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洋,冯 雷
踝关节解剖结构复杂,常因外伤或暴力等多种因素导致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部位[1]。踝关节骨折常引起负重困难、结构不稳定等病理问题[2]。患者术后常伴有关节周围组织充血肿胀、疼痛及活动受限等情况,若不及时处理,可引起血液循环不良、骨痂生长缓慢,不利于骨组织康复[3]。本病可归为中医“骨折”范畴,治疗时多以活血化瘀、止痛消肿、补骨益肾为原则[4]。针刺作为中医传统疗法,可起到激发经络、调畅气血、促进骨组织血液循行、加速骨组织康复的作用[5]。中药熏蒸可通过皮肤腠理更好地吸收药效,从而发挥其通经活络、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消肿、止痛的作用。本研究发现,基于踝关节骨折术后常规康复训练疗法,联合应用针刺结合中药熏蒸疗法,可缓解患者术后症状,缩短治疗周期,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对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进行筛选,所有病例均符合《实用骨科学》[6]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7],最终共110例患者于我院行手术疗法,且自愿参与试验,签署同意书。男63例,女47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55例,男32例,女23例,年龄42~60岁,平均年龄(52.37±6.08)岁;试验组55例,男31例,女24例,年龄40~63岁,平均年龄(53.17±6.2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②患者神志清楚,无神经系统疾病,自愿参与临床试验并签署同意书;③患者成功行手术治疗,且Lauge-Hansen分型为II°、III°;④术后刀口愈合良好者。
1.3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②拒绝针刺等中医疗法;③诊断为开放性骨折;④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⑤患者行为能力完全或大部分消失;⑥患者术后伤口尚未愈合;⑦伴凝血功能障碍或严重内科疾病。
1.4 治疗方法 入选的11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均采用经皮微创空心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手术治疗。其中对照组55例患者,术后在给予营养支持、口服消炎止痛药物的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功能锻炼的基础上,予以针刺治疗。针具[苏州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批准文号:苏食药监械(准)字2012第2270884号]规格0.40 mm×25 mm,针刺选穴为:跗阳、解溪、中封、三阴交、昆仑、照海等。具体操作如下:患者平躺于床上,消毒穴位皮肤,持针柄进针15~30 mm,手法为平补平泻法,随后予提插捻转法行针,得气后留针,1次/d,30 min/次。术后2周,患者伤口愈合较好,予中药熏蒸疗法。药物组成:透骨草30 g,伸筋草30 g,路路通15 g,独活15 g,川牛膝20 g,木瓜15 g,鸡血藤20 g,仙灵脾15 g,桂枝15 g,红花15 g,艾叶20 g,元胡15 g,将上述药物洗净置入3 000 ml水中浸泡0.5 h,随后加热至沸腾,持续15 min后,将药液倒入足浴盆,将患侧踝关节放于盆上熏蒸,待水温适宜后,使用无菌纱布蘸取药汁对患肢膝关节及以下部分进行热敷,至水温降低,1次/d,1个月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
1.5 观察指标
1.5.1 总体疗效评价 治疗3个月后,总体疗效评价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系统[8],从疼痛、肿胀、踝关节功能(包括功能、步态、活动度、踝X线等)方面进行观察。并依照AOFAS评分分级标准分级:86~100分为优,75~85分为良,60~74分为中,低于60分为差。
1.5.2 踝关节量表评分标准 参照《实用骨科学》[6]Olerud-Molander功能评分制定标准,共包括9项内容:僵硬、关节疼痛、行动能力(蹲、跑、行走、跳、上楼梯)、肿胀、工作能力等。满分100分,关节功能愈好,评分愈高。Baird踝关节评分内容包括踝X线结果、跑步能力、踝关节稳定性和活动范围、行走能力等方面。满分100分,评分超过80分,表示踝关节功能较好。
1.5.3 踝关节功能 患者在维持踝关节跖屈、背伸的状态下,对其关节主动活动范围及肌力进行测定,并比较治疗前后变化情况。
1.5.4 骨代谢指标 清晨患者空腹时,取其静脉血10 ml,离心分离出血清,以便检测相关指标。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PICP、BGP含量,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Total-PINP、β-CTX水平。
2.1 两组患者总体疗效比较 试验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70.91%vs.43.63%,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踝关节量表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Baird踝关节评分、Olerud-Molander功能评分均呈升高趋势(P<0.05),且试验组升高更明显(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踝关节功能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关节主动活动度(ROM°)及踝关节背伸、跖屈时
表2 两组患者踝关节量表评分比较(分)
的肌力均改善(P<0.05),且试验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骨代谢指标变化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Total-PINP、β-CTX 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BGP、PICP 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3 两组患者踝关节功能比较
表4 两组患者骨代谢指标比较
踝关节是支撑人体的重要关节,其跖屈、背伸运动的完成,可协助人体进行跳跃、行走等活动。发生骨折后,局部组织压力升高,关节筋膜间隙水肿出血,踝关节发生剧烈疼痛、肿胀。患者手术后,其踝关节滑膜皱襞因多种原因出现黏连,使恢复踝关节功能时间延长。因此,踝关节功能的恢复治疗在骨折术中及术后显得尤为重要,对患者日常生活亦具有重要影响。然而修复骨折组织需多种骨生长因子参与,通过提高骨细胞活性,从而促进组织修复,恢复关节功能。研究发现,BGP、PICP、PINP的合成均由成骨细胞完成[9]。其中骨钙素(BGP)在骨内含量丰富,属非胶原蛋白的一种。I型胶原前肽是骨组织中特有胶原,分为前胶原氨基端肽(PINP)和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10-11]。β-CTX为骨形成的主要标志物之一。上述指标含量变化可直接反映骨折修复及骨细胞活性情况[12]。适当的外固定配合手术时对位对线复位良好,再辅以药物治疗,可明显消除疼痛、肿胀等软组织损伤带来的病理表现,促进受损骨组织的早日修复。
中医学认为,骨折后关节疼痛、僵硬、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的发生多与经脉、筋骨受损有关。患者骨折后,局部组织受损,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阻滞脉道,气滞不通则痛甚,血瘀则关节肿胀,气血无以濡养骨折部位,气血难以流动,则无以推动津液,致使水液于皮肤腠理聚集,肿胀更甚[12]。
《医精经义》中载录有“肾藏精,精生髓,髓生骨,故骨者肾之所合也。”可知肾精对骨起到滋润濡养的功效,在骨折部位的组织修复与术后康复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故本研究选用针刺治疗,以发挥化瘀止痛、消肿通络、补肾壮骨之效。
现代研究表明,针刺跗阳可加速骨组织内血液循行,改善微循环,调节骨代谢。解溪可通经活络,其周围布有腓深、浅神经等。故针刺此穴可有效刺激患者踝关节神经,提高痛阈,促进组织恢复,改善疼痛、下肢不利等症状。中封能够舒筋通络,治疗踝关节扭伤、内踝肿痛、下肢痹痛等症。治疗骨折时针刺中封,可有效清除组织内炎性介质并抑制炎性因子的表达,从而缓解患者疼痛、肿胀等症状。昆仑周围布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针刺此穴可显著改善血流动力学,消除炎症反应的发生,调节微循环,减轻踝部肿痛症状,恢复关节活动能力。针刺三阴交、照海以补肾强骨,促进骨代谢,加速骨组织创伤恢复,改善骨质脆弱。
中药熏蒸可开皮肤腠理,促进药效吸收,以发挥通经活络、祛瘀止痛、消肿散结的功效,从而起到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消除疼痛、肿胀、促进代谢的作用。中药熏蒸方中伸筋草能够舒筋活血、消肿止痛、现代研究表明,伸筋草可消除组织内炎性分泌物,抑制炎性介质,改善微循环,调节骨代谢,从而改善踝关节扭伤等疾病。方中伸筋草、透骨草、独活为君药,且均入肾经,可共奏消肿止痛、舒筋活络之效,药效进入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体内后,还可作用于肾,促进肾藏精、生髓、生骨,从而调节骨代谢,修复骨组织内损伤[13-14]。鸡血藤、元胡、木瓜、艾叶、红花为方中臣药,协助君药以加强活血化瘀、通经止痛的作用[15]。路路通、仙灵脾、川牛膝为本方佐药,辅以补肾壮骨之效,从而修复患者受损骨组织、改善踝关节功能、促进骨代谢[16]。使药为桂枝,能够止痛、通阳化气,药理研究表明,其可促进血液流动,调节血液循环,扩张血管,还能提高痛阈以镇痛,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17]。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使用针刺联合中药熏蒸后,可改善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骨代谢指标,恢复踝关节功能,缓解疼痛、肿胀症状,说明针刺联合中药熏蒸可对骨折组织发挥修复作用,从而促进骨折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