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童书出版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2-06-21 21:59杨莉宋媛
出版参考 2022年3期
关键词:童书价值观

杨莉 宋媛

摘 要:童书对儿童价值观的形成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从审读、质检实践出发,探讨分析童书出版中常见的价值观引导、知识传授准确性和分级阅读超限问题,并提出解决之策,以期给同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童书 阅读类 价值观 内容适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核心价值观的培养。2018年,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引导全体人民自觉践行。要抓住青少年价值观形成和确定的关键时期,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近年来,由于文化市场活跃所带来的经济增长点,不少出版社都增大了童书的选题数量,甚至有些此前从未涉及过童书的出版社也加入其中。市場繁荣固然喜人,但是由此产生的一些良莠不齐的童书涌向图书市场则需引起重视。

目前,阅读类童书大致可分为国内原创、选编和国外引进三类。在对阅读类童书出版审查工作中发现,当前童书出版某种程度上存在着价值观引导、知识传授、分级阅读内容不适合的问题。鉴于此问题的重要性,以及目前相关研究尚处空白,笔者在本文中尝试分析并寻求解决的对策,不足之处敬请同仁指正。

本文探讨的童书问题,其目标读者年龄段为0~12岁(学龄前和小学段),仅涉及国内中文出版图书,以英语等语种出版的童书不在此讨论范围。

一、价值观引导问题

价值观指的是一个人的信念、主张和态度,也是个人辨别是非的思维和取向。价值观和人生观、世界观并称为“三观”。0~12岁儿童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正确的价值观能引导儿童积极健康成长,反之则会产生问题,日后纠正起来难度很大。笔者在审读、质检中发现,童书存在的第一类重要问题就是价值观引导,大致表现为以下三点。

(一)价值观错误问题

在审读、质检的童书中,笔者发现有的图书传达的价值观是完全错误的。如关于对校园暴力的认识问题,“在校园暴力中,实施校园暴力的人和受到伤害的人都是校园暴力的受害者”。将“实施校园暴力的人是受害者”这样错误、混淆是非的观点传达给小读者,是极其有害的。再如对交友标准的认识问题,“交朋友要慎重,真正的朋友不会让你感到为难”。交友应当是人品可靠,兴趣爱好相投,以“是否让人为难”作为判断朋友的标准显然是错误的。

(二)是非标准不清问题

0~12岁儿童正处于树立正确是非观念的关键年龄段,但有的童书却给孩子们提供了非常含混不清的判断标准。比如关于“外号”问题,《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关于“外号”是这样解释的:“人的本名以外,别人根据他的特征给他另起的名字,大都含有亲昵、憎恶或开玩笑的意味。”不少孩子的“外号”是由生理特点尤其是缺陷而来的,儿童起外号现象很难杜绝但不宜提倡。在笔者审读的一本阅读教材中,有一节主题内容竟然是“你的外号我来守护”,主要讲在班里给同学起不同的外号,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在阅读材料后设置了这样的思考题:“想一想,在我们班级里存在什么样的外号?为这些外号评分。”这样的内容很容易误导孩子将“起外号”视为合理的现象。再如关于“吹牛”的问题。笔者审过一本书中就有这样的表述,“你身边有吹牛大王吗?其实,在尽情说大话、吹牛的过程中,尽情畅享现在、未来,吹牛也是另一种想象力的爆发、精神上的冒险”。这里混淆了“吹牛”和“想象”的边界,对“吹牛”正向肯定,完全误导了小读者。

(三)价值观消极问题

除了错误的价值观、是非标准含混不清外,还有一类文本体现的是消极人生观,同样不适合0~12岁年龄段孩子阅读。

如有一篇“美丽阅读”文章里写道:“你匆匆赶路的脚步,慢下来了吗?”少年儿童和成年人的人生阶段不同,儿童读物中应更多体现积极向上、努力奋斗的价值取向,而不宜提倡慢生活。还有一则阅读故事,讲一个人本想买只鹰隼捕兔子,结果错买了只野鸭来训练。野鸭自言自语地说:“为什么让我去抓兔子呢?被人杀掉吃肉,才是我的本分啊!”这样消极、颓废的内容成年人读后都会心理不适,何况尚未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儿童。错买了只野鸭来训练。野鸭自言自语地说:“为什么让我去抓兔子呢?被人杀掉吃肉,才是我的本分啊!”这样消极、颓废的内容成年人读后都会心理不适,何况尚未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儿童。

寓言故事和科幻小说是童书中的重要组成,同样存在价值观问题。如一本科学寓言里,细菌说:“那些大人们争权夺利的大厮杀,和我这微生物小子有什么相干呢?”蚊子则说:“我们的地方政府肯不肯提出一笔钱来,给全市住宅装上纱窗的保护网呢?我是太理想了……纱窗仍是富人所有,穷人所无,我的侵略计划,将永远受贪污的政策庇护了。”这种影射不良社会现象的内容,容易让0~12岁小读者产生夸大社会负面问题的认知。还有的科幻小说鼓吹帮派斗争谁强谁赢;有的科幻故事夸大某种超自然的能力,这些内容对价值观正在养成的0~12岁儿童来说同样是有害的。

二、知识传授问题

通过阅读优秀图书,儿童除了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陶冶情操,还能增长见识。在实际的审读和质检中,知识传授准确性也存在不少问题,大致有以下三类。

(一)科学知识错误

儿童阅读类图书在质检中扣分最多的是知识性差错,计2分。科普阅读不用说,少儿绘本、文学阅读也都有科学知识的渗透。然而,这类有违科学、知识信息过时的内容比比皆是,比如,“地球是围绕太阳旋转的九大行星之一”——应是八大行星;“太阳、月亮、星星是发光的气积聚而成的”——月亮不是气体球,也不发光;“我们常见的豆芽菜、生菜、花生等蔬菜”——花生并不属于蔬菜;“金鱼是变温动物,对水温适应性比较强。”——金鱼喜欢的水温为20~28℃,不能适应水温的剧烈变化;“蝴蝶躲了,变成蛹藏到了地下。”——蝴蝶不能返回成蛹,而是其幼虫有些会化为蛹而过冬。

(二)追求趣味,歪曲真知

儿童阅读图书的作者往往在趣味性上下功夫以投合儿童的阅读需求,然而过度追求趣味,可能会不利于0~12岁儿童建立正确的认知体系,这在低幼年龄段读物中尤其如此。比如,在质检中就遇到过一本适用学前儿童的《唱读童谣和儿歌》,“羊吃鱼,猫吃草,萝卜爱把小兔咬”“汽车上面马路跑,太阳从西往东落”,虽然说明了是颠倒话,但幼儿在不了解真实情况下反复吟唱不利于孩子正确的认知。提高童书趣味性的方法有很多,以牺牲科学性为代价绝不可取。

(三)不妥内容,混淆重点

还有一些阅读内容虽然不能完全归入错误,但至少是不妥当的。比如,“观察蔬菜的种子除了用眼睛看,还可以用舌头尝一尝”——用舌头尝的方法不健康、不科学,不能提倡;“垃圾回收乐趣多,易拉罐可以使劲儿用脚踩扁再回收”——本应该对小读者强调环保的意义而非回收废品的方式,教育侧重点搞错了。

三、年龄段阅读超限问题

最早提出分级阅读是为了更精准地区分、服务不同年齡的读者群,全面提升儿童阅读能力。然而在实际审读、质检儿童分级阅读图书中,笔者发现这样一类突出的问题:在所标识的级别中,有的阅读内容远远超出该年龄段儿童接受的能力。

(一)知识接受能力超限

如在标明一年级学生的阅读图书中介绍有关银行存钱的知识,用了不小的篇幅讲如何购买基金和股票,还建议把压岁钱用来投资基金和股票。一年级数学课要求学生掌握20以内加减法,让他们了解储蓄知识是可以的,但操作基金股票就超出6岁孩子的认知了。

(二)心理承受能力、社会认知能力超限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其心理承受能力是不同的,因此,在分级阅读内容的选择时一定要考虑本阶段孩子的心理承受力。比如一本标注为三年级适用的课外阅读书,一篇选文为孩子化身幽灵去寻找灵魂彼岸的母亲的内容,文本极其灰暗和压抑,描述了很多死亡的感受——对于这个年龄的儿童,体会永别母亲的悲伤和死亡的痛苦有可能对孩子稚嫩的心灵产生伤害,不如引导他们多体贴、敬爱母亲才好。

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社会认知能力也有限度。如一本阅读选篇中介绍了老年人的生活,让七八岁的儿童“阅读评价老年生活的利与弊”。读本可以引导孩子去观察爷爷奶奶们不一样的生活,培养孩子们的同理心、敬老心,但让人生体验很少的孩子们去评价利弊,这种要求是不符合实际的。

(三)引进版图书超限问题

之所以将引进版图书专门提出,是因为在引进名著中同样有些章节存在不适合儿童阅读的问题,必须加以甄别。如某出版社的《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有一节内容:“汤姆说,他想学抽烟了。乔一听这主意觉得挺合自己的心意,说他也要试试。于是哈克就做了两只烟斗,装满了烟草……三个人趴在地上,胳膊肘支着身子,战战兢兢地开始吞云吐雾起来。”后面都是三人你一句、我一句地聊着学抽烟的内容,总计一千四百多字。孩子们本身就好奇心重,编辑对此类内容应有所警醒,马克·吐温写作的时代与现在有很大不同,这一部分适当删去后并不影响全文表达。再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这些名著本来就是整理的外国民间故事集,不全是积极、健康的故事。如《安徒生童话》中的《打火匣》《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讲的都是主人公利用欺骗获得他人的信任,通过掠夺、暴力杀害取得财物,最终过上幸福的生活。《格林童话》中同样也有涉及恐怖、暴力的内容。

四、解决路径

童书市场虽然繁荣,但如果忽略其中问题一味追求盈利,则不仅会误导儿童,也会带来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绝不可小觑。在现行的《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中,对于上述价值观、内容不适用的问题还没有相应的细则,因此在实际质检中,一般都会把这类问题列出来让编辑修改,质检是否扣分没有硬性规定。2021年11月25日《出版物(图书)编校质量差错判定细则和计算方法》(征求意见稿)增加了一条“少儿书中存在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描写”,归在“不规范用语或不当描述引起的导向性差错”门类,计两个差错,从某种角度应证了这类问题的突出。那么,对于童书出版来讲,如何应对现实挑战,严把质量关呢?笔者认为有一些解决路径,在此提出仅供同行参考。

首先,关于错误、不良价值观引导问题的解决办法。这一问题可分三个阶段,采用不同的应对方法。第一,在童书的选题组稿环节,编辑务必提前与编著者明确认识,可以列举基本的条目提醒编著者,约定哪些内容不能出现在书稿中,如国务院发布的《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可以针对童书问题,特别强调指出:价值观模糊含混、是非观念不清的,消极的人生观,不良行为引导和示范,崇尚拜金奢靡的生活方式等内容,不能出现在童书中,并以此作为编著者的编写要求。引进版童书在合同中需明确:涉及政治方向、价值导向的内容要有删改权,以免后续造成被动的局面。第二,初审环节严把价值导向关,非原创性童书特别要关注、剔除价值观不相符的内容。第三,在编校环节要严格履行“三审三校”制度,发现价值引导问题要及时删除处理,不留隐患。

其次,是童书中的知识传授准确性问题。这个问题与编著者本身的知识储备有关,也与编著者的态度有关。比如对作者一味关注童书趣味性而忽视了知识准确性的问题,要提醒他们重视对知识、数据的核实。对编辑而言,除了在约稿、初审时对此问题要进一步强调外,在编校环节尤其要重视。责任编辑要对童书的科学知识、生活常识等有质疑查实的习惯,多疑多思多查,复审、三审查缺补漏。

再次,针对童书分级阅读内容超限问题,不仅需要编辑在选题组稿环节提醒编著者关注内容是否适用相应年龄段的问题,更需要编辑对分级儿童群体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接受程度做到充分了解。这样就才能帮助作者及时发现问题,这也是做好分级阅读童书出版的前提和基础。

最后,是对引进版童书的甄别问题。即使是外国名著,有重要的思想文化价值,但是因为时代久远、文化差异等各种复杂情况,我们在编辑审核时也应该提高把关意识,有选择地拿来。

出版一本高质量的童书不仅需要好的选题、高水平的编著者,还需要出版机构的童书编辑从选题源头到审编校全流程把关。童书编辑需要做到:第一,提高童书出版的政治意识,把关口前移,提前预防,对涉及政治方向、价值观的问题既要做到心中有数,又能在具体书稿中敏锐识别,对童书中涉及的政治问题、价值导向问题必须零容忍,该删除的坚决删除。第二,要努力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万不可以用错误知识贻误孩子。第三,在平时的编辑实践中要善于发现规律性问题,及时总结经验,带着问题去审读加工,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规避问题。

以上所述全流程把关的核心在于童书编辑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习近平同志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强调:“浇花浇根,育人育心。我们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推进教育现代化不能忘记初心,要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不断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儿童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童书的质量水平影响的是一代人。因此,童书编辑更应有高度的责任意识。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340,344.

[2]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1343.

[3]王泉根.新世纪中国分级阅读的思考与对策[J].中国图书评论,2009(9):101-105.

[4]余心乐.引进外版图书需要把握的几个要点[J].中国出版,2009(2):31.

[作者单位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猜你喜欢
童书价值观
原创童书阅览室
原创童书阅览室
二手童书交换会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AR童书热的冷思考
英文原版童书推荐(0~2岁)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