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向珊 编辑 | 王旭辉
胡文志远远地瞧见过一次江豚,但他不确定看到的是江豚还是浪花,一晃眼就不见了,当天很多人拿着“长炮”对着江面拍,后来在网上看清了真容,“这家伙长得可真乖”。
从湖北宜昌胭脂园长江珍稀鱼类放流点上溯200米,是建成不久的王家河江豚科普平台。王家河江段位于宜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随着长江生态持续向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江豚成了这里的常客。平台顶部纯白色钢架的设计创意源于江豚逐浪嬉戏,与翠绿绵延的长江岸线相映成趣。
退休的胡文志住在王家河社区,江豚科普平台是他赏江景的必经之地,他从展板得知,除了江豚,还有一种长江珍稀鱼类叫中华鲟——尖尖的脑袋,梭形体格,背部漆黑,乍一看很像青鱼,胡文志觉得,相比江豚,中华鲟长得不太“亲和”。
但在“鱼保姆”程超眼里,中华鲟的颜值却很高。作为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宜昌实验站的一名饲养员,程超熟悉鲟宝宝的生活习惯,也懂得人工繁育中华鲟的不易——成年中华鲟力气很大,他曾被“扫翻”在鱼池,孵化幼苗需要整夜值守、每隔3小时就要用一次餐、最爱的“下饭神器”是水蚯蚓、经常“游泳”对身体好、要严防“水霉”鱼病……
程超毕业于南昌大学水产养殖专业,从研究中华鲟的第一天起,就对它的习性惊叹不已——中华鲟生在长江,长在大海,成年后能准确无误地回到出生地并“婚配产子”,它藏着太多未解的谜团。在程超看来,中华鲟的美,是一种“神秘的美”。
湖北宜昌王家河江豚科普平台 摄影/向珊
1.4亿年的地球生活史,给它增添了神秘色彩。中华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之一,素有“活化石”之称。受自然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中华鲟自然种群急剧衰退,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010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国际极危物种,因此它也被称为“水中大熊猫”。
左:饲养员程超给鱼池排污 图片来源/王永猛
右:志愿者王永猛不忘与中华鲟合影 图片来源/王永猛
中华鲟的“神秘”,还因它是底栖生物,它不像江豚能跃出水面与人类“互动”,而是生活在江底。除了参加放流活动,社会公众几乎见不到中华鲟。
“相比大熊猫,保护中华鲟的难度更大,人们不会把大熊猫和东北虎混淆,但大多数人不认识中华鲟,更无法分辨中华鲟和其它杂交鲟的不同。”全国水生野生保护动物分会会长李彦亮说,很多餐饮店的杂交鲟被误认为中华鲟而受到群众“举报”,社会要引导公众认识中华鲟,科学放流正是一项适合面向公众开展的宣传活动。
4月9日上午,超20万尾子二代中华鲟在湖北宜昌胭脂园放归长江。这是自1984年以来,三峡集团组织实施的第65次中华鲟放流活动,累计放流数量近530万尾。
从说“你好”到说“再见”,只有短短几十分钟,对于多数志愿者和热心市民来说,这也许是人生最宝贵的一次中华鲟科普课。
这一天,是玛尔塔回国前最后一次近距离接触中华鲟,两个月后,他将从三峡大学毕业回到位于非洲大陆西海岸的家乡安哥拉,他请同学用手机记录了自己放流的全过程,特意交代要“横着拍”,回放会更清晰,视频要带回去放给他的妈妈看。妈妈为他的志愿行为感到高兴,在他的祖国,人们也是以同样的方式保护着海洋。
2022年湖北宜昌中华鲟放流现场,志愿者正在转运鱼苗。 摄影/向珊
在三峡大学,中华鲟放流活动是“爆款”,志愿者名额要靠“蹲点抢”,水利与环境学院的王永猛幸运地当了三次志愿者。
他轻抚一尾成年中华鲟,皮肤滑溜溜、脊背刺棱棱的,面前这条携带1.4亿年前生物基因密码的大鱼,他忍不住要多看几眼,因为每一次亲密接触,都是为她送行。
噗通、噗通……大大小小的中华鲟“坐滑滑梯”跃入长江,向东奔赴大海。
这一天,远在300公里外的武汉长江文明馆里,50多名小学生正通过远程直播“云观摩”中华鲟放流,小脑袋里的问号冒个不停:“为什么中华鲟变成了比大熊猫还稀少的动物?”“为什么它既生活在长江又生活在大海?”“它从长江游到大海要多久?”“它在江里不吃东西难道不饿吗?”……
隔着屏幕,未来的小科学家们津津有味地听着现场专家讲述中华鲟的故事,从白垩纪到现在,还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