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慈善旧衣回收”成为对爱心的消费

2022-06-18 12:55刘颂寒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22年23期
关键词:旧衣社会公德资格

刘颂寒

“3·15”前夕,有媒体报道,在某电商平台上,不需要提供任何公开募捐资格证明,400多元就可以定制一台旧衣回收箱,箱体上的文字可以随意印,有商家甚至建议印上“慈善总会”来吸引市民捐赠。

现实生活中,不少小区都设有旧衣回收箱,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人们乐意将自己家里不用的旧衣服放进去。但就是这份善意,成了一些人眼中一本万利的生意。不少做着旧衣回收生意的人,称“这个行业最重要的是衣物来源没有成本”。

(摘自“南方网”2022年3月16日)

【素材解读】

1.社会信用的破坏。这种一本万利的生意的背后,是对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严重破坏。人与人之间奠定信任基础,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旦破坏,将难以修复。得知这些旧衣回收箱背后有什么樣的勾当,原本心怀善念的捐赠者怎能不深感寒心?有些人为了让自己的旧衣回收更具有信服力,甚至印上了“监督电话”的字样,这种贴着“慈善”的外衣、干着非法勾当的行为,损害的是整个慈善行业的公信力。

2.触犯法律。这类生意,不仅违背社会公德,更是触犯了相关法律法规。根据慈善法的规定,只有登记或者被认定为慈善组织且取得公开募捐资格的社会组织,才能开展公开募捐活动。其他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展公开募捐活动。开展募捐活动,应当尊重和维护募捐对象的合法权益,保障募捐对象的知情权,不得通过虚构事实等方式欺骗、诱导募捐对象实施捐赠。

【适用话题】

社会信用 诚实守信 社会公德 法律底线

【孙俊强、李学开/供稿】

猜你喜欢
旧衣社会公德资格
旧衣的旅途
“慈善旧衣回收”生意经
复古时尚的兴起
没资格的证人
二手衣物在台“从黄金变垃圾”
第二道 川菜资格人
墨子政治伦理思想对当代社会公德培育的启示
试析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现象及其对策
川菜资格人
“仁爱”与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