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左心衰伴呼吸困难的疗效观察*

2022-06-17 08:44:24朱凤亚候朝钋李刘英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心衰呼吸机心功能

郑 刚,朱凤亚,候朝钋,刘 建,李刘英△

1.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自贡 643000)2.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 中西医结合心脑病科(自贡 643000)

急性心衰是一种因心脏结构发生异常导致心室充盈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活动后劳累、呼吸不畅等症状。急性期因患者心脏循环和代谢功能受损,易诱发肺瘀血和肺水肿,增加患者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的风险[1],短时间内还可发生低氧血症等症状,造成心功能恶化,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3]。目前,心衰患者多使用抗心衰药物等对症治疗,但临床疗效有限。随着我国医疗设备的不断优化,无创呼吸机被广泛用于临床[4],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等疾病[5-6]。有研究[7]显示,心钠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在心衰患者中表达异常。心衰可激活心室肌及神经内分泌,导致心室张力增高,BNP水平升高。因此,本研究将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左心衰伴呼吸困难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对ANP、BNP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急性左心衰伴呼吸困难患者为研究对象。诊断标准:符合《急性心力衰竭基层诊疗指南》[8]诊断标准:伴有呼吸困难、喘憋等症状;BNP含量>400 ng/L;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纳入标准:1)年龄>18周岁,性别不限;2)患者具备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条件, 可不采用气管插管;3)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4)取得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3个月内使用过激素类药物者;2)其他病因导致神经病变者;3)肝肾功能异常者;4)依从性较差者。纳入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试验组53例,其中男30例,女23例,年龄45~67(52.52±3.41)岁,病程1~5(2.62±0.42)年,心功能分级:Ⅱ级16例,Ⅲ级23例,Ⅳ级14例;对照组52例,其中男31例,女21例,年龄43~69(52.61±3.38)岁,病程1~6(2.68±0.48)年,心功能分级:Ⅱ级15例,Ⅲ级25例,Ⅳ级12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自贡市伦理委员会审批[审批号:伦理(研)2019年第39号]。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根据临床指南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加用无创呼吸机S/T模式,吸气压4 cm H2O、呼气压6 cm H2O左右,氧流量4~6 L/min,治疗中实时监测患者病情,并进行相应参数设置。

1.3 观察指标

1)采集空腹静脉血5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ANP、BNP水平;2)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短轴缩短率(fractional shortening,FS);3)采用全自动血气分析仪测定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2);4)记录临床不良反应。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9]和肺功能分级,即患者肺功能FEV1(1 s用力呼吸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1)显效:心功能改善≥2级,FEV1%pred≥80%;2)有效:心功能改善1级,50%≤FEV1%<80%;3)无效:心肺功能及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FEV1%pred<50%。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ANP、BNP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清ANP、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ANP、BNP水平均随时间推移而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ANP、BNP水平比较

2.3 两组心功能检查结果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清LVEF、LVEDD、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F、FS明显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LVEDD明显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表3)。

表3 两组心功能检查结果比较

2.4 两组血气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pH值、PaO2、PaC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H值、PaO2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aCO2明显下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表4)。

表4 两组血气指标比较

2.5 两组并发症比较

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5)。

表5 两组并发症比较[n(%)]

3 讨论

心衰是临床常见疾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其中急性心衰是由心肌损害引起,慢性心衰则是由各种疾病所致[10]。据调查,我国心衰发病率约为0.9%,其中近60%患者因心衰而死亡,因此给予患者有效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11]。有研究[12]显示,心衰的发生与心律失常、心负荷过大等有关。目前,抗心衰药物应用广泛,但疗效单一且不理想。

研究[13]表明,心衰的治疗关键是改善缺氧状态,而机械通气治疗可立竿见影。无创呼吸机不通过人工气道进行通气,采用面罩或鼻罩辅助呼吸,具有操作简便、无需有创插管等优势,可快速恢复机体血氧平衡,避免造成心功能的进一步损害[14]。患者在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过程中可正常饮食,避免损伤气道[15]。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无创呼吸机可降低心律失常、呼吸急促、意识不清等并发症的发生。心衰是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心室重塑是心衰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改变,LVEF、LVEDD是心室重塑的重要指标[16]。本研究结果显示,经无创呼吸机治疗后,急性左心衰伴呼吸困难患者LVEF、FS、pH值、PaO2水平均明显升高,LVEDD、PaCO2明显降低,且优于常规治疗方法(P<0.05),表明无创呼吸机可改善患者心功能及血气水平。熊鑫等[17]研究显示,无创呼吸机可有效预防支气管萎陷,降低心室回血量。其原因可能是无创呼吸机可有效减轻患者胸腔负压,缓解患者呼吸肌疲劳,利于CO2排出。

心衰的发生与多种细胞因子密切相关[18]。ANP是由心房合成的激素,具有利尿、扩张血管等作用。BNP由心肌细胞产生,与心脏功能密切相关,当心室负荷过重时,通过左心室分泌进入血液循环,导致其水平增加[19]。有研究[20]显示,BNP水平与左心室肥厚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血清ANP、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原因可能是无创呼吸机在治疗心衰时,通过减少组织液外渗,减轻肺水肿状态,进而纠正低氧血症,增加心脏泵功能,减轻患者心肌负担,从而降低血清ANP、BNP水平。急性左心衰患者发病后易引起肺水肿,继而导致换气、通气功能障碍,可诱发患者严重的低氧血症,甚至呼吸衰竭,反过来再次加重心衰[21]。因此,在治疗早期,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在于缓解肺功能障碍。

综上所述,在急性左心衰伴呼吸困难患者中及早应用无创呼吸机,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ANP、BNP水平,改善心功能,对纠正患者血氧水平、提高临床疗效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纳入的样本量较少,在今后的研究中还需扩大样本量,优化临床设计,以验证其结果,并进一步明确无创呼吸机对不同程度呼吸衰竭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猜你喜欢
心衰呼吸机心功能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中老年保健(2021年2期)2021-12-02 00:50:10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心功能如何分级?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