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钰 陈莉萍
学科核心素养是科学育人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通过各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组织以探究为切入点的主动学习是落实核心素养的关键。但是,现阶段中学教学过程中,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缺乏趣味性、主动性和有效性,缺乏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和素养,而且各学科教学就像一口口深井,井与井之间缺少联系,无法满足学生完整的全面发展的需要。跨学科教学是基于多元智能理论下的一种教学新思路,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增进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提升综合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为了更好地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创新的课程设计和实施方案大量涌现。研学课程将课堂延伸至学生的实际生活中,不仅要求学生能够吸收书本知识,使自己具有扎实的文化知识基础,同时又要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研学课程将课堂延伸到真实的自然环境,不但能提高学生知识结构的全面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还对大自然中各种生命现象的探究和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有积极意义。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尝试开展了一次研学活动:以弥勒市东风农场为背景,发掘其独特的自然环境条件、葡萄产业发展中丰富的文化内涵及悠久的历史,开展地理、生物学跨学科研学课程,将学生带入真实场景,利用研学任务,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培养他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充分发挥地理、生物学两个学科的特点,着眼于提升核心素养的目标,高效地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最终到达提升素養和能力的学科要求。
一、研学课程设计
(一)研学课程目标
长期以来,地理、生物学教学过于偏重知识的讲授,学生通过简单重复的机械记忆完成考试要求的学习内容及相关任务。由于生活经验的匮乏,学生无法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普遍较弱。地理、生物学变成枯燥乏味、缺乏实践的学科,也因此失去学科魅力。研学课程的实施有助于改变封闭的课堂教学环境,用真实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主动思考,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观察、实践、探究和研究能力。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生物学、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概述和要求,我们结合弥勒市东风农场的实际情况及相关背景,设计研学课程目标(见表1)。
(二)研学课程任务设计
通过研学任务将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融合,课堂内外相融合,理论与实践相融合,探究活动、实验设计、实验操作与旅行体验相结合,达到综合育人的效果,在此过程中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研学课程可以将学生置身于真实情境中,让学生通过研学任务主动开展探究和实践活动,不断借助真实情境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的动力。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完成研学任务解决问题,不断提升知识水平和素养。因此,设计符合研学实践要求及相关课程目标的研学任务显得尤为重要,但在研学课程实施过程中,任务设计的创新性、合理性、可操作性成为研学课程实施效果的关键因素。根据研学课程目标,我们设计了弥勒市东风农场的研学课程任务(见表2),同时设置了研学主题任务。
(三)研学课程成果的展示
在研学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通过研学成果展示的形式,对学生研学活动任务完成及目标达成情况进行动态监测,“主题任务式”的研学活动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对各阶段研学成果进行收集和整理,同时也能发挥小组合作的功能,增强研学活动的参与度。教师对研学成果进行阶段性的收集、整理和展示,最终为研学课程实施过程进行评价建立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奠定基础。弥勒市东风农场研学活动成果展示如表3和表4。
二、研学课程评价
研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通过观察法进行学员表现信息的收集,再给出评价判断,因此需要一种等级评定量表将活动中学生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量化、可视化。研学课程评价必须基于学情,参照课程标准的要求,便于操作,能够较为客观准确地反映学生个体及小组在研学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表现。综合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等全方位、多层级的评价方式才能反映学生研学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具体评价见表5。
三、对研学课程设计的思考
(一)充分的准备是研学课程顺利实施的保障
在研学课程设计过程中,需要对课程中相关问题及任务设置的合理性、可行性、科学性,以及学科教学的需求进行反复的论证和推演。在研学课程实施前需要强调行前准备,教师要成为行前准备的主导者,尽可能做好各项应急预案及充分的心理准备,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完成各自的行前准备,让学生具备将各种知识技能和意志品质融入多种实践的现实体验中,学会运用地理、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形成良好的独立探索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实验操作能力等。
(二)注重研学任务的实施,提升学生的研学能力及学科素养
研学课程实施过程,教师要始终坚持将学科知识融入研学任务的主导思想,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利用事物环境,积极开展小组合作探究、讨论展示、反思评价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最终实现扎实掌握基础知识技能,博览多元知识文化,达成核心素养的养成和提升。
(三)跨学科研学践行综合育人目标
研学课程设计的对象是现实情境中受多因素、多元环境共同影响下形成的现象或者景观。因此,进行单一学科研学活动设计就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跨学科的研学课程则能实现学科间优势互补,例如地理偏重定性的原因分析及影响评价,生物学可借助实验将相关现象进行论证和统计分析,实现定量的原因分析等。面对不同的研学任务,教师在学科视角下通过多样的任务设计,尝试从多学科角度引导学生对相关主题进行梳理和分析,打破学科知识界限,融会贯通,灵活运用。教师要鼓励学生坚持完成自己所进行的探究分析、调查总结,让学生在进一步的回顾总结中,主动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的反思能力和实践评价能力。将课堂中的实验带到广阔而真实的环境中,可促使学生自主寻找实验对象、设计实验、制作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现象,最终得到实验结论。一组组真实有效的实验数据,凝结的是学生的智慧与汗水,锻炼的是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借助研学课程的桥梁实现学科间的优势互补,践行跨学科研学课程设计,倡导全新多学科视角下的研学课程,能有效提升教师及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在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同时,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探究精神。
◇责任编辑 邱 艳◇95A81FE3-6D7B-4118-A909-841E6BB411D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