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融入校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实践研究

2022-06-18 03:02王继林梁育霞梁育岑董彦荣王向上
卫生职业教育 2022年12期
关键词:肺炎防控测试

王继林,樊 超,梁育霞,梁育岑,董彦荣,王向上

(1.武威职业学院,甘肃 武威 733000;2.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武威 733006;3.武威市人民医院,甘肃 武威733000;4.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综合监督局,甘肃 兰州 730000;5.武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 武威 733000)

2020年,我国多个省份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经过积极抗疫,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2021年以来,因为境外输入病例增多和十余种新冠病毒变异毒株的出现,国内部分省份和地区又呈现出集中高发的现象,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内防反弹扩散,外防输入输出”的任务仍然艰巨繁重。高校社会交流互动频繁,校园内一起工作、学习、生活的师生人数众多,节假日离校、返校人员流动性较大,办公室、图书馆、实验实训室、体育场馆、教室、宿舍、餐厅、超市等人员密集场所多,管理和疫情防控难度极大,若管控失当,将给师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和潜在危害。学生既是校园疫情防控的重点对象,又是疫情防控工作的参与者和宣传者,他们的健康理念、防护意识、对疫情相关知识和防护技能的掌握程度、对疫情防控管理的顺应性高低等,都成为校园预防新冠肺炎的关键人为影响因素,直接关系到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的成效与成败。本研究以学院879名全日制大中专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专项健康教育的方式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干预,深入分析和探究健康教育在应对校园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实际成效,现将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总结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项目的研究对象全部来源于学院全日制在校学生,经统计抽样层层筛选,最终随机确定879名大中专学生进入研究范围,年龄区间 15~23 岁,平均年龄(19.44±1.29)岁。按照 1∶2匹配原则分为观察组293人、对照组586人。两组研究对象培养层次、年级、专业、性别、年龄等构成因素基本相同,并与全体在校生的构成基本保持一致。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相关因素构成无差异(P>0.05),见表1。

1.2 研究方法

本项目综合采用多种研究方法,确保获得客观、准确的结果,能真实反映健康教育的成效和水平。

1.2.1 质量控制方法 结合疫情防控形势和学院管理规定,认真分析特殊时期学生的不稳定性和线上线下教学实际情况等主、客观因素,制定了项目研究质量控制方案,建立了研究对象中途退出机制,明确了严格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知情并同意作为研究对象,自愿接受和认真对待相关调查、测试,研究期间不无故退出[1];(2)认知及理解能力正常,无精神类疾病,具备完成相关任务的身心条件;(3)积极配合学院疫情防控工作,自觉遵守并严格执行调查研究期间的各项活动安排和纪律要求。排除标准:(1)因疫情、网络等客观原因不能坚持参加线上或线下教学、培训辅导、调查者;(2)因家庭、个人原因打算退学、休学、升学、应征入伍或其他主观因素,可能导致在研究期间中途退出者;(3)入学前或研究前已接受过健康教育或培训者。在抽取样本之前,向全体学生介绍了本研究项目的目的、意义和实施过程,告知了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并与各研究对象签订了知情同意书。

1.2.2 随机抽样方法 利用抽样软件,交叉采用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多级抽样和系统随机抽样方法进行抽样。分层抽样的指标为培养层次、年级、专业、性别、年龄,整群抽样以班级为单位,系统随机抽样按学生学号进行编码。在抽样前进行了摸底调研,剔除了符合排除标准的学生,从符合纳入标准的学生中抽取研究样本。

1.2.3 调查研究方法 在相关专家的指导下,严格按照问卷制作程序和要求,科学设计调查问卷、确定调查内容,采用问卷星发放和收回问卷的形式开展线上调查。截至2021年12月31日,分别于研究初期、中期和末期组织开展了3次调查,均将观察组和对照组共879名研究对象全部纳入调查范围。第一次调查:2020年5月20日至6月1日。即项目研究初期,对观察组实施干预措施之前,了解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掌握各观察指标的基础值,为实施专项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和后期的统计分析做好准备。第二次调查:2021年3月18日至31日。即项目研究中期,了解观察组各项观察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对比两次调查和测试结果,分析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改进健康教育的手段、形式与方法。第三次调查:2021年12月10日至31日。即在项目研究末期,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各项观察指标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分析健康教育的效果,形成研究结论。

1.2.4 干预措施与方法 对照组学生和其他未被纳入研究样本的学生一样,只接收一般常规的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以自我学习为主,主要通过浏览和阅读学院宣传栏、网站、印发的纸质宣传材料、参加主题班团会等形式获取疫情防控知识和技能。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学生实施专项健康教育活动。精心组织健康教育团队和工作团队,抽调学院有执业资格的公共卫生类、预防医学类、临床医学类、心理咨询及辅导类专家17人,邀请疾控中心、医院、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构专家3人,项目组成员9人,遴选优秀辅导员和班主任11人,共同组成健康教育团队;抽调工作态度端正、业务能力强的教师18人组成工作团队。对健康教育团队和工作团队成员事前进行了严格培训,统一思想认识,严格准确把握各教育环节和调查测试环节的规范、标准和要求,确保各成员严谨认真、高效高质量开展工作,重点从以下6个方面进行干预:(1)开设健康教育课程。课程内容以国家发布的新冠肺炎防控技术方案、大专院校科学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措施、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知识、新冠肺炎防护知识与技能为主,重点讲授新冠肺炎疫情和传染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等相关知识,强调学生在校、离校、返校期间的疫情防控管理规定和个人防护注意事项,传播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学生树立预防思想,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健康观念和科学的防护理念,提高疫情防控意识。(2)组织防护技能培训。通过培训人员现场教学、示范、指导,学生观看视频讲解、演示,分小组练习、讨论等形式开展。主要围绕疫情期间正确选择、佩戴、保管口罩,科学洗手法,手和随身物品消毒,室内场所消毒通风;交通工具选择,公共场合保持“一米线”社交距离;体温和健康状态监测,咳嗽和打喷嚏以及擤鼻涕时的正确防护方法,核酸检测技术与采样方法等方面开展。增强学生自我防护和保护他人的意识,提高疫情防护技能和水平。(3)举办疫情防控政策与心理健康辅导讲座。主要围绕《大专院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国卫办疾控函[2020]304号)、《新冠肺炎疫情心理疏导工作方案》(联防联控机制发[2020]34号)和《甘肃省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实施方案》等内容开展,通过解读疫情防控决策部署、工作方案,分析国家特别是高校的防疫形势,给学生开展集体心理辅导,答疑解惑,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消除紧张、焦虑情绪和恐惧的心理状态,教育学生坦然面对、科学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引导学生严格遵守疫情管控规定,做好个人防护措施。(4)开展疫情防控演练。在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构专家的指导下,详细制定疫情防控演练脚本,经科学推演完善修订后组织演练,帮助学生熟悉疫情事件的处置程序,提高应对突发疫情事件的防护能力,培养临危不乱的心理素质。(5)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组织学生参与学院疫情防控值班值守、政策宣传、卫生稽查、检查督导等校园志愿服务活动,组建疫情防控支援服务队,奔赴县(区)、乡镇、街道和社区,支援当地疫情防控工作,主要参与体温测量、人员和车辆的管控与劝导、核酸检测采样等工作,让学生亲自感受疫情防控工作的艰难与不易,教育学生珍惜目前取得的抗疫成果,提高对疫情防控管理的顺应性。(6)举行疫情防控知识和技能测试。知识测试以随机问答、闭卷测试评分、访谈等方式进行,根据测试结果适时调整健康教育内容,补知识之短板;技能测试以现场操作、模拟、展示的形式进行,对操作的规范性、程序性、合理性进行现场评价,并给予纠正和指导。测试结束后,认真梳理普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在之后的教育活动中有针对性地强技能之弱项。

1.2.5 统计检验方法 将问卷调查的相关数据和测试成绩导入Excel 2007软件建立数据库,认真核对确保无误后,使用SPSS 23.0版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构成比)进行描述,并对总体率的差异性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1];测试成绩等计量资料采用(±s)的形式表示,进行t检验分析。检验水平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1.2.6 测试评价方法 各项观察指标值分别于研究初期、中期及末期共调查和测试3次,对结果进行统计检验和分析评价。(1)健康理念转变:根据国家对居民身心健康相关规范、标准,科学设置评价内容和赋分标准,评价内容包含6个大项、35个小项,满分100分,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资料,进行评分,转变情况以“好”“较好”“较差”进行描述,其中85分以上为“好”、85~65分为“较好”、65分以下为“较差”。(2)疫情防控意识强弱:根据国家疫情防控规定和学院疫情防控相关要求设置评价内容和赋分标准,评价内容包含6个大项、25个小项,满分100分,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资料,评分后做出评价,防控意识强弱以“强”“较强”“不强”进行描述,其中90分及以上为“强”、75~89分为“较强”、75分以下为“不强”。(3)疫情防控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采用线下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测试,试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综述题和案例分析题5种题型,满分100分。(4)疫情防控技能的掌握程度:采用现场操作、展示的方式进行测试,测试项目与技能培训内容一致,每项技能的操作要点均根据相应的技术规范和要求赋予一定分值,测试员按照评分标准和细则进行现场评分。(5)对学院健康教育机构的满意度:主要用大学生出现健康问题时对健康教育服务机构的选择来衡量大学生对学校健康教育服务的接纳度[3],用大学生自愿参加健康教育机构组织的各项教育活动和对活动的评价,对机构从事健康指导、心理辅导的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服务方式和态度评价等来衡量满意度。观察内容包含4个大类、15个小项,设置“很满意”“较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4个选项,通过问卷调查后分别进行统计。

2 结果

2.1 健康理念转变

研究初期调查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坚持健康理念的整体情况无差异(χ2=2.584,P=0.275)。研究末期观察组健康理念转变整体情况:选“好”的904人次(51.42%),选“较好”的 608人次(34.58%),选“较差”的246人次(13.99%);对照组健康理念转变整体情况:选“好”的1 664人次(47.33%),选“较好”的 1 231人次(35.01%),选“较差”的 621人次(17.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95,P=0.001),具体见表2。

表2 观察组和对照组学生健康理念转变情况比较[n(%)]

2.2 疫情防控意识强弱

研究初期调查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疫情防控意识总体情况无差异(χ2=1.507,P=0.471)。研究末期观察组疫情防控意识总体情况:选“强”的1 133人次(64.45%),选“较强”的504人次(28.67%),选“不强”的121人次(6.88%);对照组疫情防控意识总体情况:选“强”的1 598人次(45.45%),选“较强”的1 313人次(37.34%),选“不强”的 605人次(17.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8.045,P=0.000),具体见表3。

表3 观察组和对照组学生疫情防控意识强弱情况比较[n(%)]

2.3 疫情防控相关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

研究初期和末期,观察组和对照组学生知识与技能测试成绩统计结果见表4,观察组学生在健康教育前后的知识与技能测试成绩统计结果见表5。

表4 观察组和对照组学生知识与技能测试成绩比较(±s,分)

表4 观察组和对照组学生知识与技能测试成绩比较(±s,分)

注:技能测试成绩两组各随机抽取50人统计

组别 知识测试成绩研究初期n n技能测试成绩研究初期观察组对照组293 586 50 50 t P研究末期84.84±8.066 71.34±12.74 6.333 0.000--52.57±13.33 51.87±16.95 1.253 0.211研究末期86.54±7.926 67.15±12.68 27.746 0.000--47.14±14.34 47.86±15.42-0.242 0.809

表5 观察组学生在健康教育前后知识与技能测试成绩比较(±s,分)

表5 观察组学生在健康教育前后知识与技能测试成绩比较(±s,分)

注:技能测试成绩观察组随机抽取50人统计

时间 知识测试(n=293)52.57±13.33 86.54±7.926-36.930 0.000健康教育前健康教育后t P技能测试(n=50)47.14±14.34 84.84±8.066-15.934 0.000

2.4 对健康教育机构的满意度

研究初期调查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健康教育机构的满意度无差异(χ2=5.480,P=0.140)。研究末期调查统计结果见表6。

表6 观察组和对照组学生对健康教育机构的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面对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项目组在相关专家的精心指导与悉心帮助下,联合疾控中心、医院、相关高校和我院健康教育机构,对我院部分学生实施了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专项健康教育活动,传播新冠肺炎与疫情防控和个人防护知识,教会疫情防控与个人防护技能,教育学生树立预防思想,引导其形成正确的健康理念和疫情防护观念,培养和提高疫情防护意识,促使学生自觉采纳有益于健康和疫情防控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采取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和疫情防控危险因素的有效措施,达到预防疾病、增进健康、远离新冠的目的。从理论上讲,对观察组实施专项健康教育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处于同一起点,在健康理念、疫情防控意识和疫情相关知识、技能的掌握等方面并无区别,事实上,通过对研究初期调查和测试结果的统计分析也印证了这一点,两组的相关观察指标无差异(P>0.05)。从研究结果来看,对观察组实施专项健康教育干预后,观察组各项观察指标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证实健康教育在校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取得了明显成效,发挥了一定作用。

3.1 学生的健康理念切实转变

研究结果显示,反映健康理念的6个项目,除了第3项两组无差异(P>0.05),其余 5 项两组均有差异(P<0.05),健康理念转变整体情况存在显著差异(χ2=13.695,P=0.001),观察组的健康理念转变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通过健康教育活动,可以让学生获取更多的健康和疫情防控、防护知识,充分认识新冠肺炎的严重危害性,能够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主动规避和防范各种健康危险因素,时刻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心理素质也明显提高,能够坦然面对疫情,正确面对疾病。

3.2 学生的疫情防控和个人防护意识显著提升

研究结果显示,反映疫情防控意识强弱的6个项目,除了第4项两组无差异(P>0.05),其余5项两组均有差异(P<0.05),疫情防控意识总体情况存在显著差异(χ2=198.045,P=0.000),观察组的疫情防控意识明显强于对照组。健康教育能教育学生正确理解和支持国家对疫情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帮助学生了解抗疫形势,引导他们树立“疫情防控人人有责”的理念,自觉遵守疫情防控规定,主动做好个人防护措施,按时接种新冠疫苗,积极向身边的朋友、同学和家长宣传防疫工作。进一步提升了学生对疫情防控管理的顺应性、适应性、主动性,提高了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热情,有助于在校园形成全员抗疫的良好局面,营造浓厚的抗疫氛围。

3.3 学生对疫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和防护技能水平有效提高

研究结果显示,研究末期两组学生知识与技能测试成绩对比,观察组的两项测试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27.746,P=0.000;t=6.333,P=0.000);对观察组在健康教育前后的知识与技能测试成绩进行统计,观察组学生健康教育后的疫情防控知识和技能测试成绩显著高于健康教育前(t=-36.930,P=0.000;t=-15.934,P=0.000)。健康教育活动能有效提高学生对新冠肺炎和疫情防控、个人防护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熟练掌握了戴口罩、洗手、消毒、通风、体温和健康状态监测等个人防护技能,特别是部分学生还学会了核酸检测与采样技术,深入一线参加防疫工作,进一步深化了学生对疫情防控政策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了学生的担当意识和大局意识,激发了爱国热情,鼓励他们为疫情防控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3.4 学生对健康教育机构的满意度明显提升

研究末期调查统计结果显示,两组学生对健康教育机构的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χ2=14.955,P=0.002),观察组学生对健康教育机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和取得的显著成效对学生产生了深刻影响,让他们更加了解和信任健康教育并进一步关注、支持和宣传健康教育工作;普遍提高了学生接受健康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维护健康的信心,在出现身心健康问题时敢于、乐于求助健康教育机构,进行健康咨询、接受心理辅导,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4 启示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高校将大学生健康教育融入校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并作为一项重点措施深入推动,常态化开展,有利于全面贯彻中央疫情防控决策部署和落实高校的各项疫情防控规定,既有利于预防新冠肺炎、控制校园疫情,也有助于预防其他传染病和慢性病,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整体健康水平,对维持正常的管理和教学秩序、维护校园的安全稳定与和谐发展发挥关键、积极的作用。实施健康教育的过程也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弘扬时代精神、传播正能量、紧扣国家形势与政策的“思政大课”,进一步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职业精神、激发爱国热情,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资源,提高了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丰富了教育的手段、方法与形式,积累了成功经验。本次研究取得成功主要受益于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相关单位和部门的密切配合与服务保障、相关机构科研人员的直接参与和技术指导、工作人员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和辛勤付出、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家长的充分理解,得益于先进的健康教育理念和科学的健康教育策略、周密的活动策划与精心组织,项目取得的良好成效和获得的有益启示为高校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经验和参考。

猜你喜欢
肺炎防控测试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来势汹汹的肺炎
犊牛肺炎巧防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心理测试
心理小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