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书侦
在北方乡间,流传着一句谚语:“雨前椿芽嫩无比,雨后椿芽生木体。”意思是谷雨前的香椿芽鲜嫩如丝,香气浓郁;谷雨过后,香椿芽长大了,叶子蓬散开来,嫩嫩的叶梗便渐渐变硬、变老,入嘴如柴,难以下咽。因此,有“雨前吃菜,雨后吃柴”之说。
因为香椿芽是枝头上的嫩顶尖儿,乡亲们就把采香椿芽称作“采春头”,把尝香椿芽称作“尝春尖儿。”你听听,你看看,乡亲们把香椿芽看得多金贵。它们是春天的“头”,春天的“尖儿”,是农家餐桌上一道不可多得的时令美味,常有“尝了香椿尖儿,胜似过小年儿”“吃了香椿头,从春香到秋”的说法。
为了能够吃上当季的新鲜香椿芽,村子里大多数人家都种有一两株香椿树。每年开春后,春风吹上三吹,小雨淋上三淋,香椿树枝就渐渐起了变化。在人们不知不觉中,枝头鼓起了一个个紫色的小包,包越鼓越大,终于,这块紫色的蒙头布再也憋不住香椿芽渴望人间烟火的急切心情,经过一夜的发功、用力,终于在第二天早晨太阳冒红儿的时候探出了顽皮的小脑袋。哦,一副俊丫头的模样,头上顶着鸡毛毽子一样的辫子。只需要一两天,就出脱的俊俊俏俏,在风中秀著身段。此时,不论走在大街还是小巷,都能闻到一阵阵诱人的香椿味道。
“摘椿需在日落山,此时采摘不伤干。”在黄昏时采摘,采摘之后的伤口太阳晒不到,在夜晚可以愈合得更好,不伤及树干。由此也可以看出乡亲们对树木的疼爱之情。
“头茬卖钱儿,二茬炒盘儿。”昔日,乡亲们的日子过得还有些紧巴,为了贴补生活,每年采下头茬椿芽后,有的人家都要把椿芽扎成小把儿,拿到集市上出售。虽然一小把儿才卖两三毛钱,但卖来的几块钱足够给孩子交学费、买作业本了。
俗话说:“香椿炒鸡蛋,猪肉都不换”。可见香椿芽在乡亲们舌尖上的分量。做这道菜,食材不用求人、不用买,简便易行,是婶子大娘们最喜欢的做法,尤其是刚摘下的新鲜香椿芽和老母鸡刚下的蛋,炒出来那叫一个香。香椿拌豆腐也是农家菜里的一大美味。再就是油炸香椿鱼,先把香椿芽洗净、沥干水分,再在放了盐的面糊里滚一道,然后放入七成热的油锅里,炸到金黄色捞出,不要说吃,单看一眼就让人垂涎欲滴!
现在日子好了,好吃的东西也多了,但乡亲们每年采春头、尝春尖儿的兴致却丝毫不减。还有的人家,儿女在天南地北工作,当爹妈的也会采下最好的香椿芽给快递过去,让孩子尝尝老家春天的味道。只因几多乡愁在,香了海角香天涯。
(资料来源:农民日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