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约记者 黄依婷 □ 《民生周刊》记者 张兵
“既然选择了这一行,就要热爱它,做育种周期长、见效慢、效益低、风险大,一定要有情怀才有可能做好。”长江大学农学院教授李志新说,“农业是国之根本,种业又是农业的‘芯片’,作为高校教师,从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出发,需要努力把它做好!”
李志新认为,品种选育重在材料创新和方式方法创新,应该整合高校、企业和政府三方资源,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从利润中抽取资金投入到科研中去,力求达到共赢局面。
从零开始,选育水稻新品种有多难?14年,这是长江大学农学院教授李志新给出的答案。
李志新前后耗时14 年,陆续选育成国审中稻新品种“春两优长70”和“春9两优70”,增产超过5%,这意味着,新品种与一般品种相比,在产量上有了明显增长,实现了质的提升。
上述两个新品种都是国审中稻品种,与省审品种相比,其种植条件突破省内气温、光照时长和降水等气候因素的限制,种植区域延展到除武陵山区外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除此之外,新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优、抗倒伏能力强等突出特点。
“水稻新品种研发的关键在于增产。”据李志新介绍,水稻新品种选育成功的背后,是李志新“摸着石头过河”的艰难。
刚开始回到长江大学从事水稻遗传育种研究工作时,李志新没有团队、没有经费、没有条件,也没有育种材料。其中,育种材料缺乏的问题最为突出,曾经的困难,几度让李志新难以坚持下去。
“育种是一个一脉相承的工作,自己摸索需要很长的时间。”为了大量收集育种材料,李志新跑遍湖南、湖北、广东、四川等地,诸多稻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而这只是水稻育种的第一步。复合杂交、选择、观察,李志新需要花费近6年的时间才能选择出一个相对稳定的恢复系品种。
恢复系品种选定后,李志新开始了枯燥且漫长的配组阶段。作为不育系配制杂交种时的父本,恢复系需要和大量、不同的不育系进行配组,以找到产量更高、抗倒伏能力更强、质量更优的组合。
在这个过程中,李志新先后配组700余个组合,分批次将其播种至试验田,根据生长情况和产出情况初步确定哪些组合能用、哪些组合失败,然后再对表现较好的组合进行大范围制种、大范围观察。每次配组、播种、观察,都需等待两年以上。
水稻种植对天气和季节的依赖性很强,寻常教师的暑假对于李志新来说反而是一年中最繁忙的时段。每年7至9月夏季最热的时候,他整日穿梭在稻田里,进行着观察、杂交和选种工作。炎炎夏日,太阳高照,汗水浸透他的衣衫,裤腿泥点斑驳。
“我家孩子看到我回家老是一身的泥就烦。”李志新无奈地笑了笑。
一顶草帽,一双胶鞋,李志新陪着水稻,从小小的一粒种子成长为沉甸甸的稻穗。14年,5000多个日夜,李志新投身于水稻育种研发,像只候鸟一般—夏天扎根湖北,冬天飞往海南。
李志新的微信朋友圈,仅放了一张他的个人照片,顶着大太阳,李志新站在稻田田间小埂边,衣着短袖,一身黝黑,皮带外扎,皱巴巴的裤子,典型湖北老农的气质,他身后是一大片水稻田,沉甸甸的稻子笑弯了腰。
在李志新看来,教师的第一要务是人才培养,他的水稻育种之路也是从人才培养开始的。
2007年,李志新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博士毕业,受邀回到本科院校长江大学任教水稻遗传育种的相关课程,这对博士研究方向为小麦分子生物学的李志新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那时的长江大学水稻遗传育种师资出现断层,没有授课老师,李志新从北京回到荆州后挑起了这根大梁。
第一次站上三尺讲台,看着学生们求知若渴的眼神,李志新只觉肩上的担子无比沉重。因为缺乏实践经验,他只能以课本为蓝图,参考其他老师的教学方式,边学边讲。
“讲课的内容无法展开,局限于课本,心里不踏实。”李志新苦笑着说。
为了积累实践经验,不辱教师使命,李志新闷头搞起了水稻遗传育种研究。好在,虽然小麦分子生物学和水稻遗传育种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研究方向,但基本的研究方法是相通的。李志新在本科阶段打下的坚实基础上,结合硕士期间学习的作物遗传育种知识,从零开始研究起了水稻育种。
李志新
14 年的研究长路,李志新遇到了很多困难,而他从教学中获取的新的发现和体会成为促使他继续科研的推动力。他说:“脱离了人才培养,当科研看不到尽头的时候,很容易就放弃。”
跨过一座又一座大山,李志新的科研成果不断丰厚,授课的底气也更充足了。他开始在课上结合现实背景、讲述实践经历,和学生们分享自己在田间地头的故事。
“老李平时很随和,但有时候又很有原则,他很节俭,但对要添置的试验所需却出手阔绰。”李志新的研究生张帅说。
平日里,带去试验田做标记的塑料牌,李志新会反复提醒学生要回收,“不能留在地里,会污染环境”。每年20多万元的研究经费,每一分都花在刀刃上,但为了不让学生做简单重复的工作,李志新会请四五名工人来插秧,每人每天200元的工钱。
看着越来越少从事专门农业工作的学生们,李志新常想—新时代的农民在哪里?他认为,培养综合型农业人才是高校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下一个突破点。
区别于农场大规模种植水稻的机械化、流水线作业,高校水稻育种过程中进行的是单位样本量小、品种组合多的精细化、小区域研究,它对研究方式方法的要求更高。李志新提倡学类融合,鼓励学生多接触人工智能、计算机、机械工程等专业的知识,以“农学+”模式解决农业的实际问题,促进农业发展。
“新时代的农人要懂农业,懂农民的需求,对农村产业的发展有了解,不仅要有相应的技术,也要对农业有情怀。”对于许多投身于农业的学生,李志新充满着希冀。
水稻作为我国的第一粮食作物,其育种水平对我国种业安全影响重大,关系到老百姓能不能吃饱饭、吃好饭。
就水稻育种来说,李志新认为,高校、企业和政府扮演着各自的角色,三方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高校在水稻育种过程中的功能被淡化了。”李志新分析说,从宏观层面上讲,目前我国水稻育种存在“经费不多但浪费严重,力量分散、集中度不够”的问题。具体而言,高校对水稻育种的贡献未能完全奏效,其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水稻育种专项科研经费不足,二是人才培养缺乏长效机制,三是对市场需求的把握有限。
目前,我国水稻育种专项资金分配失衡,更多地流向种业公司,而高校的水稻育种研发经费主要来源于合作企业的资助、其他获批项目的结余经费和科研成果转化收入。
但是,基于我国小微企业较多的国情,许多小微种业公司缺乏长远目光,通常会出于经济效益的考虑,专项资金并不完全用于科研创新,浪费非常严重。同时,虽然不断有新品种被转化,但因为管理体制、地方保护主义、企业宣传、农民接受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一般品种占据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真正受市场欢迎的好品种并不多,导致企业“收益难”,从而加剧了专项资金挪作他用的情况。
“品种选育重在材料创新和方式方法创新。高校创新有余,但对市场了解不足;企业对市场需求的把握很准,但创新能力有限。”在李志新看来,高校有企业没有的两大核心优势—人才优势和创新优势。他认为,与一般的种业公司相比,高校更能持续、不间断地坚持水稻育种,开展更精细的水稻新品种研发工作,其对水稻育种所发挥的效能具有不可替代性。
为了解决我国水稻新品种选育的现存问题,筑牢我国种业安全屏障,李志新向《民生周刊》记者建议,应该整合高校、企业和政府三方资源,由政府引导,把高校的创新力和企业的市场洞察力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双方紧密合作,将其育种血脉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此外,政府还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从利润中抽取资金投入到科研中去,力求达到共赢局面。”李志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