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 周建
供图/视觉中国
同学们,你们是否感受过人际交往中神秘的“距离感”?人与人之间亲疏远近的距离,考验着我们的关系。孔子曾用“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来描述人际距离的复杂。人就像寒冬里的刺猬,互相靠得太近,会觉得刺痛;彼此离得太远,又会感觉寒冷。
一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刚刚开门的大阅览室里,当里面只有一名读者时,心理学家就进去坐在他旁边。实验进行了80 人次。结果证明,在一个只有两人的空旷的阅览室里,没有一个被试者能够忍受陌生人紧挨着自己坐下。多数人选择默默离开,到别处坐下,甚至有人直接发问:“你想干什么?”
这个实验说明了人与人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任何人都需要在自己的周围有一个自己能把握的自我空间。当这个自我空间被别人触犯时,人们就会感到不舒服、不安全,甚至会恼怒起来。
社会学家库利发现,大多数人在陌生人的观察下或多或少会感到焦虑和窘迫,有些人甚至只是和不熟悉的或意气不相投的人坐在同一房间里都会感到烦恼、疲劳。
人际距离,通常是指在沟通与交往时个体身体之间的空间距离。影响人际距离的因素主要有性别、环境、社会地位、文化、民族等。调查数据显示,女性的私人空间比男性的大,具有攻击性格的人的私人空间更大。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相互影响,只有相适配的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才能让人感觉舒适。
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霍尔根据对美国白人中产阶级的研究,提出了4 种人际距离的概念。
1.公众距离
近范围为370~760 厘米,远范围在760 厘米之外,一般适用于演讲者与听众、彼此极为生硬的交谈及非正式的场合。
2.社交距离
范围为120~370 厘米,就像隔一张办公桌那样,人们在一般工作场合多采用这种距离交谈。我们与没有过多交往的人打招呼可采用此距离,体现出一种社交性或礼节上的较为正式的关系。
3.个人距离
范围为45~120 厘米,就像伸手碰到对方那样,通常适用于虽然认识但没有特别关系的人们之间。这是我们在进行非正式的个人交谈时最常保持的距离。
4.亲密距离
作为人际交往中的最小间隔或几无间隔,即常说的“亲密无间”,大约在15 厘米之内。我们和亲朋好友之间才会有这样亲密的接触。
心理学认为,渴望“亲密无间”是人的本能,但要达到这一效果,要学会把握人际交往的“度”。这个“度”既包括身体之间的距离,也指心理上的“分寸”。
生活中,如果无法恰当地把握人际交往距离,就会给我们带来困扰。我们来看看下面两个故事。
友情有间
李丽和周云认识很多年了,从幼年的好邻居到高中阶段的同班同学。高一相遇时,两个人都觉得幸运。两个姑娘非常要好,教室、食堂、宿舍,甚至是洗手间,两个人都是结伴而行,校园里到处都能看到她们形影不离的身影。周云从小就喜欢写作,决定走高考艺术编导之路。李丽开始时是为周云感到高兴的,希望自己的好朋友未来能成为著名的剧作家。可是,随着周云全身心地投入艺术专业课的学习,两个人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了。有一段时间,周云还请了假去参加艺术专业的考试。李丽非常失落,对周云不能像以前一样经常陪伴自己有很多埋怨。而周云也很苦恼,明明自己很珍惜这份友情,可是面对好朋友的责怪,她无能为力。渐渐地,她俩的关系疏远了。
心灵解析:心灵的距离不靠空间距离来维系。真正的友情,经得起时空的考验,即使不能天天见面,但是依然心灵相依。我们要学会给朋友留空间,对朋友的过度亲近有时反而是一种伤害,它也打破了一个人的自我界限。真正的关心是基于他人的需要,既不能无原则地靠近,又不能无底线地疏远。能使双方都感到宽松自在的物理距离和心理距离,才是健康的人际距离。心理学提示我们,人际交往要学会保持适度的距离,这是一种人生智慧。
供图/视觉中国
爱的枷锁
陈鑫是一名初二的学生,最近他非常苦恼,和妈妈的关系闹得很僵。陈鑫生活在一个非常幸福的家庭,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年轻时忙于事业的父母,人到中年才有了陈鑫。父母对身为独生子女的他呵护有加,尤其是妈妈,非常爱他,恨不得每天24 小时都能陪伴在他的身边,凡事都溺爱和顺从,就怕他受了委屈。以前,陈鑫一直很享受父母的爱,觉得有这样关爱自己的父母,是非常幸福的。可是上了初中之后,陈鑫感觉有些不对劲了:父母怎么依然把他当成长不大的小朋友对待?尤其是妈妈,什么事都要管,陈鑫觉得这不是爱,而是一种控制,和妈妈冲突不断。
心灵解析:进入青春期后,由于自我意识的飞速发展,我们开始进入“心理断乳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人生“第二反抗期”,我们由儿童向成人过渡。在这个阶段,我们的独立意识越来越强,希望摆脱对父母的依赖,需要更多的个人空间。我们和父母之间的关系也由之前的亲密到独立,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都需要增加。如果双方不能及时进行调整,过近的距离便会让人窒息。
供图/视觉中国
正如上面的两个故事,我们常常犯的错误是在人际交往中过度地“卷入”,通俗地讲就是没有边界,与他人的心理距离过近甚至纠缠,从而带来“距离”的压迫感。这种错误往往有下述几种表现:
1.拯救
把别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过分热心,过度干涉,过度保护。以拯救者或救世主自居,把帮助别人当成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2.控制
控制的常见状态是把别人当成自己的一部分或工具,不关注别人的内心感受,甚至有意压制别人的内心感受。
3.依赖
依赖与拯救相对,一方是拯救者,另一方就是依赖者。拯救会强化依赖性,同样,依赖会激发对方的拯救情结。
4.讨好
讨好主要表现为过分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赞扬和尊重,为此揣摩别人的心思、了解别人的兴趣,为迎合别人去做一些能够让对方开心的事。
5.过度敏感
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很容易被其他人的情绪、意见、行为所影响。对方是什么情绪,自己也是什么情绪,人喜亦喜,人悲亦悲。
6.分离焦虑
当一个人与别人处于共生状态时,分离是一件可怕的事,会给他带来巨大的精神痛苦。为了避免分离,当事人会采取硬控制或软控制、讨好或依赖等措施,目的是继续保持共生状态。
人际交往中错误的“距离”带来的压迫感,使我们与他人的关系界限模糊不清,使我们很难成为真正的自己,也破坏着我们与他人的关系。
人际关系中,我们如何保持适度的“距离”,从而避免压迫感呢?
尊重隐私权,保护自己。每个人都有隐私权,都是需要被保护的,尊重他人的同时也要保护好自己的隐私权。
学会拒绝。拒绝别人是对自己的尊重,良好的关系不是源于无原则的接纳。
分清自己的事和别人的事。在人际关系里,我们要先学会爱自己,同时不干涉别人的生活。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所以帮助也不要越界。
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和他人之间合适的距离,享有更加舒适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