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林艳 吕杰
摘 要:检索中国知网(CNKI)自建库至2021年12月已发表的关于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相关中文文献,运用CiteSpace 5.8.R3软件对筛选出的1645篇文献的作者、机构及关键词等内容进行可视化展示,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知识图谱分析。结果显示,张旭东是发文最多的作者,中国肇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是发文量最多的机构;大学生手机依赖研究主要集中在相关研究、对策研究、成瘾研究等方面,把手机依赖视作一种成瘾仍是以后研究的方向,干预研究任重道远。
关键词:大学生手机依赖;可视化分析;CiteSpace;知识图谱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15.057
0 引言
手机依赖是指由于对手机不恰当使用从而引起对手机产生过度依赖,以至于个体的心理健康、行为活动以及社会功能损伤的沉迷状态,它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了方方面面的负面影响。由于大学生们可自由支配碎片化时间比较多,使得其成为受影响比较大的群体,研究者们也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相关文献的计量学统计则几乎没有。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与筛选
以CNKI为来源数据库,以“大学生手机冷落行为 OR大学生低头症 OR大学生手机依赖”为检索词进行主题检索,不限定检索时间,共检索出文献1730篇,剔除不相关、会议论文、外文文献后保留1645 篇中文文献。
1.2 研究方法与思路
运用CiteSpace 5.8.R3 转化文献题录格式后进行数据分析。检索出的1730篇文献最早发表时间是2006年6月,因此时间分区(time slicing)设置为2006年1月-2021年12月;时间切片为1年;主题词来源默认全选;作者、机构、关键词阈值设置为50,知识图谱分析时经过一定修剪。
2 结果
2.1 发文趋势
利用中国知网自带的工具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相关文献发文趋势进行分析(图1),结果显示有关大学生手机依赖研究首次出现在2006年,知网检索出的文献资料摘自文远竹和喻波刊登在《广州日报》(2006年6月18日)中,文中以大三学生因过度使用手机导致精神状态不佳引出手机依赖的“众生相”,并援引专家的观点对手机依赖的原因和调适给出了简单建议。2006-2010年属于大学生手机依赖研究的起步阶段(3-8篇);2011-2013年,发文量从每年13篇增加到每年53篇,2014-2017年发文量骤增,从每年94篇到每年269篇,这似乎与智能手机的普及与多功能化发展同步。此后发文量有所减少和波动,但仍然维持在较高的发文量,截至2021年12月,2021年发文量在212篇,比去年增加22篇,预测随着智能手机功能越来越强大,未来几年关于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发文量不会明显减少。
2.2 作者合作网络分析
文献所涉及的399名作者中7名作者发文量在10篇及以上(表1);49名作者发文量在3篇及以上,其余作者发文量均是1-2篇,图谱密度为0.0035,提示作者合作关系不强。对大学生手机依赖文章作者进行合作网络可视化分析(图2)。共获得节点399个,280条连线。结果提示了7个比较稳定的关于手机依赖的研究团队,其中以张旭东、姜永志、黄海、何安明、张斌等为代表的团队发文最多。
2.3 机构合作网络分析
纳入的1645篇文献涉及311家机构,发文量10篇以上的仅有2家,即中国肇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和信阳师范学院;发文量在7-9篇的有3家,分别是广州大学教育学院青少年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潍坊医学院心理学院(表2)。机构合作网络图谱显示这些机构几乎不存在合作关系(图3)。
2.4 关键词共现分析
关键词共现就是以关键词为节点所形成的共现图谱。本文对1645篇相关中文文献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到352个中文关键词,中文关键词频次大于等于30的有 23 个(表3)。
关键词可视化图谱分析得到354个节点,886条连线。图谱显示关于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研究主要涉及其與孤独感、社会支持、心理健康、自我控制的关系研究,手机依赖的对策研究、成瘾研究、中介作用研究。
2.5 关键词聚类分析
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可视化展示(图5),结果表明大学生手机依赖关键词聚类图谱可形成21个聚类标签,聚类结构显著(Q=0.8665>0.3),聚类结果可信(S=0.917)。通过对聚类标签的分析,可以发现,学者不仅仅只关注大学生的手机过度使用现象,也将研究对象拓展到了其他青少年学生群体,研究领域集中在手机依赖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原因及对策研究。
2.6 关键词突现研究
关键词突现反映了某段时间对某一主题的关注。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关键词突现分析如图6,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研究伴随着信息化时代到来而受到关注,2006年-2013年间,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与手机依赖相关的个体素质方面,至于其与抑郁的关系研究热度则相对滞后。近2年来,关于手机依赖,研究对象更多集中在中职生这一更年轻的群体,手机成瘾继2015年后再次成为研究热点,其对学业的影响也正在被更多学者重视。
3 讨论
3.1 大学生手机依赖的测量
中国知网中关于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编制的文献共有11篇,最早是徐华等学者编制的13个条目的问卷,该问卷包含了行为(心理)耐受性、行为(心理) 戒断性、社会功能和生理反应四个维度,具有较高的效度,不过由于其信度不是很高,没有被广泛使用。后来的学者们所编制的问卷也大多都含有“戒断性反应”和依赖的维度,通读以上文献可以发现,国内大部分学者是从病理性的角度来界定和测量手机依赖,这也验证了目前学者们所研究的手机依赖从某种程度上说亦是手机成瘾,这对厘清手机依赖的本质有着重要意义。
3.2 大学生手机依赖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
手机依赖最开始受到关注始于一篇关于手机依赖使得大学生学业表现、精神状态受到严重影响的报道。此后的研究表明,手机依赖对大学生的睡眠质量、焦虑有显著的影响,手机依赖程度越高,睡眠质量越差,焦虑水平越高。钱淑红的一项研究发现,手机依赖得分与ADHD症状得分、注意缺陷症状得分、多动症状得分、抑郁症状得分均呈正相关,神经质得分和注意缺陷症状得分均是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危险因素。而手机依赖与领悟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自尊等则具有明显的负相关。总之,大学生手机依赖与正面性心理品质有正向预测作用,与负性心理品质有负向预测作用,这与大众的认知一致。
3.3 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干预研究
作为21世纪最大的成瘾现象之一,手机依赖会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功能,甚至与大脑的结构受损存有关联,这就使得如何降低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成为迫在眉睫的课题。以“手机依赖干预”为主题词检索中国知网,结果提示近年相关文献发文趋势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分析归纳这些文献,发现干预的方法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心理干预,如基于焦点解决短程治疗技术,该治疗技术分为明确问题、正确认知、聚焦目标、小步行动、相互监督、后期跟踪6个环节的团体咨询,结果表明其对戒断症状、突显行为、社交抚慰、心境改变、手机成瘾倾向方面的干预效果显著。此外还有朋辈团体心理辅导、心理情景剧、抑制控制训练等。第二类是体育运动干预,如羽毛球运动、体育舞蹈、户外素质拓展活动等。第三类是课程设置。如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来降低大学生手机依赖程度。
基于目前的实际情况,手机依赖在未来一段时间仍是影响大学生学业、生活乃至个人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项研究基于CiteSpace 软件系统,对 CNKI 检索到的 1645篇中文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展示,分析了目前主要的研究作者、热点和趋势,将对今后的研究产生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何琴.情绪启动对手机依赖大学生注意偏向的影响 [D ].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21:3
[2 ]文远竹,喻波.手机怎能成为最亲密的伙伴? [J ].青年探索,2006,(5):94.
[3 ]徐华,吴玄娜,兰彦婷,等.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的编制 [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1):2627
[4 ]韩永佳.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的初步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241243.
[5 ]李厅,张嘉江.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1):148150.
[6 ]王睿迪.大学生智能手机依赖的结构及量表编制 [J ].心理技术与应用,2016,4(4):250256.
[7 ]张扬.《青年群体手机依赖量表》编制与信效度检验 [J ].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8,32(3):2835.
[8 ]张全,刘正奎.青少年智能手机依赖倾向量表中文版修订及信效度检验 [J ].中国公共卫生,2021,37(7):11491152.
[9 ]李琼,黄欢,王荧,等.大学生手机依赖与焦虑情况及睡眠质量的关系 [J ].实用预防医学,2021,28(6):750753.
[10 ]钱淑红,雒文虎,杨冰雨,等.大学生手机依赖与成人ADHD症状,抑郁症状和神经质的关系 [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21,35(7):596598.
[11 ]张宇,王月琴.大学生手机依赖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领悟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 [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21,(20156):4043+49.
[12 ]陈艳,李纯,沐小琳,等.主观幸福感对手机依赖的影响:自主支持和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 [J ].中国特殊教育,2019,000(005):9196.
[13 ]项明強,王梓蓉,马奔,等.智能手机依赖量表中文版在青少年中的信效度检验 [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9,27(5):959964.
[14 ]隋照莹.大学生手机依赖干预研究——基于焦点解决短程治疗模式 [J ].辽宁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04):133137
[15 ]安佳,曹思哲,张金燕,等.朋辈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手机依赖问题的有效干预研究——以山西省某高校为例 [J ].心理月刊,2020,(1):9+11.
[16 ]韦莺.心理情景剧在大学生手机依赖中的调节与干预 [J ].卫生职业教育,2020,38(22):149150.
[17 ]丁相玲,祖静,张向葵,等.抑制控制训练对手机依赖大学生的干预效果 [J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8,16(3):342348.
[18 ]贾树波,马增妍,钱龙超,等.羽毛球运动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实证干预研究——以广东理工学院为例 [J ].当代体育科技.2021,11(21):249253
[19 ]杨爱华,李荔.体育舞蹈对高职院校学生智能手机依赖的干预研究 [J ].当代体育科技.2019,9(13):133134
[20 ]张劲松,胡荣康,徐银钰.户外拓展运动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症干预研究 [J ].科技视界,2016,(9):321+324.
[21 ]李南杰,沈绮云.高职生手机依赖的干预效果研究——基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实验 [J ].高教论坛,2016,(12):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