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与控诉遏抑与缄默
——女性主义视阈下威尔第歌剧《茶花女》中薇奥莱塔角色塑造探微

2022-06-17 02:34黄敬言
剧影月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茶花女威尔第女性主义

■黄敬言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在西方歌剧作品中,欧洲浪漫主义时期杰出作曲家威尔第所创歌剧《茶花女》中薇奥莱塔角色正是对当时所处时代女性形象的最好诠释。笔者将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展开对女性角色与歌剧文化关系的初步思考,旨在联系女性主义文艺理论,从女性视角出发展开对《茶花女》歌剧中薇奥莱塔人物角色的形象分析,并结合此歌剧的创作背景、音乐烘托及剧幕创作来探讨女性主义在歌剧《茶花女》中的映射,更好地使抽象的女性主义在音乐歌剧作品中的具体化。

一、歌剧《茶花女》相关概述

朱塞佩威尔第是19世纪意大利歌剧复兴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歌剧作家,被世人誉为“歌剧之王”。威尔第的一生创作了不同类型的歌剧作品,如《奥赛罗》《茶花女》《弄臣》等作品,他将意大利歌剧推向了新的历史高峰,为世界歌剧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中歌剧《茶花女》是全球上演率最高的歌剧之一,凄美动人的剧情和威尔第神来之笔的音乐,使得这部歌剧曾享有“世界歌剧史中的最灿烂的宝石”的美誉。威尔第借助《茶花女》这一歌剧告诉世人,妓女的悲剧是社会造成的,是社会造成了她们的沦落,与此同时有力地鞭挞了上流社会的虚伪道德和人性冷淡。

译林出版社版小说《茶花女》译者郑克鲁为该书作序:“《茶花女》从小说到剧本再到歌剧,三者都有不朽的艺术价值,这恐怕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艺现象。”在学术界中一直有学者采用女性主义为视角去探究西方音乐歌剧作品中女性角色的形象,试图将女性主义的思维及心理活动去解析女性角色的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以背后大的社会背景及时代,歌剧中的人物形象带来新的分析视角。

(一)《茶花女》创作背景

威尔第所创歌剧《茶花女》取材于法国小说家、戏剧家小仲马(Alexandre Dumas fils,1824—1895)的小说和戏剧,根据小仲马亲自改编的五幕剧本《茶花女》为基础进行创作而成。在1852 年5月,威尔第和与他同居关系的夜塞皮娜在巴黎歌舞剧院一同观看了戏剧《茶花女》,在观看之后深受感动,尤其是在当时没有公开身份的叶塞皮娜,对剧中的主人公产生共鸣并极力怂恿威尔第把《茶花女》写成歌剧。威尔第立刻请意大利剧作家皮亚韦(1810—1876)在完成《弄臣》的同时写出《茶花女》。1853 年1 月,皮亚韦写完《茶花女》剧院本,剧本忠实原作,并没有做太大改动。歌剧《茶花女》共分为三幕,其中把女主角玛格丽特改名为薇奥莱塔,青年阿芒改为阿尔弗雷德。原本在原作中玛格丽特孤寂一人悲惨地死去,而在歌剧中让薇奥莱塔死在闻讯赶来的阿尔弗雷德的怀抱中。威尔第也正是想借助此部悲剧——《茶花女》来深刻揭示资本主义社会虚伪的道德风尚和依此引发而来对女性角色的社会偏见,想通过此部歌剧来唤醒世人抛弃陈旧迂腐的道德观念,来树立一个正确且高尚的道德风尚。

(二)《茶花女》中角色谛视之艺术价值

《茶花女》在歌剧舞台上的出现,是威尔第对“艺术的社会价值的疑问”思考的结果,也“是19世纪意大利歌剧舞台上出现的最革命性的作品之一。”这是一部让人感到亲切且同时细腻地刻画人物心理的歌剧,它凸显出来了一种牺牲于资产阶级对女性的偏见和所处时代妇女的悲惨境地。威尔第歌剧《茶花女》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高的成就,离不开在作品中薇奥莱塔这一女主角的形象塑造,将所塑造的女主形象巧妙借助歌剧中的音乐与戏剧、音乐与文学、音乐与演唱,使得薇奥莱塔这一角色赋予生命力,使人留下深刻印象。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的”,然而歌剧《茶花女》正是通过对女主角薇奥莱塔与所处时代社会的冲突来发现她身上的美好。威尔第想通过歌剧的形式来告诫世人,薇奥莱塔妓女的悲剧是社会造成的,是所处时代对女性的不公造就了她们的沦落,借此机会来嘲讽及鞭打当时上流社会的虚伪道德。

二、音乐烘托

(一)序曲

歌剧《茶花女》中序曲部分共分为两个主题,一个主题代表着薇奥莱塔悲剧命运的音乐形象,另一个主题代表着薇奥莱塔甜蜜的爱情主题。

1、第一主题。第一主题在刚开始的音乐中开始呈现上扬的旋律,这像是薇奥莱塔对生活的美好和爱情的憧憬,紧接着旋律走向以半音下行的调式音阶展开,给人一种带有哭腔的音乐感觉,这也预示着薇奥莱塔悲剧命运的到来。第一主题的旋律音程主要是以小二度为主,并结合大二度音程进行级进,小三度音程进行跳进。同时,这一主题共有十六小节,并划分为4句不完整的乐句。这四句不完整的乐句旋律基本都呈现回绕型,从b小调转到b和声小调,再从D 大调开始结束在E 大调的导音上,这些转调都预示着薇奥莱塔这一人物形象与自身命运做对抗的无效和她悲剧命运发生的必然性。

2、第二主题。第二主题的音乐旋律较抒情与舒缓,在薇奥莱塔身上表现出一种渴望爱情的形象,紧接着旋律下行音阶,这也预示着薇奥莱塔悲剧的命运即将来临。第二主题共有34个小节的旋律,是一个带有引子、连接和尾声的三段曲式。在其中第二乐段里,由三个不完整的乐句构成,小提琴声部的旋律走向以花哨浮夸为主,象征着薇奥莱塔追求奢华高贵的物质生活,与此同时圆号与单簧管的音乐线条展现出来的是无可奈何的情绪,似乎描述的是薇奥莱塔对爱情的渴望之情。

(二)二重唱

1、《饮酒歌》。《饮酒歌》出现在歌剧《茶花女》中的第一幕,是通过薇奥莱塔与阿尔弗雷德二重唱的形式展开的。

(1)故事走向:

男主角阿尔弗雷德在女主角薇奥莱塔举行的酒宴中举杯庆祝,并且通过歌声来表达对薇奥莱塔的爱慕之情。在酒宴进行时,加斯东邀请男爵杜弗尔唱歌助兴,男爵拒绝后,加斯东又邀请男主角阿尔弗雷德演唱,于是《饮酒歌》由此而来。《饮酒歌》是一段体现女主角薇奥莱塔情色生活的重唱歌曲,男主角阿尔弗雷德的出现像是她生命中出现的一道曙光,他的爱意使得薇奥莱塔充满了无比希望之情。

(2)曲式结构:

1、《他也许是我渴望见到的人》

《他也许是我渴望见到的人》是歌剧《茶花女》薇奥莱塔第一幕中最后一首咏叹调。薇奥莱塔在第一幕中所演唱的这首咏叹调,其实是对自己内心独白的刻画,真切的反应出内心的情感变化与人物的性格特征。这首咏叹调较好地诠释了薇奥莱特内心最深处的东西,她单纯善良、渴望真情但又却害怕受伤。其中主要描述薇奥莱特内心的矛盾,一种是听到男主角阿尔弗雷德真情表白之后的激动情绪,另一种是想到自身是交际花,怕会因此爱情而受到伤害。这一对比的矛盾情绪,通过咏叹调的手段,彰显出了薇奥莱塔从起初对爱情的怀疑到慢慢接受甚至陶醉其中的内心深处情感的转变。

2、《永别了,过去美丽而愉快的梦》

《永别了,过去美丽而愉快的梦》是歌剧《茶花女》薇奥莱塔第三幕中一首咏叹调。这一首咏叹调是描述薇奥莱塔对过去美好生活的眷恋之情及向过去的一切告别。旋律走向和音调较为朴实,没有特殊的技法及演唱技巧,但从音乐中能体会到薇奥莱塔这一女性的真切情感。

(1)故事走向

薇奥莱塔为了阿尔弗雷德的家族声誉及以后的前程为此作出了牺牲,忍受着痛苦与世人的误会悲痛的离开了阿尔弗雷德。但阿尔弗雷德并不知情,却恼羞成怒地当场羞辱薇奥莱塔,薇奥莱塔为了信守对阿尔弗雷德父亲的诺言,在自己深爱人的面前没有道明事情的原委。很久之后,阿尔弗雷德乔治被薇奥莱塔的真情流露所感动,并写信告诉了阿尔弗雷德真相,希望他能够回到巴黎去看望薇奥莱塔。与此同时,薇奥莱塔也读着阿尔弗雷德的父亲乔治所写的信,信里告知他的儿子一直深爱着她,可薇奥莱塔甚至自己将在不久后离开人世间,悲痛地唱起了这首咏叹调《永别了,过去美丽而愉快的梦》。

(2)曲式结构:

三、剧本创作

歌剧《茶花女》女主角薇奥莱塔在剧本当中艺术形象的体现是在人物性格伴随着不断的矛盾与冲突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完善发展而来的。

(一)第一幕。薇奥莱塔在第一幕中首次登场的形象是一位魅力四射、风华正茂的年轻女子。穿梭于上流社会的人群之中,迷人的笑容与婀娜的身材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法国著名存在主义作家波伏娃曾认为:男性是社会中的主导,他们是用以界定女性、区分女性的重要唯一参照。然而女性却不能够成为定义男性、区分男性的参照,女性是附属的人。波伏娃这一观点也折射出了薇奥莱塔所处时代必将面临的悲惨命运。

(二)第二幕。在第二幕中薇奥莱塔的艺术形象,给予我们的是一位善良且高尚的人物形象。她与阿尔弗雷德的父亲乔治在二人的对决当中,步步退让且缄默不言,她的内心是极度恐惧、愤怒并且失望的。薇奥莱塔通过与乔治的冲突中意识到她的爱情终究得不到世人的祝福也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在当时所处时代背景之下,女性和男性没有公平的选择爱情的权利,而女性的爱情在其中更是受到了社会的牵制与限制,没有办法,只能选择服从,在爱情面前的无能为力。权利始终保护的只有社会顶层特权的阶级,由于权利结构划分的不平等,导致女性话语出现“失语”现象,女性主义在所处时代严重缺失。

在这一幕中的唱段与第一幕唱段相比而言,没有了过多的花腔装饰音,音乐的调性采用了c小调的音阶,这使得薇奥莱塔表达内心急促的人物形象在歌剧的张力之中充分显现出来。

如:“啊!

我的阿尔弗莱德,我爱你,这样爱着你!

啊,愿你爱我,请你不要忘记我。”

(三)第三幕。在第三幕剧目开场时薇奥莱塔这一角色的人物形象就呈现出一个受尽病痛折磨安然接受死亡的面貌。薇奥莱塔终于在将近临死前收到了阿尔弗雷德父亲乔治的信,不禁潸然泪下感叹道:“太晚了,太晚了……”薇奥莱塔终于盼到了能够和阿尔弗莱雷德团聚的机会,而且乔治也真正地谅解了她,阿尔弗雷德也明白了薇奥莱塔所作出的牺牲和自己对她极大的误会,但是薇奥莱塔却又面临着有机会获得爱情却没能力继续拥有爱情的矛盾冲突,只是因为她的生命已坐上了“末班车”。

如:“多么轻松,病已经过去,一切的悲伤结束了。

忽然向有一种力量在召唤我走向生活。

啊,又重新把生命交还给我。

啊!我很快乐!”

虽然薇奥莱塔最后离开了人世间,但是她的内心是满足的,没有带着遗憾离开,正如最后她在写给阿尔弗雷德的信中就写道:“这些日记使我每天都能够重温我一生当中仅有的几天快乐日子,我认为这将是对我有好处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薇奥莱塔的女性意识正是她做出一步步退让的根源所在,与此同时在这种悲剧中所彰显的正是其女性意识的独立性与顽强性。

威尔第曾经说过:“音乐是属于群众的,这是人人有份的。”他将自己的亲身感受代入到歌剧创作中,将那种压抑人性、璀璨爱情的残酷道德观念进行批判与鞭策。通过对薇奥莱塔这一女性形象的塑造,更好地突出威尔第发自内心的呐喊与对薇奥莱塔的深切同情之情。威尔第所创三幕歌剧的音乐,赋予了薇奥莱塔新的使命与定义,使得这一“放荡不羁、纯洁善良、勇敢牺牲”角色形象在女性主义的烘托之下更加崇高,并注入了鲜活的艺术灵魂。歌剧《茶花女》也正是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所交融的千万个悲剧中的一个,也是对所处时代现状的映射。

①叶松荣:《欧洲音乐文化史论稿》,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 年8月,第333页。

②刘凤英;曹宏伟:《权利与命运:〈茶花女〉中的存在女性主义解析》,《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年第9期。

猜你喜欢
茶花女威尔第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的三次浪潮
Feminism in The Princess Focused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Princess and Her Father
The Lady of the Camellias茶花女
浅谈茶花女悲惨结局
“歌剧之王”威尔第的故事(二)
“歌剧之王”威尔第的故事(三)
“歌剧之王”威尔第的故事(一)
茶花女吊灯
意见簿上的签名
可悲一代“茶花女”