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碧华
6年前,云南省腾冲市中和镇樊家营社区是个要土地没土地、要资源没资源的集体经济“空壳村”。而2021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近50万元,成为全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典型村。
“空壳村”怎么变成典型村?据媒体报道,樊家营的做法是从“两委”班子内部整顿入手,引进种植企业拓展集体经济收入。
改革开放以来,数亿农民通过不懈努力脱贫奔小康,有些还发家致了富。但很多地方,村集体经济还在原地踏步,甚至日渐衰败,成了“空壳村”。
一定规模的集体经济,一方面可以调动村民参与集体事务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在发展产业时可以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提升产业抗风险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要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发展、壯大集体经济不可或缺。
去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明确,国家巩固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发展壮大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一年来,各地进行了丰富的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
总体来看,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离不开党建引领、能人带动,以及根据资源禀赋发展产业等。特别是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源泉。合适的产业,不仅能让村民就近就业、致富,且能活跃地方经济,提升县域发展能力。围绕产业,农民、企业和村集体等能实现共赢。
当然,发展产业首先需要因地制宜,而不是盲目上马。要发展产业已经成为共识,但究竟发展什么样的产业,不能拍脑袋定,而要依据各地实际情况和市场需要来定。产业也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皆大欢喜”,用不好则可能“一损俱损”。
发展产业的同时,不能忽视集体经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广大农村的工作重心转向乡村振兴。乡村要振兴,不仅仅是村民生活富裕,还有村容村貌的改善、乡风文明和治理水平的提升等。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须有相应的集体经济作为保障。
而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成功实践来看,其关键词也是“产业”。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集中精力发展猕猴桃、矿泉水厂、旅游等产业,有力充实了村集体经济。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通过盘活资源,建布鞋坊、豆腐坊等展示传统工艺的“乡村十八坊”。一方面,让乡村工匠们的十八般武艺、农耕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展示,串起了村民们的致富路;另一方面,发展了集体经济,该村集体资产迈进亿元行列。
怎么才能发展好产业?除了因地制宜,还离不开金融支持。区别于传统的金融服务,农村金融服务更需要创新,尤其是要帮助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延伸产业链,增加产业附加值。
实践中,农村涌现了“强村消薄贷”“富村贷”等产品,有金融机构“整村授信”,也有金融机构定制化链式服务助力“一村一品”建设。所有这些,都指向一个目标,那就是通过金融创新解决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难题,通过金融赋能做大集体经济蛋糕。2E295865-3510-441F-8940-7CC66396E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