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蝉俊 余学龙 吴志红 曾建斌 许雪梅(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南昌 330006)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7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高达40%[1]。随着人口老龄化,我国CHF发病率逐年递增[2-3]。心衰患者生活质量低,再住院率、死亡率高,医疗支出负担重。中医学认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是心衰的基本证候特征,本虚以气虚为主,标实以血瘀、水饮为主。《脾胃论》载:“得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胃气的得失调护,是改善心衰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生理方面,心和脾胃在五行中属母子关系,心脏功能正常的发挥,有赖于先天本脏心气和后天脾胃不断供给的精微之气共同作用。病机方面,“心脾气虚”是心衰发生的病理基础及其转归预后的决定因素,血瘀、水湿为心衰的重要病理产物。因此,补益心气、健脾利水是心衰治疗的重要环节,及时有效地补益心脾,清利水湿,对心衰病的进退和预后影响深远。本研究基于“心脾同治”理论,将常规治疗与李东垣清暑益气汤联用,观察其对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纳入江西省中医院心血管科2017年10月—2019年10月住院的慢性心衰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男17例,女15例;年龄43~78岁,平均(69.50±8.01)岁;病程 5~15年,平均(8.72±3.37)年;心功能分级Ⅱ级5例,Ⅲ级23例,Ⅳ级者4例。观察组男16例,女16例;年龄40~78岁,平均(69.25±8.24)岁;病程 5~15年,平均(8.69±3.07)年;心功能分级Ⅱ级6例,Ⅲ级21例,Ⅳ级者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心功能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1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8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4],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及心脏彩超情况进行诊断;心功能分级参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的心功能分级方案[5]。
1.2.2 中医诊断标准参考《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诊疗专家共识》[6]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选择纳入气虚血瘀兼水饮型的慢性心衰患者。
(1)符合慢性心衰中医和西医诊断标准,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2)年龄35~85岁;(3)心功能Ⅱ、Ⅲ、Ⅳ级;(4)签署项目知情同意书。
(1)急性冠脉综合征、难治性高血压、恶性心律失常、严重瓣膜疾病、恶性肿瘤、甲亢、精神病患者;(2)妊娠及哺乳期妇女;(3)对试验药物可疑或明确过敏者。
参考《2018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4],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包括呋塞米片20 mg,螺内酯片20 mg,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23.75 mg,均为每日1次,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加用盐酸贝那普利片10 mg,每日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李东垣清暑益气汤加减口服。方剂组成:黄芪10 g,人参10 g,五味子6 g,当归10 g,神曲10 g,苍术10 g,白术10 g,麦冬 10 g,升麻10 g,葛根10 g,陈皮6 g,青皮6 g,泽泻10 g,黄柏6 g,丹参10 g,甘草6 g。每剂水煎成药汁200 mL,分两次早晚温服,疗程均为4周。随证加减:血瘀日久,结聚不散者,加红花10 g、鳖甲30 g以化瘀散结;脾不健运,水湿泛滥者,加茯苓10 g、猪苓10 g以健脾利水;病程日久,心烦不安者,加磁石30 g、朱砂3 g以镇静安神等。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中医证候积分、6 min步行距离(6MWD)和明尼苏达生存质量问卷(MLHFQ)评分,并记录治疗周期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1)心功能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显效:心功能改善≥2级或达NYHAⅠ级;有效:心功能改善1级。无效:心功能无变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2)中医证候评分疗效判定,根据中医证候症状体征分级量化标准,分为无、轻、中、重4个级别,主要症状,重为3分,中为2分,轻为1分,无症状为0分。有效率=(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显效率≥70%,30%≤有效率<70%,无效率<30%。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数据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疗效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0%,优于对照组的65.60%(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功能疗效比较(n=32) 例(%)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疗效比较(n=32) 例(%)
两组患者治疗前6MWD、MLHF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6MWD、MLHFQ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6MWD、MLHFQ评分比较(,n=32)
表3 两组患者6MWD、MLHFQ评分比较(,n=32)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6MWD/m MLHFQ/分观察组治疗前 295.44±39.19 35.88±9.56治疗后 354.53±47.03*# 14.94±7.47*#治疗前 295.31±39.63 36.13±9.67治疗后 332.26±41.90* 20.03±8.64*对照组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死亡、心脏骤停、猝死等心血管不良事件。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表现或晚期阶段,目前常规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症状,然其复发率、再住院率及死亡率居高不下,患者生活质量差,医疗负担重。因此,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临床症状,提高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同时延缓和防止病情的发展,成为治疗CHF的主要目标[8]。
慢性心衰属中医学“心衰病”“水肿”等范畴,可概括为气虚血瘀、气阴两虚血瘀、阳气亏虚血瘀3种基本证型,均可兼见痰饮证[6]。气虚是心衰病的基本病机,心气具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以濡养全身的功能[9]。心脏功能正常的发挥,有赖于先天本脏心气和后天脾胃不断供给的精微之气共同作用。先天心气充盛,后天的脾胃化生精微补给充足,脉道畅通、营养充分,气血方能正常循行,发挥生理功能。心与脾胃生理上相关,病理上亦相互影响。《脾胃论》载:“脾裹血,胃主血,心主脉,脉者,血之府也,或云心主血。”[10]又载:“若胃气正常,饮食入胃,其荣气上行,以舒心肺。”[11]可见,脾胃生理功能正常是心脏维持正常运行的保障。心脾气虚是心衰发生的病理基础及转归预后的决定因素,血瘀、水湿为重要病理产物。因此,补益心气、健脾利水是心衰治疗的重要环节,对心衰病的进展和预后影响深远。
本研究中采用的李东垣清暑益气汤出自《脾胃论》,是国医大师伍炳彩教授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常用方剂,重在补脾和胃,补益心气,利水渗湿,通过补虚泻实,和胃养心,达到改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功效。方中黄芪甘温补脾为君,人参大补元气,复脉固脱;五味子、麦冬养阴敛汗;当归补血活血;白术、苍术、茯苓、泽泻健脾燥湿渗湿,升麻、葛根解肌,升举阳气,黄柏清热除湿。全方共奏补益心气,顾护胃气,健脾除湿,兼化瘀通络之效,切中心衰病机,宗“治病必求于本”之旨。
本研究基于心衰病心脾气虚的病机特点及“心脾同治”理论,采用心脾同治法治疗慢性心衰,观察患者的心功能、临床疗效、6MWT和生活质量。结果表明,该治法能显著提高患者的心功能和临床症状,改善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心脾同治法诠释了中医学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诊疗特点,发挥了中医药多途径、多靶点的特色优势,补充完善了心衰中医辨治方案,为改善心衰预后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