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金慧
对于生活经验较少、社会阅历浅薄的农村小学生来说,偏向应试化的写作教学导致他们的作文内容充满“大人味”,缺少童真童趣与想象力。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依托《班级作文报》,从设计报刊版面、挖掘生活素材、科学分配小组、培养组长及主编等方面来开展习作教学,丰富了习作教学的内容,也使学生体会到了习作的乐趣。
一、设计报刊版面,体会创编之“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新奇有趣的方法往往能吸引他们的参与兴趣。因此我从“兴趣”入手,开展了创办《班级作文报》活动,引导学生体会到创编报纸的魅力。
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对报纸版面及相关内容进行确定。教师与学生共同商定作文报的名称、每期主题与版面设置,同时争取学生家长的大力支持。前期准备能够促进学生更加有序地参与到创编报纸的实践活动中来。具体而言,《班级作文报》用A4纸编辑,正反两面,定于每三周一期。版面设计过程中,我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借助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来促进、提升自己的想象空间、创造能力及审美能力。
二、挖掘生活素材,享受习作之“乐”
生活是一个“万花筒”,其中好东西有很多。然而,有的人熟视无睹,有的人每天都有新发现,关键在于是否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和一对听到美妙乐曲的耳朵。学生作文要想出彩,仅靠在课堂上听老师的启发点拨还不够,还要从丰富的生活经历中不断发现素材。
教师要引导学生记录身边的事物,如参加一次活动、听一堂课、读一本书、看一部电影的感受;与朋友聊天或玩耍时的感想等。例如本学期,我们年级组走访了家乡古老的运河,学生们聆听了家乡非遗传承人夏晓梅的精彩课堂,目睹了她的一手非遗绝技,并跟着夏阿姨穿针引线,感受了刺绣体验,这些就是很好的生活素材。
素材丰富了,写作欲望随之产生,于是师生共同确定本期小报的主题:传统寻迹——历本袋(香包)手作。学生从香包刺绣的各种图案名称、各种图案的意蕴、香包的种类等方面入手收集素材,进行大胆创作。“花开富贵”“年年有余”“武松打虎”……就这样,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图案配上小诗或习作出现在小报上,精美的图案中还藏着有趣的故事。学生们面对自己亲自设计的《班级作文报》,产生了更为积极的创作兴趣,为后续提升写作水平奠定了基础。
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
三、科学分配小组,开展习作之“争”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写作水平和个性特点、特长及其他因素分配合作小組,从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与竞争精神,使学生充分挖掘自身的写作潜能。
创办《班级作文报》的过程是师生合作进行,学生们的能力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教师要合理分配活动内容,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责任心与成就感。例如“小小魔术师”小组中,有号称“小画家”的小杨同学,号称“神笔”的小张同学,擅长写事的小李同学,擅长写景的小郭同学,也有难于动笔的小徐同学等,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协作之后,小徐同学也逐渐不再偷懒了。有一次他写的《有趣的一二三木头人》一文,结尾这样写:“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有坚持才能获得胜利!”我将此句重点标注出来,并写上“这句子写得真好!”的评语,讲评作文时给予表扬。他说他们组的同学都比他写得好,于是他也开始看课外书,背好词佳句了。
我在创编《班级作文报》的不同阶段采用了不同的分组方式,如初期运用自由组合方式;中期通过练笔表现进行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调整;并通过积分制等形式定期评选优秀个人及小组,小组与小组之间通过竞争的方式相互学习,以激励学生取长补短,不断进步。与此同时,教师要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引导,如“如何能够在特定选题之下进行思维发散、如何修改病句、如何提升写作技巧”等,考虑到基础相对较差、缺少参与机会的同学,《班级作文报》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呈现完整的优秀文章,还要增设“好段妙句”栏目,使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报纸的编辑之中,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参与热情,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踏上习作的光明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