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田
夜半,小智正与周公会面。有熟悉的“嘤嘤”声传来,他抬手便朝脸颊拍。揉揉发红的半边脸,小智翻腾出驱蚊扣、电蚊拍、喷雾剂……周公呀,敢问古人如何跟蚊子较量?
何以灭蚊?熏
“要说古人灭蚊第一招,一个字——‘熏!”周公拨弄着电蚊香脱口而出。
很久以前,人们以湿土虚掩燃烧的枯枝败叶,借用浓烟熏蚊。西周时熏蚊法得到规范:朝廷设置专职驱蚊官“翦氏”,念咒语的同时点燃有毒的莽草驱蚊。再往后以艾草和蒿草取代莽草,还搓成便于携带的防蚊绳,使用时点燃一端即可。可惜烟雾不分敌我,熏蚊的同时常常把使用者呛坏。
直到香炉现世,“熏蚊术”雅致不少,战国的玉琮熏炉、宋代的汝窑博山炉,个个精美且实用。赶逢端午,宋人收集浮萍,阴干后掺入雄黄,以纸缠绕制成有芯棒香。时至明清,蚊香里添入川芎、樟脑等,另有蚊香丸、蚊香粉华丽登场。那期间,有民谣《蚊烟》唱:“薄暮蚊雷震耳聋,火攻不用用烟攻。脚炉提起团团走,烧着清香路路通。”说的就是孩童提着香炉四处走,玩耍、熏蚊两不误。
漂亮蚊帐高高挂
“知道齐桓公喂蚊子的故事吗?”未等小智作答,周公接着补充,“他为什么喂蚊子并不重要,但他开启了‘翠纱之帱,就是绿纱材质的蚊帐哟。”原来,自打黄帝时嫘祖推广养蚕术,到春秋战国用蚕丝做蚊帐已不足为奇。古人生性浪漫,爱美的女子为蚊帐插兰花、茉莉,翩翩公子则挂上香囊之类的饰品。乐府诗《孔雀东南飞》有云,“红罗覆斗帐,四角垂香囊”,这蚊帐,怎个漂亮了得!不过,轻纱丝帛价格昂贵,彼时寻常百姓只能选用又沉又闷的麻布蚊帐。唐代大臣元稹被贬时感同身受,“蚊幌香汗湿轻纱,高卷蚊厨独卧斜。”本为躲蚊子进蚊帐,又因大汗淋漓将蚊帐卷起,一会儿“藏”一会儿“露”的,好番折腾!
“生物灭蚊大法”
周公背著手踱来踱去,“那位跟鬼斗智斗勇的蒲松龄嘛,对付蚊子有奇招。他在《驱蚊歌》中讲“安得蝙蝠满天生,一除毒族安群民'”
小智惊呼:“用蝙蝠除蚊!这也行?”
“估计不太好推广!”周公狡黠一笑,即介绍了另一种“生物灭蚊法”:水缸里铺上石头、盛上水,养些青蛙和蝌蚪。阴凉潮湿的环境惹得蚊子频繁光顾,成年的蚊子被青蛙吃掉,幼虫供蝌蚪饱腹··小智毫不留情地给予一击:“别低估了蚊子的智商,总有几个聪明的绕着飞。”
知识妙脆角
人类还曾以食蚊鱼防蚊,后来才发现它更喜食浮游动物、其他鱼类以及两栖动物的卵。大量投放食蚊鱼的水体,其他鱼类、蛙类等越来越少,水质越来越差!生物灭蚊,适可而止!
灯盏里的“黑科技”
“时蚊蚋之繁,倍于今夕,听其自啮,欲稍稍规避而不能……”周公捋捋胡子,念叨起清代李渔的《闲情偶寄》——那会儿的蚊子比今天多一倍,昔日含冤入狱、手脚被缚的人只能任其叮咬。
“古人就没啥灭蚊神器?”小智给自己带上一个驱蚊扣,深表同情。
“别跑偏,李渔强调苦中作乐罢了,其实我们古人聪明得很!”周公自豪地挺起胸脯。他说,借鉴“蚊虫喜光”以及“热气流上升”原理,明代即研究出“吸蚊灯”。其灯身细长如葫芦,侧面开有类似喇叭口的小窗。点燃灯芯,蚊子被灯光吸引和热气流牵绊从小窗而入,灯内含氧量同比骤降。蚊子下场明确:要么烧死,要么闷死……
“向光飞的不止蚊子,还有大飞蛾吧?”小智冷不丁插一句。
“呃……飞蛾扑火防不胜防!”周公略显尴尬,“鉴于此灯吊于蚊帐内使用,还真得'小心火烛'哦。”
周公继续分享了吃大蒜、撒胡椒等“个性灭蚊方子”...
小智一个激灵醒来,一边给脸上的包包涂六神,一边吼出唐代刘禹锡的佳句,“我躯七尺尔如芒,我孤尔众能我伤!”
是嘛,七尺男儿,何惧蚊虫!A966CE03-6294-4C5C-AEEA-9D9B1243428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