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镇庙壁画人物服式研究

2022-06-20 07:10刘钺
关键词:人物饰品官员

刘钺

摘 要:北镇庙位于辽宁省北镇市城西2公里的山岗上,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目共睹的正殿壁画亦是北镇庙镇庙之宝。为全面了解和研究北镇庙正殿这组壁画的艺术,对此,我们曾于早期对这一组壁画的部分内容进行了认真详实的考察。在此基础上,笔者再次对北镇庙正殿壁画人物文武官员穿配的冠类、服式、履和饰品画法等四个方面进行专题研究。

关键词:文物;服式;冕冠;鞋履;饰品;官员;人物

中图分类号:J21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2)05-0014-04

北镇庙,位于辽宁省北镇市城西2公里的山岗上。据史料记载:北镇庙始建于隋文帝开皇十四年(594年),同时诏封医巫闾山为“北镇名山”,并令就山立祠,开始建造北镇庙。以后历经唐、宋、元、明、清各朝代的兴废演变,最后形成了今天以牌坊、山门、神马殿、钟楼、鼓楼、御香殿、正殿、更衣殿、内香殿、寝宫为主体,占地面积49800平米的宏大建筑群。北镇庙是古代祭祀北镇医巫闾山的山神庙,也是目前全国五大镇山①中唯一保存完好的镇山庙。1988年1月13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正殿亦称大殿,处于北镇庙整体布局的中心位置。据历史文献和北镇庙内现存碑刻记载:该殿始建于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经考证壁画为同期所绘。它通面阔23.40米,面阔五间,进深4间,绿色琉璃瓦屋顶,属歇山式单檐大木架结构。殿内神龛供奉“北镇山神”一尊和侍臣像四尊;神龛上悬挂着清乾隆皇帝所题的“乾始坤枢”铜制匾额。至今,在墙体内壁上仍保存着一组具有一定规模的极高历史、艺术价值明代文武功臣人物②肖像壁画。壁画共有32位文武官员画像,分别分布于殿内的东、西、北三面墙壁上,其中以后门为界,上至额枋下皮,下至墙肩,全长39.40米。北镇庙明代人物壁画③是北镇庙的镇庙之宝。为全面深入了解和研究该壁画的主题艺术,对此,我们曾对这一组壁画的部分内容进行了认真详细的考察:首先,对壁画的年代及壁画中的人物进行了认定考证;④然后,亦对壁画中的质地、构图、笔法和彩色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详述考证。⑤通过对此壁画中的两项内容考证,进一步获取了对其壁画的年代、人物和绘画艺术等方面相关知识,以形成一定程度的认知。在此基础上,我们再将对北镇庙壁画人物中穿配的精美华丽服饰加以论述,希望能够获得广大同行们的批评和指正。

据考辩,北镇庙此组明代壁画中的32位人物爵位分别是:追封王位的有6位(徐达、常遇春、汤和、李文忠、邓愈、沐英);封公爵的有10位(李善长、冯胜、胡大海、傅友德、康茂才、俞通海、廖永安、赵德胜、丁德兴、张德胜);追封公爵的有8位(吴复、郭兴、吴良、郭英、吴桢、耿再成、曹良臣、冯国用);封侯爵的有6位(廖永安、华云龙、耿炳文、桑世杰、王弼、周德兴);封郡公的有1位(茅成);封伯爵的有1位(刘基)。壁画上的32位人物当中他们各自身着明代文武官员的不同服式,手持笏板、兵器和抱拳等姿态,按古代王、公、侯、伯的爵位顺序排列,画面布局得体,人物造型生动,十分详尽地展现了明代时期文武官员的冕冠、服式、鞋履、饰品等人物装束。

据考析,明代朝臣官吏的服式,品级较具体,各官的朝服、公服、常服皆按品定制。據《明会典》记载:洪武二十六年所定的文武官员之制,“文武官朝服,梁冠,⑥赤罗衣,白莎中单,俱用青色饰领缘,赤罗裳,青缘,赤罗蔽膝,大带用赤、白二色绢。革带,佩绶,白袜,黑履”。设公、侯、伯、官等级,公、侯、伯皆戴七梁冠,并加笼巾,貂蝉,立笔;“公服,在京文武官员每日晚朝秦事,及待班、谢恩、见辞则服公服。公服在外文武官每日清早公亦服之。文武官公服用盘领右衽袍,或用纻罗丝、罗绢从宜制造,袖宽三尺,一品至四品绯袍(红袍),五品至七品青袍,八品九品绿袍,未流入杂职官,其袍、笏与八品以下同。”;“常服,常朝视事服用。”;“常服,以乌纱帽,团领衫,束带为常服,一品玉带,二品花犀,三品金钑花带,四品素金带,五品素银钑花带,六品七品素银花带,八品九品鸟角带。”等。

根据此前对该壁画人物文武官员爵位的认定,按照壁画上的32位文武官员冠类、服式、鞋履和饰品画法等分类去探索了解,便能掌握此壁画在绘制文武官员服饰方面的特点与技法,同时亦为我们对此研究提供了大量而翔实的有力依据。

(一)冠类

“冠”古代是头上装饰的总称,用以表示官职,身份与礼仪之用。经对照厘定,此壁画上的32位文武官员中在绘制冠类上形式主要有:方顶硬壳幞头、七梁冠、⑦貂蝉冠、武弁战盔、四方平定巾、凤翅盔、紫金盔、束髻冠等八样类型,从冠上亦可分为武将及文臣两类人物。其中,方顶硬壳幞头4个:这是一种硬裹的巾帽,用铁丝或藤草编成内型的硬壳,再糊绢或罗,并涂于黑漆,外型方而隆起,左右两脚用铁丝制成,并糊漆纱,向两侧平伸或上翘,但其两脚平直而长,向左右平伸,长至二尺。在此壁画上的文武官员中就绘有四位武将侯爵分别戴有此类冠式:东壁的周德兴;西壁的廖永忠、毕云龙、耿炳文。七梁冠20个:梁冠多为在朝文武官员所戴,一品七梁,二品六梁,三品五梁,四品四梁,五品三梁,六品、七品二梁,八品、九品一梁。梁冠其方形,前低后高,后倾,有围片,前开后合。在此壁画上的文武官员中就有20位武将的公爵或追封公爵分别绘有戴此类梁冠,这些人分别分布于东、北、西三面墙壁内,其中:东壁的赵德胜、曹良臣、吴复、耿再成、郭兴、吴良;北壁的李善长、冯胜、汤和、李文忠、邓愈、沐英、冯国用、傅友德;西壁的康茂才、郭英、俞通海、吴祯、廖永安、张德胜。貂蝉冠2个:貂蝉冠为三公亲王所戴,官居一品也有戴用,其形正方,左右用细藤织成二片,形如蝉翼,并涂有金银为饰,冠上缀金,并附蝉为饰(以示高洁),冠顶插有貂尾,这是一种高贵的冠式。在此壁画上的文武官员中有2位武将公爵(后追封王位)分别绘有戴此类冠式,而这两位武将均在殿内北壁后门两侧,为:徐达、常遇春。武弁战盔1个:是一种以巾幞为主的武冠,有的以厚锦制之,有的以皮革制之,前额饰有铁片为沿,并缀有纹饰,冠顶饰有红缨,为汉、唐、宋、明历代武将所好戴,轻便灵活,便于作战。在此壁画上的文武官员中有1位武将的侯爵绘有戴此类冠式,是东壁的桑世杰。四方平定巾(亦称儒巾)1个:是一种方形硬裹巾,在巾上饰有一块帛,使之翻折,形如瓦状,并有两带垂于脑后,飘垂为饰,一般为举子与书生所好戴,明代更为盛行,也称儒巾。在此壁画上的文武官员中有1位文臣伯爵的绘有戴此类冠式,是西壁的刘基。凤翅盔2个:这是古代武将最常见的盔式,其形制一般以厚革制,额前有铁片为沿,以护额掩耳,其铁、铜片常饰有飞鸟双翼迎风的纹饰,故称凤翅盔,有时盔顶也加铁片为纹饰,并在盔上装缀明珠或玉翠,使之高贵美观。在此壁画上的文武官员中有2位武将公爵的绘有戴此类冠式,就是北壁后门两侧并持狼牙棒⑤的胡大海、丁德兴。紫金盔1个:一般以革制,也有以薄铜片铸成,外壳以紫饰金而成,这种小盔仅束套在顶髻上,以簪贯发,并用带结于颈上,称为“束发紫金冠”。在此壁画上的文武官员中有1位武将侯爵的绘有戴此类冠式,是东壁的王弼。小冠1个:束髻冠(也称小冠),这是一种束在头顶的小冠,小冠多为皮制,形如手状,正束在发髻上,用簪贯其髻上,用緌系结在颈上,武官状士则多饰缨于顶上,称为垂冠,初为宴居(在家便装)时戴,后通用于朝礼宾客,文官、学士常戴用。在此壁画上的文武官员中有1位武将侯爵的绘有戴此类冠式,是东壁的茅成。

(二)服式

服式是古代人物画造型的重要依据,它能体现朝代的特征与人物身份及个性特点,此壁画正是按照这一绘画风格而进行设计绘画人物服式的。经对照厘定,此壁画上的32位文武官员的绘制衣服样式主要有:公服、襕袍、官袍、战袄、铠甲等5样服饰(由于爵位的不同,此次在壁画人物服饰中没有绘制朝服),从服式亦可分为武将及文臣两类人物。其中,公服26件:为官臣、吏士在职公事或宾客时穿用,仍是宽衣大袖,以交领形式为多,领袖、裾也有缘边,但文饰简约,没有朝服的华丽尊仪。在此壁画上的文武官员中就有二十六位武将分别穿用此类服式,这些武将分别是:东壁封梁国公的赵德胜、追赠安国公的曹良臣、追封黔国公的吴复、加封泗国公的耿再成、追封陕国公的郭兴、卒赠江国公的吴良、封江夏侯的周德兴;西壁封蕲国公的康茂才、卒后赠营国公的郭英、封虢国公的俞通海、追封海国公的吴祯、封楚国公的廖永安、封蔡国公的张德胜、封德庆侯的廖永忠、封淮安侯的毕云龙、封长兴侯的耿炳文;北壁(东):封魏国公谥武宁追封中山王的徐达、封韩国公的李善长、封宋国公的冯胜、封信国公谥襄武追封东甄王的汤和、封曹国公谥武靖追封岐阳王的李文忠;北壁(西):封鄂国公谥忠武追封开平王的常遇春、封卫国公谥武顺追封宁河王的邓愈、封平西侯谥昭靖追封黔宁王的沐英、追封郢国公的冯国用、封颖国公的傅友德。襕袍一件:襕袍多为官员宴居时穿用,或文人举子专用,亦称“举子服”。官用的襕袍常在袍上加襕边,并以绯(红)、紫、禄等主要三色以区分其品级,庶人以白制之,仕人则以青制之,以便区分各种身份。在此壁画上的文武官员中就有1位文臣穿用此类服式,是西壁南一封诚意伯的刘基。官袍一件:官袍为在朝的职官或地方的官吏所穿用,它多为盘领,有表有里,没有朝服的宽大与长袖,在胸前也饰有“补子”,按品级而饰其纹饰。官袍在古代人物画中尤为常见,历代之形式也常有变化。在此壁画上的文武官员中就有其中1位武将穿用此类服式,是东壁南一封东海郡公的茅成。战袄与铠甲是古代将帅兵士作战护身之服式,那么,什么是战袄?是把袄子去袖加厚而成,其形制如背子,多用厚锦或皮革制之,并配有腰扎、包肚以护身,由于战袄,行动自由轻便,攻守灵活,便于作战,又能御兵刃,为历代武官将校及士卒出征讲武时所穿用,武官战袄常以品级而定其袄色,以示区别;什么是铠甲(亦称披甲)?这是一种战袄或战袍与铠甲配合的作战服式,一般在要害之处披甲,如臂铠,前后两裆铠,与滕铠等处披甲,其他部位则以巾、袍代用,如身可穿缺胯战袍或战袄,领结四垂巾,扎腰包肚,下穿白练裙或白马甲(皮制,在腹下的前盖厚裆),并饰有“护心镜”,手束鞲臂,下穿宽口战裤,束吊腿,足着靴,为唐、宋、明主将的主要披甲。在此壁画上的文武官员中就有其中2位武将穿用此类服式,他们分别是北壁后门两侧封越国公的胡大海、封济国公的丁德兴。在明代由于戎服、铠甲、战衣等级分明,根据爵位,亦可在武将的服式穿配上有繁简之说,虽然在服式上均穿配战袄、战袍和铠甲等服式,但在此壁画上的武将中就有其中2位在穿配服式上却有所不同:一个是东壁南三封定远侯的王弼,穿配着为出征、习武的将校服式;另一个是东壁南二封永义侯的桑世杰,穿配着为同爵位相比之下侯爵的戎服服式。在繪制上述26位武将人物公服当中,应该说,其式样并不是完全一样的,其中,有6名武将是明代朝臣官吏的典型公服,这6名武将是:封魏国公谥武宁追封中山王的徐达、封鄂国公谥忠武追封开平王的常遇春、封江夏侯的周德兴、封德庆侯的廖永忠、封淮安侯的毕云龙、封长兴侯的耿炳文,而其他武将则不然(详见壁画人物图片)。

(三)履

履即今之鞋,古代对履很重视,有“饰足为礼”之说。履在三代时皆以皮制之,单底称为“履”,复底或高底称“舄”,在朝时穿“履”,在典祭时穿“舄”皆为礼仪之用。此壁画在绘制文武官员人物中的鞋正是按照这一饰足礼仪而进行设计绘画的,并且对履的装饰很讲究。此庙壁画上的32位文武官员在绘制履类形式主要分为履、靴2样,其中,靴4双:是胡制,隋唐以来,为历代沿用,有“长靿靴”“短靿靴”“皂靴”等几种形式,“长靿靴”与“短靿靴”多为革制,“皂靴”多以厚锦制之,为文武百官朝服时穿用,武将勇士出征作战亦好穿用。在此壁画上的文武官员中有4位武将公爵与侯爵分别穿用绘制足著软皮靴此类履式,其中公爵是:胡大海、丁德兴;侯爵是王弼、桑世杰。履28双:以皮或厚锦制之,履头皆有装饰,有平头、高头、云头、如意等等形式,并有各种绣纹,花履则为妇女所专用。在此壁画上的文武官员中就有28位的追封王、公、侯、伯等不同爵位则均分别穿用绘制的足著云头高履此类履式,他们分别是:追封王位的徐达、常遇春、汤和、李文忠、邓愈;公爵与追封公爵的沐英、李善长、冯胜、傅友德、康茂才、俞通海、廖永安、赵德胜、张德胜、吴复、郭兴、吴良、郭英、吴桢、耿再成、曹良臣、冯国用、廖永安;侯爵与伯爵的毕云龙、耿炳文、周德兴、茅成、刘基等人物。

(四)佩饰

古代人物的佩饰,一般可概括为佩与带两个类型,佩与带作为礼仪及约束品德的装饰,也常用于区分品级、贵贱与职能。历代的礼仪典与舆服志对各种的佩饰也都作有明文规定,因此,此壁画在绘制文武官员的佩饰方面亦都严格的遵遵循这一规定而绘制的佩饰。此壁画上的32位文武官员在佩饰中主要有:笏、刀、革帯、绶等4个类型。其中,佩笏的有26人。笏,始于秦汉,百官在朝启秦与执令时用。它的形制上尖(或圆)下方,其形板身微曲,据官职大小而定其质料,有象牙、槐木、竹等各种级别,上朝执事时则执笏,不执时则佩插于腰帯中,历代朝臣承继沿用(元、清两代无此制)。在此壁画上绘制手持象牙笏板的文武官员是:东壁的周德兴、赵德胜、曹良臣、吴复、耿再成、郭兴、吴良;北壁的徐达、封李善长、冯胜、汤和、李文忠、常遇春、邓愈、沐英、冯国用、傅友德;西壁的康茂才、郭英、俞通海、吴祯、廖永安、张德胜、廖永忠、毕云龙、耿炳文。佩绶的有20人。绶,有大绶、小绶之分,多为帝王、公侯大臣所佩饰,诰命夫人、名流仕女亦有佩饰,主要丝锦织成,并有组缨为饰。在此壁画上绘制戴有大佩绶的文武官员是:东壁的赵德胜、曹良臣、吴复、耿再成、郭兴、吴良;北壁的李善长、冯胜、汤和、李文忠、邓愈、沐英、冯国用、傅友德;西壁的康茂才、郭英、俞通海、吴祯、廖永安、张德胜(准备将笏、绶合并在一起写);佩刀的有1人。刀,朝臣玉佩至秦时废止,采用彩组连接于璲,表转相结,称为“绶”,至汉代承秦制,把绶改为佩玺印与佩刀,作为官职身份与礼仪的装饰(佩刀在朝时皆木剑)到唐时又改为龟、佩鱼,宋、明亦沿用,作为入朝的符信与品级的标志。在此壁画上绘制佩刀的有一名武将侯爵、此人绰号为“双刀王”的王弼;在此壁画上束革带的文武官员有4人。革带亦称腰带,为传统古代人物重要的带饰,具有礼仪之饰及约束谨慎之意,并用来分官职品级之别。古代人物宽衣大袍,皆需用带系结,用丝编织而成的称为“涤”,用革制成称为“鞶”。在战国以前腰带多以丝锦为之,称为“涤带”后受胡制蹀躞带的影响,遂采用革带,为帝王、文武官吏所专用。特别到了唐代,规定了“大带”的制度,更以金、银、铜、玉等精雕细刻,成为区分官职的重要装饰。在此壁画上绘制束革带的只是为武将官员,他们是:北壁公爵的胡大海、丁德兴;东壁侯爵的王弼、桑世杰。

此外,在此壁畫中亦有刘基、茅成、桑世杰、王弼等文武官员他们没有持任何兵器,而是单独的站立抱拳,但其佩饰不同。

综上所述,北镇庙壁画人物基本上承继宋代服式,而北镇庙壁画在绘制这些文武官员的服式当中,武官服式主要以头戴梁冠及其它不同冠式,身穿盘领大袖,饰以各品之补子,束革带,执笏为典型。文官则以明代特有的四方平定巾及襕衫举子服式为典型。武职将帅则以凤翅盔、战袍战袄及各式软甲为典型。整个壁画在绘制文武官员服式上凸显得有章有序,爵位显赫,具有鲜明的朝代特点。应该说,等级十分具体,服色、服饰更是丰富多彩,绚丽新颖。

注 释:

①五大镇山:东镇青州沂山、南镇扬州会稽山、西镇雍州吴山、北镇幽州医巫闾山、中镇冀州霍山。

②壁画文武功臣人物:是指正殿壁画的32位人物,按附图③中的顺序排列如下:1.茅成:封东海郡公(郡公与国公不同,约相当于侯爵);2.桑世杰:封永义侯;3.王弼:封定远侯;4.周德兴:封江夏侯;5.赵德胜:封梁国公谥武恒;6.曹良臣:封宣宁侯追赠安国公谥忠壮;7.吴复:封安路侯追封黔国公;8.耿再成:加封泗国公谥武壮;9.郭兴:追封陕国公谥宣武;10.吴良:封江阴侯卒赠江国公;11.李善长:封韩国公;12.冯胜:封宋国公;13.汤和:封信国公谥襄武追封东甄王;14.李文忠:封曹国公谥武靖追封岐阳王;15.徐达:封魏国公谥武宁追封中山王;16.胡大海:封越国公谥武庄;17.丁德兴:封济国公;18.常遇春:封鄂国公谥忠武追封开平王;19.邓愈:封卫国公谥武顺追封宁河王;20.沐英:封平西侯谥昭靖追封黔宁王;21.冯国用:追封郢国公;22.傅友德:封颖国公;23.康茂才:封蕲国公;24.郭英:卒后赠营国公谥威襄;25.俞通海:封虢国公谥忠烈;26.吴祯:追封海国公谥襄毅;27.廖永安:封楚国公;28.张德胜:封蔡国公谥忠毅;29.廖永忠:封德庆侯;30.毕云龙:封淮安侯;31.耿炳文:封长兴侯;32.刘基:封诚意伯。

③附图:北镇庙正殿壁画人物位置图

④郑景胜,郑艳萍.北镇庙壁画人物是谁[J].文物天地,1994(06).

⑤郑景胜,郑艳萍,刘旭东.北镇庙壁画艺术与技术探究[J].古建园林技术,1995(03).

⑥梁冠:洪武二十六年各官朝服改用梁冠,据明王圻的《三才图会》图注其形势为硬壳冠,形势进贤冠,按梁分品。

⑦狼牙棒:古兵器名。用坚重之木为棒,长四五尺,上端长圆如枣,遍嵌铁钉,形如狼牙。

(责任编辑 孙国军)

A Study on the Costumes of Figures in the Murals of Beizhen Temple

LIU Yue

(Beizhen Cultural Relics Office, Jinzhou 121300, China)

Abstract: Shangbei town temple, located 2 kilometers west of Beizhen City, Liaoning Province, is a national key cultural relics protection unit. The mural in the main hall is also the treasure of Beizhen temple. In order to fully understand and study the art of this group of murals in the main hall of Beizhen temple, we made a careful and detailed investigation on some contents of this group of murals in the early stage. On this basis, today, we will make a special discussion on the four aspects of the crown, clothing style, shoes and jewelry painting method of the characters and civil and military officials in the murals in the main hall of Beizhen temple, so as to form a certain degree of cognition.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his own views and opinions, hoping to get the criticism and correction of his peers.

Keywords: Cultural Relics; Clothing Crown; Shoes; Accessories; Official Figures

猜你喜欢
人物饰品官员
BLOOMHUB饰品买手店
饰品
官员在线
官员在线
官员在线
饰品与灵感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