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性脑出血应用药物联合康复治疗的效果观察

2022-06-23 13:36李贺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8期
关键词:血肿神经功能脑出血

李贺

高血压性脑出血属于临床心脑血管常见疾病,存在较为复杂的发病原因与病理机制,一般发生出血的因素为脑内血管破裂,由于患者血压升高,血管破裂,严重者会引发二次出血。高血压性脑出血对于患者的生理功能以及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出血量较多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为患者家庭带来极为沉重的负担。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大部分为老年人群,临床表现为头痛、幻听、肢体瘫痪、大小便无法控制以及失语等,根据大量的研究资料显示,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应用有效药物联合康复治疗,对于患者疾病的恢复非常有利[1]。高血压性脑出血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神经功能,除去血肿自身原因之外,由于血肿引发的继发脑损伤和血肿周围水肿同样属于重要原因,患者发病之后,因为血肿自身的压迫、破坏、血肿和周围细胞坏死引发炎性介质、红细胞破碎溶解等因素,引发血肿和血肿周围血流降低,脑灌注不足,进一步导致继发性缺血性脑损伤[2-4]。文献资料[5]显示,血肿周围因为缺血性损害会产生类似脑梗死的缺血半暗带,半暗带部位细胞由于缺血继发自由基损伤以及细胞内钙超载,三磷酸腺苷(ATP)的消耗量升高,合成不足等生理与病理过程,上述因素属于引发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神经细胞结构与功能受到破坏的主要因素,对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产生影响。本文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60 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病例,观察药物联合康复治疗对上述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60 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入院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 例。对照组患者男19 例,女11 例;年龄最小45 岁,最大77 岁,平均年龄(57.33±7.63)岁。研究组患者中男20 例,女10 例;年龄最小46 岁,最大78 岁,平均年龄(58.10±7.2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所要患者均为基底节区脑出血;出血量5~20 ml;患者入院时意识清楚,存在一侧肢体偏瘫表现。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临床常规药物治疗:为患者提供注射用小牛血去蛋白水解物0.8 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 或5%葡萄糖250 ml 中静脉滴注,1 次/d,血压水平控制在140~160/90~100 mm Hg(1 mm Hg=0.133 kPa),依照患者脑水肿具体情况为其采取甘露醇治疗,配制浓度为15%~25%,按体重0.25~2 g/kg,于30~60 min 内静脉滴注。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康复治疗,患者保持健侧卧位,倘若平卧时需要摆放瘫痪上肢到轻度外展位,掌心保持向上,手指伸开,肘部微屈,前臂处于外旋后位,下肢立足位。指导患者接受被动关节活动训练,具体包括屈伸指间关节练习、对掌对指练习、腕关节屈曲与背伸练习、前臂内旋外展练习、肘部关节屈伸练习、肩关节内收与外展练习、下肢关节被动屈伸练习。由于患者的站立平衡及负重能力慢慢提升,指导其接受行走训练,首先指导进行迈步训练,逐渐过渡到床边与走廊步行训练与上下阶梯练习。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循序渐进练习,包括刷牙、如厕、进餐、沐浴以及穿脱衣物练习,在此期间指导患者家属辅助患者进行练习。医护人员要警惕患者产生紧张和恐惧等负面情绪,防止患者因为激动造成颅内压上升,引发再次出血,疾病急性期需要指导患者保持绝对卧床,降低搬动次数,帮助患者更改体位过程中避免震动到其头部。加强对患者神经功能的监管力度,其中包括瞳孔、感觉、肢体运动以及意识等变化,若发生异常立即报主治医生进行相应处置。需要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按时吸痰,防止痰液进入气管,有需要时为患者进行氧气吸入,针对躁动不安的患者,遵照医嘱为其提供镇静药物;针对无法进食的患者,采取静脉补充电解质,或是开展鼻饲饮食,在此期间注意实施鼻饲前需要抽吸胃液,观察胃液颜色,如果为咖啡色需要立即汇报医生。针对自带皮肤压疮患者,需要按时帮助其翻身,确保患者所在床铺整洁与干燥,应用气垫床,在患处放置水胶体膜,加快创面愈合速度。如果患者≥3 d 未排便,需要适当提供缓泻剂帮助排便,也可以开展软皂液灌肠,但是需要指导患者不可用力屏气排便,避免再次发生脑出血[6]。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治疗前后NIHSS 评分,采用NIHSS 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评分高表示神经功能缺损严重[7]。②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肺部感染、肩手综合征、褥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 评分比较 (,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 评分比较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2 例,肩手综合征3 例,褥疮2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3.33%;对照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5 例,肩手综合征6 例,褥疮5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3.33%。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起病较急,病情十分凶险,死亡率较高,疾病预后效果差。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偏瘫、恶心、失语、呕吐以及嗜睡,血压升高属于高血压性脑出血发病的主要因素,脑出血对于患者周围神经产生压迫,引发神经功能损伤,对于患者的肢体运动以及言语功能产生影响[8]。近几年来,我们国家脑出血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其中老年患者属于脑出血疾病的高发人群,大部分患者倘若出现脑出血,会丧失生活能力以及运动能力,部分患者会产生生活无法自理,长期处在被照顾的状态下,为患者的家庭与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9]。脑出血的复发率十分高,所以患者和患者家属对于脑出血需要给予高度的重视,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当患者的病情稳定后为其开展早期康复治疗,及早恢复患者的健康以及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及后遗症的出现风险[10]。

文献资料显示,脑出血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治疗能够降低其生活无法自理所需时间,减少身体功能障碍的程度,同时帮助患者建立康复的信心,维护良好的护患关系,降低医疗纠纷的出现[11]。本文研究中,给予于对照组患者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药物联合康复治疗,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NIHSS 评分(6.48±3.78)分低于对照组的(8.86±3.7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证明药物联合康复治疗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对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药物联合康复治疗效果明显,可以进一步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降低并发症发生,推广空间大。

猜你喜欢
血肿神经功能脑出血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
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中的预防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护理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时需要注意哪些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