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来自一个愿望:要是能变成猫就好了。猫卧在台阶上、卧在草丛里,那么慵懒、自由、惹人怜爱、无忧无虑。
当我这样想象猫时,正是认为猫和人类有着相似的感情、相似的意识,只是它处在人类的幼年。事实上,我们最早接触到的关于世界的想象,正是那些小动物们的故事,是三只小猪盖房子,是乌龟和兔子赛跑,是舒克与贝塔。越接近人类的动物,我们越报以人类的热情和喜爱,把它们当作我们的一份子。照顾和喂养动物是童年道德教育的一部分,而无故虐杀动物的小孩,人们认为是一种残忍心性的最初体现,一些在后来得到矫正,一些则在成人的世界以另一些形式上演。
想象变成猫,就像是回到幼年期,得到保护和照顾,而且是永久的、无条件的,猫永远不会变成成人。在另一些情况下,则是无法承担作为人的重负。小说开始于环境突變、高科技、低生活。穷人变成富人家的宠物,主动让渡作为人的权利,以取得基本生存的自由。
主人公失去了他的妻子,他在底层的生活看不到任何希望。出于朴素的愿望:他想要有个家,有一个能散步在阳光下的简单的生活。他把自己变成了猫,在别人的家中得到生活的幻觉。可是,这种幻觉是短暂的。当猫的身体可以被人利用,人的身体也可以被另一个人利用,随着主人家为了延续生命和财产发生凶案,宠物的未来可想而知。失去主人,它们将失去自己的安乐窝,流落街头,甚至沦落到城市之外。从人的边缘,到中心的旁观者、寄生者,再到世界的边缘。人把自己当成动物,最后就真的成为了动物。
小说写作于2019年。以前以为,人变成动物是很难的——要么是奥维德神话里无所不能的神祇,要么是卡夫卡笔下严肃的审视,要么是科幻、Cult片里才有的怪奇想象。所以小说中关于人和动物转化的描述,还是非常传统的。现在发现,人变成动物是很简单的。或者说,当人被退行到为了基本的生存需要而受驱使时,他也就成了动物,而当他身体的存在变成他唯一的象征时,他在别人眼中也成了动物。
它之国度,它,是异化,是他者,是变形。另一方面,人和动物又是共同体。猫活不下去的地方,人也不能活;人不能活的地方,猫也很难活。猫的命运就是人的命运。因此,这篇创作谈与其说是在谈论这篇小说,不如说是一个关于生态的简短省思。
叶端,女,1992年生,浙江杭州人。复旦大学创意写作硕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现当代文学博士。作品散见于《文学港》《山西文学》《花城》《上海文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