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术后患者心理社会适应水平调查研究*

2022-06-20 08:34:18芳,李昂,侯燕,李
重庆医学 2022年11期
关键词:条目乳腺癌维度

廖 芳,李 昂,侯 燕,李 萍

(1.新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乌鲁木齐 830011;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放疗科,乌鲁木齐 830011;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护理部,乌鲁木齐 830011)

乳腺癌是我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增速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到2021年我国乳腺癌患者预计达250万[1]。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患者5、10年生存率明显提升[2-3],乳腺癌已经被纳入慢病管理体系,患者面临疾病适应的问题。疾病心理社会适应,是指个体在经历应激性事件后的情绪表现、自我评价和认知态度及自身行为,与社会群体相适应及与社会规范、习俗等相协调的程度[4]。有研究显示,乳腺癌患者在确诊、治疗及康复等各个阶段都面临着巨大压力与心理问题[5-7],常出现心理社会适应不良。患者疾病适应不良容易产生认知、情感、社会功能障碍甚至影响患者的预后。患者患病后的生活质量是临床中全面评估患者生活状态的重要指标[8]。目前,国内外有关影响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多集中于患者一般特征与疾病特征的研究,对其与心理社会适应关系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调查乳腺癌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现状,探讨乳腺癌患者心理社会适应水平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以期能够从提高心理社会适应水平角度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措施。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抽取2020年9月至2021年6月在乌鲁木齐市某三甲医院就诊的264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经病理组织检查确诊为乳腺癌;(2)接受乳腺癌手术及辅助性治疗(如放疗、化疗等);(3)年龄大于18岁,意识清楚,有一定的读写能力;(4)知晓自身疾病诊断且愿意配合本研究。排除标准:(1)疾病复发转移者;(2)合并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或其他部位肿瘤者;(3)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精神病病史或心理障碍者。

1.2 方法

1.2.1调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调查开始前,研究者本人向患者解释研究的目的,患者同意后研究者一对一发放电子问卷。问卷填写过程中,研究者现场解答患者疑问,患者不方便填写时,研究者逐条朗读,根据患者的回答代其填写。问卷当场回收并检查。

1.2.2调查工具

1.2.2.1一般资料调查表

由研究者自行设计,包括人口学资料如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付费方式等和疾病相关资料,包括疾病确诊时间、手术类型、治疗方式、疾病分期等。

1.2.2.2疾病心理社会适应问卷

该问卷由我国学者程然[9]编制,分为5个维度共44个条目,包括焦虑/抑郁8个条目、自尊和自我接纳10个条目、态度8个条目、自我控制和自我效能9个条目、归属感9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从“完全错误”到“完全正确”分别计1~5分,其中有20个负性条目反向计分,总分为44~220分,<132分为低适应水平,132~175分为中等适应水平,>175分为高适应水平。本量表Cronbach′sα为0.902。

1.2.2.3乳腺癌生活质量测评量表(FACT-B)

癌症治疗功能评价采用FACT-B,FACT-B由美国西北大学转归研究与教育中心的CELLA等[10]研发,中文版由万崇华等[11]翻译并进行了信效度检验,包括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一般量表(FACT-GF)和乳腺癌附加量表(BCS)。该量表分为5个维度共36个条目,其中生理状况7个条目、社会/家庭状况7个条目、情感状况6个条目、功能状况7个条目和 BCS 的附加关注9个条目。每个条目均釆用Likert 5级评分法,其中4=非常、3=相当、2=有些,1=有一点,0=一点也不。患者拒绝回答的条目,按缺失值处理,计算方法是该维度其余条目得分之和/实际回答的条目数×该维度条目数。量表总分是各维度得分之和(0~144分),患者总分越高,表明其生活质量越好。该量表的Cronbach′s α为0.84,重测相关系数为0.82,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乳腺癌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80份,回收280份(100%),剔除规律作答及漏项超过10%的问卷,有效问卷264份(94.29%)。其中年龄:<40岁18例,40~<50岁72例,50~<60岁139例,≥60岁35例;文化程度:小学45例,初中40例,高中或中专88例,大专及以上91例;婚姻状况:未婚4例,已婚245例,离异及丧偶15例;医疗付费方式:城镇及职工医保216例,新农合44例,自费4例;家庭人均月收入:<1 000元15例,1 000~<3 000元66例,3 000~<5 000元124例,≥5 000元59例;肿瘤分期:Ⅰ期54例,Ⅱ期121例,Ⅲ期78例,Ⅳ期11例;手术方式:乳腺癌根治术185例,保乳术75例,乳腺癌根治术+乳房重建4例;治疗方式:手术+化疗53例,手术+化疗+放疗130例,手术+放疗36例,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45例。

2.2 乳腺癌患者心理社会适应及生活质量得分情况

心理社会适应得分为(147.59±17.59)分,高、中、低度心理社会适应水平患者分别为28例(10.6%)、188例(71.21%)、48例(18.18%)。生活质量总分为76~133分,平均(95.83±15.04)分,处于中等水平。各维度得分情况见表1。

表1 乳腺癌患者心理社会适应各维度得分(n=264)

2.3 乳腺癌患者心理社会适应水平与生活质量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乳腺癌患者心理社会适应水平总分与生活质量总分呈正相关(r=0.379,P<0.05);乳腺癌癌患者心理社会适应各维度得分与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乳腺癌患者心理社会适应水平与生活质量评分的相关性分析(r)

2.4 不同特征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问卷得分比较

纳入的10项一般资料,其中付费方式、疾病确诊时间、手术类型、疾病分期及手术方式等5项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同特征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问卷得分比较分)

2.5 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分层回归分析

以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得分为因变量,以心理社会适应各维度得分及人口学特征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自变量,进行分层回归分析。自变量赋值情况(付费方式:自费=1,新农合=2,城镇及职工医保=3;疾病确诊时间:<3个月=1,3~6个月=2,>6个月=3;手术类型:乳房根治术=1,根治术+重建=2,保乳术=3;疾病分期:Ⅰ期=1,Ⅱ期=2,Ⅲ期=3,Ⅳ期=4;手术方式:手术+化疗=1,手术+化疗+放疗=2,手术+放疗=3,手术+化疗+放疗+靶向=4)。其中一般资料为控制变量纳入模型1,心理社会适应能各维度得分在此基础上进入模型2。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模型拟合成功(P<0.001),可以解释14.70%的变异。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分层回归分析,见表4。

表4 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分层回归分析

3 讨 论

3.1 乳腺癌患者心理社会适应水平

本研究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心理社会适应得分为(147.59±17.59)分,处于中低度适应水平,仅有10.61%的患者心理社会适应处于较高水平,低于高乔乔[12]的研究。本研究中,患者的疾病适应调查中焦虑/抑郁和自尊与自我接纳两个维度得分率较低,说明乳腺癌患者的负性情绪较重,自我接纳程度较低。与文献[13-14]关于乳腺癌抑郁及自尊相关研究的结果一致。这可能与患者接受手术、放疗及化疗等治疗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形体和外貌改变,患者出现自我形象紊乱,对自身女性魅力缺乏信心、自卑和低自尊,从而产生负面情绪、病耻感、自我接纳低等有关。态度、自我控制与自我效能和归属感得分较高,可能以下原因有关:(1)乳腺疾病发病率不断增加及疾病早期筛查的普及,人们对疾病的认知逐渐提升,癌症诊疗技术的迅速发展进一步促进和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并积极参与治疗。(2)乳腺癌主要患病年龄为45~55岁且有年轻化趋势,患者在家庭和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自身有很强的意愿参与治疗和护理,主动承担自我管理和自我护理的角色。(3)家人、配偶、朋友的支持与鼓励为患者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让患者更有信心和动力应对疾病。这提示医护人员在管理患者的过程中关注其心理的同时要注重发掘患者自身的潜能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同时,护理人员在管理患者的过程中应当了解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充分发挥社会支持系统对应对心理应激的缓冲作用,提高的患者的心理社会适应能力。

3.2 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水平

生活质量是对个人所感受到躯体、心理、社会各方面良好适应状态的一个综合测量。是医学上用来评估患者患病后生活状态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中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得分为(95.83±15.04)分,处于中等水平,低于栗晓坤等[15]研究结果。其中情感状况维度得分率最高,说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依从性高,积极乐观面对疾病,这与本研究心理社会适应水平中态度维度得分率较高一致。而附加关注维度得分率最低,这可能与治疗带来形象改变及当前社会环境对癌症的污名化,导致患者过分关注外在,抑制了个体调整自己与创伤相关的想法或行为有关。提示医护人员在与患者交流的过程中注重倾听,及时发现患者未表达出的潜在想法,及时采取措施修改重构疾病认知,从而积极调整个体与创伤的关系。

3.3 乳腺癌患者心理社会适应水平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本研究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心理社会适应总分与生活质量总分呈正相关(r=0.379,P<0.05),焦虑/抑郁、自尊与自我接纳、态度、自我控制与自我效能及归属感与生活质量总分的r值分别为0.125,0.449,0.356,0.233,0.176,即乳腺癌患者心理社会适应水平越高其生活质量越高。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心理社会适应水平是其生活质量的重要预测因子,可独立解释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14.70%的变异。分析其可能原因:(1)乳腺癌患病主要人群为中老年患者,其自身有学习各种心理调节方法、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2)可以不断调整患病过程中产生身体和心理不适应;(3)可积极接纳新的变化,提高自身的疾病适应水平,进而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医护人员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提升患者的疾病适应,从而达到改善患者患病后生活质量的目的。

本研究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心理社会适应处于中低水平,且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心理社会适应水平是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重要的预测因素,可为临床护理人员从疾病适应方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借鉴意义。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未对研究对象进行纵向追踪调查,建议今后的研究进一步进行纵向研究,深度分析患者疾病心理社会适应的变化。

猜你喜欢
条目乳腺癌维度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中老年保健(2022年6期)2022-08-19 01:41:48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中华诗词(2019年7期)2019-11-25 01:43:00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
别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
祝您健康(2018年5期)2018-05-16 17:10:16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光的维度
灯与照明(2016年4期)2016-06-05 09:01:45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
人生三维度
吐鲁番(2014年2期)2014-02-28 16:5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