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是世界红茶和乌龙茶的发源地,种茶、产茶历史悠久。武夷山素有“茶树品种王国”之称,种质资源极为丰富,武夷菜茶在世界茶树植物学分类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武夷山先民不断从武夷菜茶中分离优良单丛,通过选育对比,选育出许多名丛,并将各类名丛分别命名为“花名”,茶农世代口耳相传的品种多达上千个。林馥泉先生在1943年调查统计时发现,仅慧苑岩就有名丛830多个,并记录下了其中284个名丛的名字。
武夷名丛既是传统的名茶、历史品牌、茶文化载体,又是珍贵的古老茶树种质资源。茶树种质资源是开展创新育种和新品种研发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进行生物学研究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极其珍稀的自然瑰宝,茶产业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均离不开优良的种质资源的科研筛选。保护武夷名丛对于促进当地种质资源的保护、促进新的茶树品种培育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由于诸多因素,不少武夷名丛已经消亡,本文探讨了武夷名丛的现状、保护困境和保护对策,以期为武夷名丛的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一、武夷名丛的现状及保护情况
1.武夷名丛流失严重,种质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由于历史原因、经济因素、品种特征等诸多因素,武夷名丛不断流失,罗盛财先生经过30年的跟踪,发现目前武夷山的主要名丛仅有70份。武夷山“五大名丛”(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半天腰、水金龟)中的铁罗汉和水金龟母树已经消亡,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损失。近年来,随着茶叶市场上肉桂的热销,不少茶农和茶企把名丛茶挖掉改种肉桂,导致名丛品种流失日益严重。此外,目前武夷山茶树品种没有一个国家级品种,只有两个省级当家品种,即肉桂和大红袍,一旦市场发生变化,将面临着品种断层危险。
2.名丛种质资源保护呈“小多乱杂”现状,利用效率较低。目前,武夷山企业或个人建设的种质资源库共有11个,总面积达145758m2(見表1)。武夷学院茶与食品学院建设的种质资源库设立于2013年,总面积为53360m2,收集茶树品种360多份,其中武夷山当地菜茶品种40多份、福建茶树(除武夷山外)品种180多份、广东(单丛)茶树品种60多份、湖南安徽茶树品种100多份。另外还有福建省茶叶研究所在福安建立的茶叶种质资源库,有茶树品种3000余份,其中武夷山的茶树品种1000余份、名丛50多份。
这些基地权属关系较为复杂,既有属于国有的,也有属于企业的,还有个人的,“小多乱杂”现象客观存在。一些基地由于市场竞争因素,不愿共享种质资源,还有一些基地由于缺乏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种质资源扩繁难。总体上来看,茶树品种雷同,种质资源利用效率低。
二、武夷名丛的保护困境
一是目前武夷山水仙、肉桂和大红袍等当家品种深受消费者欢迎,茶农种植名丛意愿不高,甚至把名丛挖掉改种水仙、肉桂。二是因茶树品种种质资源研究周期长、效益低,一个品种的定名到推广、种植需要花费15-20年的时间。三是从茶科所外包开始,武夷山就没有了公益性的研究机构。四是政府的投入少、支持力度不足。五是绝大部分的种质资源基地建设只是简单进行了品种的保留与观赏,只有武夷学院和武夷星等少数的一两家基地进行了科学研究和品种筛选。新的《种子法》颁布实施后,武夷山只登记了白牡丹一个茶品种。
三、武夷名丛的保护建议
1.资源普查,摸清底数。相关部门应组织力量,尽快开展武夷山茶树种质资源的专项调查,全面摸底名丛的具体种类和现状。目前,有些茶厂保存了名丛“孤品”,相关部门尤其要做好这些濒危茶树品种的登记和保护工作,真正对武夷名丛的实际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2.整合资源,共建共享。当前,应尽快研究出台现有种质资源共享、利益分享等管理办法,完善种质资源信息公开、交换机制,破除企业的自我保护行为,实现种质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同时适时优化整合现有种质资源基地,探索建立一个以资源资产权属为纽带、以法人治理结构为基础、以保护和利用为前提、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武夷山茶树种质资源圃(库),争取国家及省级层面的支持,建立省级以上茶树资源圃(库)。
3.综合施策,支持开发。一方面,加大政策资金扶持,鼓励种质资源基地利用自身的种质资源与省内外高校、研究机构开展种源选育研究,培育出具有市场潜力的茶树新品种。另一方面,加快建立武夷名丛数据库,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合作,利用生化分析、分子标记、基因检测等相关技术建立武夷名丛的分子结构、生物差异性及基因库等数据库,为企业突破性品种选育提供公共服务平台。
4.加快立法,有序“保种”。加快武夷山茶叶原生品种的地方性立法,建立负面清单目录,有效保护武夷山茶叶原生品种知识产权。
作者简介:方毅辉(1984-),男,汉族,福建莆田人,硕士研究生,质量工程师,研究方向为食品检验。3D2B98A1-3BD5-40C4-810C-8546FB831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