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中国”建设大有可为
——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张玉卓在2022“科创中国”年度会议上的讲话

2022-06-17 04:18
科学中国人 2022年6期

过去一年,中国科协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产学研融合的战略部署,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联合各方面创新主体,汇聚科技人才、创新资源,试点探索、组织创新、平台建设“三位一体”,打造“科创中国”品牌,打通成果转移转化堵点,促进区域产业创新升级,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一是试点建设得到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打造科技经济融合发展样板初见成效。“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和园区数量扩大至65个,覆盖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天津、内蒙古、山东、浙江四地将“科创中国”试点建设纳入省级“十四五”规划,山东、浙江等地率先开展省域“科创中国”试点培育。滨海新区、嘉兴、广州、银川四个创新枢纽城市树立特色样板、辐射区域产业。各试点城市精心编制建设方案,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配套政策资金和跟进举措,29个城市将“科创中国”建设写进市级“十四五”规划。数千家高校院所、企业以及金融、智库等机构踊跃加入“科创中国”,向试点城市导入科技资源、提供专业服务。英国工程技术学会、日本科技振兴机构、中德在线教育平台等国际创新资源主动对接试点城市,推动跨境服务和资源共享。各试点建设协同探索,涌现出多个可操作、可推广的科技经济融合样板。天津南开区博士创业园建立企业联络人制度,针对不同成长周期的企业开展个性化梯度培育,园区带动创新创业的示范作用不断强化。重庆永川区联合周边地区,对接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中科院知识产权运营管理中心等,从建设和运营“产业专利池”切入,把全国学会资源和知识产权运营耦合起来,成功推动一批高价值专利成果产业化项目。多个试点城市以“双创”活动周为契机,聚合多方力量服务创业、带动就业,营造创新生态,相关工作得到李克强总理两次批示,国务院将“科创中国”公共技术服务与交易平台建设,列入“十四五”纵深推进“双创”的重点任务。

2022年“科创中国”年度会议现场

二是多级多方组织协同联动,服务供需对接取得丰硕成果。“科创中国”有效调动全国学会和地方科协“一体两翼”资源,构建“两级下沉”服务机制。67家全国学会、31个省级科协、300多家高校院所以及专业服务机构,组建了130个“科创中国”科技服务团,动员万余名院士专家,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专业人才培训、团体标准推广等八大类组合式服务,为试点城市近4000家企业解难题、促升级。“科创中国”高端装备制造科技服务团,对接天津金桥焊材集团,开展技术方案评价论证与产品鉴定,带动天津及周边区域焊接产业换挡升级。“科创中国”数据智能科技服务团,促成20多个企业与专家团队实质性合作,建立十余个校企合作研究院、研发中心。各试点城市科协组织牵头梳理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九大产业领域、270个产业方向的服务需求,主动搭建服务平台。江西省与中国航空学会联合举办中国航空产业大会,总签约额超260亿元。广州市依托中国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会创设国际技术交易服务中心,提供技术转化和交易专业服务,直接创造经济规模35.71亿元。成都市组织44个全国学会与48个产业功能区开展专场合作对接,促进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有机融合。“科创中国”咨询委员会举办“科创中国”峰会,围绕“双碳目标下的科技创新与投资机遇”等议题,为国家发展提供高质量决策建议。“科创中国”联合体成员单位增至115家,举办了科学家企业家创新论坛等系列服务活动,形成了因需主动对接、因能特色服务、共享信息资源、共建落地机制的多组织多层级合作模式。

三是数字平台线上线下汇聚资源,营造了智能化支撑科技创新创业新场景。“科创中国”数字平台通过“线上智能匹配+线下深度对接”的服务布局,提供全时段、全方位、全链条技术服务与交易,建立了广泛的覆盖网络。平台网络方面,个人用户已达1100多万,机构用户近10万,与中国铝业、中国电科、中国华能、海尔、华为等大型企业实现战略合作和资源互通,引入国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赛迪智库等上百个金融、法律、知识产权、科技服务等专业机构,服务功能不断优化,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平台资源方面,汇聚“问题库”“项目库”“开源库”等资源143万余项,为线上线下联动开展技术服务与交易奠定了基础。平台运营方面,成立了专业的运营公司,建成纵横联动的130余个协作站体系,举办150场技术路演活动,累计供需对接近万次,成功解决企业技术难题3500余项,有效破解了供需脱节的难题。与菏泽、徐州等地联合举办专场“揭榜挂帅”,促成118项技术服务与交易合作签约。与河南省联合打造线上“双创”周,联结海尔HOPE等17个“双创”示范基地,展示推广“科创中国”榜单100项产业先导技术和100个科技新锐企业,举荐100余位青年创新创业代表,有力支撑了高质量创新创造、高水平创业就业。

“科创中国”建设取得的成绩,是所有科协人协同奋进的结果,也是所有科创人同心筑梦的体现。借此机会,我代表万钢主席,代表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处,向积极参与、大力支持“科创中国”建设的科技工作者和各界朋友,表示诚挚敬意和衷心感谢!

今年是对新时代新征程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一年,我们将迎来党的二十大召开。面对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深化,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党中央、国务院对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做出一系列新部署,要求不断做强经济基础,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没有高质量科技供给,发展动能接续转换就不能顺利实现。团结凝聚科技工作者,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激活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动力,发力经济建设主战场,是科协组织服务“国之大者”的战略需要。

中央要求我们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提升“科创中国”平台服务能力。对照新发展阶段新要求,“科创中国”建设还存在不小的差距。比如,试点建设发展还不平衡,科技服务的精准性有待提高,资源下沉、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还不通畅。数字平台的智能化、专业化服务能力亟待提升,促成资源汇聚、供需对接、转化落地还没有形成服务闭环。很多新型协同组织停留在“建”的阶段,缺乏“实”的服务,过多依靠搞活动、办会议,尚未形成市场化、可持续的运营机制和服务模式。以“科创”支撑“双创”还没有找准服务切入点,带动创业就业能力还没能充分发挥出来。

今年,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求实效、植内涵、提质量、筑生态,推动“科创中国”建设再上新台阶,以高水平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

求实效,就是要精准把握需求,找准工作支点,把服务沉到科技工作者身边、沉到企业生产一线,通过战略策源、丰富内容、创新模式、专业手段,进一步做实做强“科创中国”品牌,为高质量发展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植内涵,就是要坚持内涵式发展,推出更有竞争力的服务产品,植入更多科协特色资源,把产业链创新链相互交织的丰富元素注入协同组织,把海量技术资源潜力挖掘出来,有序融入数字平台,促进跨领域、跨地域、跨国界协同创新。

提质量,就是要做好试点布局、组织结构、平台体系等方面的总体谋划,大力破除无效供给,科学提炼紧迫需求,提升平台载体效能,增强组织活力、服务创新力和成果转化竞争力,催生科技人才与产业的新联系、新合作。

筑生态,就是要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各级学会以及专业服务机构的积极性,持续融入“双创”元素,建立资源汇聚、转化的良性循环机制,完善创新合作网络体系,释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促进科技融入经济的生态力量。

2022年,“科创中国”要做实做细重点工作,力求在以下4个方面见到实效。

一、强化科技供给侧组织能力,在团结凝聚科技工作者建功立业方面见实效。

科技人才是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第一战略资源,人才济济,关键在有序组织。我们要不断提升组织能力,团结引领科技人才在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中实现自身价值。

一是激发科技工作者投身经济主战场的积极性。推荐积极参与“科创中国”、符合条件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参评两院院士,以及中国青年科技奖、全国杰出工程师奖等奖项,举荐服务产业一线的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创设平台积分奖励等激励机制,鼓励科技工作者依托“科创中国”平台发布技术信息,转移转化成果。力争全年汇聚50万项以上科技成果,促成500项以上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二是调动全国学会服务产业的主动性。引导全国学会设立服务产业科技创新的分支机构,与行业协会、领军企业加强合作,联合举办产学融合特色鲜明的会议活动,开展科技评估、科技奖励和标准研制等,提升科技公共服务能力。要加强与科技部等部委联动,支持学会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评审、重点研发项目指南编报等第三方评估工作。

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召开

三是发挥新型协同创新组织的能动性。发挥“科创中国”咨询委员会的思想策源、前沿预判作用,办好“科创中国”2022峰会等品牌活动,为科技经济融合提供前瞻指导。通过“科创中国”青年百人会联系服务优秀青年科学家、企业家。支持“科创中国”联合体成员开展产学研跨界合作,组建新型研发机构、青年创新创业、海外创新创业等子联合体,支持中央企业等牵头组建产业联合体。支持每个子联合体打造至少一项精品服务。

四是提高科技服务团工作的实效性。按照广泛发动、自主建设、稳定支持的思路,优化科技服务团组建机制,将服务团总数扩展到200支以上。支持科技服务团扩展服务内容,制定服务标准,打造服务特色,提升服务质量。树立一批品牌服务团,对成绩突出、示范作用显著的30支左右科技服务团,在组织、经费、政策等方面给予稳定支持,引导服务团谋长远、重长效。

二、强化产业需求侧资源导入,在促进企业科技创新方面见实效。

中央多次强调要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全国70%以上的科技工作者集中在企业。中国科协十分重视企业科技创新服务,已组建1万多个企业科协组织。要进一步激活企业科协组织,切实服务基层企业。

一是找准服务企业的切入点。通过企业自身挖掘、科学家协助提炼等方式,依托全国学会、技术转移专业机构等,把企业创新难点问题转化为科学研究、技术攻关的课题,加快应用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企业培育、认定卓越工程师及1000名以上“科创中国”技术经理人,打通产学研用通道,帮助企业化解“急难愁盼”。

二是完善服务企业的有效机制。在“科创中国”平台为企业“揭榜挂帅”“张榜招贤”,组织系列技术服务与交易大会等活动,解决企业技术人才难题,帮助企业找资源、找市场。联合知名短视频平台,举办科创成果短视频大赛。持续开展“科创中国”系列榜单遴选,树立科创企业、创业人物标杆,向企业推荐先导技术信息,提供创新模式借鉴。

三是拓宽企业吸纳社会资源的通道。深化中国科协与国资委、大型金融机构及中央企业战略合作,细化落实产学研融合相关协议内容,建立工作机制,向企业导入优质“会展赛”、金融服务等资源。引导更多中小企业入驻“科创中国”平台,加入“科创中国”联合体,与“链主”企业、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等建立联系,融入创新网络。

四是加快企业科协组织建设。推动100个以上国有企业、头部民营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立科协组织,实现试点城市所辖园区企业科协组织全覆盖。支持企业科协打造特色品牌,开展“科创中国”西藏生态科技服务、“科创中国”人工智能赋能实体经济地方行、“科创中国——美团青山环保科技创新示范项目”等系列活动。

三、强化因地制宜试点探索,在打造科技经济融合样板方面见实效。

“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和园区覆盖面广,区域发展各具特色,服务需求各有侧重。试点建设要在“科创中国”已推广的科技传播、技术交易、国际资源“三件套”服务基础上,聚焦需求、精准服务,打造科技经济融合新范式。

一是突出省级科协枢纽作用。明确中国科协统筹、省级科协推动、试点城市实施三级职责定位。结合会地合作,强化省级科协统筹调度省域“科创中国”工作,支持10个左右省份开展“科创中国”试点培育。协助配齐全国学会资源,加强省市两级科协与科技服务团的联动,将省市两级工作团队纳入试点城市挂点工作组。

二是优化试点城市精准服务。对65个试点城市精准画像,明确重点服务产业,调整产业、区域、专业三类科技服务团数量结构和服务内容,提供产业技术发展路线图,定向匹配人才、技术等资源,明确服务标准和绩效指标,确保服务落地见效。围绕试点区域产业布局,突出创新创业孵化、专精特新企业培育等,认定“科创中国”创新基地。建立试点城市考核评估与动态调整机制,末位淘汰并滚动新增3~5个试点,择优遴选1~2个创新枢纽城市。

三是支持试点城市打造专属活动平台。结合试点城市创新需求,落地“科创中国”科学家企业家创投家高峰论坛、“科创中国”系列产学融合会议等专属平台,汇聚人才信息,提供合作机会,营造创新创业氛围。依托中关村论坛、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等国家级平台,举办“科创中国”主题论坛活动,助力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

四是面向试点城市导入“双创”资源。把全国“双创”活动周与试点建设有机衔接,面向试点城市的双创示范基地,组织开展“科创中国”新时代创业者说、“创响中国”等系列活动。深化“科创中国”平台线上支撑功能,继续做好项目征集、线上展示等工作,遴选200项左右优秀科技创新创业项目和团队参与现场和云上展示,集中向试点城市进行推介。

四、强化数字平台运营,在提供专业化规模化信息化服务方面见实效。

数字平台是“科创中国”建设的基础,是各类资源汇聚、对接转化的载体,是科协组织促进“政产学研金服用”联结、协作的重要抓手,要持续从资源扩容、服务节点、专业运营、产品创新等方面加大投入。

一是抓好基础资源扩容。“问题库”“项目库”等建设要细化入库标准,打好资源标签,把数据资源分门别类装进“抽屉”,让用户能够清晰准确各取所需。加强与地方技术交易平台,专业知识产权、学术论文数据平台等的深度对接,力争实现核心资源库规模翻番。

二是抓好平台服务节点。尽快补齐各类机构入驻标准,完善协作内容和合作机制,让协作站有名、有实、有竞争。重点强化与科技领军企业、中管高校、全国学会的务实合作,在现有100个协作站点基础上,增加30个左右试点城市域内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作为协作站点,主动对接双创示范基地,持续汇聚“双创”资源。

三是抓好平台专业运营。扩大《“科创中国”院士开讲》等品牌栏目的影响力,传播线上对接、技术路演等方面的成功案例和服务成效,提高平台关注度。持续加大对平台运营团队的投入,找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深化与投资机构开展合作,兼顾好平台公益属性与市场拓展,统筹好高质量线下服务与智能化线上服务。

四是抓好服务产品创新。做实对“双创”的常态化线上支撑,开辟平台创业就业服务专区,增设科创企业人才招聘、孵化服务等创业就业服务功能。深入挖掘资源数据价值,制作试点城市和园区的产业需求地图,智能化推送成果、人才、机构、政策等资源信息,增强数据产品的可用性、针对性。逐步做细做全技术服务与交易的线上服务链条,积极推进全要素数字化转型。

科技支撑发展,实干创造未来。“科创中国”是中国科协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团结凝聚科技工作者,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促进科技经济融合的重要品牌。两年来的实践证明,“科创中国”建设大有可为、大有作为。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奋发进取、开拓创新,共同谱写科技经济融合发展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