类群体的交流和心理需求。因此,乡村未来社区不是当代原子化社会的继续放大,而是在流动性社会里形成新社群的触发器。
2019年3月,浙江省政府印发《浙江省未来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明确了未来社区建设试点目标定位、任务要求、措施保障,为下一步全面开展未来社区建设试点指明了方向。2019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8]提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数字化生产力,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2021年3月,浙江省衢州市正式发布《莲花乡村国际未来社区指标体系与建设指南》,这是全国首个发布的乡村未来社区建设的地方创建标准,也是首次对“乡村未来社区”作出明确定义[9]。为了更好地规范乡村未来社区的评价原则和量化办法,《中国乡村未来社区评价导则》也将在2022年完成编制并发布。未来社区建设试点相关保障政策如表2所示。
表2 国家及地方政府发布未来社区建设政策保障
浙江省的乡村振兴经历了一系列有效的政策推动后,从基础设施建设到人居环境美化都初具规模,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逐渐融入百姓日常生活,逐步实现了数字化功能的有机植入,如衢州市就率先通过建立试点乡村落地检验乡村未来社区的可持续性,探索“内外兼修”的新时代美丽乡村模板。
笔者主持设计了浙江台州的一个乡村未来社区规划方案。下文分析该项目案例的探索路径,以期探讨类似条件下乡村未来社区的实践方法。
3.1.1 村庄背景
该项目所在地天赐湖村地处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横街镇凤凰山下,由原阳宅西村和湖头村合并而成。天赐湖村定位为基层村、特色保护类和发展型村庄,从2018年起,村庄以“项目领航,村村竞赛”为抓手,在美丽乡村建设工程、构建美丽宜居的人居环境方面已有一定成效,同时也存在劳动力流失、产业待升级等问题,如表3所示。天赐湖村在数字化赋能未来社区打造上有一定的基础优势,横街镇政府有较为明确的上位规划方案,村民对产业升级、数字创新有一定的认知基础,如村集体共同引进了数字大棚并落地了智能垃圾分类展览馆等项目。
表3 天赐湖村资源条件和现状问题分析
3.1.2 人群需求
健全配套设施,产业升级以增加村民收入;汇聚乡音,实现村民的安居乐享;提升休闲文化设施,完善新型服务职能让乡贤实现回归故乡的亲切宜居,让新生代打工者实现异乡生活的宾至如归感;打造一个市民游人悠享田园之乐的城郊休闲目的地。
根据天赐湖村的几类人群的核心需求导向、村庄产业定位及文化基础,提炼出“杏福里”乡村未来社区七大场景,并针对其职能定位明确建设内容和目标,如表4所示。
表4“杏福里”乡村未来社区人群需求与场景功能分析
通过分区规划联动,打造立体化多场景宜居宜游的“一心三环五片区”乡村未来社区样板,实现天赐湖村的文旅融合和产业升级,如图2①作者自绘。所示。
图2 “一心三环五片区”天赐湖村全域规划
3.2.1 一心
“杏福里”未来社区的核心板块总规划占地面积约为1.5万m2,选址于村内交通主干道西侧,北含村口银杏古树,南接滨水健康绿道。作为区位枢纽,交通上互通南北民居和农耕带,对外辐射美丽乡村节点;社区内涵盖未来乡村多项功能场景,并对接村庄服务、景观、教育等多项设施,使未来社区场景在核心区得到集中体现。
“杏福里”未来社区的建筑风格以浙东传统院落为意向,通过一种建筑语汇贯穿整个聚落,突出风格的整体性,围绕村民有情感记忆的银杏古树链接北部民居,并选用带有文化属性的当地材料,建立起地域性的人文情感联系。“杏福里”源于三个意象:杏——以杏为系、汇聚乡音,银杏树见证了村庄的历史,是村民对家园根深叶茂的美好愿景;福——以福作翼、智慧乡村,结合了天赐湖村的实际需求,打造天赐湖版七大未来社区场景;里——以里聚村、回络乡情,营造天赐湖未来社区的生活画卷,如图3①所示。
图3 “杏福里”乡村未来社区规划鸟瞰图
七大未来社区场景设计包括:
(1)邻里场景。未来邻里场景以村内古树银杏树为场景依托,设计近3000 m2的多功能邻里广场,邻里广场周边包含休憩长廊方便村民进行日常交流活动。户外设置能容纳约300人的鼓词文化演绎舞台,以满足村庄中小型文艺演出的需要。在建筑群落室内打造乡贤会客厅,弘扬传承乡贤文化,实施乡贤智囊服务,适当增设公共服务和商业服务功能空间,按照多维度、全龄化、立体式的标准建设体现天赐湖村人文特色的邻里公共服务社区,构建更加开放共享的邻里互动场所和“5分钟邻里生活圈”。
(2)教育场景。在未来社区教育场景设计了近2000 m2的共享图书馆、教育中心、数字大厅等功能区块,打造以智慧型共享图书馆为核心的教育学习环境。以微课堂中心链接社区教育,通过分时管理全村共享教育设施与活动空间,构建老年人和适龄儿童无障碍学习通道,营造全龄共享学习社区。以文化赋能,打造主客共享的美好生活空间,实现“15分钟文化圈”。
(3)健康场景。针对村内医疗服务缺失问题,在邻里多功能广场西南侧设计了未来健康场景,区块内设置村级照料服务中心,建设功能相对齐全的医养救助帮扶机构,提供远程医疗服务,发展农村普惠型养老服务。同时,链接社区南部的乡村滨河健康绿道,在整体提升慢行绿道景观的基础上,沿途设置亲水平台,与健身活动区域相结合,实现村民家门口休闲运动的“20分钟健康生活圈”。
(4)创业场景。天赐湖村现有产业链包括:新型无污染印刷业、农机械与农产品包装、智慧农业大棚(规划)等,以拉动村庄经济与智能化为目标,在智慧农业大棚北面设计建造2000 m2的二层结构智能物流中心,建筑一层以现代货运包装分拣“云”技术为手段的物流大厅,打通自产自销的村级产业链。物流中心二层为创业服务中心,提供网络直播、网上农博、跨境电商等新平台新业态的创业空间,以构建联合共享的创业空间体系,打造智慧无忧的创业服务生态,建立高效激励的人才安居机制。创业场景的数字化设施将推动建立健全产业利益联结机制,夯实农民共富经济基础[10]。
(5)服务场景。未来服务场景位于杏福里社区南侧入口处,形成了相对独立但开放的小型建筑聚落。社区入口标识展示未来社区地图与全村的游览路线系统,错落有致的二层建筑内部包含服务大厅、党建场馆、乡村电子商务中心、共享食堂、24小时智慧便利店等功能板块。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结合系列App应用接轨数字化改革,实现数据共享和村民自治。
(6)低碳场景。未来低碳场景以节能建筑的垃圾分类展览馆为依托,展览馆建筑利用太阳能达到屋内能源供给自平衡,馆内分为科普大厅、电子教学与互动体验三大区域,集科普、趣味、互动于一身;围绕村域低碳场景、多元协同能源供应、乡村综合节能、资源循环利用等要素,联通村综合节能智慧管理平台,构建和谐共融的生态环境。在村域东南抛荒地规划设计了天赐湖生态湿地公园,提供湿地探究、环境认知、有机种植体验等亲子研学功能,通过湿地动植物数字导视系统和有机种植体验区设计,倡导保护和有效利用湿地、水体、动植物、农田等自然资源,提升乡村未来低碳场景的参与体验值。
(7)交通场景。针对未来乡村居民出行、旅游车辆通行以及物流配送等交通服务需求,围绕“杏福里”未来社区完善强化周边主干道环线。沿村中三条游览路线增设全新的慢行绿道,挖掘村庄西部历史河道的航运功能,重新开发村内可运作的水运系统;挖掘原有历史风貌与景观功能,提升滨河绿道与互动水体景观功能,诸如垂钓、游船等文旅活动,在三大环线设置规范的标识导视和智能导览系统,打造村民与游客“30分钟村域便捷出行圈”。
3.2.2 三环线
在“杏福里”场景的辐射下,又在村域范围规划了3条特色环线:(1)教育环线。以杏福里的教育场景为起点,沿线有陈安宝烈士陵园承载红色文化、台州鼓词文化展览馆展示乡村非遗文化、垃圾分类展览馆宣导乡村低碳理念等,形成天赐湖村特色文化研学道路,吸引更多的游客参与,为其提供丰富的体验空间。作为对外输出的窗口,可更加全面地展现村庄特色。(2)健康环线。以“杏福里”的医疗板块为核心,在室内外集中配置针对多年龄段的智能健身活动设施。环线以未来社区为起点,以3 km滨河健康绿道为轴线,把沿线景观公园,如沉船遗址公园、天赐湖美丽庭院、萱草文化园、生态体育公园等作为节点相连接,点线结合,共同构成天赐湖健康环线。(3)创业环线。以“杏福里”未来社区中的物流创业板块为中心,连接智慧农业大棚、印刷产业园、洁具制造工厂,将乡村传统农业和科技智慧化产业串联,村民有效分工相互帮扶,实现村庄共富,规避人才流失问题。智慧大棚作为村庄集体投资产业,通过科技化管理实现果蔬的高质高产低人力投入,并在后期引入农业市集、生态餐厅、田园采摘等项目活化大棚功能,用场所的创新点亮乡村。
3.2.3 五片区
结合天赐湖村的现状以及一心三环的规划,再将村庄划分为5个特色片区:邻里互动区、文化展示区、生态健身区、低碳农业区、数字创业区。通过分区规划联动,实现天赐湖村的文旅融合和产业升级。5个片区都与“杏福里”有所覆盖:邻里互动区承载村民的日常居住、邻里互动、休憩娱乐等功能;文化展示区,整合乡村特色文化优势,提供文旅融合路径,活化乡村文化;生态健身区配置智能健身设施和导引,由慢行绿道贯穿风景宜人的滨水区域和景观节点;低碳农业区在传统农业基础上发展数字生态农业,植入数字大棚观赏采摘、创意农业集市和生态餐厅等项目;数字创业区集中发展智能物流和数字印刷产业。
未来社区将数字化从后期小范围植入到规划前置布设,可以改变传统社区的物理形态和运作方式,也将改变人群的生活和社交路径。通过在“杏福里”未来社区集中布设共享社区空间和线上医疗、文化、服务、管理等智能系统,提供未来社区场景在乡村落地的条件,同时集约式社区平台节能高效地推动了乡村物流网建设,提升村民数字化水平,拓宽村民增收渠道,逐步探索特色鲜明、信息驱动的未来乡村建设之路。
天赐湖乡村未来社区规划采用点线面结合的空间布局,集合有限的资源重点打造乡村未来社区场景的建筑聚落,在村域范围内形成“一心三环五片区”的系统化空间结构。3条主题环线串联村域范围内的特色节点:“创业环线”将新旧产业置于回环,联动发展,达到“创业回天赐”的人才汇聚效果;“教育环线”则将分散于村庄的“科普”“非遗”“红色景点”等场所串联形成研学动线,以发挥文旅融合的作用;“健康环线”以“杏福里”的医疗设施为基础,将智能体测系统有机贯穿村域慢行绿道和沿途各节点,优化面向全年龄段的“健身”与“休憩”功能。
基于村民安居乐享的需求,打造未来邻里场景,汇聚乡音,丰富文化氛围,在未来教育场景充实就业技能,提升文化自信;针对乡贤和新生代打工者,在未来创业场景纳入新型产业空间,如数字大棚的产销体验一体化,并通过提升休闲文化设施,实现乡贤回归故乡的亲切宜居感以及新生代打工者异乡生活的宾至如归感;在未来健康、低碳等场景中合理优化旅游环线服务外来游客,重塑重要文化场所,如“非遗展示互动舞台”、乡村“数字博物馆”等,以增强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和文旅赋能实现村民的增收[11]。
乡村未来社区与城市未来社区有集聚和规模上的差异,同时乡村未来社区的设计理念不能落入唯智能技术层面的解决方案,需要对应特定的人群需求和乡村特色产业,开展深入调研,合理有度地应用未来场景的数字化模型。在未来乡村语境下,乡村文旅融合是活化乡村的有效手段。通过村庄规划设计和建设,将未来社区场景作为核心点来打造,以点带面、面面成体,把未来场景落地;并通过数字化治理和策划精准高效的运营方案,实现乡村未来社区的持续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