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南生 赵娜
摘 要:本文将“课程思政”进一步区分为内容思政、实践思政、行为思政等三个维度,旨在拓宽专业课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专业课的内容教学是“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实践教学是课程思政的重要方式,课堂教学行为及其为教学所做的大量辅助工作是课程思政的重要保障。三个维度紧密结合,缺一不可,成为一个整体,并与思政课程同行同向,相互呼应,相得益彰,构成高校课程思政的完整系统。
关键词:内容思政;实践思政;行为思政
高等教育要回答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思政教育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手段,包括思政课程教师、高校党团干部、政治辅导员在内的思政队伍是高校思政教育的主体。但是,思政教育绝不仅仅是几门思政课程和思政工作者的事,尤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政工作越来越复杂,要求越来越高,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只有全体行动起来,才能形成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氛围,达到预期的效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应。”诚然,包括专业课在内的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理应发挥主渠道功能。大致而言,课程教学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专业课程两大类,理论界对思政课程建设论述较多,但对如何发挥专业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仍有探讨的余地。本文重点结合中国近代史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就课程思政的三个维度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课程思政:思政教育的有机构成
课程思政是指在专业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开展思政教育,是学校教书育人的主渠道,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首先,专业课程是师生教学活动的主要载体,通常由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和专业选修课等模块构成,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其内容不仅包括本专业的基本知识架构,而且应反映该领域的前沿研究动态。唯其如此,才能培养出专业基础扎实、学术视野宽广的创新性人才。各专业领域虽然关注的问题各有侧重,理论方法千差万别,但是,从宏观指向上看,不是探索自然现象,就是研究社会问题,或者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本身就是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其次,专业课教师在学生中的认可度高。他们大多具有深厚的学科素养,受过专门的学术训练,能够站在科学研究的最前沿,自身的成长过程能够产生一定的示范效应。最后,专业课程在学生中更加受重视。专业课程不仅是区别学生专业方向的主要标准,也是学生未来职业能力的基础。无论是进一步深造,还是选择就业,专业课程成绩的好坏,都是重要依据,因此,主观上学生更加重视专业课的学习。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以“思政课程”为主,发挥主渠道作用,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基础。但是,人的思想问题是错综复杂的,不是某个或者某些学科能够独立解决的,而“思政课程”体系虽然内容丰富,文、史、哲、经、法等无所不及,但大多点到为止,难以深入。同时,由于课时限制,教师只能点到为止,无法在课堂上充分展开,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思政课程”育人功能的发挥。笔者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作为一门“思政课程”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总学时48节,每周3学时,内容从1840年至十九大召开,时间跨度大,内容极其丰富,要在48节课堂教学中讲深悟透,难度的确太大。教师的课堂教学要么把教材内容粗线条地拉一拉,这与中学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没有什么显著区别。要么重点突出某些内容,其他内容让学生课后带着问题阅读教材。但现行教材30万字篇幅,文字精练有余,生动不够,可读性不强。这不仅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存在的问题,也是当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等思政课程存在的共性问题,讲得太多,时间不够,讲得太少,形同说教。因此,思政课程之外,课程思政就显得格外重要。
二、内容思政: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
内容思政是指任课教师结合专业课程知识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作为一个专业完整的知识体系,专业课程的学习为学生未来从事某一领域的深入研究或从事某些特定职业打下牢固的基础。某种意义上讲,专业课程的知识体系仅仅只是工具理性,而学生如何运用好这些知识,则取决于其价值理性。爱因斯坦曾经对加州理工学院的学生说:“如果你想使你们一生的工作有益于人类,那么,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还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保证我们的科学思想成果造福于人类,而不至于成灾祸。在你们埋头图表和方程时,千万不要忘了这一点!”所有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中都蕴含着特定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观念,都可以在课堂上开展思政教育。社会科学中关于道德伦理、美学艺术、辩证思维的内容博大精深,自然科学中关涉伦理价值、道德责任和家国情怀的内容同样浩如烟海。教师只需要在讲述中将其提炼出来,在知识传授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便能产生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课程思政”的知识传授不局限于单纯的学科知识,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和感知科学的魅力,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引入人文情节和价值思考,从而实现“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无论什么专业的课程,很难说其中没有“思政”元素,关键在于我们愿不愿、能不能挖掘,如何恰当地运用。比如,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课程中,可以结合内容讲述“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如精确制导,哪怕一个小数点的错误,可能就导致偏离目标很远,“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在企业经营管理课程中,可以通过成功企业家的故事,讲述质量至上,诚信第一的企业精神。在物理、化学等有关课程中,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批判与质疑的创新意识、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合作理念等都可以贯穿到教学活动中。在体育专业有关课程中,讲述团结、协作的精神对赢得胜利的重要性。文学、艺术类教师可以在作品赏析课上对学生介绍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及其蕴含的民族自信、家国情怀,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理工科教师可以在专业课讲述中穿插我国现代科技的进步、目前与欧美强国的差距来激起学生的科技强国热情等。这些都有利于提高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效果。
具体到“中国近代史”这门专业课程,虽然涉及的时间只有80多年,但内容却相当丰富。不仅要使历史专业学生系统掌握中国近代历史的演进及其特点,中国近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变化的脉络及其趋势,中国近代史学术前沿研究动态等,还需通过相关内容的讲授、讨论,产生思政教育的良好效果。比如,通过全面分析两次鸦片战争、1884—1885年中法战争、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等一系列战争发生的原因、过程及其结果,使学生深入思考西方列强为什么要、为什么能把一系列战争强加给中国?进而揭示帝国主义的掠夺本性与霸权逻辑。清政府为什么在战争中一败再败、不败而败?进而牢记愚昧、腐败、软弱、落后是导致被动挨打的惨痛教训。再比如,通过系统探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等重大改良运动的兴起及其结局,说明在近代中国依靠清政府自上而下的、枝枝节节的改良,不可能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改良主义道路在中国近代行不通。通过重点考察护国运动、护法运动、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一系列重要历史事件的发生,说明在近代中国反对封建帝制、追求民主共和的历史艰巨性。通过展示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及历次反侵略战争中中国军民的英勇抵抗,展现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意志和爱国主义精神。所有这些,无须任课教师的刻意渲染,苦口婆心地说教,只需教师在课堂上娓娓道来,充分摆明史实,或组织学生开展理性的课堂讨论,辨是明非,便能产生春风化雨般的效果,从而达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的思政教育目的。
三、实践思政:课程思政的重要方式
实践思政是运用参与式、体验式等手段,通过科学实验、社会实践等活动,了解、熟悉并掌握知识产生和运用的过程,进而养成科学精神、实践意识的思想政治教育。
现代科学知识的产生途径可以大别为二:一是在科学实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产生,并经过科学实验、社会实践的检验。二是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经过严密的逻辑推演生成新的知识,但这些知识仍需要经过实验的验证或实践的检验。前者运用归纳法,后者适用演绎法,但无论哪种方法,最终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知识与实验、理论与实践是须臾不可分离的。
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后人总是在前人的肩膀上向上攀登的。前辈学者已经将经过实践检验的知识编写成系统的教科书,并形成严密的知识体系,学校教育将各种专门的知识通过系统的课堂教學传授给学生,使后来者可以少走弯路。但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古今中外的教育家、科学家和著名学者都十分重视“知”与“行”的关系。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要坚持从“感性的人的活动”,也就是从实践活动中理解人,“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强调了实践对认识的促进作用。明代学者王阳明“心学”理论的核心就是“认识与实践”的关系问题,即著名的“知行合一”理论。他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王阳明的知行论阐释了两层意思,一是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是知行是一个功夫的两面,二者不能分离,也没有先后。单纯只有“知”还不够,知而不行无益于社会进步。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继承并发展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后来干脆将自己的笔名改为“行知”。他将晓庄师范的校训定为“教学做合一”,也是颇具深意的。
近代以来,自然科学领域的重大发现离不开科学实验。实验的过程需要有科学家长年累月的坚守、日复一日的坚持,科学家要耐得住枯燥和寂寞,承受短期内没有任何进展甚至失败的风险,没有献身科学的精神,是难以坚持数年乃至于数十年,数千次乃至数万次重复同一科学实验的。任何重大发现的科学实验都必须是可重复的,没有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持之以恒的意志和毅力,就可能出现不可靠的数据甚至造假。因此,实验教学是课程思政的鲜活案例,让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不仅在于使学生掌握科学实验的理论与方法,更重要的是养成尊重科学的态度和献身科学的精神。
社会科学离不开实践,取决于人文社会科学探究人类社会的属性。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强调了书本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当代著名史学家、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张舜徽先生生前经常告诫学生读“无字书”的重要性。他指出世界上有两本书,一本是有字书,一本是无字书。社会就是一本无字书,它需要我们深深地、细细地品,观察社会需要深入社会,有时需要在社会的危难时刻,在人类的危机中去深入体悟。比如,经济学家在象牙塔里用数理逻辑的方法演绎出了许多经济模型,但是这些模型是否有效,还须得到实际工作的检验,因为社会的复杂性不同于模型世界里的设定条件。同样,教学工作不能总是局限于教室,局限于网上,而应该适当走到现场,以社会为课堂,加强实践。当下网上教学流行,我们要充分利用它的优势,但是网上教学的弱点也不能视而不见,那就是实践的缺失,再好的仿真实验,即便模拟得惟妙惟肖,终究不是真实场景。
历史是已经画上句号的过去,历史教学不可能使历史事件重演,让学生参与其中,但仍然可以走出课堂,走进现场,亲临其境。比如,我们在中国近代史的教学中,充分利用武汉丰富的历史遗址,如起义门、咨议局、彭刘杨三烈士就义处、辛亥革命博物馆、汉口俄租界宝善里等,开展现场教学。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跨越时空、走进历史的史感,增强对辛亥革命首发于武汉的体悟,也更能理解仁人志士为了民主共和所付出的艰辛与鲜血,从而更好地发挥励志作用。其他社会科学类的专业如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新闻学等应用性专业的课程,更应该以社会为课堂,深入实际,观察社会,以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鲜活案例为素材,把知与行有机地结合起来。
劳动教育也是一种实践活动。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需要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养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理念与习惯。各级各类学校都开始重视劳动教育,编教材、定标准、建基地,显示出良好的势头。但是,劳动教育要防止两个误区,既要防止有劳无育,单纯以一段时间的体力劳动代替劳动教育;又要防止有育无劳,以编教材、进课堂为主的说教。劳动教育是包括体力劳动、脑力劳动等劳动形式在内的广义上的劳动教育,科学实验、社会实践等也应该纳入劳动教育的范畴。
四、行为思政:课程思政的重要保障
行为思政有两层含义:广义上说,是指教师职业行为所产生的示范作用;狭义上讲,是教师利用从备课到课后辅导答疑等一系列环节在内的教学活动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
教师是一个崇高的职业,是培养人的事业,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不仅要重视“言传”,更要重视“身教”,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学生参照的标准,甚至模仿的对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和行为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还要有高尚的人格。教师的行为必须符合社会广泛认同的价值观念。近年来,国家教育部门高度重视教师职业行为,教育部先后出台了《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并制定了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和办法。这一系列准则明确了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规范,划定了师德底线,是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充分发挥行为思政功能的重要遵循。
有一种观点认为,专业课教师只需要深厚的专业素养,与职业道德水平和行为无关,这是典型的重教书、轻育人现象,甚至是只教书,不育人的错误倾向。教师教书是传授知识的过程,一门生动、精彩的课程往往能使学生终身受益、终身难忘。但为了把书教好,教师在课前、课后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上好一节课,负责任的老师课前一定花费数倍于课堂的时间进行课程设计、搜集资料、撰写教案、做PPT。因此,课堂上教师表现出来的良好效果无不是其背后辛勤付出的结果。好教师就是一个活生生的范本,他的课堂行为是学生能够直接感知的,也是对学生影响最为直接的。主讲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語言生动,讲解透彻,在课堂讨论中,能够精准点评,广征博引,循循善诱,批改作业详细精到,辅导答疑不厌其烦。这样的教师一定深受学生喜爱,是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进而言之,专业课教师如何对待教学、如何对待学生,无时无刻不受到学生的关注,并影响学生。教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等细节,都可能给学生留下好或不好的印象,都会影响对未来公民的塑造。以身示范,行胜于言,在行动面前,任何言论都是苍白的,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教师课堂行为在无声地影响着学生。比如,一个教师无论酷暑寒冬,从不缺课,总是提前来到教室,这是对敬业精神的坚守。教师课前准备充分,讲授精彩,课堂效果好,这是在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教师时刻关心班上的每一位学生,无论好生、差生,男生、女生,无论家庭背景,等等,这是在培养学生的平等观。教师以热心、细心、耐心、爱心对待班上的每一位学生,是在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是在传授博爱、大爱的精神。教师注重挖掘教学内容中的真善美元素,以充满激情的讲述,是在向学生传递乐观向上、与人为善、待人以诚等人文情怀。
总之,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也是全员育人的重要体现。我们要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度,全面把握课程思政的三个维度。“内容思政”是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没有结合专业课内容的思政教育只能是空洞的说教,甚至出现生搬硬套、两张皮等问题,或形成画蛇添足、狗尾续貂等现象,从而使思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实践思政”是课程思政的重要方式,是巩固“内容思政”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遵循“知行合一”这一人才培养规律的体现。“行为思政”是课程思政的重要保障,教师的职业道德与水平,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及其为课堂教学付出的大量辛勤劳动,为学生树立了榜样,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正面影响,反之必然产生负面效应。 “内容思政”“实践思政”“行为思政”三个维度相互补充,缺一不可,构成课程思政的完整体系。这样一个体系与思政课程相互呼应,相得益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 许良英,等,编译.爱因斯坦文集:增补本:第三卷[M].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9:88-89.
[3] 中央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2:133.
[4] 王守仁.传习录[M]//王晓昕,赵平略点校.王阳明集[M].北京:中华书局,2016:4.
[5] 陶行知.行是知之始[M]. 见董宝良主编. 陶行知教育名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28.
[责任编辑:陈立民]
彭南生,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