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一颗“热血”的子弹

2022-06-18 17:55
新传奇 2022年23期
关键词:瞿秋白热血日报

曾有一群“热血青年”,他们在现实的水深火热中挺身而出、大义担当,创办了一份文如其人的《热血日报》。尽管这份报纸只出了24期,但它是真正属于工人阶级和人民大众的,成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者、战斗者的喉舌和利刃。

“热血青年”一词,是现在年轻人的口头禅。而历史上,也有一群“热血青年”。他们在现实的水深火热中挺身而出、大义担当,创办了一份文如其人的《热血日报》。虽然这份充满力量的报纸只出了24期,但它火种不熄、回声不止、热血永存。

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份日报诞生

1925年5月,工人顾正红为复工和讨要工资,带领群众冲进上海日商内外棉七厂,却被日本人开枪打死,这一事件也成为五卅运动的直接导火索。

半个月后,2000多名学生在上海租界宣传声援工人斗争,却被英国巡捕逮捕了100多人。愤怒的万余名群众聚集在公共租界南京路巡捕房门口,高呼“打倒帝国主义,全中国人民团结起来”,要求释放被捕的学生。英国巡捕却公然开枪,屠杀手无寸铁的群众。

更令人痛心的是,这一惨案发生后,不仅英日美等国封锁消息、掩盖真相,连上海租界出版的9家中国人自办的报纸都屈服于租界势力,对五卅事件淡化、歪曲,表现媚外。

舆论近乎一片沉默的现实,让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的瞿秋白意识到,“我们必须扩大革命的进攻,来粉碎帝国主义的进攻”。于是,中共中央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由瞿秋白负责创办一份日报,以迅捷、真实的新闻节奏,打破舆论的沉寂和封锁,揭露帝国主义的罪行。

就这样,几天后,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份日报诞生了。

1925年6月1日,瞿秋白选调中共党员郑超麟、沈泽民、何味辛等6人组建报社,分头负责采访、约稿、联系租房、印刷、发行等事宜。一天之内,他们就租好房子,与胡愈之、郑振铎创办的《公理日报》谈妥,由他们临时承担日报的排版、印刷、发行,还联系了一些进步人士和记者供稿。

这天晚上,在不到10平方米的小房间里,报社全体人员彻夜未眠,策划、敲定报纸最重要的内容。瞿秋白认为《公理日报》固然爱国,但态度偏于温和稳健,于是他提出:“哪里有什么公理,我们自己来办一份《热血日报》吧!”“热血”之名,由此而定。

至于内容,他们决定一版为“我们的要求”“外人铁蹄下的上海”;二版为“紧要新闻”“舆论与批评”。既有“五卅惨案”真相的长篇报道、揭露军阀政府媚外求和的屈辱政策,也有批判民族资产阶级的怯懦软弱、上海民众反帝爱国风潮等文章。

《热血日报》的发刊词即使在如今看来,仍让人激情澎湃:“洋奴,冷血,这是一般舆论所加于上海人的徽号,可是现在全上海市民的热血已被外人的枪弹烧得沸腾到顶点了……不但上海市民的热血要持续地沸腾着,并且空间上要用上海市民的热血引起全国人民的热血,时间上要用现在人的热血引起继起者的热血。”

在结尾处,瞿秋白更是以昂扬的笔调写下:“然而我们心中果然有热的血,不愁将来手中没有冷的铁。热的血一旦得着冷的铁,便是强者的末运。本报特揭此旨,敢告国人!”

办报条件十分艰苦

办《热血日报》的困难不少。当时党组织还处于秘密活动中,不仅报纸上不能印主办单位,连版面上的报社门牌号也是虚构的,而编辑部的真正地点其实只是闸北华兴路56号的一间客堂。屋中间就放了一张白碴木桌,还有几条长凳。为防特务发觉,门窗全都堵严,屋内经常闷得像蒸笼,大家就在昏暗的灯光下工作,挥汗如雨。瞿秋白患有支气管扩张,发作时常常咯血。

尽管当时办报的条件十分艰苦,瞿秋白作为主编和撰稿人,一直顶在宣传的火线上,报纸的前几期报头题字都由他亲自写。除了写社论、新闻、看清样外,他还和大家一起做校对工作。

当时正值全国反帝斗争期间,瞿秋白工作繁忙,只能秘密地来往于中央机关的编辑部和寓所之间。瞿秋白的夫人杨之华说:“他每天都午夜才到家,简单吃一点儿夜宵又要撰写文稿、审核清样,只睡三四个小时就起来去工作,气管病发作不时咯血,去医院打完静脉针又赶往报社。办报不到一个月,他体重掉了10多斤。”

但瞿秋白却丝毫不以为苦。为了真正让报纸深入群众,他还曾乔装打扮深入工人居住区收集意见。一次,他在闸北看到有工人在看《商报》,就与之攀谈。工人说这种报纸不为工人说话,他们文化水平低,又看不懂,希望有报纸可以为工人发声。

瞿秋白听了之后,就在《热血日报》中经常刊登工人、学生、店员、海员的来稿来信,还刊登过不少民间的通俗歌谣。编辑修改文稿时,也十分注意文字的通俗化,尽可能使用方言、口语,文章篇幅力求简短。

如此一来,《热血日报》果然受到更多工人读者和市民群众的欢迎,为动员广大群众参与革命运动奠定了良好基础。

“热血精神”从未停止

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出版的第一份日报,《热血日报》取得了巨大成功。6月4日,两千份“创刊号”一付梓,不到中午便卖光了。当报纸出至第10期时,销量已经达到3万份。投稿来信如雪花般纷纷而至,就连远在江西、山东的读者也投书寄稿,还有不少读者义务帮忙推销并为报纸捐款。

这份每期只有八开四版的报纸,凭借鲜明的政治立场、丰富多样的内容以及犀利热血的语言,在短短二十几天里,就像一柄锐利的匕首,刺中了国内外敌人的心窝。也正是因为《热血日报》的革命言论及其巨大的社会影响,报纸遭到了帝国主义的无情打压。他们先是逮捕了印刷所老板,而后公开通缉瞿秋白,最終使得《热血日报》在1925年6月27日被迫停刊。

尽管只出了24期,但《热血日报》是真正属于工人阶级和人民大众的,成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者、战斗者的喉舌和利刃。它不仅唤起了民众意识,也使更多人认识到共产党反帝斗争的决心。经过《热血日报》等报纸的宣传、报道、鼓舞,越来越多人加入到党的队伍中,党员的人数也从五卅运动前的994人逐步扩大到一万余人……

《热血日报》虽然停刊,“热血精神”从未停止。鲁迅曾经呼吁,“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如今已成为现实。中国青年不仅早已摆脱冷气,内心还奔涌着“热血”。

(《中国青年报》)

猜你喜欢
瞿秋白热血日报
以《进步日报》看中央音乐学院初创历史原貌
打了疫苗还感染,为何还要打疫苗
[迷你世界之觉醒]热血少年勇闯奇幻世界
瞿秋白:两段深情,一生心系
无头兵马俑
热血的楠楠
热血少年血仍热
民国一段出轨奇闻
灵感日报
瞿秋白第一个把“国际歌”译成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