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大揭秘:南方摄影记者怎么跑完“冰雪马拉松”

2022-06-22 07:24倪雁强
传媒评论 2022年3期
关键词:谷爱凌摄影记者冬奥

文_倪雁强

从2022年1月30日抵达北京到2月20日冬奥会闭幕,22天无间断,早6晚12,现场直击40余场精彩赛事,数不过来的训练和发布会,还有载入史册的开闭幕式……我的首次冬季奥运会之旅,像极了一场冰雪里的马拉松。作为浙江省内唯一的注册摄影记者,我在现场见证了中国军团9块冬奥金牌里的8个高光时刻。

器材和身材,都要精打细算

本届冬奥会赛事分布在北京、张家口、延庆三个赛区,赛事高频时段需要高效的“时间管理”能力,搭乘高铁一日两城间反复来回也是常态。尤其是张家口和延庆赛区,有不少户外雪地赛场需要穿戴雪爪等装备,极寒天气下衣着臃肿,行动力颇为受限。因此备战冬奥时,我挑选设备的准则是轻量化和稳定性。

冰雪项目节奏快,不同焦段场景随时切换。冬奥会期间,我主要使用1台R6(680g)和1台R3机身(1015g),小巧的R6配备了推出不久的RF14-35mm F4(540g)广角镜头,性能更优的R3在室内外不同场景替换搭配RF400mm F2.8(2890g)长焦定焦镜头和RF100-500mm F5.6-7.1(1370g)变焦镜头。按照2机2镜的配置,我把摄影器材的总重量控制在6公斤以内。

冬奥会冰雪项目赛程密集,对比之前我在浙江参与的体育赛事报道,这次的挑战需要记者拥有更多的体能储备以及应对极端严寒天气的物资装备保证。早在去年8月末,我就开启了对自己心肺和力量的专门训练,一周5天,每次约1000大卡消耗的训练,让我对高强度的冬奥报道所需的专注和体力有了信心。

摄影讲究角度,一般来说更近更正更低,更易拍到身临其境的影像作品。如短道速滑冲线点和花样滑冰的裁判席方向,都是这些项目的“最佳摄影位置”。作为地方新闻媒体派出的摄影“独苗”,要拍到决胜瞬间,就必须占得“收成稳定”的好位置。

2月5日,短道速滑混合团体2000米接力决赛中,武大靖以0.016秒的优势率先冲过终点,斩获本届冬奥会中国代表团首金

在奥运场馆里,IOPP(国际奥林匹克摄影队)拥有较多的固定摄影位置和看台位置的预留权利,而部分场馆FOP(场地摄影位置)的摇号,也更倾向对“国字号”和专业类媒体提供优先选择权。因此,为了得到较好的看台摄影位或者一些采用“先到先得”原则发放的FOP,“时间换空间”成了摄影记者们赛前争夺的主要方式。特别是记者人数最多的中、日、韩三国,都很关注花滑和短道速滑类的热门夺金点,这些时候如果再叠加同时间段开始的其他热门比赛,就要做极致的“时间管理”。

因此,每晚完成工作发布稿件后,通过登录my-Info系统查询OIS(奥林匹克信息服务)提供的赛时信息,定制次日、甚至之后几日的拍摄计划,对每个摄影记者而言尤为必要。随着比赛进入中后段,很多重点关注的运动员训练和出场的时间都要依据最新的赛况或抽签情况而定,同时结合只在场馆内摄影工作台限量领取的场地时间表查看,双重核实相关信息,才能定制出精准的“赶场”行程安排。

如2月8日上午,首钢大跳台的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10:00开始)和首都体育馆的花样滑冰男单短节目(9:15-13:30)同时段开赛。前者是备受关注的中国队选手谷爱凌的首金赛事,而后者是传奇选手羽生结弦的北京冬奥会首秀。但两个场地相隔约20公里,加上冬奥闭环管理必须留足的安检等程序,绝大部分记者只能默认选择其中一项拍摄。我通过my Info系统的查询,发现羽生结弦的短节目抽签结果为第21个出场,属于比较靠后。那天,一拍摄完谷爱凌超常发挥的第三跳,我立马就乘坐上了提前一天预约好的出租车赶赴首体,途中完成了相关发稿。一路疾走,拎着相机走进首都体育馆时,广播里传来“Yuzuru Hanyu(羽生结弦)”的热身报幕。那一刻,通过精细的案头调查,我将理论上存在的“时间差”得以在现实中兑现。

2月8日,首都体育馆,花样滑冰男单短节目比赛,羽生结弦在一曲《引子与回旋随想曲》中完成他的北京冬奥首赛

冰雪赛场,中外记者各显神通

从报名阶段开始,我就知道,顺利完成冬奥报道的关键,在于克服寒冷。

作为江南水乡长大的南方人,再充分的预想,也抵不住真实的严寒长时间侵袭。以2月4日20时的冬奥会开幕式为例,为了得到居中的好机位,我下午1时多就在鸟巢摄影看台“占座”,直到完成天目新闻、浙江新闻等平台的内容分发,并在现场整理完次日报纸版面供图,离开时已是晚上11时。这段时间,寒意随着日落后的西北风逐渐渗透进来,除了在腿部贴上记者包里的一张暖宝宝外,就再没有热量来源。在看台席上,3块从主媒体中心带来的燕麦棒和一瓶矿泉水,成了“大战”前最朴素的晚餐。在我周围并肩作战的,是同样冻得牙齿打颤的外国同行。在寒冷的等待时刻,大家手脚并用地交流逗趣,交换着冻干咖啡和面包卤蛋,结下了难得的“战地”友谊。20时许,开幕式音乐一起,所有人都“燃”了起来,瞬间把全部注意力投入到这场精彩的盛会中。

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百年奥运史上从未有过的“微火”版火炬冉冉升起

但从之后在张家口赛区的采访经历看,就程度而言,开幕式低温给的仅仅是一个“下马威”。2月13日,原是中国队选手谷爱凌首次亮相张家口赛区的日子。清晨6时,我便搭上第一班高铁到达太子城站,再经一系列大巴的换乘,映入眼帘的是从未见过的高原(赛场海拔2000米)雪景。

而我身旁的赛道上,也不时闪过背负相机、手握雪杖、脚踩雪板飞驰而过的高山滑雪摄影记者。听说为了记录下更多的精彩瞬间,这些记者需要经过数月的训练才能拿到ISIA七级(点杖回转)技术水平认证。而今年冬奥的雪道上,这些英姿飒爽的身影里多了一些中国面孔。和赛场上拼搏的中国健儿一样,我国新华社的摄影记者们一改“中国没有滑雪记者”的历史,在高山滑雪摄影领域同样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初来乍到的我也因此热情高昂,一到场地就换上提前准备的雪爪,花了半个小时靠着日本读卖新闻的同行带的一根雪杖,两人冒着风雪,一起连拉带爬地到了赛道中段的一处高山摄影位。刚安顿就位,准备进入拍摄模式,就有不好的预感,先是用于发稿的电脑因为极寒无法开机,然后随身背着的主力机R3的屏幕被降雪牢牢冻结,开机后取景器也无法显示,只能盲拍。而当我还未来得及取出备机,手机就收到因为风雪赛事延后2小时的通知。还没等细问,它也因为寒冷自动关机。新闻摄影有时就是这样,一张好照片背后一定有很多功课;但没有照片的时候,或许也曾经历过一场奋不顾身的“战斗”。

如此情形,我和日本同行决定回到场馆新闻中心看看情况。由于积雪厚度迅速加深,在杭州购买的雪爪显得深度不够,下山路上几次在山坡上滑到。最终,满头大汗走进场馆新闻工作间,我们就看到黑板上已经张贴出当日全部比赛取消的消息。空手而回的路上,汗水和呼气已经凝成冰珠挂在了口罩和帽檐上,而这段与雪地初见的记忆,为之后的采访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2月13日,张家口赛区下起鹅毛大雪,由于能见度较低,当天赛事全部取消,刚上山的记者们只能悻悻而归

零下27摄氏度,我拍到谷爱凌创造历史

再次回到零下27摄氏度的张家口赛区,是2月15日的自由式滑雪女子坡面障碍技巧决赛。有过之前的经历,在装备的稳定性上作了总结,这一次我在背包和羽绒衣内侧空隙各处贴了超过10片“暖宝宝”,这既能保持体温,更能保证手机和备用电池等设备不因低温而“罢工”。我计划拍摄的谷爱凌选手的赛事都在上午,设备上有做“减法”的空间,在画质差异不大的情况下,用轻便的超远摄变焦镜头替换下体积巨大的定焦“大炮”,如此便可把整机和镜头一同放入背包,以保证使用前不失温异常。

在拍摄自由式滑雪项目时,最难的就是把冲天一跃的瞬间快速对焦定格。从绝对速度上看,由于冰雪项目摩擦力更小,运动员的移动速度往往快过夏季奥运会的“百米大战”。赛前,我都会提早在实地观察运动员们的热身训练,因此虽然拿的是视野极窄的超长焦镜头,但对于腾空时间和落点位置,都基本有数,提高了一定的“成片率”。比赛期间,运动员从赛道出发点到出现在我镜头内的可见范围,有一段持续数秒的视角盲区,需要精神高度集中举着相机,通过取景器凝望着随时可能出现运动员身影的跳台。在极寒天气里,即使仅仅两三分钟的等待,也足够让我冻得手指麻木,有几次是靠手腕用力,硬压着手指按下快门。而一整场比赛下来,由于雪地的反光非常强烈,戴上墨镜又会影响对曝光程度的准确把握,眼睛长时间直接盯着天空或雪道,几次出现流泪和红肿的“雪盲”症状。特别是回到室内,时常眼前一片黑,几次出现短暂的视力障碍。但能在现场亲历,中国队选手谷爱凌在第二跳发挥失误的情况下,顶住压力,最终完美逆袭的精彩瞬间,我觉得,之前所有的准备都是值得的。

2月18日,自由式滑雪女子U型场地技巧决赛中,谷爱凌提前一轮锁定冠军

而在2月18日上午的女子U型场地技巧决赛上,有了雪地经验的我已经驾轻就熟。按规则,自由滑雪类的比赛每场有十余位选手按排名依次轮流下山。每轮比赛前段相对低分选手的出场时间里,我都有约10分钟时间整理并发回上一轮精选照片。另外,相比于资格赛时穿着雪爪登雪山,妄想“会当凌绝顶”的雄心,我选择在地势更低的终点位置,既可以记录到比赛中运动员腾空飞跃,也能兼顾到运动员接受采访和颁发吉祥物的精彩瞬间。

这一次,我镜头里的谷爱凌也彰显出了她优势项目里的绝对统治力——提早一轮锁定冬奥金牌。算上2月8日在首钢大跳台项目的夺冠,我很幸运能在现场,全程记录下这位18岁中国姑娘成为冬奥会历史上第一个在三个不同的自由式滑雪项目中都获得奖牌的雪上传奇。

2月20日,花样滑冰表演赛结尾,中外运动员返场一起与“冰墩墩”嬉戏拥抱

冬奥之旅,见证更从容的中国面孔

2月20日下午2时,首都体育馆里花样滑冰表演赛进入尾声,中外运动员返场一起与“冰墩墩”嬉戏拥抱。这样温暖的场景,让摄影席上的我也为北京冬奥给世界带来的相聚连结而骄傲。作为摄影记者,冬奥会是我职业追求的梦想之境。而这个冬天,我不光成为中国冰雪军团创造冬奥历史最佳战绩的见证人,更重要的是,在这场盛会上亲身感受到中外记者、运动员以及工作人员的交流、合作和融通。闭幕式最后一幕,“友谊长存”的真诚祝愿,便是更加从容自信的中国面孔,留给世界的最好印证。

猜你喜欢
谷爱凌摄影记者冬奥
谷爱凌:“自信是可以学来的”
冬奥进行时
我们的冬奥
喜迎冬奥
卧底各个群怎么讨论谷爱凌,“中午吃什么”群亮了
冬奥颁奖仪式
悦住冬奥村,保障展新观
与人为善的喜鹊
滑雪世界冠军也是学霸
郑治国:穿越新中国核弹爆炸中心的摄影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