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圣堃 郭惠涛 殷梓萌 龙 诗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河北 秦皇岛 066099
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因素。学科竞赛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激发大学生创造潜力的重要途径。对于高校来讲,构建科学、高效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不仅促进高校取得竞赛佳绩,也有利于为国家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然而,现实中存在全校师生参赛热情不足,学生创新能力较弱,竞赛成绩不够理想的问题。高校针对参赛学生制定的激励机制是学科竞赛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对激发全校师生的参赛热情、坚定学生获奖的决心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激励机制不完善、不高效是学校很难取得优异的竞赛成绩的关键因素。本文的目标是调查并分析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对高校竞赛获奖成绩影响,进而优化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构建具有高度创新能力的高校。
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培养“新工科”人才成为了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有文献通过分析高校学科竞赛中高校、二级学院、指导教师、参赛学生4大参与者之间的激励与反馈关系,明确了激励体系结构,建立了具体可行的激励措施。通过激励措施实施前后的效果对比,验证了应用激励机制的必要性和有效性[1]。有文献指出地方院校的科研人员在院校的发展过程当中具有巨大的作用,科研人员可以促进院校的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全方面发展铺垫好道路。所以,对科研人员的激励显得尤为重要[2]。还有文献以“三因素激励模式”为视角,观照地方院校高层次人才激励,其基本要素生成了若干具体要求以及相应的条件假设[3]。
以上三篇文献分别从“4大参与者者间的激励与反馈关系”“对科研人员进行激励的重要意义”“三因素激励模式”论述了激励性培养机制对推动创新能力、提升和促进科研成果诞生的重要意义。三篇文献角度独特,提出的解决方案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意义,给予本研究一定的启发,以期在“新工科”背景下探索研究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该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出发,通过搜集分析相关数据,得出影响大学生参赛积极性的六项重要因素,编制面向学生调查问卷,而后整理与分析相关激励政策数据,从而得出结论与建议。
通过前期阅读大量文献初步了解国内外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的现状以及学科竞赛的激励机制所存在的问题。
以该高校为研究对象,编制以“能够激励大学生参与竞赛活动的因素”为题的问卷,通过互联网形式分发给本校各年级学生,回收问卷后进行数据的整合与分析。
通过访谈对各个学院竞赛指导教师以及各个学院各个专业的学生对于参与竞赛以及发表论文的看法,参与创新能力培养活动的愿望,最能够促进其参与创新活动的政策进行改进。
将该高校的参赛学生奖励以及指导教师奖励与东北大学参赛学生奖励以及指导教师奖励进行对比。
1.数据采集
“影响大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积极性因素”的问卷以线上调查的形式面向该高校大一至大四的学生展开。选项所涵盖的激励因素,基本实现了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的调研。本问卷共设置6个选项,分别是:获取科创学分、获得学校奖学金、提升创新能力、赢得荣誉称号、学习氛围带动、身边榜样激励。填写者可从中选取三项。样本分布情况描述统计如图1所示,“获取科创学分”占26.38%,“获得学校奖学金”占21.96%,“提升创新能力”占18.48%,“赢得荣誉称号”占15.17%,“学习氛围带动”占 12.80%,“身边榜样激励”占5.21%。
图1 影响大学生参加竞赛的激励因素
2.基于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分析
(1)关于“获取科创学分”这一选项结果的分析:在高校实行的学分制政策下,学分的多少是衡量学生优秀程度的标准之一。学分的多少影响着大学生的诸多方面,如能否获得奖学金、能否顺利毕业、能否出国留学深造及能否顺利工作入职。
(2)关于“获得学校奖学金”这一选项结果的分析:大学生收入来源较少,而适量奖学金可以满足大学生的部分经济需求;同时拿到奖学金也表明外界对自身能力的认可,能够增强学生成就感,增加学生自信心。但其不是第一影响因素的原因可能在于奖学金名额设置较少,获取难度较高。
(3)关于“提升创新能力”这一选项结果的分析:大学生目标明确,自我要求高,自我提升尤其是创新能力提升的欲望强烈,希望通过参加创新活动的方式提高自己科研创新的能力。
(4)关于“赢得荣誉称号”这一选项结果的分析:部分奖学金评选有对荣誉称号的硬性要求。面临就业时,特别是行政单位有对荣誉称号这方面的要求。
(5)关于“学习氛围带动”这一选项结果的分析:大学课时相对高中较少,学业较轻松,学生心理压力较小,竞争意识不强,学习氛围不够浓烈,因而带动作用较弱。
(6)关于“身边榜样激励”这一选项结果的分析:高校每个优秀的大学生都有各自擅长的领域,而所擅长的领域与个人的兴趣、性格、能力密切相关。因此,即便身边有榜样,但因兴趣、性格、能力的原因无法真正向榜样学习并且取得成绩。再者大学里学生的活动比较分散,无法时刻向榜样学习、在榜样的带动下努力。
1.竞赛数据采集
为探究合理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以该985高校为例,从其2016年至2021年部分竞赛获奖数据入手,试图从中得到一般性的结论,总结该高校政策对本科生的激励成果。
由于学校参赛项目、参赛队伍、参赛人数、专业类别、硕博生比例、生源情况每年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且近年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部分赛事无法开展,导致每年具体赛事获奖数目统计结果说服力较低。故采用教育部公布的评估体系,从中抽取A校历年竞赛获奖数据,计算得到B校的获奖数据,并与C校、D校两所河北省内著名高校进行对比,如图2所示。
图2 2016年—2021年四所高校获奖对比
2.数据分析
(1)2016—2021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中,A校获奖数量为848项,而B校为284项,虽然分校仅有总校1/4的生源,但五年来却为总校稳定支撑33%以上的奖项数量。说明学校的激励政策带来的效果较为稳定且有效。
(2)2016—2021年针对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开展的众多竞赛中,对比C校、D校获奖数据。C校位居全国第48名,其中421项获奖;D校位居全国第139名,其中249项获奖;B校位居全国第107名,其中284项获奖,位于河北省高校第2名。由于C校人数远多于B校,且囿于专业数目等因素限制,导致可参赛项目数量少,此外硕博人数远低于C校,部分比赛不区分学位赛道,导致类似“互联网+”赛事参赛人数减少。
因此,研究奖项产出比即获奖人数占学校总人数的比重更具实际意义。通过大量计算,得到B校的产出比较C校要高,即科研人才实力较为丰厚,并且在五星级以上的赛事中,获得一等奖的核心成员累年增加。由此可见,该高校的激励政策取得一定的效果。
(3)由于以上提到的诸多因素影响,现选取历年来重量级比赛一等奖以及特等奖获奖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恩智浦杯”智能汽车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赛事获奖数量呈现波动态势,稳定性较低。而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等大赛仅在多至两年时间内奖项有较大突破,在两至三年时间内并没有获得较大成果。可知该高校长期激励政策还有较大进步空间。
(4)统计分析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历年参赛队伍数目,可看出存在队伍规模不断减小的现象。如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2018年有200多支队伍报名参加,而到了2021年仅剩80余支队伍;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2018—2020年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参赛队伍分别为164、118、103支;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与2016年208个团队相比,2018年仅有144个团队报名参加。综上可知,学校参与各大竞赛的积极性有所下降,可知该高校激励政策有待提高。
(一)该高校学科竞赛管理采取了学校、二级学院两级管理方式,由二级学院按照上级政策大纲制定主要的竞赛政策内容,但各学院的政策制定实施不尽相同,尺度把握差距非常大,制定者与师生所处视角不同,有关内容缺乏一定的合理性。激励手段诸如加分、推免对于为竞赛付出巨大精力的学生所获得奖励并不可观,学生积极性易受影响。因此,建议将指导竞赛的教师这一影响因素一同加入到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去,原因在于教师对于竞赛学生水平和习惯的了解要更为深刻。
(二)部分学生功利思想较为严重,不断“跳槽”跟随导师发表论文以及跟随团队发表科研成果,企图“低努力、高回报”。此外,论文代表,使用一个科研成果参加多项比赛等投机取巧的现象屡见不鲜,建议学校对于加分政策、推免评价政策进行规范化处理。
(三)学校可以促进学术人才团队的文化传承,构建优良的学术氛围。因此建议学校邀请历年优秀科研人才回归母校或采用线上会议交流方式给予参赛成员一定的建议与帮助,形成良性循环。
(四)针对教师指导学生竞赛,并非所有教师都有能力指导竞赛,且学校在相关政策方面上的规定并非强制性,对于教师来说,指导学生竞赛并非必选项,激励效果较弱,同时因学校对于教师的激励不足导致指导学生参加竞赛的教师更少。因此,高校可给予一定表彰并适度增加物质奖励,并挂钩教师年终考核和绩效工资予以政策支持。
(五)在国家“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背景下,学校可适当提高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课程的融合度,加大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开设更多的创新创业讲座论坛,采取“以学启创”“以练促创”“以竞激创”的方式进一步促进在校本科生的创新创业综合素质的提升,为国家社会输送更多的“双创”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