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多维探析

2022-06-18 16:43李泽伟
理论导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环境治理

摘要: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是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聚焦新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以及全球环境治理面临的新挑战,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提出的科学理念。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理论为基本理论遵循,承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着中国共产党人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发展脉络。践行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要坚持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核心、绿色发展为导向、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为本领、以人为本为原则、多边主义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为途径,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发展新格局。

关键词: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生态文明;环境治理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22)06-0014-07

作者简介:李泽伟(1993-),男,山西长治人,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面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聚焦新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以及全球生态环境面临的新挑战,习近平提出了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经历了从敬畏自然到征服自然的发展阶段。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逐渐被打破,自然环境遭到破坏,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也受到威胁。因此,深刻认识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实践指向和价值意蕴,对深刻把握我国新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以及积极促进全球环境治理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一、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理论根基

中国共产党人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深谙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根本要义,秉承其精粹实质,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相融合,提出了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镌刻着每个特定时代的烙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现代化进程中的理论与实践成果。

(一)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继承

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理论起源,奠定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方法论,揭示了“真正的共同体”的本质,提出了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思维。马克思认为“真正的共同体”是人的自由个性充分解放,“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只有建立在“真正的共同体”之上,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平衡状态。其中,共同体中的人是“现实的个人”,即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是共同体的实践主体。在马克思看来,“现实的个人”是考察人与自然关系的立足点,也是践行“真正的共同体”的起点。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活动场所,个人在从事社会实践活动时不仅离不开“共同体”,反而强化了人与自然唇齿相依的关系。这种人与自然的关系恰恰体现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为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而谋划的生命共同体图景。正是基于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习近平提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供了全新模式。

自然界为人类社会提供了繁衍生息的物质基础。恩格斯认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2],“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3]。人是有意识、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更是类存在物。人对自然有高度的依赖性,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4],自然界维持人类的生存,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物质和精神基础。与此同时,自然界通过人的情感、意志、智慧等影响人的精神世界,为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食粮。马克思认为:“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的。”[5]也就是说,自然界是人的“对象物”,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的现实生活的组成要素。人是实践活动的主体,通过劳动改造和利用自然界,创造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财富,升华了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马克思认为,劳动的产生、物质资料的生产,一方面表现为人对自然的影响,另一方面表现为自然对人的反作用。恩格斯认为:“整个自然界是受规律支配的,绝对排除任何外来干涉。”[6]正确地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关键所在。然而,人类对自然规律还缺乏充分认识和掌握,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只注重眼前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长远的生态利益。恩格斯指出:“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生产方式,都仅仅以取得劳动最近的、最直接的效益为目的。”[7]人类出于自身的利益考量,由于忽视了自然规律,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引起了自然界对人类的种种报复性“抗议”。因此,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来源,自然规律深刻改变着人类的行为方式,要尊重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规律,让自然规律为人服务,以实现人类社会的良性发展。

(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继承

中华文化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底蕴深厚、内涵丰富。古代先哲及仁人志士心怀天下,以“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气度,为当今中国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關系提供了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其中,从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价值观到“道法自然”生存观,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包含着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智慧。

所谓“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多指天人相合相应,自然、天道与人合而为一,其最终的目标是要“与天地参”,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共存。人与自然构成了宇宙的整体,“天人合一”涵盖古代人对“天”的信仰,“天”是指自然,“人”是指人类,“合”是指两者之间的联系。“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密不可分,一方面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整体,共同发挥作用。“有天地、然后有万物”,“一物两体者,气也”,表明了人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天人合一”价值观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融通,自然界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人与自然彼此相安与融入。另一方面,人与自然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先秦儒家代表孔子、孟子、荀子都认为要顺应自然、尊重自然,肯定了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的本质联系。这种联系构成了人类必须“备其天养,顺其天政”,“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孔子认为万物变化皆有规律可循,不可盲目改变万物规律,要顺应自然规律。孟子强调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荀子则以自然规律为前提,“制天命而用之”,突出人类对自然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尊重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服务。

首先,“道法自然”的生存观认为,“道”是世间万物的本源,人与万物都是由“道”产生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8]“一”是天地万物统一性的基础,“万”是代表事物多样性的变化,“一”与“万”的关系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源于自然并统一于自然界,必须在自然界提供的条件下生存。其次,“道法自然”作为道家的核心观念,认为人与自然是有机的统一体,人必须顺应自然,遵守道的法则。老子认为,人与自然是生而平等的,万物都有生存的权利,有其存在的价值,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生,“顺乎自然之道”。最后,“道法自然”的生存观提倡适可而止,节俭寡欲。“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人类要维护自然本性,顺应自然的生长变化,保护自然的本来面貌,适当节制自己的行为。节俭寡欲是人对自然的态度,老子认为人在本质上是向上向善的,这是人的最本真的状态。他主张在生活方式上删华就素、箪瓢陋巷;在行为方式上平易近人、心怀若谷。总之,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无论是“天人合一”的价值观,还是“道法自然”的生存观,都应自觉地顺应自然之道,符合事物的自然发展方向,实现“赞天地之化育”。

(三)对中国共产党人生态文明思想的延续

中国共产党人与时偕行,对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经历了从初步认识到总体超越的发展过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先行探索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总结环境治理经验,初步掌握了环境治理的基本经验。自然界是生物起源之本,与人类息息相关。一方面,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另一方面,自然界提供人类生产生活的物质保障。毛泽东强调:“神秘的大自然是可以逐步被人们认识并合理利用的。”[9]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类可以通过社会生产实践和科学技术手段,掌握规律、运用规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毛泽东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环境问题,强调绝不能破坏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忽视客观规律,片面追求高速度、高指标的经济发展模式。我们需要构建的是人与自然能够和谐统一的社会,自然资源合理开发而不是肆意开采,做到取之有时、用之有度,人与自然共同发展。除此之外,毛泽东在植树造林、兴修水利、治理江河、控制人口和提高人口素质等方面,都有着独到的见解。

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渐意识到保护环境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认识到环境问题始终是我国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路障”。邓小平提出“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强调发展经济必须首先保护环境。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协调统筹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相统一。因此,邓小平提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造福后代”[10],认为保护环境要使用科学合理的手段,要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手段治理由环境问题而引发的社会矛盾。同时,强调要通过制定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完善保护环境法制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发展中新的环境问题,以科学为依托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以此解决经济发展中突出的环境问题。江泽民强调:“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战略方针。”[11]指出一要采用科学技术与保护环境相结合,运用科学技术对生态环境进行治理,依靠科学手段提高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技术支撑;二要根据我国的环境承载量,合理控制人口增长,调整国家人口结构;三要通过普及义务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培养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科学发展观应运而生。

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更加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倡导绿色发展新方式,推广绿色出行,号召全民广泛参与绿色环保。胡锦涛指出:“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12]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生态文明建设要统筹推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统一,提倡节约能源资源,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增强环境治理能力,完善环境保护條例,制定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其中,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打破固有发展思维,统一协调,科学指导社会生产,以绿色发展助推产业升级转型,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就是要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突出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围绕经济转型、动力转化、效益提高等内容,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总之,中国共产党人在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始终重视理论创新,通过总结实践经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环境治理新模式。

二、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实践指向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是新时代人与自然关系的生动写照,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作为中国生态环境治理成功经验的高度凝练,既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又顺应全球环境治理大趋势。进入新发展阶段,生态环境问题依旧突出,如何解决人与自然的内在矛盾,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如何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这些问题的解决体现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全过程。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优良环境的期待,既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又造福于人民大众,也是今后应对环境挑战、建设美丽世界、践行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价值所在。

(一)核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环境事关人类文明兴衰成败,保护生态环境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目的是促进人类美好生活,实现人类社会永续发展。人作为自然界一员,必须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人与自然组成了一个有机生态系统,任何部分出现问题,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整个有机生态系统的稳定。习近平曾指出:“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13]55践行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14],要克服“人类中心主义”倾向,遵循自然规律,科学发展;还要消除“生态中心主义”的错误思潮,总结过去的经验与教训,吸收人类文明新成果,改变人与自然的不良发展趋势。自然界对于人类实现主体践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纵观历史长河,人类文明的兴衰与自然生态割裂不开,二者共生融通。若是以牺牲自然环境谋求发展,必然会遭受自然界无情的惩罚,这样无视自然规律的行为所衍生出来的诸多环境问题,必然会阻碍人类社会的发展。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首先,尊重自然是前提。人因自然而生,以天地自然为发展之本,人类在自然面前要时刻秉持生态智慧,以自然规律为基础,科学把握生态整体性,构建生态文明的人类栖息地,这是新时代的总要求。其次,顺应自然是态度。自然界有着自身运行的内在规律,这种规律影响和改变着人的生存环境、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人与自然构成了整个人类社会,涵盖经济、社会、生态等方方面面,自然界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的行为方式和生产方式。当前,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践行新发展理念,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开发生态环境。践行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要求我们从整体生态系统观出发,统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后,保护自然是原则。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价值财富,是社会生产力的物质基础。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掌握生产力的“密匙”,关乎人民福祉、民族未来。我们要强化保护自然的自觉意识,制定严格的惩罚机制,探索保护自然的路径举措,以绿色发展理念助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二)导向:坚持绿色发展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必须守住生态底线。绿色发展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导向。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提出符合绿色发展新理念,强调要坚持绿色发展,促进经济与环境相协调,不断实现高质量的绿色发展方式。中国传统的发展方式只注重经济效益,忽视生态效益,高污染、高耗能、低效益、低质量企业大量存在,造成自然资源浪费,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打破了人与自然长期和谐共处的平衡关系,加剧了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矛盾,进而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和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15]“两山论”的提出是绿色发展的具体表达,形象生动地阐释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辩证关系。坚持绿色发展,决不能再走传统发展的老路,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换来一时的经济效益。坚持绿色发展,必须践行“两山论”,改变原有的、不科学的发展方式,走绿色发展之路。

坚持绿色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是首位,低碳循环可持续是前提。绿色发展更加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存,从思维方式、价值导向、行为塑造等方面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为我国构建绿色发展体系提供了实践指导。实现绿色发展要建立系统完备的发展体系,包含涉及人们日常生活的绿色规划、绿色设计和绿色消费等。一方面,将绿色发展建立在高效率、高水平、高质量的基础上,实现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使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从“两山论”到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再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构成了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协调平衡的关系。绿色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任何时候都要宣传和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广绿色产业,发展绿色经济,推动绿色生活方式的转变,让绿色发展融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另一方面,加强优质生态产品的供给,推进企业及其产业的绿色转型,鼓励企业更新绿色、节能、环保生产装备,大力推广绿色清洁生产,建立绿色发展产业体系。要培养绿色发展思维,加强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培养绿色环保意识,达成绿色发展共识。

(三)本领:坚持系统治理

山水林田湖草是有机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整个自然界。山水林田湖草描述的是人与自然辩证统一关系。习近平指出:“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13]4把人与自然的关系比喻为“命脉”与山水林田湖草,明确了生态系统是自然界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其中,自然界作为一个整体,体现了山水林田湖草之间“唇齿相依”、辅车相依的关系。任何部分受到破坏,整个系统都会受到影响。“分则两伤,合则两利。”这就要从整体出发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发挥“众人拾柴火焰高”的作用,上下共治、协同共进。习近平强调:“要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14]这种基于在多部门、多层次、跨区域联动的生态系统治理方式要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改变传统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理方式,全区域开展生态治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我國自然环境地区差异大,要充分考虑各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等特点。尤其是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优化要素配置,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宜田则田,增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长效性,使系统治理达到最优的生态环境标准。我国生态环境治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只有树立系统思维,尊重科学规律,统筹谋划、精准施策,摒弃以往各部门、各区域“单兵作战”的治理方式,做到目标统一、任务衔接,环境治理才能真正取得实效。与此同时,科学技术手段的应用提高了系统治理的效能,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提升了动态实时监测生态治理能力,拓宽了多层次、全方位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渠道,通过治理效果反馈机制,完善生态环境治理的体制机制,推动实现碧水留得住、青山依旧在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四)原则:坚持以人为本

进入新发展阶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发生显著变化。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得以明显提高,生产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使人民在获得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同时,更加向往优美的生态环境所提供的高品质生活。习近平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13]4实现公共生态产品有效供给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价值追求。首先,“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人民是历史创造主体及实践的主体,只有在与自然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下,有意识地改造“对象物”,才能达到人民利益与社会利益的有机统一。其次,“以人为本”要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要把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融入群众路线的全过程,积极有效地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生态环境问题。最后,生态环境治理的意向所趋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发展是为了人民,生态环境治理亦是如此,不但要保障人民的利益,更重要的是人民能够享有更好的生态权益。普惠民生的、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为人民勾勒出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美丽家园也是应有之义。随着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人民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诉求日益增长,传统的生产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民的利益需求。因此,变革生产方式、提高环境治理能力,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主题。只有科学把握发展规律,坚持“两点论”,践行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统筹人民幸福生活与良好生态环境的关系,突出“重点论”,立足人民立场,创新发展手段,才能为人民提供更多的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五)途径:坚持多边主义

首先,践行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要坚持多边主义、维护多边主义、发挥多边主义生态环境治理的辐射影响力。习近平多次在重要国际会议上指出,坚持多边主义是解决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唯有多边主义才是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的正道。习近平指出:“要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推动和引导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16]生态环境问题是世界性难题,任何国家和地区都面临巨大挑战。发达国家以往的环境治理模式被证明无法彻底摆脱生态危机的影响,世界各国要摒弃零和博弈的冷战思维,奉行多边主义,深化双边和多边合作,倡导合作共赢,共商共建共享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其次,以公平正义为要旨,凝聚全球治理共识。生态环境问题无国界、无边界,各国要摒弃意识形态偏见,认识到生态环境构成了人与自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统一整体,生态环境为世界各国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各国要秉持和平共处、互利共赢的多边主义理念,遵守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准则,平等协商、共同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再次,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践行全球治理观。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彼此相互依存、相互联系,人类社会逐步向生命共同体迈进。地球是人类的共有家园,建设美好家园是各国人民共同的愿望,各国要在遵守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的前提下,摈弃“双重标准”,倡导对话协商解决争端,积极主动履行共同但有区别的生态环境治理责任,凝聚全球共识。最后,以实干高效为导向,践行多边主义理念。中国以大国担当的责任使命感,广泛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从支持和落实《巴黎协定》,到提出“碳排放及碳中和目标”,再到开展疫苗国际研发合作,中国主动担当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始终践行多边主义的原则立场,以实际行动积极主动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与世界各国共同探索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机制。

(六)共识: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生态环境治理是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难题,强调责任划分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提出的时代背景。共同责任和区别责任对立统一,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有责任和义务承担生态环境的治理,由于各个国家发展差异明显,导致在环境治理方面矛盾突出,无法达成有效共识。全球环境问题是世界性难题,需要各国共同参与、增强认同、彼此合作。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经历从《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提出,到《巴黎协定》达成广泛共识,并为全球环境治理注入新的活力。各国拥有同一个地球,也拥有同样的责任,环境治理与环境保护相辅相成、密不可分。面对全球环境问题,各国都要承担起应有责任。责任的共同性构成了广泛而有区别的责任与义务。责任的共同性强调生态环境治理责任共同承担,不存在国家大小、贫富等方面差异。尽管发达国家经历了工业革命,经济发展远超发展中国家,但环境污染也占有很大比重。发达国家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拥有治理环境的能力,理应主动承担更多的责任及义务。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并不意味着“平均主义”,也不是所谓的“单边主义”,而是要根据各国的经济发展实力承担相应的责任。中国是全球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先行者,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方面积极履行《巴黎协定》规定的节能减排任务,主动承诺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目标;另一方面,通过参与环境保护国际合作,帮助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融入全球环境治理“大家庭”,共同承担环境治理的责任。中国将继续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支持发展中国家应对环境变化的挑战,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

三、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价值意蕴

(一)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理论意涵

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科学的理论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内涵丰富,具有实践性、客观性、科学性。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本质属性,客观性是基于时势的价值判断,科学性是理论与实践的协调统一。科学的理论体现在能否正确认识客观事物,丰富的实践活动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全部内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自然界是人类的物质宝库,人类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恩格斯同样强调自然界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人类对自然界的破坏、无节制地索取,最终会反噬人类自身。习近平根据我国生态环境复杂多变的特点,始终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科学系统地阐述了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自然保护的辩证关系,提出了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发展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财富积累,致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人与自然关系不断恶化,严重威胁到人类与自然界物种的生存,进而引起全球范围内的生态危机。因此,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是时代命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我们要不断加强理论创新,推动理论创新与实践相融合,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基础上,推陈出新,丰富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理论。尤其要总结经验和教训,克服传统发展模式的弊端,坚持人民至上,践行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完善环境保护制度,构建生态环境法律体系,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

(二)建构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模式

生态文明是基于工业文明发展阶段的新形态,不仅克服工业文明发展的局限性,更开启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模式建构,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方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慎思考,准确把握发展新形势,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布局,统筹社会发展,提出了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该理念升华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经验,超越和突破了工业文明的发展阶段,凝聚全社会共识。首先,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绿色发展是在对以往传统工业文明发展模式的批判与反思下提出的新发展理念。绿色发展理念是符合人民利益与社会发展规律的合理价值取向,它既蕴含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之道,又表征着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合规律性。其次,注重话语权表达。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蕴含着多种话语阐释,诠释了人与自然是彼此相依的“命运共同体”。人类既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也不能离开自然独立生存,唯有尊重自然规律,秉承人与自然平等观念,坚持和合与共的价值理念,才能实现人类社会发展的和谐状态。再次,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是完整的科学理论。中国共产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核心,生态文明建设要从顶层设计入手,注重各项政策落地落实,不断完善政绩考核和政绩评价体系。秉承发动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动员全体社会成员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自觉行动。最后,变革生态文明体制机制。生态文明建设强调整体与部分协调统一,通过立法保护、法律监督、懲戒制度,使制度和法律成为硬约束,从制度和法律层面保障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三)提供了全球环境治理的新方案

共同的价值诉求是达成共识的前提。生态环境问题已逐步全球化,让世界各国重新审视过去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世界各国都深刻意识到生态环境事关国家安全、社会安全和人类生命健康安全。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世界各国都遭遇生态环境治理的困境,对如何走出生态环境治理“怪圈”尚未形成统一共识。中国在实践中积累的生态环境治理的成功经验,不但有效地解决了本国的生态问题,更为全球环境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生物多样性公约》,我国成为首批达成公约的缔约国,再到“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成立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中国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注入新动能。从“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到“中国碳排放及碳中和目标”提出,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主动担当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习近平指出:“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17]地球是人类共有的唯一家园,建设美好家园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生态环境治理各国必须携手同行,共担责任和义务,共谋发展之道,同筑生态文明之基。这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世界各国要同心同德,遵循合作共赢理念,共商全球环境治理,共建良好生态环境,共享优质生态成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60.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05.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61.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2.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6.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5.

[8]李有光.老子解读:第二十五章[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87.

[9]毛泽东早期文稿[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0:194.

[10]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1.

[11]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18.

[12]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187-188.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14]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N].人民日报,2018-05-20(01).

[15]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21.

[16]习近平.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J].求是,2019(3).

[1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G].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166.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环境治理
联合国环境治理体制
数字传声:环境治理变中向好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研究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二十国集团和全球环境治理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坚决打好环境治理攻坚战持久战
书刊信息:环境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