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联中的养生智慧

2022-06-21 20:55:40
文萃报·周五版 2022年24期
关键词:八分饱郑板桥晚报

在我国博大精深的对联艺术中,不乏描写、赞咏养生之道的妙联。它们寓意深刻、富含哲理,读起来颇有一番“胜似良药”的味道。

郑板桥粗茶淡饭享高寿

白菜青盐糙米饭

瓦壶天水菊花茶

——清朝郑板桥

郑板桥一生坎坷:幼年丧母,中年丧妻,晚年丧子。他虽经历过诸多不幸,却能享年73岁,这与他善于养生是分不开的。相关资料记载,郑板桥有喝茶的习惯,还喜欢吃素食。

知足、节制是防病法宝

无求便是安心法

不饱真为却病方

——清朝袁枚

懂得知足和节制是古人的一种养生哲学。现代研究证实,知足是最好的“长寿药”。美国查普曼大学的心理学家曾对4500名参与者追踪调查9年后得出结论,对生活满意度越高的人,死亡风险越低。反之,越是对生活感到不知足,总在抱怨的人,死亡风险越高。时下,很多人常把“忙死了”“撑死了”挂在嘴边。长期吃得过饱,容易引发肥胖、心腦血管疾病、胃肠疾病等。长期心力交瘁,精神高度紧张,则容易引起血压、血糖波动。

治已病不如治未病

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

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

——元朝朱震亨

古人讲究“未病先防”,与其生病了去吃药,不如没病的时候做好预防。

想要防未病,就要坚持做好四项“保健工作”:一为合理饮食,包括每餐八分饱、食物多样等;二为适当运动,运动强度以自我感觉微喘,但仍能与同伴正常交谈为宜;三为作息规律,每晚最好在11点前入睡,不随便熬夜;四为心态平和,不生闷气,平时多出门参加社交活动。

读书、睡觉是休闲良方

闲中觅伴书为上

身外无求睡最安

——清朝刘墉

休闲的方式有很多种,古代文人最爱的可能要数读书和睡觉了。读书能给身体和心理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有研究显示,每周读书3.5小时的人,比不读书的人早亡风险低23%。而不管什么年代,“一觉睡到天亮”都是人们共同的追求。现代人备受失眠、早醒、多梦的困扰,从而大大增加了患病风险。北京大学一项针对近50万中国居民进行的调查显示,失眠与10年内中风、心脏病等心脑血管的发病率升高有关。因此,建议大家平时最好不熬夜,有失眠困扰者应及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调理。

(综合《武汉晚报》《桂林晚报》《西宁晚报》)

猜你喜欢
八分饱郑板桥晚报
郑板桥:挣脱“小人儒” 回归“君子儒”
文史春秋(2019年12期)2019-04-13 13:49:50
立足“本地化”做好晚报新闻
新闻传播(2018年12期)2018-09-19 06:27:06
郑板桥劝学
晚报如何做到“主流、好看、有用”——以《江南晚报》为例
新闻爱好者(2016年3期)2016-12-01 06:04:31
及时雨
从阴阳交感角度浅谈中医养生
精耕本土新闻:地市晚报自强的法宝——《上饶晚报》探索与实践
中国记者(2014年2期)2014-03-01 01:37:56
企业养生七字诀
化工管理(2012年5期)2012-09-22 07:41:38
八分饱
意林(2011年23期)2011-05-14 16:4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