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艺臻
摘要:冲击波作为一种无创治疗方法,因其有着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使得其在临床上获得广泛应用。现如今,冲击波治疗应从骨折康复和碎石等领域进一步拓展至疼痛科治疗。有临床数据显示,冲击波运用于疼痛科疾病治疗可以发挥不错的治疗疗效。基于此,本文对冲击波治疗在疼痛科的应用展开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冲击波治疗;疼痛科;应用
引言
随着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疼痛科治疗理念也在不断进步。作为一种无创伤、无植入性,并且非常安全的一种治疗方法,冲击波治疗在疼痛科获得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不错的应用成效[1]。冲击波治疗主要是借助声波来完成治疗,而这种声波有不同于临床所应用的声波方式。冲击波不仅具备了声波的特性,还有着在同一介质中衰减甚微、并在不同介质间会产生相互作用的特点。通常情况下,疼痛科在运用冲击波治疗时,会结合患者具体疼痛情况,在确认患者具体病变部位后为其实施精准治疗,治疗安全性非常高,治疗效果也非常好。在治疗过程中还会通过调整冲击波强度、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进而达到理想治疗效果。
一、冲击波镇痛机制分析
现如今,临床上对于冲击波镇痛的作用机制还没有完全明确,部分学者认为在运用冲击波治疗疼痛疾病时,冲击波可以穿透患者身体组织后直达患处,对患处的细胞带来一定压应力或是拉应力,使患处细胞出现变形,促进患处微循环,提升细胞摄氧效果,进而实现镇痛的目的。有临床研究显示,冲击波治疗可以有效减少患者软骨骨下水肿情况,减少患者骨内压,对提升患者关节稳定性、改善关节周围软组织结构等都具有积极作用[2]。通过调整冲击波强度,还可以达到缓解局部疼痛的目的。
二、冲击波治疗的应用范围及副作用
冲击波治疗应用范围主要有三种,软组织慢性损伤性疾病、骨组织疾病以及相对适应症。其中软组织慢性损伤性疾病主要有:跟腱炎、足底筋膜炎、上髁炎、冈上肌腱炎、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肱骨内上髁炎等等;骨组织疾病主要有:成人股骨头坏死、骨折延迟愈合及骨不连、应力性骨折等;相对适应症主要有:骨质疏松症、腱鞘炎、髌腱炎、骨性关节炎、腕管综合征等等。当然,除了以上所提到集中应用范围之外,还需要注意,冲击波治疗还存在一定禁忌症,患有严重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存在出血性疾病或是凝血机制障碍、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患者不得使用冲击波治疗。孕妇以及未满14岁的儿童也不得使用冲击波治疗。此外,患者如果存在皮肤破溃或是存在病理性骨折、肌腱及筋膜急性损伤和有关节液等情况,均不得使用冲击波治疗。
沖击波治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通常不会出现严重的副作用或是并发症。但是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轻微并发症,主要如下:冲击波治疗部位会出现瘀紫或是局部血肿,但是这些症状一般在几天后即可自行消除;患者治疗部位疼痛感增加;治疗部位出现针刺感和麻木感等等。
三、冲击波治疗在疼痛科的具体应用
1.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治疗
该疾病主要发生在颈肩部位,其主要表现为酸、麻、痛症状的疼痛综合征,引发该疾病的病因是由于慢性劳损而引发的,该疾病很难根治,并且会经常反复,对患者正常生活带来很大不便。临床上对于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治疗主要是采取中医针灸、理疗、按摩以及痛点注射消炎镇痛液等等,但是最终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而冲击波治疗该疾病相对更加简单,在治疗后可以有效减少疼痛感,并对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也有着一定积极作用。
在运用冲击波治疗颈肩肌膜疼痛综合征时,需要运用体表解剖标志结合痛点定位的方式,要求患者采取俯卧或是坐位的姿势接受治疗。在治疗过程中以颈肩部肌肉的激痛点及相关肌肉的起点为治疗点,有必要可以运用超声来对治疗点进行准确定位。冲击能量应当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以患者能够忍受为最佳,冲击次数应当做到每个治疗点达到1500次至2000次之间,每次治疗需要间隔三至五天,需要接受五次治疗。
2.肩周炎
肩周炎是因为劳损或是受凉等因素而导致的肩关节周围的软组织、肌肉、韧带出现慢性无菌性炎症,患者上肢活动受限,并且在冈上窝处、喙突处以及肩峰位置存在疼痛感。运用冲击波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感,提升患者肩关节活动度,恢复患者肩部功能水平,但是冲击波只能缓解疼痛,但是不能有效改善影像学异常。
在治疗时需要患者采取坐位,上臂保持中立位,治疗时以肩关节压痛点来治疗,冲击次数在2000次至3000次之间,每次治疗间隔三至五天,可以接受多次治疗。
3.股骨头坏死
股骨头坏死主要是由于长期酗酒,化疗或是使用免疫抑制药或是类固醇激素而导致的骨头特定区域出现循环受损。临床当前对于股骨头坏死治疗方法主要是口服降脂药、限制附中、人工关节置换术等方式来治疗。冲击波主要运用于成年人早期的股骨头未塌陷的股骨头坏死,在冲击波作用下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并可以很好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
在治疗时需要依据髋关节MRI检查所显示的坏死区域来确定冲击波具体治疗部位,运用超声来对治疗点进行准确定位,并密切监视。在治疗时需要注意避开患者的神经组织和重要血管。每个治疗点的冲击次数为2000次至3000次之间,每次治疗需要间隔一到两天,五次为一个疗程,可以结合患者具体病情来增加冲击波总量。
结语
现阶段,冲击波治疗运用于疼痛科治疗还存在一定局限性,治疗机制也还不明确,还需要更多临床试验和研究,以提升冲击波治疗适用范围和应用价值,更好地服务于医疗事业。
参考文献:
[1]邢更彦,张浩冲,刘水涛,赵喆.中国骨肌疾病体外冲击波疗法指南(2019年版)[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9,11(04):1-10+6.
[2]李贺,罗敏,张怀奇,韩卫东,刘纪文,钱自亮.脉冲射频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24):4649-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