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近端髓内钉手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

2022-06-20 06:02米仕第
中国当代医药 2022年15期
关键词:髓内股骨髋关节

米仕第

成都市锦江区成都骨科医院创伤骨科,四川成都 610000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一种股骨颈基底至小粗隆水平以上部位的骨折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股骨间转子区疼痛、肿胀、瘀斑,下肢短缩外旋畸形,并发症及后遗症多,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1-2]。目前,临床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主要以手术为主,但由于该病的患者多为老年人群,手术的安全性与成功率是患者关注的重点[3]。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化发展,老年人的占比越来越多,因而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 新一代股骨近端髓内钉(interochanteric antegrade nai,InterTAN)手术是建立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手术的基础之上,能够改善PFNA 手术的不足,从而帮助患者更快、更好地恢复和康复。 本研究以InterTAN 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为重点, 纳入80 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分组对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成都骨科医院创伤骨科的80 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双色球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 例。观察组中,男12 例,女28 例;年龄60~98 岁,平均(80±3.44)岁;骨折原因:摔伤38 例,车祸伤2 例;骨折Evans 分型[4]:Ⅰa 型1 例,Ⅰb 型4 例,Ⅰc 型12 例,Ⅰd 型15 例,Ⅰe 型2 例,Ⅱ型6 例;AO/OTA 2018 分型[5]:A1 型15 例,A2 型19 例,A3 型6 例。对照组中,男13 例,女27 例;年龄50~85 岁,平均(80.62±3.41)岁;骨折原因:摔伤36 例,高坠伤4 例;骨折Evans 分型:Ⅰa 型3 例,Ⅰb 型5 例,Ⅰc 型13 例,Ⅰd 型15 例,Ⅱ型4 例;AO/OTA 2018 分型:A1 型16 例,A2 型20例,A3 型4 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成都骨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参与研究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①临床资料完整,经X 线、CT 等影像学诊断确诊[6];②无脊髓神经损伤; ③患者发生骨折至入院治疗时间不超过3 周。 排除标准:①不符合手术指征患者;②进入研究前,已接受药物治疗干预患者;③合并心脑血管、血液系统等严重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④合并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选择InterTAN(近端梯形、远端直径10.0~11.5 mm,拉力螺钉直径11 mm,加压螺钉直径7 mm, 组合后螺钉直径15.5 mm, 髓内钉长度180~200 mm)固定,对照组患者选择PFNA(近端直径16.5 mm,远端直径9~11 mm,长度170~230 mm,外翻角5°)固定。

手术治疗方案中,选择全身麻醉,患者在手术台上保持仰卧体位,固定患者健肢后,患肢膝部、髋部屈曲;对患者患肢进行牵引与复位,待复位状态理想后适当内收并内旋, 利用C 形臂X 线机对复位效果进行检查,检查结果理想后于髋外侧髂前上棘垂线及股骨干延长线交点处作1 个5 cm 左右切口; 于大粗隆尖部前1/3 位置进钉, 作1 个适合导针进入的孔洞。手术选择适宜InterTAN 材料、PFNA 材料钉入骨髓腔,将导针拔除后,利用C 形臂X 线机对股骨头颈中部位置进行定位,将螺纹导针置入,锁定螺旋刀片,固定螺钉后逐层将创面缝合。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的手术治疗效果、患者恢复指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①手术治疗效果:患者骨折部位完全愈合,髋关节功能正常,能够自由活动,无疼痛感,生活完全能够自理为显效;患者骨折部位愈合情况良好,髋关节功能正常,能够自由活动,但存在轻微疼痛感,生活基本能够自理为有效; 患者骨折部位未愈合,髋关节无法自如活动,患者生活仍然无法自理为无效[7]。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②患者恢复指标:记录患者术后下地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髋关节功能Harris 评分[Harris 评分包含活动范围(5 分)、畸形(4 分)、功能恢复(47 分)、疼痛(44分),评分值越高,提示患者髋关节恢复越好][8]。 ③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研究小组在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其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包括髋内翻、肢体收缩、内固定物松动、螺钉切出等[9]。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或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治疗效果的比较

观察组的手术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手术治疗效果的比较[n(%)]

2.2 两组术后下地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Harris 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的术后下地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术后下地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的比较(±s)

表2 两组术后下地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的比较(±s)

组别 术后下地负重时间(周)骨折愈合时间(周)髋关节功能Harris 评分(分)观察组(n=40)对照组(n=40)t 值P 值1.13±0.26 2.20±0.85 7.6132<0.0001 14.13±1.56 18.52±2.77 8.7336<0.0001 91.06±1.82 85.69±3.03 9.6087<0.0001

2.3 两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n(%)]

3 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常见于老年人群中,号称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此类患者一般合并骨质疏松等疾病及多种内科疾病, 因此易合并多种并发症发生,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健康[10]。 针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治疗有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两种方案, 其中手术治疗能够有效复原骨折部位,实现稳定、固定的效果,规避了保守治疗中患者需长期卧床易引起的并发症风险,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1]。

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包括髓外固定(DHS、股骨近端锁定钢板、PCCP 等)与髓内固定(PFNA、Gamma 3、InterTAN、PFBN 等)两种常用术式, 其中髓内固定因种种优势已经取代髓外固定成为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首选, 而InterTAN和PFNA 是两种选用较多的方式[12]。 近年来,Inter-TAN 在老年骨质疏松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的选用量逐渐增多[13]。

本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采用的InterTAN 手术是一种新型的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系统, 操作简单,术中出血少,且稳定性好;主钉采用梯形横截面设计,稳定性更强,而独特的联合拉力钉组合可以给予患者更好的术中加压,把持力更好[14];尤其老年患者常伴有骨质疏松, 股骨头颈骨量少,InterTAN 组合钉的椭圆形设计的横截面大于PFNA 螺旋刀片截面积,能够在股骨头颈部起到较好的抗旋转作用,抗切出效果优于PFNA 的螺旋刀片[15-16];InterTAN 主钉远端为发夹样的设计,可以降低远端应力,预防应力性骨折,减少术后疼痛, 远端锁孔能够根据情况选择动力和静力交锁,对不稳定骨折采用的静力交锁可以避免骨折再移位[17-19]。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的手术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下地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的髋关节功能Harris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InterTAN 手术的优势更为明显。朱梓宾等[20]的研究也提出了类似观点,即在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的治疗中,PFNA 手术与InterTAN 手术均具有改善患者关节功能的效果, 但InterTAN 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优势明显。

综上所述,针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治疗,InterTAN 手术治疗在恢复患者的关节功能、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方面效果显著,且治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鉴于本研究样本容量有限,在今后的研究中应深入开展大样本研究。

猜你喜欢
髓内股骨髋关节
髓内钉加钢板钢缆联合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
人工髋关节股骨柄假体断裂的研究进展
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研究进展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交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胫骨骨折的效果对照分析
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
33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