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冬季出菇管理技术要点

2022-06-17 06:24:30刘文静刘翼成
食用菌 2022年2期
关键词:平菇出菇大棚

朱 坤 任 帅 刘文静 屈 涛 魏 芳 刘翼成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河南新乡 453000)

平菇是我国目前生产规模最大、产值最高的食用菌品种之一,在食用菌产业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经济价值较高。平菇虽然别称“冬菇”,相对其他食用菌品种对冬季低温环境适应能力较强,但仍然需要进行科学有效的出菇管理,否则容易造成明显减产,甚至绝收[1−3]。笔者总结平菇冬季出菇管理的技术要点,旨在为广大平菇栽培者冬季出菇管理提供参考。

1 品种(菌株)选用

冬季平菇生产应当首先考虑平菇品种(菌株)的温型,低温型平菇菌株如平丰5号,中低温型平菇如黑平1号,广温型平菇如科佳1号,均可用于冬季生产。同时选用的平菇品种(菌株)要适应当地冬季温度。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平菇品种(菌株)多且杂,常常出现宣传生产性能与实际性能不符合的情况。栽培者选用新的平菇品种(菌株)时,不可直接盲目大规模栽培,应当先小规模试栽,以降低风险,待熟悉其性能后再扩大生产规模。

2 大棚及辅助设施

2.1 温控设施

入冬前将大棚塑料膜清洗干净,破损的塑料膜及时更换,保证塑料膜透明、完整。在大棚上铺设保温被,安装电动卷帘机。在大棚内预留电路,安装供暖设施,以便在遭遇极端低温天气(棚外温度≤−5℃)时,及时启动供暖设施升温。

2.2 通风设施

在大棚一侧每隔2 m安装一台功率45 W通风扇,扇叶直径40 cm,同时安装通风自动控制器,按照通风管理需求设置每天的通风次数和通风时长。

2.3 光照设施

在大棚上铺盖保温被时,每条保温被之间保留5 cm的缝隙,透射散射光,阴天时适度升起保温被,增加散射光。

2.4 喷水设施

大棚内每隔2 m安装一条喷水管道,管道上每间隔1.5 m安装一个雾化喷头,将水管接上蓄水池的供水水泵,并保持水压,提高喷水时的雾化效果。同时安装自动喷水控制器,按照喷水管理需求设置每天的喷水次数和喷水时长。

3 出菇环境管理

3.1 温度

保温是平菇稳产高产的重中之重。设法将大棚内温度保持在10~20℃,一般环境温度≤10℃,平菇子实体生长就会明显放缓,环境温度过低(≤5℃),容易冻伤平菇菌丝或子实体,影响平菇产量。晴天时,应当在每天9:00—10:00升起保温被升温,15:00—16:00落下保温被保温。具体操作时间以日照而定。每年要定期清理保温被,更换破损保温被,以保证保温性能。

3.2 通风

平菇是好氧型真菌,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1 000 mg/kg),容易导致平菇子实体畸形,严重降低平菇的商品价值。冬季环境温度低,为保温不能频繁通风,可在白天温度较高时通风,每天10:00,12:00和14:00分别通风20 min。如遭遇持续阴天或低温天气,很难协调通风与保温,可将棚内成熟平菇采收出售,减少喷水降低空气相对湿度至60%~70%,保持棚内温度,促进平菇菌丝生长积累营养,待天气转暖后再正常通风、喷水催菇。大棚通风口、出入口附近不宜摆放出菇菌袋,以免平菇子实体风干、受冻。

图1 温度过低、温差过大造成的畸形平菇

3.3 光照

适当的散射光是平菇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冬季晴天的光照足够刺激平菇子实体分化生长,阴天要扩大每条保温被之间的间隙,适当增加棚内散射光,保持光照强度在50~300 lx。

3.4 空气相对湿度

平菇大棚采用雾化喷水,由自动控制器控制喷水时间。阴天每天8:00和16:00各喷雾化水2 min。晴天,每天8:00,12:00和16:00各喷雾化水2 min。大棚内由干湿表或电子仪器测定空气相对湿度,维持在80%~90%,若空气相对湿度下降明显,及时短促喷雾化水;空气相对湿度过高,及时通风。大棚地面要保持一定坡度,有利排水,防止地面长出青苔、杂菌。夜间最低温度到0℃时,可设置自动喷水一次,喷水30 s至1 min即可,以免冻裂室外输水管道。

4 极端天气应对措施

冬季容易遭遇大风、大雪极端低温(棚外温度≤−5℃)天气。应当持续关注当地天气预报,在极端低温天气来临前,落下保温被,提前安装好升温设施,热源要与出菇菌袋保持一定距离[4−5]。升温保温的同时应停止喷水,通风降湿,以免菌袋积水或相对湿度过高,导致平菇菌丝死亡。要避免结冰,结冰会严重损伤平菇子实体和菌丝,受伤菌丝感染杂菌的风险高,从而影响后期的产量。维持大棚内温度恒定,若昼夜温差过大,平菇子实体生长速度不均匀,平菇子实体上会长出瘤状物、叶片边缘畸形呈波浪状,严重影响平菇的商品价值。极端天气到来前,加固大棚,下雪天要及时清除积雪,防止大雪压塌大棚。待极端天气过后,平菇市场价格一般会有一定上涨,此时未受损大棚内平菇可为栽培者带来更好收益。

5 冬季病虫害防治

5.1 病害防治

冬季低温,平菇病害较少,最常见的病害是黄菇病。发病的原因是通风不足,使得棚内空气相对湿度过高。出菇管理时应加强通风和喷水管理,保证棚内空气清新,空气相对湿度适宜(80%~90%)。如出现少量黄菇病,立刻摘除所有病菇,加强通风,降低空气相对湿度。若黄菇病严重,除加强通风外,及时喷洒食用菌消毒剂,如万菌消,每天3次,连续3天。

5.2 虫害防治

冬季低温,平菇虫害很少,常见的有菇蝇、线虫,主要为害平菇菌丝。虫害防治要以预防为主,定时检查菌袋,及时清除带虫菌袋。

5.3 畸形菇防治

冬季出菇时最常见的是平菇子实体畸形。外界温度低,特别是夜间温度大幅下降,导致大棚日夜温差过大(温差≥10℃),易产生畸形子实体,严重影响平菇商品价值。日夜温差较大的天气白天升起保温被升温,无阳光直射时,立刻落下保温被保温,若遇到阴天,或当天温差过大(大棚外温差≥15℃),可开启供暖设施适当升温。平菇长至七八分熟即全部采摘,防止因棚内平菇子实体过多,二氧化碳浓度过高(≥1 000 mg/kg)而产生畸形菇。

猜你喜欢
平菇出菇大棚
平菇生长记
大棚妹子
大棚换茬季 肥料怎么选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09-22 05:38:44
谨防大棚房死灰复燃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09-22 05:37:44
杏鲍菇出菇实践操作技术浅析
平菇种植记
原地翻建大棚 注意啥
今日农业(2020年15期)2020-09-25 03:03:00
香菇白棒出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平菇冬季提温发菌效果好
双孢菇出菇过程的疑难问题及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