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郑丽娜
郑丽娜精心设计每一堂课,让马克思主义理论走进学生心里
在时间的长河中,一幕幕人类生命活动汇聚成深沉而又醇厚的历史画卷,教师则耗尽其一生的时光,向后来人传递这幅历史画卷中的生命活动与价值意义。这就是我对教师这个职业的理解,立志成为一名教师的“种子”在大学时期便扎根于我心中。
2009 年,我有幸成为沈阳师范大学一名普通的研究生辅导员,开启了我引领学生成长的职业序幕。2017 年,我从辅导员转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方向的专业教师,开始从专业理论的角度探索如何在生活中诠释理论并引领学生。13 年的时光如白驹过隙,学生在学业和生活上的每一次进步、在工作中的每一个成绩,都在不断地坚定我对教师这一崇高职业使命的信念。
教师因为学生而存在,其人生追求无不围绕着立德树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一目标而展开。思政课教师要讲解、传递和落实党的基本理论,责任重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课堂更具有专业理论抽象晦涩、学生专业种类不同和课堂人数多等突出特点。要想让理论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必须了解学生真正的需要,让学生对课堂建设提出真实有效的意见和建议。因此,在教学工作中,我充分考虑不同专业学生对知识点理解角度的不同,带领5 届本科生和5 届研究生近2500名学生共建公共课课堂。
在每届学生的第一堂课上,我都会介绍学生在课堂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位置,让其了解课堂乃是老师和学生学习生活的历史延续,开展课堂共建也是为了给未来学弟学妹打造更好的教学环境。在教学过程中,我要求每一名学生都必须提出一条关于课程的意见和建议,认真思考如何提升课堂的有效性。最终,从“课堂提问多少次最合理”到“课件上放什么最有效”再到“案例选择上如何贴近大学生生活”等,我得到了许多宝贵的建议,这些建议从不同角度推进了课堂建设。同时,我特别注重在课间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2017 年11 月,在讲授研究生公共课《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课间,我同一名法律专业的研究生探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养成的问题,他给出的意见让我眼前一亮:他认为大学生价值观和世界观已经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如果能够前移至学生思想形成的初期,或许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依据这名学生真诚而有实效的意见,我们共同研究和申报了课题《新时代我国青少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在共建课堂过程中,学生们切身感受到群策群力的智慧力量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力量,既掌握了理论,又增强了责任意识,而我也深刻地体会到,一名教师全部的本质力量都在学生身上。
理论只有不断地回归生活世界,才能实现对生活世界的引领。作为一名思政理论课教师,我在多年的教学活动中,致力于探索在有限的课堂资源中将理论与现实生活对接。
我所工作的沈阳师范大学,大部分学生将来会成为一名中小学教师,因此,思政课效果将会直接影响中小学思政教育效果。于是,在2021 年的教学中,我尝试在课堂中植入了现实调查环节。在讲授“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这部分内容时,我要求学生收集全国各个地区的中小学校开展思政教育的情况。这个形式新颖的“课后作业”让260 余名学生热情高涨,共调研案例4000余个。接下来,我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要求学生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政策文件总体要求出发,结合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科学性展开分析与研讨,实现了不同班级、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并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体验到跨专业跨学科研究整合的合作探究方法。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使学生从生活中理解了实践理论的内涵,而且我们共同了解了青少年实践活动培育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同时探索到可以在生活中开发中学生思政教育元素的新研究视角。目前,我同汉语言文学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教育技术专业的部分学生正在开发关于青少年生活行为的教学实验,并与沈阳市第二中学、辽宁省实验学校赤山校区及浑南第五小学的教师合作,开展理论与实践对接的探讨与生活行为化的教学实验开发与探索。
提到行为规范,人们常常把关注点集中到小学生和中学生身上。其实,大学生日常行为的规范也需要给予关注。在课堂上规范大学生日常行为的想法,源于我高中时的亲身经历——进入教师办公室和其他班级要90 度鞠躬。至今我依然保持着这一行为习惯。我认为,行为规范应从不规范的行为着手矫正,于是,我从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乱丢垃圾现象出发,展开了对教室卫生和校园环境的考察与调研。此后,在本科生课堂上,我尝试提出大学生不乱丢垃圾、在图书馆不占座等力所能及的公共行为微习惯养成的倡议,引发了学生的强烈共鸣。从发出倡议之后,每次课后教室里的课桌都是干干净净的。更让我欣喜的是,有名学生告诉我,她不仅自己做到不在图书馆占座,更勇敢地对占座的行为说不。下一步,我打算开展“培养学生从规范自我行为到养成良好的公共行为,并在日常生活行为中践行公共道德意识”的教学。我认为,学生如果能从思想上形成对公共行为习惯养成的正确认知,并乐于践行它,无疑会真正有效地提升价值观念。
无论理论多么复杂和晦涩,它都是对一段深刻生命活动的总结和记录,保存了人类历史文明的成果。生命的未来存在于生活之中,只有还原理论背后的现实生活,我们才能真正找到走向未来的道路。作为一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我愿意在生活中挖掘与理论相关的生活要素和行为要素,从而真正实现理论到实践再到行为的教育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