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

2022-06-17 04:18
科学中国人 2022年6期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消费相关的硫酸盐气溶胶的气候效应相近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林金泰、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黄刚等人评估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消费活动相关的硫酸盐气溶胶对全球温度和降水的影响。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地球科学》(

Nature Geoscience

)。研究发现,发展中国家消费活动所引起的硫排放和硫酸盐浓度在亚洲中低纬地区存在明显的极大值,这也导致了有效辐射强迫最大值集中在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相比之下,发达国家消费相关的硫酸盐在北半球的纬向分布较为均匀,并且整体所处的纬度更高。由于高纬地区大气环流、海冰等系统对辐射变化更加敏感,因此,发达国家虽然硫排放总量小于发展中国家,但其单位硫排放引起的有效辐射强迫和气候效应更强。

发展中国家(左)和发达国家(右)消费相关的S O2排放(上)、生产相关的S O2排放(下)的空间分布(图片来源于北京大学新闻网)

发展中国家(左)和发达国家(右)消费相关的硫酸盐气溶胶引起的全球温度响应(上)和降水响应(下)(图片来源于北京大学新闻网)

我国煤电产业链碳足迹空间转移机制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田亚峻等人完成了关于识别我国省际煤电产业链碳足迹空间转移的研究。相关成果发表于《清洁生产杂志》(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以2016年数据为例,电煤流在运输阶段造成了约1.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的省际碳足迹(主要是煤炭开采阶段的温室气体排放)转移,其中约8.1%在输电阶段又发生了二次转移。煤电流在输电阶段造成了约6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的省际碳足迹(主要是煤炭发电阶段的温室气体排放)转移,约占煤炭发电碳排放总量的15%。随电煤流转移到北京的碳足迹中约70%来自山西,从而准确地识别了山西能源对北京的贡献程度;电煤流碳足迹在二次转移中出现了“回流”到原产煤省,以及两产煤省“互流”的现象。

雅鲁藏布江源区输沙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环境变化与多圈层过程团队与合作者以雅鲁藏布江河源区(奴各沙站以上)为例,系统分析了1972—2008年的流域内气温、降水和输沙量等数据资料,定量刻画了气象要素、冰川融水、土壤冻融和植被覆盖等因子对输沙量年际变化的贡献率。相关成果发表于《全球和行星变化》(

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

)。研究定量刻画了冰冻圈关键要素变化对江河源区输沙量的影响,明确了植被对水土流失的有效缓冲作用,为气候变化增加河流输沙量的论点提供了可靠论据,为高寒流域径流泥沙变化归因研究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框架,对理解未来气候变化下的高寒流域水土资源环境与生态安全屏障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CCUS商业化战略框架研究进展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组科研人员对中国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商业化战略框架开展了研究。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温室气体控制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reenhouse Gas Control

)。CCUS技术是碳中和的战略与托底技术。CCUS与传统化石能源工业相容,可实现现有能源与产业结构的可持续发展及碳中和。CCUS商业化是CCUS技术实现大规模应用、充分发挥其减排作用的前提。商业化战略是以实现CCUS商业化应用为目的的金融财税、法规、政策、标准、程序等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安排。合理可行的商业化战略有利于CCUS的高效、健康与有序发展。文章通过国际比较分析,提出了近期需要开展的重点工作建议。

城-乡人口迁移与流动的区域植被恢复研究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王克林研究员团队在社会-生态视角下城-乡人口迁移与流动的区域植被恢复固碳效应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可持续发展》(

Nature Sustainability

)。研究表明中国快速城市化与碳中和的目标并不相互排斥,大规模城-乡人口迁移与流动可以释放农村地区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扰动压力,促进植被覆盖与生物量的增加,提升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有助于国家碳中和目标的实现。研究也发现,近年来中国森林覆盖度的增加趋势减缓,森林生长饱和可能限制其长期固碳能力,特别是大规模人工林生态服务功能单一,未来生态保护与修复应重点关注生态固碳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

西南喀斯特地区城-乡人口流动及植被地上生物量碳密度变化(图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网站)

增温引起中国区域土壤湿度损失路径的显著转变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李明星等人利用植被蒸腾与土壤蒸发量之比无量纲化模式土壤水分过程变量,增强陆面水循环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信号。相关成果发表于《水文气象学杂志》(

Journal of Hydrometeorology

)。研究检测出了1979—2014年植被蒸腾比例较土壤蒸发量显著增加的趋势(除内蒙古东部地区和华北灌溉农业区外),与遥感观测到的中国区域绿化过程具有很高的一致性。这表明随着气候变暖,土壤湿度的损失路径逐渐向植被蒸腾增强、土壤蒸发减少的趋势演变,植被过程在陆地水循环中的作用增强。此研究关于土壤湿度损失路径转变的发现,有助于认识增温影响陆面水循环变化机理和评估水资源利用及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的潜在变化。

城市绿地与微地形能配合调节局地小气候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吴志丰、任引等人在街区尺度上探讨绿地与微地形的配合对于局地小气候的影响。相关成果发表于《农业与森林气象学》(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合理布设城市绿地是减缓“城市热岛”强度、改善局地热环境的最为可持续的方法之一。研究结果表明,植被的降温效率与其总叶面积呈正相关,微地形对上风向绿地的降温效应会产生影响,其影响受来风速度调节,在风速为1m/s时,微地形坡度起伏在10°~30°之间对上风向绿地的降温没有明显影响,但当风速增加到3m/s后,微地形坡度的变化对上风向绿地对下风向开敞空间近地表气温的影响开始显现,并粗略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效果。

西北太平洋生物固氮的营养盐调控机制

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史大林教授课题组与国内外合作者揭示了铁和氮供给比率(Fe∶N supply ratio)是调控热带和亚热带西北太平洋生物固氮的重要因子,为全球海洋尺度上认识海洋生物固氮的时空格局及其调控机理提供了重要的观测和理论依据。相关成果发表于《科学进展》(

Science Advances

)。相关研究阐明了西北太平洋从边缘海到开阔大洋的固氮速率和固氮生物的空间格局,发现固氮速率和固氮生物丰度与硝酸盐跃层深度以及Fe∶N比值显著相关,揭示西北太平洋固氮作用的铁、磷营养盐限制及其空间变异性,并建模重现了Fe∶N供给比率对西北太平洋的固氮作用及其营养盐限制的调控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