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雄, 赵长林
(西南林业大学 生物多样性保护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4)
天麻(GastrodiaelataBlume)又名赤箭、定风草、独摇芝,为兰科天麻属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天麻无根和叶的分化,无法通过光合作用积累有机物,也不能直接从土壤及环境中吸收营养用于生长发育,只能依靠块茎消解侵入其中的蜜环菌菌丝获得营养物质[1-2]。云南是天麻主产区,在昭通市、大理州、丽江市、楚雄州和保山市共32县均有种植,其中以质优物美的昭通“小草坝乌天麻”享誉海内外,年栽培面积和总产量都居全国前列。昭通市是云南省天麻的原始产区,已有半个世纪,素有“乌天麻之乡”之称。
本文拟分析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小草坝地区乌天麻新旧菌材水分、总蛋白质与可溶性蛋白3种主要成分变化,明确新旧菌材3种主要成分的变化趋势,揭示乌天麻主要吸收成分,进而为后期菌材二次利用、变废为宝提供参考依据。
来自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小草坝地区天麻主产区青冈(CyclobalanopsisglaucaThunb.Oerst)新菌材(未用于栽培天麻)和旧菌材(栽培天麻之后),均选取直径为以下4种规格的新旧菌材: A: 12~20 cm,B: 9~12 cm,C: 6~9 cm,D: 4~6 cm,供实验室备用。
研究选取天麻新旧菌材各4种规格的样品,每种规格设3组平行实验,水分测定方法参照 GB 02677.2—1993 进行。总蛋白含量测定采用凯氏定氮法参照GB/T 6432—1994进行,可溶性蛋白含量考马斯亮蓝法参照文献[3]进行测定。
以上所有测定均重复3次,取平均值。
数据处理和分析采用SPSS 26.0软件和Excel 2010。
由变异系数分析(表1和表2),可知新菌材(0.60%~2.30%)与旧菌材(0.71%~2.00%)相比,前者水分含量的变异系数大于后者,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水分含量在旧菌材之间变异程度小。
表1 新菌材水分、总蛋白、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结果
表2 旧菌材水分、总蛋白、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结果
通过新旧菌材对比分析(图1),结果表明:新菌材比旧菌材水分含量随规格变化趋势弱,但结果表现的趋势均为下降。同一规格菌材使用前水分含量略高于使用后且差异明显,4种规格的菌材水分含量变化区间为 0.16%~1.50%。
注:同一菌材的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下同。图1 新旧菌材不同规格水分含量折线图
对天麻新旧菌材的水分含量进行0.05水平下的显著性差异分析,结果表明新旧菌材组间的P>0.05,表明水分含量在新旧菌材之间差异不显著。
对新旧菌材总蛋白质含量进行变异系数分析(表1、表2)。新菌材 (1.82%~4.73%)与旧菌材(0.64%~7.60%) 相比,前者总蛋白含量的变异系数小于后者,由此可以说明,总蛋白含量在新菌材之间变异程度小。
图2结果表明:菌材使用前总蛋白含量先增长后下降,但总体呈增长趋向,而菌材使用后总蛋白含量先增长后下降随后增长,但总体呈下降趋向,旧菌材较新菌材总蛋白含量随规格变化起伏较大,结果表现的趋势不一致。同一规格菌材使用前总蛋白含量明显高于使用后且差异显著,总蛋白含量变化区间为 0.55%~1.74%。
图2 新旧菌材不同规格总蛋白含量折线图
对天麻新旧菌材的总蛋白含量进行0.05水平下的显著性差异分析,新旧菌材组间的P<0.05,表明总蛋白含量在新旧菌材之间差异显著。
对新旧菌材可溶性蛋白含量进行变异系数分析(表1和表2)。新菌材 (0.90%~3.21%)与旧菌材(4.33%~8.76%)相比,前者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异系数小于后者,由此可以说明,可溶性蛋白含量在新菌材之间变异程度小。
采用考马斯亮蓝法绘制蛋白质标准曲线 (图3)。在线性浓度范围内,求出回归方程为:新菌材y = 4.8227x + 0.0801 (R2= 0.9997),旧菌材y = 4.7826x + 0.079 (R2= 0.9925),根据标准曲线回归方程求出蛋白质的含量。经换算后可知新菌材可溶性蛋白含量最大值为11.20 μg/g,而旧菌材可溶性蛋白含量最大值仅为0.75 μg/g,两者差异显著。
图3 新菌材(A)、旧菌材(B)蛋白质含量-吸光值标准曲线
通过折线图 (图4)可知,新菌材较旧菌材可溶性蛋白含量随规格变化起伏较大,但结果表现的趋势均为下降。同一规格菌材使用前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高于使用后,且差异较大,两者含量差值最大约24倍。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区间为8.70~10.66 μg/g。
图4 新旧菌材不同规格可溶性蛋白含量折线图
对天麻新旧菌材的可溶性蛋白含量进行0.05水平下的显著性差异分析,结果为新旧菌材组间的P<0.05,表明可溶性蛋白含量在新旧菌材之间差异显著性。
试验研究了新旧菌材分别在4种不同规格下水分、总蛋白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旧菌材的水分、总蛋白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低于新菌材,且可溶性蛋白含量在菌材使用前后差异最为显著。水分、蛋白质以及可溶性蛋白是真菌生长过程中重要的营养来源,同时也是衡量天麻菌材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4];因此研究菌材被蜜环菌吸收前后三者含量的变化有助于废弃菌材的再利用,进而为其二次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冯小飞[5]等人研究发现,在废弃菌材中添加30%玉米芯时可使香菇、黑木耳和平菇的菌丝体生长速率和子实体产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进而证明废弃菌材在栽培食用菌中具有可行性。本研究揭示旧菌材的水分、总蛋白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差异很大,表明乌天麻吸收成分多少不同,因此根据栽培食用菌吸收成分特性,可在废弃菌材基础上补充相关辅料开展香菇、黑木耳和平菇栽培,推动产业发展。
天麻是我国特有的名贵中药材,也是我国近年发展迅速的中药大品种之一,同时也是云南大健康产业的品牌之一,因其对气候、土壤、真菌等环境有特殊要求,故在云南省以昭通市彝良县境内为主要种植地[6]。乌天麻种植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材料,彝良县麻农经过近40年的大面积栽培,该县境内已无自给天麻新菌材可供使用,因此需要从外地购买和运入,但该地区隶属乌蒙山系,道路崎岖难行、山高路远,因此菌材供给成为麻农的苦恼,也是产业发展的瓶颈,同时废弃菌材堆积如山、无人问津、变成病害源头,所以将废弃菌材再次利用可谓是一条新的出路,从而形成变废为宝、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循环种植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