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融入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

2022-06-23 18:26石雅丽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15期
关键词:职业道德教育有效对策工匠精神

石雅丽

摘 要:对青年大学生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一环。工匠精神蕴含的优秀职业品质与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具有一致性,将其融入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对于学生个人、高校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本文阐述了工匠精神的科学内涵,重点从课堂教学、专业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氛围三个维度分析了工匠精神融入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对策。

关键词:工匠精神;职业道德教育;有效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15.051

2020年11月24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召开的全国优秀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示范表彰活动大会上明确指出我们要大力弘工匠精神。新时代青年学生必须把握工匠精神的科学内涵,传承和发扬优秀工匠品质,提升个人综合素质,自觉担当国家民族之使命。

1 工匠精神的科学内涵

狭义的工匠是指有工艺专长的匠人。今天我们谈到工匠,常常是指那些专注于某一领域,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追求高品质业绩与成果的优秀工作者。他们常常对个人工作严格把关,刻苦钻研专业技能,不断创造出新产品和新业绩。工匠精神就是对这些优秀匠人身上的良好特质和优秀素养进行提炼和凝结,主要包括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认真执着的进取精神、精益求精的端正态度、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等内容。

1.1 热爱劳动,严谨负责的职业品格

热爱劳动,内心对自己的工作有信仰,对个人工作岗位和领域始终秉承严谨负责的态度,这是对每一个从业者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一个具备工匠精神的人是一个有匠心、匠魂的人,对个人的工作有极致的要求,力求通过努力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达到尽善尽美,这其实是源于对工作的热爱与执着。如果没有这份热爱与执着,从业者工作中遇到困难就会退缩和畏惧,进而放松对自我的要求,对个人的技艺难以精进,也就谈不上工匠精神了。因此,工匠精神所具备的第一个内涵就是热爱的情感与负责的态度,这是一种优秀的职业品格,是从业者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原始动力,促使从业者愿意在工作中付出时间与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以高标准完成任务。

1.2 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敬业品质

精益求精,追求极致是对个人工作的一种完美追求,是力求在已有的工作基础上能够有更高的突破与创新,是一种超越了对最好的追求,力求更好地完善本职工作的敬业品质。有了这种敬业品质的内在驱动,从业者就会不厌其烦,周而复始地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改进和完善,用心打磨自己的工作与产品,最终用好上加好的完美业绩和产品为自己代言。因此,工匠精神蕴含着匠人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敬业品格,不断激励从业者提升个人技能、圆满完成任务。

1.3 一丝不苟,专心致志的专业态度

一丝不苟、专心致志是从业者内心笃定、全神贯注的专注于本职工作的一种良好状态和专业态度。工作中粗心马虎,遇到问题敷衍了事是不严谨、不专业的表现,是对本职工作极度的不负责任。只有对自己的工作从一而终的认真负责,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内心笃定地专注于当前的任务,认真钻研每一个微小的细节,才能够锻造出真正让人信服的产品与业绩。因此,工匠精神蕴藏着一丝不苟,专心致志的深刻内涵。工作中践行这种专业态度,就是要心无旁骛地不断锤炼个人工作技能,倾尽全力打磨产品,使最终的工作成果经得起推敲。

1.4 勇于进取,开拓创新的价值追求

工匠精神倡导从业人员追求卓越,不断超越原有的成绩和成果,其实就暗含着改革与创新。工作中如果没有创造性地突破,总是安于现状,满足于过去取得的成绩,就很难实现自我的发展与成长,也势必会被这个时代所淘汰的。所以创新是匠人的一种职业价值追求,只有不断地进行创新,因时而变,因势而新,才能在行业中永葆领先的地位。因此,对于具备工匠精神的人来说必须深耕个人本职工作,刻苦钻研,善于打破固有思维,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进而在工作中开辟出更新的天地。

2 工匠精神融入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价值

2.1 利于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包括职业信念、职业知识技能、职业行为习惯等核心要素,其中职业信念涵盖职业道德和职业思想两个层面。因此,工匠精神和职业素养具有内在的关联性。工匠精神注重在精神层面对从业者的规范和要求,职业素养强调理念层面对从业者日常行为的规范和规则要求。在高校职业道德教育教学过程中融入工匠精神,通过培育学生的匠人品质,激励和引导青年学生深入学习和研究所学专业,思考未来从事的工作领域和岗位的规范与要求。在此基础上理性地树立个人职业理想并在实际行动中不断努力,规范职业行为、提升职业技能,進一步提升个人职业素养。

2.2 促进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中立德是前提、是基础。德包括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工匠精神融入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就是要培育青年学生不仅要有匠才更要有匠心。所谓匠心,就是工匠之德。工匠之才是由工匠之德统领的,培养工匠精神必须铸匠魂、立匠德。在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将匠人之德深深扎根于每个青年学生内心,激励青年学生自觉认同和真心践行工匠精神所蕴含的优秀品质,充分彰显了工匠精神的思政教育功能,能够帮助处于拔节孕穗期的青年学生扣好未来职业领域的第一粒扣子,促进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

2.3 丰富高校职业道德教育内容

工匠精神倡导的优秀职业品质其本质是爱岗敬业职业态度的一种体现,没有对本职工作的热爱与尊敬,很难将工匠的才能与德行发展和传承下去。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工匠精神与大学生职业道德要求具有内在契合性,二者对学生未来的职业行为都具有规范与约束作用,在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应当同时具备。因此,工匠精神融入职业道德教育,使优秀的匠人品质丰富了职业道德得内涵,是对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的一种补充。同时,在教育过程中充分挖掘大国工匠的优秀事迹、典型事例,通过将其写进教材、设计到课堂教学过程中等不同方式与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进行融合,能够进一步丰富职业道德教育的资源和内容。

2.4 为社会培养高质量人才

高校将工匠精神融入职业道德教育,是通过匠心的培养,打造一批大国匠才,为社会输出高质量的人才。因为在工匠精神的培养过程中,高校会形成系统化的教学模式,向学生传达工匠精神所蕴含的优秀品质,使学生了解职业活动中的一些具体行为准则,进而不断锤炼个人品格,把立志做一名出色的职业人才作为个人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追求。不仅厚植了匠心,也鞭策青年学生像匠人一样认真对待个人学习和工作,不断提升职业技能和素养,成为大国匠才。因此,工匠精神融入职业道德教育,激励青年学生守匠心、怀匠情、铸匠魂的同时也自觉的践匠行,成为具备职业道德意识的优质人才。

3 工匠精神融入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的问题

3.1 培育工匠精神的课堂教学实效性差

课堂教育教学作为学校讲解知识、传授价值理念的主要方式,也是向当代青年大学生传达工匠精神理念和价值意蕴,厚植大学生匠人情怀的主要途径。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思政教师主动地将工匠精神融入教学之中,通过课堂讲解传达优秀的工匠品格,能够培育青年学生的职业道德。但从教学实效性上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在课堂讲授过程中只是浅显地、蜻蜓点水式的介绍工匠精神,缺少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与讲解,最终导致学生不能深刻理解工匠精神的价值内涵,也就不能充分发挥工匠精神的思政功能了。

另外,教师的课堂教学缺乏针对性,教学中涉及工匠精神时,仅仅局限于工匠品格的普及和讲解,没有将工匠理念与具体的专业背景和职业发展结合,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更不能形成践行工匠精神的主观自觉。在教学方式上也比较单一,通常都是知识的讲解,吸引力、趣味性不强,工匠精神难以真正深入学生心中。

3.2 体验与养成工匠精神的专业实践活动欠缺

要将工匠精神与大学生职业道德培育充分融合,形成一种思想和行动自觉,高校应注重学生的实践教育和行动体验,在亲身实践中适应行业的从业标准和道德规范,感知和体悟工匠精神的魅力和价值。但是当前,很多高校强调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完成,缺乏对专业实践活动与平台的构建。学生学习了理论知识,但没有具体的实践和操作的平台与机会,难以实现学以致用的学习目的。已经建设了相关的专业实践基地和平台来说,也存在效果不佳的情况。大多数学生在实践中普遍是技能培养与锻炼,工匠精神与职业道德难以形成量化考核指标,不能从根本上督促和激励学生真正践行专注、精业、进取、创新的工匠品质。缺少了在专业实践活动中对工匠精神的真正体验和感悟,学生对职业和岗位的认同感与成就感也大打折扣,职业道德情操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了。

3.3 感悟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不够浓厚

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能够对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提供养分,在思想和精神上对学生进行滋养。最好的教育方式还是以文育人,通过文化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滋养教化学生。只有日常的课堂教学活动,职业道德教育很难实现对学生思想的引领和情感的共鸣。这就要求工匠精神需要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但是当前高校在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氛围方面还不够浓厚。物质文化方面,大部分高校没有专门设置和构建宣传工匠精神的设施,偶尔的几块宣传展板或宣传画报难以营造和烘托出浓厚的工匠文化氛围。即使部分高校设置了专栏进行工匠精神的宣传,也常常流于形式和浅表化的宣传。内容主要倾向于技术技能的习得,强调匠才的具备,忽视了匠魂的滋养与培育。在精神文化方面,缺乏专门的工匠精神主题活动。在制度文化建设方面,缺乏具有约束力的相关制度,没有制度的规范和引导,工匠精神也难以深入每个学子内心。没有浓厚的文化氛围做滋养,工匠精神的培育就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真正在青年学生心中生根发芽,自然也很难发挥其在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的作用与价值。

4 工匠精神融入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策略

4.1 坚持课堂理论教学,渗透工匠精神内核

为了增强工匠精神融入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的有效性,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把课堂上传达和弘扬工匠精神作为培养和厚植青年学生职业价值追求和职业操守的第一步。首先教师要正确把握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深入挖掘工匠精神融入职业道德教育的课程资源,例如宣传和弘扬优秀工匠的典型事迹等。通过课堂教学,促使大学生内心深处真正领悟和认同工匠精神内核,认同专注、精业、创新等工匠精神内核在提升个人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操守中的重要作用。不仅如此,思政理论课和专业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考虑不同专业背景学生的特殊性,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环节。将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与每一个具体的专业以及学生未来职业进行深度融合,提高教育教学针对性。特别是专业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行业标准和学生特性讲授具体、可及的行业行为规范和标准,做到贴近各专业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提升职业认同。同时,教师可以丰富课堂教学方式,设立主题演讲、专题讨论、趣味小剧场等多元方式,增强教学吸引力和生动性,切实发挥课堂教学在工匠精神培育中的作用和价值,促使学生德技结合,实现全面发展。

4.2 开展专业实践活动,体验和养成工匠品格

通过开展专业实践活动来培育工匠精神,能够使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体验爱岗敬业、专注、创新等优秀职业品质,将匠人精神从具体的职业要求内化为内心的价值追求,进而指导日常实践行为、提升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学校要积极打造可供学生进行专业实践活动的平台,如校企合作平台、校外实习基地等,通过具有针对性和实操性的实践活动来开展优秀工匠的养成教育,使匠才的培育与匠心的养成实现有机融合。学校还可以以各种活动为载体,如举办技能竞赛、优秀技能展示等,让大家亲临现场,通过观摩匠人的高超职业技能,切身体会工匠精神的魅力,激发厚植工匠精神的主动性。与此同时,开展专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校和企业不仅要强调学生技能的习得和提升,还要从职业道德建设方面进行引领和指导,将工匠精神的培育融入实践活动。例如严格的企业和岗位制度管理,精心的企业文化建设等,使学生面对真实的实习环境,不仅要心无旁骛、内心笃定地体验和感悟本职工作岗位,同时也要勇于探索和发现工作中的风险与机会,践行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优秀的工匠品质,进一步提升个人职业道德,确立职業价值追求。

4.3 营造浓厚校园文化氛围,感悟和认同工匠情怀

高校应该积极构建怀匠心、铸匠魂、践匠行、守匠情的优良校风,通过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彰显职业道德教育价值与意义。首先,要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合理规划和设计工匠精神主题宣传展板,还可以在校园官网、微博、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新兴媒体上设置专门的模块,通过创作文字、图片、漫画或制作微视频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充分展示优秀的工匠品格和内涵,使校园处于工匠精神的浓厚氛围之中。其次,要加强工匠精神与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融合,积极开展寓教于乐的工匠精神主题教育活动,渗透工匠精神,在全校形成尊崇精业、专注、创新等优秀的匠心精神的良好风气。最后,可以构建具有规范作用的制度文化。例如将学生如何践行工匠精神、教师如何传授工匠精神具体分解为一些可以量化的指标进行考核,通过这种外在的制度性约束,引领学生深刻领悟和体验工匠情怀。

具备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人才能够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提供不竭动力。针对工匠精神融入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培育大学生的匠人品格,将工匠理念真正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每一名学生都能成为优秀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N ].人民日报,20201125.

[2 ]陈彦.基于工匠精神引领的大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研究 [J ].昭通学院学报,2021,43(04):107112.

[3 ]马志军.工匠精神融入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思考 [J ].中国成人教育,2020,(09):3134.

[4 ]刘丹柏.基于工匠精神的高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分析 [J ].陕西教育(高教),2021,(11):5859.

猜你喜欢
职业道德教育有效对策工匠精神
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的职业道德教育研究
在护理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探索
当前社区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职业高校职业思想道德重要性探析
房地产土地拓展模式的探索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