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0多年前那场反侵略战争中,有这样一批批胸怀报国之志的少年儿童。他们可能是吃不饱饭的放牛娃,可能是刚走出学堂的学生……他们机智勇敢,胆大心细,与敌人巧妙周旋,他们是——儿童团员。
儿童团长海娃:巧送鸡毛信
这是一个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发生在华北抗日根据地。12岁的龙门村儿童团团长海娃每天一面放羊,一面放哨,监视着平川地里敌人的据点。
一天,炮楼里的鬼子进山去抢粮食了,只剩下“猫眼司令”和几个鬼子兵。民兵中队长老赵画了一张攻打炮楼的路线图,并写了一封信准备把它交给八路军张连长。老赵把送信的任务交给了儿子海娃。海娃一看信封上插了鸡毛,知道是十分重要的,他赶着一群羊作掩护送信去了。没想到,海娃在山沟里碰上了鬼子,他灵机一动,把鸡毛信拴在了“老头羊”的尾巴里,瞒过了鬼子小队长。但他还是被鬼子抓住拷问。
深夜,海娃好不容易从睡得像死猪一样的鬼子的手里溜了出来。他赶到羊圈里,小心地把鸡毛信取了出来,一口气跑了几里路。后面伪军也追来了,海娃又被他们抓了回去。他把鬼子带到了一条山路上,鬼子的骡马不能爬陡峭的山坡,海娃乘机拼命往上爬,越爬越远,鬼子开枪打中了海娃的手。海娃忍着疼拉开嗓子喊“八路军叔叔……”海娃终于把鸡毛信交给了张连长。
宁死不屈的儿童团长张德新
1948年9月12日,震惊中外的辽沈战役打响了,为了战术上的需要,我军奉命撤离了黑山。10月19日,国民党廖耀湘兵团从新立屯、姚堡出发,兵分三路,向黑山蜂拥而来。前黑山子村农会干部接到区委命令及时转移了,张德新留下来为他们做掩护。
敌人进村后,把村里人都赶到一个大院里,名为开会,实为审讯、抓人。敌人用机枪威逼群众交出农会干部,声称如果谁要不说农会干部藏在哪里,谁就是包庇共产党,他们就开枪把村里人都杀了。张德新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当敌人对群众将要下毒手的危急时刻,张德新挺身而出,大声喊出:“我就是儿童团长。”
敌人把他带到营部,对他使用老虎凳、竹筷子夹十指、电话机过电电击等酷刑,妄图问出村干部的下落,但敌人永远只得到响亮的三个字:不知道!
敌人的阴谋失败了,使出最后一招。10月21日凌晨,张德新被敌人拖到村南的田野里,准备枪决。临刑前,面对敌人的枪口,张德新高呼:“毛主席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年仅16岁的他,英勇就义。
现在,在黑山阻击战烈士陵园展室中,伫立着这样一个年轻的半身塑像,他就是光荣牺牲的儿童团长张德新烈士!
儿童团长郝义如:卧底巧获敌情
马村是河间东北边有名的大村,郝义如就出生在这个村。郝义如从小聪明伶俐,是村里有名的孩子王,他最爱扮演八路军指挥官,领着一大帮孩子玩打鬼子捉汉奸的游戏。12岁郝义如当上了儿童团长后,经常带领着儿童团员站岗放哨,宣传抗日,多次完成送信任务。
1942年,日本人为了达到长期占领中国的目的,决定对中国的小朋友进行日本式的奴化教育。于是日本人派人从各村寻找合适的人。我党得到这一消息后,經过考察,选中了郝义如去敌人内部摸查敌人的情况。共产党员牛犇和郝义如谈话,并给他布置了任务,郝义如一听共产党给自己布置任务,非常高兴地答应下来。
牛犇教他怎样探听敌情,怎样递送情报和怎样隐蔽自己,郝义如都一一牢记在心。就这样,13岁的郝义如和其他的儿童一样被日本人关进河间的据点里,接受奴化教育。郝义如人小机灵,处处招人喜欢。没几天就和据点的几个伪军混得挺熟。
他经常到伪军的宿舍和站岗的地方找他们嘻笑打闹。他利用这个便利条件,处处留心,很快将据点日伪军人数、装备及行动情况摸清楚。还把经常祸害百姓的两个伪军班长的行动规律打探明白。然后,通过一个天天给据点里送水的张大爷将情报送出。
我党根据郝义如提供的情报,及时调整行动和作战计划,让日本人下乡搜刮无功而返,避免了百姓的财产损失;根据郝义如的情报,还将残害百姓的伪军张班长抓获并处决,当人们看到处决伪军班长的布告后,人心大快,一些汉奸被吓得魂不守舍,不再那么嚣张了。
任务完成以后,党组织安排郝义如撤离。通过秘密联络,郝义如在据点里装疯卖傻。整天蓬头垢面不吃不喝,也不去上课,就只喊难受。党组织通过和日本人讲情,说郝义如从小患有精神病,每年都要犯几次要求回家养病。就这样,14岁的郝义如顺利回到家中。回家以后,郝义如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参加了民兵并担任了民兵队长。
就这样,在把敌人赶出中国前,郝义如带领着民兵一直配合八路军游击队抗日,多次参加战斗,每次都出色完成任务。郝义如还率领民兵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给参加战斗的部队运送武器弹药,救助伤员等。
1945年,日本人终于被赶出了中国。郝义如虽是抗日队伍中的小小一员,但他的抗日精神和事迹仍在被人们传颂赞扬。
儿童团长:张德邻:机智掩护红军
抗日战争期间,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被誉为“小延安”,是因为这里是我党的一个联络站,是文水平川一个抗日小据点。抗日人员经常住在云周西村并在这一带活动,宣传抗日,组织民众。而抗联主任陈华同志,则常住在陈德邻家,因此带动和教育了一批热血青年参加革命,并建立了党的组织,从而培养出了像刘胡兰这样的革命英雄,这个“小延安”的称号真是当之无愧啊!
1940年农历腊月23日这一天,日军调动大量兵力扫荡文水平川,云周西村首当其冲。从前几天得到消息,说日军要进行扫荡,我方在这一带活动的人员进行了转移或隐蔽。吕梁军区八分区抗联主任米建书同志临上山前告诉陈华主任要提高警惕,防止发生意外。那天早晨,天刚亮,12岁的儿童团长陈德邻比别人格外起得早,他走出家门,就发现大批日本鬼子快要进村了,情急之下,赶紧跑到舅父家中报告了身染重病、无法转移的陈华。
陈华便把自己的手枪,墨水瓶、钢笔和一些报纸文件交给陈德邻快点转移掩埋。可当时天寒地冻,无法挖坑掩埋,他眼疾手快,急忙把这些东西埋在舅父家西房墙根下的柴草堆中。随后,陈德邻舅母让陈华睡在炕上,火上坐了中药锅,药味熏天,满屋的中药气味。
不一会儿,进村后的日军就进到院子里了,一个日本兵推门伸头进屋,闻见满是药味,又见炕上睡着病人,就退到门外,想是害怕传染。又对着后来的日本鬼子说了一大堆陈华听不懂的日本话,就都不进屋了。鬼子们在院里叽哩哇啦地乱喊乱说,不知是什么意思,舅母就让陈德邻出去看一下,鬼子兵对着小德邻胡说乱喊,他听不懂说什么,一个鬼子打了德邻一巴掌,示意是想喝水,德邻熬了一锅开水应付鬼子兵;此时他乘机跑回自己的家中,确保无事后,他母亲让他赶快返回舅父家应付鬼子。
他刚回到舅父院里,只见日本鬼子到处乱翻,并且快要翻到埋枪的柴草堆了。
心急的小德邻想到敌人乱翻柴草堆可能是想取柴草烧火取暖,为了保护好陈华的手枪等物件,他急中生智,急忙爬上屋顶将几捆干草扔下院子让鬼子点火取暖。鬼子们见有了好的柴草就点着烤火去了,小德邻就这样保护了陈华的手枪等物件,也掩护了陈华和舅父家中的人避免了这场灾难。
日本鬼子走后,陈华转移到了汾河东岸的原西村,小德邻继续跟随陈主任当护理人员。陈华同志是一位老红军战士,经历过艰苦的战斗,经常给陈德邻和儿童团员们讲革命的战斗故事,儿童团员们都非常亲近和爱护这位陈主任,所以儿童团长陈德邻就经常守护在陈华同志身旁。
这次陈德邻机智地掩护陈华同志真是立了大功。群众们都说:“小六子真机灵,掩护了八路军,也保护了咱们老百姓。”
回望历史,透过时间的硝烟,残酷的战争中,隐现着无数中国少年稚嫩的脸。除了要时刻铭记外,我们也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将奋进的火炬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