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博雅 曾碧晶 黄宝麟 胡振宇 陶伊奇
当前我国老龄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数据①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65岁以上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比例已达13.50%(图1),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2020年10月民政部发布预测指出,“十四五”期间全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并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与此同时,2019年末延续至今的新冠疫情对养老服务行业造成剧烈冲击,中老年群体的健康问题成为此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国家的关注重点[1]。为稳固行业发展和保障老年群体权益,民政部强调将就疫情中出现的养老短板问题进行分析并完善相关措施[2](表1)。
图1 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和占总人口比例(2011—2020年)
表1 疫情中养老短板问题及措施
由此可见,要兼顾关注老年群体日常生活需求和与其行为相关的设施建设改善以及为应对突发事件而衍生的健康思考。以社区为依托,展开养老生活圈体系构建研究,一方面,可以让老年人在熟悉、舒适的家居环境中享受养老生活;另一方面,社区可发挥其作为养老工作资源枢纽的核心驱动力,调动多方力量参与,补齐传统养老中过度依赖“小家”的短板,使养老服务的触角转移到“大家”的集结地。
我国目前的养老服务资源在平日供给上已存在“供不应求”现象:①现有养老服务涉及范围较窄,普及程度低;②医护等专业化养老服务人员紧缺;③部分辅助型养老生活设施数量及分布不均衡等[3-5]。此次疫情突发更是加剧了养老服务短板的暴露,诸如生活物资供给短缺、室外活动被迫暂停等问题层出不穷。社区缺乏健康、活跃、舒适的养老环境,未有可调节适应不断变化的、给予其尊严的护理模式等,目前服务内容主要是满足日常生活简单需求,几乎没有健全、协同统一的服务体系。
为缓解当前养老困境,政府和领域学者做出众多探索(表2),但多数政策性文件未能系统地提出具体措施,文献研究论述角度芜杂、内容零散,多从生活照料、医护服务及精神慰藉等单一层面展开[6-8],在现有基础上增补适宜解决当下养老问题的新要素或改善旧要素以达到优化养老现状的效果,普遍缺少对全面养老要素之间的整合联动探索,缺乏从“社区+居家”养老的角度出发,构建面向未来的多元化养老体系。基于这一现状,迫切需要克服传统养老供给的单一性、高成本等问题,实现跨越“时间”与“空间”的照护关怀与区域聚合沟通,兼顾宜居与预防,让“大家”照料养老成为常态,构建使老年人身心富足、安全舒适、可调节的养老生活圈服务体系。本文研究的养老生活圈是指以老年群体为服务对象,在一定的区域空间范围内构建涵盖日常饮食健康、居家协助、医疗保健、精神慰藉、适老规划和体系建设等一系列功能的活动圈。
表2 国内养老服务模式相关研究
基于以上针对改善养老问题的研究现状,首先明确对应的老年群体需求,强调老年群体与服务主体、服务内容及适老建设等养老需求,为营造健康生活环境而进行的多层次联动,包括对助餐采买、群体互助、医疗保健设施等在内的日常生活基本型需求,以及精神关怀、适老设施建设等在内的生活水平优化型需求(图2)。这一将老年群体“家”庭式生活相关需求紧密整合的体系被视为养老生活圈体系构建的基础。
图2 优化型需求
由此,本文以传统养老中已有的要素作为基础进行概括归纳,通过分析转换和新增整合得出饮食健康、居家协助、医疗保健、精神慰藉、适老规划和体系建设六个方面的养老内容。将养老要素进行重构划分为切身必要需求(食、住、医)和主动补充需求(情、规、体)(图3)。
图3 养老生活圈体系要素整合
本文将涉及老年群体日常生活必要的“食、住、医”方面即饮食健康、居家协助及医疗保健等服务的基础型需求定义为切身必要需求,具体内容包括:①助食助餐;②医疗保健护理;②长短期照料等。
由于不同医疗条件、个人经历等因素对老年群体的健康和生活环境造成不同影响,因此根据身体老化状况差异(肢体活动能力和意识认知能力等)将其划分为一级老化、二级老化和三级老化,其切身必要需求类型分别对应为健康自理型、障碍助护型和卧床特护型,从而为不同类型老年群体提供更精细化的养老服务(图4)。
图4 基于不同老化程度的切身必要需求构架
在满足老年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后,针对部分群体期望能够有尊严地居家养老等差异化需求,社区的健康关怀应符合他们的期许。因此,笔者将对切身必要需求以外的需求归为另一类,即主动补充需求,指在满足切身必要需求之后,由社会、政府主动探讨的,以提高养老生活质量和满足高层次需求为目标的、对养老服务“情、规、体”方面的需求关注和设施改善的优化型需求,涵盖精神关怀、适老规划和养老体系建设等。具体内容包括:①精神慰藉;②适老设施建设;③养老应急管理机制;④养老基本框架构建等。成都国际颐养社区规划中的主动生活设计就是对这类需求和设施的补充(图5)。
第二,理论自信是灵魂所在。灵魂在于高扬马克思主义旗帜。马克思主义源于那个时代又超越了那个时代,既是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等一切成就的取得归因于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实现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目标的科学指南,因而是中国文明自信演进逻辑之灵魂所在。
图5 太保家园·成都国际颐养社区的主动生活设计
围绕社区范围内老年群体的需求,建立老年群体与其他主体及服务之间的联系,提出将以社区+居家服务为核心的基础型切身必要需求和以政府调控为核心的优化型主动补充需求二者紧密结合,关注涵盖“食、住、医、情、规、体”层面的养老需求,实现“1+1>2”,即对传统养老中仅关注老年群体物质需求、设施服务供给质量低下等问题的超越,得到更健康自主的养老模式,达到身体、心理和社会能力完整的积极老龄化效果,让这种“1+1>2”的养老服务(图6)走进社区,使老年群体乐于选择这种充实健康的生活。
图6 “1+1>2”生活圈体系主要内容
实现“1+1>2”的生活圈体系构建关键在于融入居家与社区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理念,同步推进优化两类“1”需求(图7)。
图7 “1+1>2”生活圈体系具体内容
饮食设施是保障基础生理活动正常开展的首要生活辅助设施,因此在饮食健康层面:①优化餐饮设施服务水平。以不同老化级别老年群体特征为划分依据,确立分级助餐设施点,确保助餐空间服务覆盖全社区;②完善社区送餐、送货上门设施及服务链建设,保障助食到家入户;③推动公益助餐设施建设发展,缓解当前老年群体“养老难”、“未富先老”的压力。
“421家庭”的结构模式②在我国已渐成主流倾向,社区居家养老中家庭成员的照料负担过重,因此在居家协助层面:①倡导社区服务力量的介入,将原有单一居家子女照料扩展到居家子女+社区服务人员照料,实现“老有所养”缓解家庭压力,发挥社区作用,调动社区力量中的养老服务人员和社会体系中的医护照料人员等资源(图8);②拓宽家政上门服务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服务内容要兼顾基础家居、个人清洁和对障碍助护型老人的户外活动陪同及对卧床特护型老人的翻身起卧协助等内容。
图8 切身必要需求的促进作用
对普通中老年群体而言,健全的疾病预防和医疗保健体系是拥有舒适养老生活的前提条件,因此有必要实现区域医疗系统整合,建设细致周到的医疗环境,为保障“老有所医”提供基础条件。
在医疗保健方面:①加强对老年群体的疾病预防和药理知识普及工作,定期定点开展健康教育和保健按摩、体检和义诊活动;利用大数据平台为其建立健康档案,实时记录健康状况;②建立多层次的区域医疗健康系统实现连续护理,包括康复理疗点、老年护理中心、社区医院、专科医院、综合医院、一体化疗养院等在内的分级医疗设施,引导老年群体按需就医;③通过更人性化的医疗服务设施外观设计营造视觉治愈感官体验;④社区医疗设施可转变成一个多孔的、无障碍的、覆盖范围广的共享空间和联系枢纽。
在环境建设方面:①设计老年健康步道与复健共享空间,鼓励健康或康复期老人行走锻炼,促进健康老化;②绿化草坪,为老人提供健康绿色的休闲活动点,并专设供护理人员休憩的花园。
在精神关怀方面:①加强老年群体心理健康护理服务,由基层社区养老医护人员提供陪伴聊天、情绪疏导等精神引导服务,保障老年群体心态积极、健康的老化;②优化恢复性空间环境建设,包括恢复性建筑空间(文化馆、博物馆等)、恢复性蓝色空间(水体、湖泊等)以及恢复性绿色空间(城市公园、绿地等)。相关研究表明[15-16],良好的恢复性空间建设可有效改善老年群体精神健康,通过环境建设可介入心理疗愈。例如建设认知与疗养花园,结合老人身体机能和行为能力,利用植物配置、小品景观设计营造积极空间氛围,锻炼老年群体的认知能力,减少失智情况的发生,改善心情心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在临终关怀方面,如何确保病人在生命最后的日子“过得好”成为步入老龄化社会的中国必须思考的难题之一,因此以社区+居家为媒介,补充居家临终照料服务、社区入住式临终关怀等不同方式的关怀服务刻不容缓。临终关怀可减轻老年群体病痛症状,缓解心理烦恐,让其舒适、有尊严地度过最后的人生旅程,以坦然的心态面对自然生命的回归。
图9a 太保家园·成都国际颐养社区建筑中的流线区分
图9b 重庆龙湖椿山万树颐年公寓建筑中的入口平疫转换
现阶段社区设施配置在适老规划建设和应急管理方面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其建设水平亟需得到完善提升,功能齐全、空间舒适的适老设施配置是高质量、高层次老年活动的重要载体,因此加强适老规划建设是养老生活圈体系构建的重中之重。
在适老规划方面:①对老年群体出行目的、方式等展开调研,分析使用频率较高的设施站点,适当调整站点距离及适老设计等以满足其出行需求和舒适度;②根据老年群体的生理特征和需求特点规划设施建设,保证安全可达,结合建设规范确定养老设施配置的服务半径和环境布局,改造优化建成社区适老环境,增加无障碍休闲锻炼场所建设数量,形成社区聚合的区域,使不同老化级别的老人能共享社区,构建一个“家”的群体;③通过建筑功能设计维持社交弹性,使老年群体可以有与其他年龄层群体有互动交流的机会,相互帮助降低心理困扰。
在应急管理建设方面,建立养老服务应急机制,加强养老服务体系韧性,保障特殊时期服务正常运行,对于疫情中的居家老年群体而言,可利用“互联网+”的养老平台提供远程智能应急养老服务。条件允许时,规划建设初期采取弹性设计理念,预留应急扩充空间,在养老建筑设计上做到平疫结合,特殊时期可快速实现功能转换(图9)。
高效的运行体系和严格的监督机制是保证养老服务生活圈体系平稳发展的主要途径,因此建立健全的养老服务体系运行机制,构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刻不容缓。明确不同主体职责内容,构建层级清晰的服务体系和区域医疗系统;政府主导制定服务标准化评估和建立服务监督体系,出台服务指南及政策保障,必要时为老年群体提供咨询和法律援助等帮助;完善医疗健康信息、养老需求服务、文娱信息管理等一系列智慧养老网络平台建设;针对老年群体中由个人经历、生活环境等因素形成的差异需求,根据平台反馈数据分析结果,由社区协调资源开设符合个体实际需求的定制型养老服务。
老年群体的养老需求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内容,为其提供的养老生活服务应符合其对健康的医护环境,安全舒适、家庭式氛围的养老生活的期许,促进老年群体更主动地管理好自己的生活并寻求更多的健康。面对日趋严峻的老龄化问题和随时可能发生的公共卫生事件,本文指出从社区+居家的角度出发,以提高老年群体生活的综合水平为目标,整合多元化养老要素,构建面向未来的促使老年人生理健康、精神富足的养老生活圈体系。并对当前养老设施建设规划提出相关建议:
①根据各区域老龄人口数量及分布实际情况采用差异化设施配置方式,规划建设基础型切身必要需求设施,保证养老设施公平性全覆盖。
②着眼环境适老问题,根据老年群体生理特征和需求差异,遵从空间适老和弹性设计原则,依照老年建筑相关设计规范,科学合理地对其日常活动空间进行改造。
③以该生活圈体系为基础,适时增补养老需求要素内容,为实现“互联网+”社区养老规划建设提供理论基础。
该体系在实现养老必要需求服务水平提高的同时,主动寻求精神关怀、适老建设和养老框架建设在内的养老服务补充优化,使老年群体的生活由简单远离疾病或不体弱向身体、心理和社会能力完整的综合状态转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国内人口老龄化难题,对养老层面的社会治理产生深远影响。
资料来源:
图5:https://mp.weixin.qq.com/s/UGxe_Rb_bOKKc9fSmBGP2g;
图9:https://mp.weixi n.qq.com/s/qC DA_XTqsmXAWhizfsshow;
表1~2:根据文献整理汇总;
其余图表均为作者自绘;
注释
① 根据《2017年南京市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化事业发展状况报告》和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结果整理。
② 指一对独生子女结婚生子后,家庭结构组成:父母
长辈4人、夫妻2人和孩子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