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凌云 陈国胜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的出台,标志着乡村振兴进入了2.0版本。浙江省温州市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正在以争创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市为目标,扬长板、补短板,着重从补齐共同富裕短板、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未来乡村建设、推进乡村文旅等产业数字化改革、擦亮“三位一体”合作金名片等五个方面推进乡村振兴升级版建设。
关键词:乡村振兴2.0版本;共同富裕;农业农村现代化;未来乡村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的颁布,从政策到法律,标志着乡村振兴进入了2.0版本。浙江省温州市将以争创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市为目标,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加快形成新型城乡关系。
一、“十三五”时期温州市农业农村发展亮点
(一)乡村产业快速发展
“十三五”期间,全市农业生产稳中向好,三次产业融合深入推进,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 162.8 亿元,年均增长 2.86%。粮经播种面积比由1.33:1 调整为 1:1。乡村旅游在全市旅游业全部接待游客总量占比达到 52.6%,营业收入 38.12 亿元。
(二)乡村环境明显改善
统筹推进美丽村镇、美丽乡村和美丽田园建设,积极开展农村厕所、农村污水和农村垃圾“三大革命”,农村的整体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全市创成国家美丽休闲乡村1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3个、3A 级景区村 186个,新时代美丽乡村 760个。
(三)农民收入高速增长
深入实施万元农民收入新增工程,挖掘增收潜力、转换增收动能、健全增收机制,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 2015 年的21235 元增加到 2020 年的 34283元,年均增长6.6%,增速高于城镇居民。农村家庭人均年收入 8000 元以下现象全面消除。
(四)农村改革走在前列
坚持改革赋能,一大批农村改革项目在温州落地开花结果。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等综合改革项目列入国家级试点,农民资产授托代管融资、“三位一体”农民合作体系改革等取得突破性成效,农村改革成为推动西部生态休闲产业带发展的动力。
(五)城乡融合全面深入
城乡融合发展势头良好,优质教育、医疗、文化等资源加速向农村覆盖,基础设施实现互联互通,公共服务进一步增强,全市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 1.96:1。
二、温州市农业农村发展需解决的问题
(一)农业产业尚未实现高质量发展
全市劳动力生产率只有2.81万元/人,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三品一标”推广应用面不广。农产品产地分拣包装、冷藏保鲜、仓储运输、初加工等设施较少。农旅等休闲旅游业发展较慢,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数量偏少。
(二)低收入农户增收压力较大
全市现有低收入农户17.6万人,人数占全省比重较高。因病致贫是新阶段低收入农户的最大问题,占比高达68%。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与省内排名在前的其他地市相比收入偏低。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较少,覆盖面不广。
(三)农村基础设施和优质公共服务短板突出
全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较大,但管护机制还不完善,存在重建设轻管护问题,管护责任主体不明确,管护资金来源单一。另外,农村老年人护理床位数量仍较少,农业科技需求与成果对接不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不广。
(四)乡村数字化程度不够
全市城乡仍然存在“数字鸿沟”,农村新基建投入力度不够,乡村文旅、智慧农业等数字化技术应用水平不高,农业物联网技术运用不足,农村居民的信息科学普及程度相对不高,农产品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弱,农村电商人才严重匮乏。
(五)“三位一体”合作改革成果应用不广
全市农村当前仍存在一些合作社“低、小、散”、制度不够健全、运行不够规范、服务能力弱、农户入社意愿不够强等诸多问题,面向小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阻碍“三位一体”新型合作体系的推广。
三、打造乡村振兴2.0版本的几点建议
(一)补齐共同富裕短板
实现共同富裕,是争创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市的本质要求。实现共同富裕有一个过程,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市建设中,需要逐步把短板补齐。
1. 推进就业创业
就业是分享社会财富获取发展机会的基本途径。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拓宽就业渠道,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发展富民乡村产业,重点推进市級以上农业产业平台建设,创新农民增收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开展村企合作、参股经营和就业增收,创新“强县带弱县、强镇(乡)带弱镇(乡)、强村带弱村”的“三带”帮扶机制。优化乡创环境,进一步发挥农创客的作用,吸引更多年轻人回乡创业,只有年轻人回来了,乡村才有未来。
2. 完善社保机制
教育的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完善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保障。要不断推进病有所医、学有所教、老有所养等改革力度,推动人的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优质共享。要加大因病致贫困难救助,落实特殊困难群体应保尽保、应扶尽扶。推广折股量化扶贫制度。打通疾控、医疗卫生机构,形成有效、连续性供给,为老百姓提供健康监测和管理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进社会力量发展养老专业化连锁经营,加大养老护理型人才培养,打通养老护理型人才晋升通道。
3. 激活集体经济
发展集体经济,是打造共富乡村的重要支撑。在前期国家改革试点的基础上,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争取成为集成改革示范区。紧紧围绕增强村级“持续造血”功能,盘活闲置资源,实现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经营性收入大幅提高,推广农村土地(林地)承包经营权、股权质(抵)抵押贷款,争取产业类项目在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占比实现大幅增加,同时要更加注重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
(二)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温州要打造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市,首先要明确“先”在哪里?需要将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对标“全国30强、长三角27个中心区城市10强、全省第三极”坐标系,对照省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标体系,打造一批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示范的标志性成果。
1. 现代不现代,关键看生态
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市,不仅先在生态保护水平,更要先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温州“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实际,决定了生态是温州市农村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基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时代重任,温州完全有条件成为新时代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先行区,要争取率先列入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要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模式,培育绿色转型发展的新业态,打造具有温州辨识度的生态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提升生态产品溢价,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山区跨越式发展的有力支撑。发展绿色金融,探索生态产品资产证券化路径和模式,探索将生态产品总值指标纳入各县(市、区)党委和政府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
2. 先行不先行,关键看农民
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市,先在农民参与度,先在农民获得感,先在农民幸福感。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要体现农民主体地位,更要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各级地方要杜绝“政府在干、农民在看”现象。对财政支持的小型项目,可优先安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组织作为建设管护主体,不断增强广大农民推进乡村振兴的责任感。旨在契合农民意愿、农民参与为主体、农民受益得实惠的乡村建设运动才能成就永续乡村。
3. 美丽不美丽,关键看经济
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市,美丽经济要先行,美丽乡村运营水平要领先,乡村可持续发展水平要领先。美丽乡村、生态宜居,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来支撑。我们不能把生态宜居单纯作为环境改造工程,最关键的是要产业植入,特别要重视数字文旅产业,要有市场机制。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各种优势发展乡村旅游,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子。特别要加快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建设,如单产业链条型联合体、平台融合型联合体、全产业链条型联合体,采取“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的“三位一体”运作模式,带动各类主体示范化、规范化发展。
(三)加快未来乡村建设
2021年3月,温州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开展未来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这是浙江省地市级首个关于未来乡村建设的官方文件。温州的未来乡村将是“五美”乡村、零碳乡村、共享乡村,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升级版。
1. 打造“五美”乡村
围绕“产业壮美、景观秀美、人文和美、村居智美、生活甜美”,打造一批富有温州辨识度的“五美”乡村。一是产业壮美,科技支撑不断强化,数字经济占比稳步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持续提高,农村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全产业链和全价值链的乡村产业做大做强,使乡村成为夯实双循环的坚强基底。二是景观秀美,实现农村人居环境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的高水平全覆盖,村容村貌日益改善,人居环境质量不断提升,全面展现内外兼修、神形具备的“诗画山水 温润之州”大美格局。三是人文和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引领力、凝聚力以及推动力进一步发挥,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文明素养全面提升,最美现象大量涌现。四是村居智美,数字乡村建设走在前列,数字赋能整体智治,进一步引领撬动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率先形成与数字变革时代相适应的乡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治理方式。五是生活甜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比逐年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城乡同标同质实现重大突破。城乡要素的双向合理流动是未来城乡融合发展的核心特征和根本保障。
2. 创建零碳乡村
要充分认识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意义,在未来乡村建设中充分释放出“先行军”的引领力。以“绿色”“循环”“低碳”为总要求,通过先进技术的应用和绿色消费习惯的普及,创建零碳乡村。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积极推广 “绿色货币”“绿色公约”等乡村绿色治理模式,推进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等创建。探索构建覆盖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的生态积分体系。
3. 推进共享乡村
“共享乡村”可以充分利用农村闲置资源,为农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发挥最大经济效益。温州市“共享乡村”创建中,突出未来元素,以“十个一标志” “十大场景”为特征。即一个和谐共融的生态环境系统,一条助农增收的多村产业链条,一个开放共享的邻里公共服务场所,一个乡村数字化服务应用平台,一套优质可及的教育、医疗服务设施,一个养老救助帮扶机构,一个现代化乡村社会治理体系,一个优秀乡土文化传承载体,一条快速便捷的对外交通通道等“十个一标志”;低碳、邻里、教育、交通、智慧、文化、生产、健康、建筑、治理等“十大场景”。在打造“共享乡村”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如何有效运营与长期保障,如何降低鄉村运营成本,实现乡村永续发展。
(四)推进数字化改革
数字化改革是省委作出的“牵一发动全身”的重大战略举措,温州市正在全力打造数字化改革先行市,温州乡村也要以数字化改革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以数字乡村建设为抓手,通过数字赋能乡村文旅等产业发展,带动温州市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1. 实施数字乡村新基建
加快推进农村宽带通信网、移动互联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数字化平台全覆盖,加快乡村5G基站建设,扩大农业农村场景和物联网技术融合应用。互联网、电信网、广电网“三网融合”全面推进,逐步实现县城及重点乡镇5G信号全覆盖,益农信息社行政村全覆盖,城乡“数字鸿沟”明显缩小。努力建一批成省级数字农业工厂、种养基地数字化改造工程,争创全国文旅融合和数字文化示范区、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和省级数字农业园区。
2. 构建数字服务平台
打造“乡村大脑”,构建“151”数字乡村服务平台体系,即:建成1个市级乡村数据仓,涵盖自然资源、技术装备、主体人才、产业产品、市场营销、经济政策、社会事业、农村信用、乡村文化、美丽乡村等10大类数据资源库;打造生产管理、流通管理等领域数字化应用支撑体系;形成一个农业农村系统闭环的数字协同工作平台,全面对接和融入省级乡村智慧网。打造农业物联网服务平台,创建智慧农业服务平台,建设好乡村数字文旅平台。
3. 加大数字技术应用
一是推动农业生产数字化应用。加快数字科技在农产品全产业链、产业深度融合中的广泛应用,创新优化生产过程等途径,推进生产环境、生产过程、质量安全、生态保护等环节的数字技术应用,着力推动农业提质增效。二是推进产品流通数字化发展。推进数字技术与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融合,加快数字科技在农产品全产业链、产业深度融合中的广泛应用,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三是推动公共服务數字化建设,全面推进乡村资源、人居环境、文化旅游等领域数字化管理。推动数字化技术在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政执法、安全生产、景区管理等领域的应用。
(五)擦亮“三位一体”合作金名片
推进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改革,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体制机制创新。通过打造“三位一体”升级版,加快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切实把这项改革作为农业农村改革的“金字招牌”加以深化推进。
1. 应用数字化技术促进“三位一体”管理机制变革
“三位一体”整体上是三级合作体系的一体化,形成的是立体式、复合型、多层次的枢纽组织,在实际运行中,不仅是生产、供销、信用的一体化,科技、社会化服务等也不断融入这个包容性的组织。但这种联邦式结构带来的最大弊端就是管理、协调难度大,节点之间的信息传递不充分。应进行信息化整体架构,如合作社ERP+社员APP终端+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支付清算+征信评级+担保互助,搭建数字化管理机制,每个节点所发生的行为、产生的信息都可以传递至全体系,以此实现闭环管理。
2. “一体”应由功能“聚合”转向功能“辐射”
“三位一体”,强调的是形成一个体系,而非最终做成某一中心、一平台。各地应去中心化,做大产业农合联、社会化服务组织,使其功能充分发散出去,辐射区域中的所有经营主体和小农户。还应注意突出农民的主体性,所有的决策应确保农民及其合作组织的主体地位,优先照顾农民的服务需求和经济利益。还要适当应用前沿的数字化技术,在产品追溯、品牌等方面紧密结合区块链技术,在供给、销售方面应用数据分析,用其他维度解决农民在数字化接入方面的屏障。
3. 以金融合作创新为突破口,带动体系跨维度升级
温州不仅在综合合作上有先天的优势,在金融改革和农村改革方面同样具有强大的基础,下一步可以在金融合作尝试突破,如体系内可以尝试供应链金融,可以建立发展基金,各类要素资源可作价入股,可以联合组织授托专业公司运营服务项目,以创新金融合作来驱动生产关系的变革,实现生产合作、供销合作的升级。推进合作社及其社员评信授信,推进农民资产授托融资代管业务,深化与银行在农资链、销售链、产品链等农业产业链上的全过程合作,增强金融支撑作用,创新“银担”服务促进信用合作。
综上,要成功打造乡村振兴2.0版本,全面完成上述集成改革,人才振兴是基础。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政策体系,使人才“回得来”“留得住”“干得好”;另一方面要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训工程2.0版本,加快培养一大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乡村工匠、农业农村科技人才、乡土艺术家、“农创客”等,为争创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市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博雅,张车伟,蔡翼飞.特色小镇的定位与功能再认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1):140-147.
[2]钱再见,汪家焰.“人才下乡”:新乡贤助力乡村振兴的人才流入机制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9(02):92-97.
*基金项目:2021年温州市基础性科研项目(编号:R20210082)。
(作者单位:陈凌云,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陈国胜,温州科技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