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柳燕
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五单元的主题为“整本书阅读”,要求学生阅读《乡土中国》整本书。可以说,这是学生在高中阶段第一次接触学术类的著作。学术类著作不像小说那样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也不像散文那样具有优美生动的语言。其往往是作者根据某一学科领域内科学研究的成果撰写而成的理论著作。复杂的内容、晦涩的语言可能会让学生难以读懂学术类著作,甚至失去阅读的兴趣。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笔者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思考并寻找突破点:
一、为什么要引导学生阅读《乡土中国》
温儒敏教授在《年轻时有意识读些“深”一点的书——<乡土中国>导读》中提到:“读书不能就易避难,不要总是读自己喜欢的、浅易的、流行的读物,在低水平圈子里打转。年轻时有意识让自己读一些“深”一点的书,读一些可能超过自己能力的经典,是一种挑战。应当激发自信,追求卓越,知难而上。”
《乡土中国》之所以在众多候选书目中脱颖而出,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它在学术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乡土中国》是阐述中国基层社会主要特征的重要著作。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这本书,有助于他们了解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让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中国。
另一个原因是《乡土中国》与“新课标”高度契合。“新课标”确定了“整本书阅读”任务群和“学术论著专题研讨”任务群。这两个任务群能帮助学生积累阅读整本书的经验,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里从提出乡土社会某个方面的现象或问题人手,引出乡土社会结构某个方面的话题和概念,一层层地分析、论述,最后陈述观点。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乡土中国》,能培养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具体该引导学生读什么
拿到《乡土中国》,我们该引导学生读什么呢?我在思考“为什么要引导学生阅读《乡土中国》”时,确定了整本书阅读教學的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书中的关键概念,帮助他们理解作者的学术观点。比如,引导学生理解“礼俗社会”“差序格局”“长老统治”等核心概念,帮助他们把握乡土社会的基本特征、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维持乡土社会秩序的规则等,让他们明白《乡土中国》“讲的是什么”。
2.引导学生梳理《乡土中国》中每个章节的思路及14个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整本书的知识体系,让他们明白作者是如何写的。
3.引导学生运用书中的观点去认识相关的社会现象和文学现象,让他们尝试用合适的阅读方法去阅读其他学术类文章或者著作。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到自己和学生都不是研究社会学的专业学者,应该注意提醒学生不要过度深入其中。中学生阅读学术类著作,不只是为了增长对某一领域的见识,更多的还是为了在阅读的过程中掌握合适的阅读方法,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三、如何引导学生阅读《乡土中国》
(一)引导学生“感受乡土,初识著作”
《乡土中国》的“重刊序言”和“后记”是学生解读全书的钥匙。在教学时,我给学生布置的第一个学习任务是“借助《乡土中国》的‘序言’和‘后记’,探究作者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费孝通先生在“重刊序言”中非常明确地提出自己的研究思路是“从具体社会里提炼出的一些概念”来构造“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以此来回答“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在“后记”中,他告诉读者,他的研究方式是“对不同类型的社区进行社会结构的比较研究”。从《江村经济》《禄村农田》到《乡土中国》,读者可以看到他是在“多年实证研究所收集的详细资料的基础上开展社会结构分析”的。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的是,“后记”的篇幅比较长,主要叙述了社会学的学科史。其中涉及的流派众多,名词术语也不少,如果读不懂,可不必在此纠结,只需大致了解其学术源流。教师重在让学生明白:费孝通先生的创作目的是“在一定时空坐落中去描绘出一地方人民所赖以生活的社会结构”。
目录是学生把握全书大纲小目的关键。我们可以指导学生浏览目录,再结合“序言”和“后记”中的内容,粗略地了解整本书,抓住全书论述的纲。纲举则目张,这对后面细读文本也会有帮助。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费孝通先生写作《乡土中国》是有一个大的写作背景(创作背景)的,这个背景在十四篇文章中时时出现:中国社会正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
(二)引导学生把握《乡土中国》中的概念
笔者以“差序格局”为例,谈谈如何引导学生把握《乡土中国》中的概念。有的学者认为:“费孝通最大的贡献,就是为中国社会学贡献了一个了不起的概念——差序格局。”那么,费孝通先生为何要提出“差序格局”这样一个概念呢?在《差序格局》这一章中,作者并未对“差序格局”下一个明确的定义。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引导学生梳理这一章节的内容,他们会发现,《差序格局》这一章主要讲了四个内容:①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因私害公”的现象。②中西方社会结构的差异。③“团体格局”和“差序格局”的差异。④“差序格局”的特点。那么费孝通先生为什么会在文章开头前三段提出中国社会存在的“因私害公”的现象呢?在第3段的结尾,作者很明确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如果我们要讨论私的问题,就得把整个社会结构的格局提出来考虑一下。”也就是说,作者借因私害公的现象引出社会结构这个研究对象,经过一系列的分析比较,结合我国乡土社会的特性,提炼出能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概念——“差序格局”,从而回答了文章开头“因私害公”现象出现的原因。
所以,我给学生下达的任务是:找出“柴”“捆绳”“石头”“水波纹推及力”,思考它们具体指什么;比较团体格局和差序格局,思考它们有何区别;结合“西洋社会”和“中国乡土社会”的种种结构差异,明确“团体格局”和“差序格局”的差异,把握“差序格局”的特点。
在《差序格局》的第12段至第20段,作者举了相当多的与儒家文化相关的例子。这些例子篇幅长,数量多,还都是文言材料。学生不容易理解,在阅读的过程中容易迷失方向。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引用这些例子的意图,让他们将“儒家思想”和“差序格局”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归纳“差序格局”的特点。学生如果细读文本,抓住文本中的关键句,就能很好地理解了。比如,作者提到了《礼记》中的十伦,即鬼神、君臣、父子、贵贱、亲疏、爵赏、夫妇、政事、长幼、上下。联系前后文,学生会发现一些关键句,如“伦是有差等的次序”“这个人和人来往所构成的网络中的纲纪,就是一个差序,也就是伦”等,进而明确:要给差序格局下定义,就必须关注“分别”“差等”“次序”等关键词。
在完成了上面三个任务后,学生已经基本理解了“差序格局”的内涵。这时,教师还要引导他们“瞻前顾后”,完成这样一个任务:联系《乡土本色》《系维着私人的道德》,说一说“差序格局”建立的物质基础是什么。《乡土本色》的核心内容是勾勒出乡土社会的全貌:人的不流动、孤立、隔膜和人们聚村而居的特质。《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在第一段就提到“安居的乡土社会,每个人白食其力,只在偶然的、临时的非常状态中才会和别人发生不同程度的关系,所以他们采取了与团体格局相对立的差序格局”。至此,学生就可以完成“差序格局”的词条撰写任务了。
附“差序格局”的词条:
差序格局,展现的是中国传统社会中社会关系的特点,具体指乡土社会在划分群己、人我界限时所形成的一种社会结构格局。“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根据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因之,我们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这种“差序格局”反映的是一种以儒家伦理为核心的等级关系,它有助于我们深入、准确地认识和分析传统社区的社区关系。处于“差序格局”社会中的人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由自己向外推出去,一圈一圈,波及和自己有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它越推越薄,关系越来越疏远。“差序格局”具有伸缩能力,家庭可以小到只包括一家三口,也可以大到包括所有亲戚,这个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变化。
关于如何把握《乡土中国》的概念,温儒敏教授说得非常清楚。他在《乡土中国导读》中提到,从后记、目录中寻找核心概念,从正文中琢磨概念出现的位置、语境、内涵,把所有概念汇总、排列到一起,反复思考,反复琢磨,就容易对概念了然于胸。
(三)引导学生梳理《乡土中国》的框架
接下来,笔者以《礼治秩序》为例,谈谈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寻找关键句、观点句或主旨句来梳理文章的框架。“礼治秩序”是《乡土中国》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在这个章节中,作者先通过辨析“人治”与“法治”的区别引出本章的话题——“维持社会秩序的依据是什么”,接着明确提出“乡土社会实则是礼治社会”,由此展开对“礼治秩序”的论述。作者集中围绕“礼”字来阐释,在阐释礼的概念时,用到了“文明”“行为规范”“传统”“经验”“文化”等词汇,还使用了“敬畏”“服从”“克”“约”等关键字词。
了解了这些,我们就可以指导學生梳理文章的框架了,让他们思考这些字词和“礼”之间有什么关系;在这么多概念中,核心概念是什么,相关概念是什么;核心概念和相关概念之间有什么关系……
在思考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礼”有野蛮的一面,“礼”并不等同于“文明”。乡土社会的“无法”并不影响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礼”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不需要外在的权力机构来维持。文章的后半部分围绕“礼治”和“法治”来讨论“礼治”的有效与无效,从而讨论了“礼治”与“法治”的区别。
之后,我们可以鼓励学生绘制出相应的思维导图:
采用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他们在理解作者观点的基础上,梳理文章的结构框架。之后,我们还可以让他们采用同样的方法梳理整本书的结构框架。在《乡土中国》中,14篇文章里的关键概念并不都是并列的,有些概念是由更大的概念推导出来的。学生可以根据它们之间的逻辑进行分层。
“却顾所来径,苍茫横翠微。”阅读其实是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教学的结尾,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以“凝眸乡土,思鉴来处”为主题的读书交流会,让学生回顾、总结自己阅读《乡土中国》的过程和方法,为以后阅读学术类著作作准备。
以上是笔者开展《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一些经验,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帮助。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培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