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好用活”新闻通稿
——全媒体时代党报新媒体编辑处理新闻通稿的思考

2022-06-22 07:24吴盈秋
传媒评论 2022年3期
关键词:客户端浙江

文_吴盈秋

在重大公共事件中,政府新闻发布会工作是做好新闻宣传及舆论引导工作的关键环节,担负着信息发布、科普知识、动员社会等重要使命,而新闻通稿的发布也已成惯例。在新闻通稿被广泛运用的今天,编辑不仅需要“用好”通稿,而且还要“用活”通稿。尊重通稿的新闻价值,善用通稿提供的线索,以此为挖掘新闻的定位或起点,确定深度发掘、内涵阐发、个性表达的路径,从而进行“媒体再造”,为读者呈现“色香味俱全”的报道。在全媒体时代,作为党报的新媒体编辑该如何正确处理此类新闻通稿?是直接将通稿变成新闻稿发布出去吗?答案当然是“不”!

事实上,一个称职的负责任的编辑,对于新闻通稿的处理绝非简单的“搬运”。倘若编辑只会照搬照抄,非但不能形成较好的传播效果,甚至还可能造成新闻同质化的不良影响。那么,编辑该如何发掘通稿提供的线索,从中找准角度提炼要点,从而扩大新闻影响力呢?

增强把关意识 找准新闻要点

处理新闻通稿的第一步,就是要核实新闻通稿的真实性,这也是对编辑的基本要求。众所周知,真实是新闻的本质,编辑作为新闻发布的“把关人”,必须严格审核通稿,避免出现差错。作为一名新闻编辑,万万不能觉得是来自政府部门的通稿就盲目迷信权威,简单处理。新闻通稿内容是否与事实相符,措辞是否恰当,发布出去将产生怎样的社会反响,能否起到预期效果,这些都是编辑需要考虑的重点。

第二步,就是从新闻通稿中找准报道角度,深度挖掘要点和亮点。在同源信息的前提下,透过独到的眼光,从通稿的一字一句中发现不曾被他人注意到的新闻要素,根据媒体自身定位以及传播特性,打造契合其传播规律的产品,从而探索出一片与众不同的新闻天地。这就要求编辑具备敏锐的新闻探知能力和强烈的新闻敏感性,对于新闻价值的判断力以及思维的发散和逻辑能力。

“疫情就是大考”。截至2022年3月6日18时,浙江已经举行了104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值班编辑在拿到新闻通稿后,首先要核实通稿中涉及的人名、职务、数字、时间、地点等重要信息。倘若对不上,便立刻联系前方参会记者,再次询问确定,直到核实无误后才能发布。这也是还原真相、维护公信力的表现之一。在编发疫情新闻发布会通稿时,编辑一般采取滚动播发的方式,实时更新发布会现场最新消息。每一次更新,编辑都会把要点提炼出来,放在文章最开头,方便读者阅读,对重点要点一目了然。同时,新闻发布会标题也会及时更新,选取读者最关心的点,以此吸引读者目光,增强传播效应。当发布会宣布重磅消息时,编辑需要迅速反应、组织语言,拟好标题和资讯摘要,在浙江新闻客户端实时推送。这需要编辑有冷静的头脑、灵活的判断力、娴熟掌握采编后台的操作技巧以及扎实的文字功底。

3月6日浙江召开的第一百零四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编辑提炼出“收国际快递需要注意什么?”“如何做好个人防护?”两大要点,整合成滚动稿件《收国际快递需要注意什么?如何做好个人防护?发布会问答实录来了》。这两个看点和读者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读者最关心的问题。稿子一经发布,短时间内就被数十家媒体转载,获得了超过34万次的点击量。严肃的通稿经过整合提炼,变得“接地气”“有温度”,贴近了读者生活,对做好疫情防控的新闻宣传及舆论引导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提高发稿时效 协调各方合作

时效性是新闻的重要特征,如果错失了最佳发布时间,新闻也就失去了一大半的吸引力。在媒体竞争激烈的今天,新闻发布的速度尤其重要,只有在新闻发生后,快速完成新闻稿并将其发布出去,才会有更多人关注,新闻的价值才会更高。以最快的速度把新闻推送给读者,是媒体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一招。

近年来,随着5G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步入全媒体时代后,新闻通稿的呈现形式不再仅仅局限于文字和图片,还有现场视频和音频。这对编辑来说是一项新的挑战,不仅需要有编辑功底,还需要具备卓越的协调组织能力。面对程序复杂、内容繁多的新闻发布会,编辑应当提前与前方记者沟通,掌握更多相关消息,做好充分准备,利于之后的发稿统筹安排。另外,编辑还要协调好团队分工。举个例子,有专人对接前方记者的文字消息,有专人紧盯发布会直播的进程,有专人处理前方传来的图片和视频……多条线路同时作业,做到井井有条、稳中有序,平稳推进稿件的滚动发布。

2022年1月14日上午10时,浙江省两会新闻发布会在杭州举行。在发布会开始之前,发布会现场直播视频已经建在浙江新闻客户端头条频道待审平台。等到上午10时,发布会视频画面出现,确认视频信号正常后,客户端准点发布直播稿件并推送。即时推送的效果较好,本次直播获得了超过30万的点击量,由此可窥见速度的重要性。同时,在新闻发布会开始之前,客户端编辑已经建好本次发布会的微信工作群,群内有文字记者、摄影记者、摄像记者等。发布会开始后,前方记者在群内共享发布会重要消息,编辑即时对接,整理前方记者传来的材料。建立微信工作群,一方面能够解决沟通不畅的问题,也打破了不同部门之间的壁垒,让联系更加紧密,实现采编双向互动。该滚动稿件《2022浙江省“两会”来了!今年有这些安排》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实时更新发布会现场内容,获得了不错的反响,统计显示该稿件的点击量远超30万次。

以圆形扩散式打破距离,浙江新闻客户端以其向心力凝聚力专注力,发挥了最佳团队效应。协调各方力量,创造良好的团队氛围,其核心内涵就是互助共赢、协作创新。媒体融合时代,让采编队伍的每一个个体都充分沟通交流,让编辑与记者更加灵活及时地进行指导与工作部署,这样的合作方式跑赢了速度,保证了质量,也让浙江新闻客户端在同行中遥遥领先,保持着先进性和独特性。

创新报道形式 贴近读者生活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对新闻采编和报道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对新闻工作者在采编和报道模式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新闻报道,叙事形式较为单一,一般就是文字搭配新闻图片。然而,在全媒体时代,伴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催生的报道叙事方法更为丰富,在表现形式上更加丰富多彩。除了文字和图片,现场视频、音频、海报可以更加真实立体地还原新闻现场,形成多元叙事结构。利用新兴媒体补充、调和传统媒体的短板,深入受众内心,提升新闻的传播效果,增强受众的视觉、听觉体验。

浙江新闻客户端的新闻报道对象是所有受众,因此在内容上要尽可能“亲民”,秉持贴近读者的原则,在新闻报道上注入更多的温暖,增强读者的情感共鸣,并积极带动大家去思考,传递正能量。编辑可以充分利用全媒体高速传播的特点,传播最新资讯,抓住读者关注的焦点,体现新闻价值。杭州亚运脚步将近,从亚运会场馆建设进程,到亚运会筹备情况,以及亚运会衍生的周边产品,都是关注度非常高的话题。浙江新闻客户端依托全媒体平台有效地将新闻资源优化整合,提高新闻资源的利用率,通过内容重整和报道创新,推出了一系列策划报道,向大家发出杭州亚运之约。今年2月21日,杭州亚运会迎来倒计时200天。在此之际,浙江新闻客户端编辑通过深度发掘,重新整合,推出杭州亚运会倒计时200天特别策划——《回顾“浙”些激动人心的亚运记忆》《“江南忆”接棒!杭州亚运会,看我们的了!》。两个策划的形式都是视频,风格清新贴近读者,一经发布就在朋友圈“刷屏”了,收获了大批读者的喜爱和点赞,为杭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积极造势。此类二次深度加工的创新之作,充分展示了编辑的功底。

“全媒体+”背景下,新闻采编与报道形式发生了巨大转变,作为新媒体编辑应该用不同的表现手段将事件真相有效还原,把握舆论的正确导向,打破信息传播的局限性。近期,浙江新闻客户端推出了“Hello,Sports浙江”短视频栏目,从生活在浙江的外籍友人视角出发,展现浙江各地群众对杭州亚运会的热切期盼,展示出立体、全面的“浙运”图景,呈现中外体育精神的融合迸发。该系列策划缩短了新媒体与受众之间的时空距离,时效性更强,为读者提供了优质的“新闻套餐”。

猜你喜欢
客户端浙江
你的手机安装了多少个客户端
“人民网+客户端”推出数据新闻
——稳就业、惠民生,“数”读十年成绩单
“浙”十年:品读浙江文化 见证浙江变迁
Mother
Task 2
浙江开放大学:以开大特色探索学习型社会“浙江示范”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2020年浙江经信定下了这些目标
虚拟专用网络访问保护机制研究
新闻客户端差异化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